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之城 浪漫之旅 ——嘉峪關市文旅融合發展

登臨“天下第一雄關”,暢玩方特歡樂世界,細品紫軒葡萄美酒,然後走進關城腳下的民俗村落,與裊裊炊煙來一次親密接觸……今年“十一”黃金週,絲路明珠嘉峪關讓遊客流連忘返,全市共接待遊客70.87萬人次,同比增長16.80%,實現旅遊收入5.03億元,同比增長19.74%,全市文化旅遊市場呈現一片紅紅火火的繁榮景象。

今年以來,嘉峪關市把加快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城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文化提升旅遊內涵,以旅遊彰顯地域文化,整合特色資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內涵,全面提升旅遊品質,著力構建景城、產城、城鄉一體化全域旅遊新格局

(一)

“我昨天去了關城、懸壁長城,今天去長城第一墩,明天去紫軒葡萄酒莊園,這種慢慢遊、細細品、靜靜思的‘慢遊’方式,能讓我更深入地領略風景、品味文化。”河南遊客陳鑫對嘉峪關市推出的門票“三日製”非常讚賞。

嘉峪關市從5月1日起推出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紫軒葡萄酒莊園4大景區門票三日製優惠政策,讓遊客看得詳細、遊得盡興,盡情體會嘉峪關深厚而獨特的魅力。

除了門票三日製優惠政策外,嘉峪關關城景區正式開啟夜遊模式,向遊客開放時間延長至23時。觀看仿古出關儀式、聆聽經典秦腔劇目、欣賞民族風情舞蹈……“十一”黃金週期間,大批遊客選擇夜間走進這座古城,近距離觀賞大漠、邊關、冷月交相輝映的唯美景觀,體會古代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借旅遊之船出海,而旅遊借文化之根立足。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嘉峪關市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把加快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城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統籌推進“景城一體化”,以文化提升旅遊內涵,以旅遊彰顯地域文化。

從景區、城市“各唱各調”到“景城一體”,嘉峪關市探索出了自己的答案:圍繞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的總體目標,將城市整體作為A級旅遊景區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堅持“地域相近、文脈相同、內涵相關、業態互補、特色各異”原則,打造 “一心一核三條旅遊景觀帶三大旅遊板塊”空間佈局。

登關城,逛方特,遊東湖……“人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畫中。”不少遊客感嘆,來嘉峪關旅遊不虛此行。

一半詩詞一半畫,一半山水一半城。目前,以嘉峪關市城區旅遊服務中心的“一心”,以嘉峪關文物景區為核心的“一核”,嘉峪關長城文化旅遊景觀帶、討賴河生態文化旅遊景觀帶、沙漠溼地和戈壁綠洲休閒旅遊景觀帶“三條旅遊景觀帶”,歷史文化體驗板塊、山水遊樂度假板塊和傳奇綠洲休閒板塊“三大旅遊板塊”,“一心一核三條旅遊景觀帶三大旅遊板塊”空間佈局已成體系,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

“這不僅是一場遊樂體驗,更是一次文化修習之旅,彷彿穿越了千年時空,‘親歷’了千古流傳的經典神話,‘見證’了傳唱千年的愛情傳奇,領略了絲路文化藝術獨特的魅力。”在嘉峪關方特二期——“絲路神畫”主題樂園盡情體驗過後,遊客王薇表示十分震撼。

作為國內首家以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高科技樂園,“絲路神畫”項目以絲路文化、長城文化、華夏曆史文化、邊塞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為創意基礎,運用現代激光多媒體、立體特效等表現手法,精心打造多個室內大型項目板塊,處處展示著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燦爛輝煌。

“絲路神畫”主題樂園於今年7月18日正式開園,便引發了嘉峪關市又一輪旅遊熱潮,並進一步釋放和擴大“方特效應”,與嘉峪關關城、世界文化遺產公園、峪泉古街形成大景區“窪地”,實現文化旅遊產業“量”的突破和“質”的提升,助推“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  嘉峪關方特二期——“絲路神畫”主題樂園是嘉峪關市與深圳華強集團合作建設的第二個重點文化旅遊項目,與方特一期一樣,它的開園運營,與嘉峪關關城共同構成了“一古一今、一新一舊、一動一靜”的兩大旅遊主體,並強勢帶動了當地住宿、餐飲和交通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嘉峪關市的旅遊格局由“過境遊”轉變為“過夜遊”,由“觀光遊”轉變為“體驗遊”,由“團隊遊”轉變為“自助遊”,實現了從“門票經濟”向“休閒消費經濟”的轉變。

文旅融合,項目建設是載體。嘉峪關市圍繞構建文旅商體“四輪驅動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堅持“大招商、招大商”,加快推進百億元文化旅遊項目落地建設,提升文化旅遊的產業化、規模化和實體化水平。

隨著方特歡樂世界、花博園、峪泉古街、景區連接旅遊公路、水立方文化旅遊樂園、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等重大文化旅遊項目的相繼落地,不但助推了嘉峪關市旅遊業大發展,而且成為產業轉型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今年1月至9月,嘉峪關市接待旅遊人數1132.7萬人次,同比增長26.3%,旅遊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31.5%。

(三)

烤全羊、八寶鴨、手抓羊肉、舒坦雞、饢坑肉、撥魚子……嫻熟的刀工,秘製的調料,烘烤、爆炒、煎炸、蒸煮,河口村雙泉農家山莊裡,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嘉峪關特色美食被呈上攤位。遊客們或遊玩,或品嚐美食,或欣賞文藝節目,盡情享受著田園生活帶來的無限樂趣。這是日前記者在嘉峪關市文殊鎮第二屆鄉村旅遊文化節看到的場景。

從傳統的“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到“吃、住、行、遊、購、娛”的綜合消費,再到全方位的鄉村田園生態休閒遊……嘉峪關市依託2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觀禮古鎮、峪泉古街積極打造田園綜合體、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會展農業、現代農業莊園、家庭農場等多種業態的鄉村旅遊產品。同時,嘉峪關市進一步挖掘全鎮各村特色產業資源優勢,推動鄉村旅遊提檔升級,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新路徑。

嘉峪簡牘、絲路駝鈴、嘉峪晴煙、魏晉古韻、黑山印記……在一家旅行紀念品銷售門店,來自廣東的賴清夫婦在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中仔細挑選著。他們說,這些文創產品都很精緻、獨特,想多買一些,把美好的絲路記憶帶給珠江之濱的親朋好友。

嘉峪關市通過開發文創產品,讓文化看得見,摸得著,品得出味道,留得住記憶。同時,通過舉辦“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絲綢之路(嘉峪關)國際房車博覽會、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國際鐵人三項賽、絲綢之路嘉峪關長城國際馬拉松暨烽火連城·黑山夜跑比賽、“嘉峪關”籠式足球國際邀請賽等一系列品牌賽會項目,進一步提升知名度。

開通“嘉峪關號”“酒鋼號”“嘉峪關方特號”“冰川號”旅遊專列,每天對開和經停蘭州、西寧、西安等多地的高鐵45趟……嘉峪關機場先後開通了北京、上海、廣州等16個重要節點和省會城市的14條航線;建成嘉峪關河西走廊遊客集散綜合服務中心;具有規模以上賓館231家、建成鄉村客棧和家庭旅館46家、星級農家樂85家。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和提升服務質量,為遊客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旅行體驗。

嘉峪關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嘉峪關市將堅持以文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當地特色文化優勢資源,加快建設一批引領產業發展、促進文旅融合的大景區、大項目、大平臺,進一步完善文化旅遊產業體系,努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