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

請叫我小小梁先生


不管你信不信,胎兒在分娩前都是在跟寶寶一起努力,幫助媽媽加快產程,為相見做準備。

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

在我第一次生寶寶的時候,胎心有些不穩,我當時很害怕,生怕寶寶會有問題,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一直默唸:“寶寶,加油!”幾十分鐘後,大寶出生了,當時臍帶繞頸三週。

1、分泌乳化酶

在馬上要臨產的時候,孕媽的身體會分泌一種物質,叫做乳化酶,它不僅可以幫助潤滑產道,而且也是即將分娩的徵兆。當乳化酶的分泌,到達一定程度(羊膜囊破裂),也就要開始有臨產徵兆了,比如宮縮、見紅。

2、下降到宮頸口

在宮縮來臨的時候,寶寶已經知道自己要出生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做好準備,不停的挪動身體,想辦法讓自己的腦袋靠近宮頸口處,蜷縮著身體,讓自己更快通過產道,減輕媽媽的痛苦。

3、調整姿勢

在胎兒下降的過程中,他在不斷調整姿勢,努力想要更快通過,調整姿勢的過程中,如果比較順利,也就能轉成頭位,但如果沒有做好準備,那麼夜就是臀位了,可能就很難分娩,或者需要剖宮產。

4、衝撞宮頸口

胎兒在分娩前,會一直用自己的頭部,衝撞宮頸口,直到宮口完全打開。強烈的宮縮會讓產道產生力量,推著胎兒往外走,胎兒順勢利用自身的優勢(小巧),往前努力的鑽,直到看到光明,和媽媽第一次見面。

總之,在媽媽為分娩做準備的時候,胎兒也很忙的,他也在為即將到來的見面,而努力這,甚至比媽媽還要努力呢!是不是很暖心?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在分娩前很多的胎兒是剛剛入盆,不同的孕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第一胎和第二胎的感受差距特別大,我記得在第一胎的時候36周就開始入盆了,在分娩的時候就是感覺寶寶在子宮小鹿亂撞一樣,但是二胎的時候,是變入盆變開始宮縮的,感覺還是有很多的的快點,下腹墜脹和子宮收縮的疼痛是一起來的,感覺特別的酸爽。


分娩前的胎兒動態

在分娩前,因為宮口還沒有開,那麼胎兒想出來,它就需要要撞開宮頸口這個大門才可以,所以胎兒利用胎頭,不斷對宮頸口撞擊,這樣就可以觸發子宮收縮,達到加速開宮口的效果,所以臨產前,胎兒並不是還是有好動的。

上面是正常的狀態,但是有些胎兒在宮縮之後,還是很安靜,就在宮頸口觀望,很多孕媽最後都只好投降或者剖腹產,宮口開得太困難,就採取必要措施,不然胎兒在子宮裡面太久,容易發生事故,特別是羊水流失比較快的情況下,所以開宮口,及時跟醫生反饋情況。


陀螺轉身

胎兒不僅僅要經過骨盆,還要經過產道才能見到人世間,那麼胎兒要經過骨盆,恥骨內徑需要比較大,不然經過不了,所以胎兒的頭部會被相對擠壓、變形,而經過產道的話,也需要胎兒不斷的變化自己的一個體位,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生存的逼迫,胎兒想快點出來,只能不斷尋找出路,因為產道不是直直的,它是有一點彎曲,所以胎兒需要自己去適應和適性,孕媽那麼用力生寶寶,這是一個外力的作用,推著寶寶出來,但是寶寶同樣也在努力擠出來。

上面講的是胎位正的,而如果胎位不正,怎麼辦,在古代的時候,有倒轉術,就是在分娩前把胎位轉過來,然後給寶寶的胎位是正的,但是這樣的結果也是比較危險,臍帶脫垂、胎盤早剝都直接影響到胎兒的氧氣提供。


但是現在面臨橫位和臀位,醫生不建議孕媽試產,還是選擇剖腹產比較穩妥,風險比較低,特別是臀位,腳先出來,萬一最後卡住的是頭,那不是特別的危險,而且還會耽誤產程,最後還得轉入剖腹產,經過兩次痛苦,主要是胎兒的危險係數更加高。

