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外,从太原还走出去一所神秘的核工业大学。

五十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原子弹,为了尽快寻找到铀矿资源,国家于1956年在山西成立了太谷地质学校,专门培养核工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学制先中专后改为大专,这就是我国第一所核工业技术院校——太谷地质学校。

除了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外,从太原还走出去一所神秘的核工业大学。

1958 年太谷地质学校由太谷县迁址太原南郊的二营盘,并更名为太原地质专科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领域也不仅限于铀矿专业, 成为一所非常神秘的核工业大学。所谓专科并不是指大专,而是指特别的专项学科教育。

除了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外,从太原还走出去一所神秘的核工业大学。

随着我国最大的铀矿在江西抚州被发现,1959年太原地质专科学校全部迁至江西省抚州市,并更名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 ,仍延续本科教育。

1969年至1973年受“文革”的影响,学校停办。1974年开始复校,降格为中专学校。共培养了三届中专生,均为推荐的工农兵学员。

恢复高考后,1978年4月恢复办大学,学制为本科四年教育,校名改为抚州地质学院。

除了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外,从太原还走出去一所神秘的核工业大学。

1982年1月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参加过八九十年代高考的学生,华东地质学院可是大名鼎鼎,这是属于二机部(核工业部)的院校。老实讲这个时期的学校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也是最能体现学校特殊地位的。由于毕业分配的单位都非常高大上的央企和研究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华东地质学院,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令人向往。

2007 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但校名改的并不成功,大家对它都陌生了,似乎觉得是一个三本的新学校。

从1956年建校算起,学校已经经历了六十多个年头,为国家的核工业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响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校先后隶属于地质部、核工业部、国防科工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可以说是系出名门,血统高贵。

除了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外,从太原还走出去一所神秘的核工业大学。

回想起位于太原大营盘的另一所大学,解放军海军电子工程学院,相信很多太原市民都还有感情,后来也迁往了南京市。而距离海校不远的二营盘就是我们今天提到的太原地质专科学校的旧址,只可惜这二所军工背景的高等学府都先后迁往南方,令人惋惜。

试想一下,如果海校和地质学校都留在太原的话,那山西考生的高考压力也能轻一些,太原的经济发展也会快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