剖腹產的出現,自然有它出現的理由,以前沒有剖腹產,高齡產婦、有先天性疾病、子宮畸形、突發狀況、胎位不正、胎兒巨大,骨盆過小,都直接影響到難產,所以古代才有“生孩子去鬼門關溜一圈”。


分娩我們不能把希望放在胎兒身上,孕媽要把自己做好的事都做好,比如產前的檢查,分娩前要做一次胎心監護,這是保證胎兒的心率是否在120-160次/分,如果胎心監護不過,可能需要啟動剖腹產,胎兒在最後關鍵時刻缺氧,是比較嚴重的事,所以產檢之前做好檢查。

同樣孕媽在分娩前,不能為了開宮口盲目用力,不然宮口全開了,就沒有力氣了,進入了疲勞期,就像運動員突然爆發,身體透支,再用力就是抽筋,同樣孕媽也是一樣,宮口在把握好節奏,如果太艱難,可以上無痛,價格1000塊左右,不僅僅緩解痛苦,還可以縮短產程,為第二產程做好準備。


藝跡育兒


我的寶寶在分娩前在忙著從我的肚子裡面鑽出來,這是我分明可以感受到的。可別小看寶寶的力量,我可是被寶寶折騰的盆骨外的肌肉酸脹的厲害了,那感覺可真不好受!

好奇:分娩前寶寶在忙些什麼呢?

生孩子辛苦的可不只是產婦,其實,寶寶也是很辛苦的,這一點常常被大家忽視了。做了媽媽的你是否還記得寶寶出生之後往往都是睡了一個很長的覺呢?我的寶寶就是這樣的。寶寶出生清洗乾淨後被抱給我餵了母乳,隨後他就開始睡覺了,一直睡了五個多小時了,還在深睡,由於醫生跟我說過最好兩個小時喂一次母乳,不超過三小時,這樣有利於產奶。於是,聽話的我把寶寶弄醒吃奶,這一弄就弄出麻煩了,孩子開始大哭,媽媽抱著吃奶也沒法安撫好他,整整哭了好幾個小時,怎麼哄都不行,沒辦法,只能抱著孩子邊走邊哄睡了。從此,抱睡就成了寶寶的標配,還必須抱著走動,悲慘的抱睡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就形成了。

後悔不已,那麼累的寶寶我是何苦要打擾他美美的睡眠呢。

那麼,分娩前寶寶在忙些什麼呢?

01 發出信號。告訴媽媽寶寶要出生了,這時候寶寶的身體會主動分泌一種激素,讓媽媽的身體出現見紅和羊水流出的現象,這就是在給媽媽發出“我要出來了”的信號。

02 調整自己在媽媽子宮裡面的體位。胎兒的頭部開始向下,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孕婦在孕9個月的時候胎位不正,而在孩子快出生的時候胎位又迴歸正常了,甚至有些是臨產前胎位才回正的。很多主張正常順產的國家,只是在臨產前才監測胎兒的胎位,並不會在孕後期做B超查看胎位是否正常。

03 慢慢下移。通俗來講,就是“先候著等待”,下移到宮頸口開始等候著出生。這時候媽媽的骨盆處會有明顯的脹痛感,我就是在這個階段感受到寶寶在我肚子裡面的力量的。不詳細描述這個階段的經過和感受了,回憶著都感覺痛,不敢細細回想了。

04 最後一步就是用力衝出子宮了。寶寶在從宮頸出來的過程中也是有技巧的,他會成螺旋式轉動鑽出,在寶寶用力鑽的過程中宮口就慢慢打開了,最後開到十指,不過,國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等到產婦宮口自然開到十指,而是在開五指之後就給側切了。

生孩子的過程是寶寶、媽媽和醫生通力合作的過程,媽媽辛苦,寶寶也辛苦。

家有一個非常磨人的“永動機”男寶,月子裡就不愛睡覺,是一個高需求難養寶寶,“久病成良醫”,我被訓練成了育兒達人,再加上自己本身是一名營養師、培訓師,而且專注於研究各種科學育兒的知識,現在我是集育兒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全職媽媽,歡迎關注,一起進步吧!

育兒一休


忙著迫切的要與這世界見面,我還記得要生前一兩天肚子有些痠痛,我還照常去買菜,第三天就疼的不想出去了,到了下午發現有褐色分泌物,俗稱粘液栓,就趕緊帶好準備的東西去醫院,到醫院辦理入院手續,開始抽血各種檢查,由於我孕期膽汁酸有點偏高,醫生說要催產的,我聽說催產是特別特別痛的,以至於我開三指了還在以為沒開指,晚上怎麼也無法睡著,去產房做胎監護士看了胎監給查宮口才知道開三指了,叫回病房拿好東西進產房待產,拿完後就進產後了,中間寶寶還轉了胎位,護士要我趴著矯正胎位,天啊,那半個小時簡直晴天霹靂疼,人家說內檢疼,我感覺內檢還能緩解疼痛一樣。期間有好幾個很快生完出去的,我記得我上產床生完後有一個進來20分鐘就生完的,聽說是二胎了,比較容易生,我這初產婦簡直了,各種用力,我一直用力,助產士在旁邊說對對,這樣就對了,我感覺不可能生下來一樣,最後值班醫生進來,他們準備手術刀,止血鉗,鑷子,被側切了,胎兒寶寶終於出來了,助產士說還好你小孩不大,不然你骨盆條件不好很難生了,接著胎盤出來了,開始縫針,有打麻藥。總之胎兒出生前。跟著媽媽一起努力了,哈哈,這會兒臭小子在我旁邊玩牙膠呢





專的生活錄


相比較於孕媽那走樣的體型和身體的各種不適,胎寶寶藏在孕媽的肚子裡顯得很神秘。雖然有時候孕媽能明顯感受到他的活動,甚至在隆起的肚皮上看到他各種活動痕跡,有時候我們也藉助現代的醫療器械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然而對於胎兒的活動我們還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在臨產前,胎兒在幹什麼?他是否對知道自己即將要搬家並做好準備,還是對面臨的出生一無所知,一切隨意?

在分娩前,胎寶寶忙著儲存脂肪和糖原,為適應外界環境做準備。和準媽媽溫暖的子宮環境相比,由臍帶供著豐富的營養,由羊水,子宮保護著,室內恆溫37度,過著風不吹雨不淋的安逸日子,外界環境真是糟糕透了。溫度要低很多,而且經常變化,營養的攝取需要自己去吃奶,而能不能吃上奶還需要別人喂,所以胎寶寶在決定自己要出生以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儲存糖原,出生後及時沒有及時吃上奶,還有力氣去哭幾嗓子,告訴媽媽餓了。所以以前老人說,新生的孩子自帶三天的口糧。胎寶寶從7月的時候就開始儲存脂肪,不但使自己美觀起來,主要是在出生後要保持體溫恆定,做好能源儲備。

在分娩前,胎寶寶調整好姿勢,保證以最佳的姿勢入盆,出生。一般在孕32周之前,胎兒的姿勢是不固定的。這是因為這時候胎兒的個頭還不夠大,活動比較方便。等到孕32周後,許多胎寶寶在活動受限的情況下,提前做好了出生的準備,保持著頭下臀上的姿勢,直到出生。也有的很固執,遲遲不願意改變姿勢,那就需要醫生和媽媽通過做操一類的來改變這些執拗的小傢伙的姿勢,最常見的調整有胸膝臥位法。也有的遲遲不入盆,卻往往是邊入盆邊生產,一口氣操作下來,最常見的就是二胎的生產的時候。當然,入盆以後什麼時候開始生產,這個並不固定,需要胎兒和準媽媽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即使準媽媽毫無意識這種溝通。

在分娩前,他的內臟器官還繼續發育,尤其是肺部器官。肺部器官的成熟標誌著胎兒具備體外生存能力。同時也是肺部器官的發育成熟促使了分娩的開始。對於肺部的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胎寶寶出生後首要保證的就是正常的自主呼吸。早產的胎兒為什麼護理那麼困難,主要就是不能自主呼吸。正常出生的寶寶都會被醫生倒立的托起,幫助他清理掉鼻子裡的液體,促使他大哭,開始呼吸,如果他不哭,醫生就會打他的腳掌,直到打哭他。就是為了促使他自主呼吸。當胎兒肺部成熟以後,會分泌一種激素通知到媽媽,促使媽媽的腦垂體分泌催產素,開始分娩。催產素有倆種功效,一種是宮縮,是胎兒出生的動力,另一個就是軟化宮頸,使宮頸的肌肉放鬆,結締組織溶解,促使宮頸開口。為胎寶寶打開出生之門。

在分娩過程中,在母體肌肉的擠壓下,胎寶寶趁機鍛鍊了肺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母體的免疫球蛋白類物質,使之出生後可以自主呼吸,免疫力強。在分娩時候,隨著子宮的收縮,寶寶的胸廓也收到了有規律的收縮。他的肺部迅速產生一種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使肺部容易擴張。同時胎寶寶受到產道擠壓,呼吸道了黏液就被擠壓出來,從而出生後可以自主呼吸。另外在產出的過程中,胎寶寶從母體中獲得了免疫球蛋白,身體的抵抗力加強,不容易患病。這就是為什麼自然出生的寶寶比剖腹產出生的寶寶身體要好照顧的原因。


達令育兒


胎寶寶在孕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從孕早期的一顆小種子慢慢長大,一直長到一個6~7斤的小胎兒,經過孕媽媽十個月的孕育,胎寶寶終於成熟了,瓜熟蒂落,這是自然的規律,在快要分娩的時候孕媽媽一直在承受著子宮收縮的疼痛,那麼我們可愛的胎寶寶正在忙什麼呢?


其實,胎寶寶也是很有愛的,他也不捨得讓媽媽自己一個人努力,所以在孕媽媽分娩的時候,胎寶寶也正在盡他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助孕媽媽一把,也好讓自己趕快來到媽媽的身邊。那麼胎寶寶是怎麼幫助孕媽媽的呢?

1.分泌乳化酶,胎寶寶發育成熟之後就會像孕媽媽發出信號,告訴媽媽,Ta已經發育成熟了,可以來到宮外生活了,他也想嘗試一下新的生活,然後,然後他寶寶就從他的囟門處釋放一種叫乳化酶的物質,與此同時,孕媽媽也會在產道分泌這種物質,到了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發生見紅或者破水的症狀,發動開始了。


2.見紅或破水後,胎寶寶就會讓自己的胎頭下降,一直往下壓,刺激子宮收縮,在不斷的子宮收縮中,胎寶寶一直動,一直在調整姿勢,繼續下降,幫助孕媽媽把宮口打開,並同時不斷地尋找一個好的姿勢,儘量讓自己的體積變得再小一點,希望在宮口打開的時候能夠一飛沖天,儘快離開這個呆了十個月的地方,讓媽媽不再那麼辛苦。
3.經過胎寶寶頭部的一直衝撞,宮口終於完全打開了,此時孕媽媽會通過強烈的收縮讓產道產生一股力量由裡把胎寶寶往外推,當然,我們的胎寶寶也很配合,在這股力量到來的時候,他也會利用自身的能力一直往外鑽,經過胎寶寶和孕媽媽的一起努力,終於,胎寶寶如願來到了他朝思幕想的地方。



胎寶寶出生後,隨著他的第一聲啼哭就奠定了他以後的位置,從此他就是最重要的那個人。而另一邊的孕媽媽已經累趴了,但是那一聲啼哭又讓她滿血復活了。

生命的過程就是這麼奇妙,你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他其實什麼都知道,原來胎寶寶一直在孕媽媽的肚子裡也在關注著孕媽媽的一舉一動,並配合她所有的行動呢!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裡分享育兒知識,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自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看得出來,問這個問題的應該是一位好奇心非常強的媽媽,分娩前的這一段時間對於孕媽媽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難熬的時刻,孕媽媽們會經歷著一輩子可能都沒有體會過的極致的疼痛,有的生完孩子的寶媽說自己在分娩前等待開指的時候有最痛的幾十秒幾乎都意識渙散了,但在媽媽獨自承受著此生最難承受的疼痛的時候,其實寶寶也不是在閒著的。

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母子連心”,在分娩前其實也是一樣的,媽媽為了能夠生出自己的寶貝而努力承受著疼痛,哪怕這疼痛讓孕媽媽們感到精疲力盡,但為了能夠見到自己的寶貝,媽媽們還在努力堅持著一次又一次摧毀人意志的疼痛,慢慢的,疼痛的頻率增多了,宮縮有原來的15分鐘一次變成了5分鐘一次,準媽媽們正式要奔赴戰場啦!

而胎寶寶呢?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也會感應到自己就要和媽媽見面了,雖然他/她也想不管不顧的一股腦兒的衝出去,好讓自己的親愛的媽媽少受一些罪,但又怕會給最親愛的媽媽帶來更大的傷害,於是胎寶寶只好配合著媽媽的宮縮,努力的把自己的小身子縮成一小團,試著從媽媽的骨盆入口通過,哦!好像有點困難,這該怎麼辦?

聰明的胎寶寶更加努力地蜷縮自己的身體,他/她會把自己的胳膊抱在胸前,雙腿蜷縮,收緊下巴,然後旋轉著身體,讓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通過媽媽的骨盆入口,隨後像一個披荊斬棘的勇士一樣,不斷的調整著姿勢,利用媽媽宮縮的力量把自己艱難的移動到媽媽恥骨的位置,從恥骨的間隙中奮力的擠出來,“看見寶寶的頭髮啦!”這個時候胎寶寶還會再做一次努力,他/她原本收緊的下巴開始慢慢的仰起,幫助自己把腦袋露出來,伴隨著媽媽的用力,胎寶寶的一個肩膀出來了,緊接著是另一個肩膀,然後一股溫熱的液體流出來,幾乎是瞬間的功夫,那難以忍受的疼痛消失,肚子也輕鬆起來,那種舒暢的感覺會讓人感覺自己剛才是不是做了一個夢。

直到身體傳來被什麼東西壓著的感覺,那個粉色的軟軟的小嬰兒趴在自己的身上,雖然他/她有那麼一點點的醜,但是,他/她真的很可愛啊!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

孕婦都知道孩子出來時如果選擇順產會非常的疼。而一些自身體質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婦女哦,就會選擇剖腹產,她們覺得這樣可能比較輕鬆一點。但是總的來說,如果孩子以及孕婦本身的情況適合進行順產的話,最好還是採用順產。但是無論如何,生孩子前都會感到諸多的不適甚至疼痛,那麼這時寶寶又在幹什麼呢?

1、宮縮時的反應

其實在宮縮之前,寶寶就已經預感到自己快要出生了。一旦這個過程開始,他們就要做好即將誕生的準備。這使他們會不停地挪動身體,想辦法讓自己的腦袋靠近母體的子宮頸口那裡。並且會主動的收縮自己的四肢,這樣會讓自己的身體看起來小一點,也是為了更好的通過母親的產道,這樣就一定程度的減少了孕婦分娩的痛苦。

2、分娩之前的反應

在胎兒快出生以前他們是比較興奮的,因為自己就快來到這個世上,見到自己的親人。他們一般會為此顯得比較活躍。當孕婦安靜的時候,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肚子裡的胎動。當然,這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一旦他們生長成熟,會不斷的分泌出一種物質來,它能夠使羊水囊破裂,幫助胎兒出生。

加入J媽《養育聰明寶寶》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講的通俗搞笑一點就是在忙著搬家,畢竟要出來的,總是要理一下東西,雖然也沒有什麼可帶的,但是至少可以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和姿勢,比如在羊水量再洗漱一下,乾淨點,省的全身上下多少胎脂。

作為一個專業的產科醫生我的理解是,胎兒在分娩前除了一個狀態,其他的的都不存在的,如何發動產程和如何在產程中被動的調整自己的姿勢以致於更有利的娩出。

寶寶為什麼會在預產期附近的時間點發動,原因就是一個寶寶產生了一種激素,這種激素可以導致產程發動。產程發動後,胎兒唯一的任務就是可以通過產道,產道不是筆直的,是有彎度的,寶寶必須適應這種彎度,胎兒才可以娩出。

總結,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胎兒在忙著搬家,畢竟要出來的,其實在宮內寶寶是無意識的,根本不知道該幹嘛,只是產程的發動確實是寶寶分泌某種激素引起的。祝好孕。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醫療顧問


胎兒分娩前忙著旋轉到正確的位置,儲備力氣,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