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已成农妇,又生过孩子,抛夫弃女后为何还能入宫成为皇后?

独立feel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传奇皇帝,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也绝对算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后。王娡的父亲是谁我们不知道,只知道名叫王仲,估计不是特别出名。王娡的母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臧儿。臧儿绝对是名门之后,臧儿的爷爷是当年的燕王臧荼。臧儿嫁给王仲之后生下了一子两女,一子为王信,两个女儿分别为王娡和王皃姁。后来臧儿又改嫁给姓田的,生下了田蚡和田胜。臧儿的所有儿女在汉朝都有一席之地。她的儿女能够如此富贵,和臧儿的运作有极大关系。

王娡刚到成年的年龄,臧儿就把她嫁给了一个名叫金王孙的男子。两个人的感情非常不错,两个人很快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了女儿金俗。如果要是没有意外的话,王娡可能一辈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但是很快王娡的命运便迎来转变的机会。臧儿找来当时的相面大师为自己的儿女们相面,结果大师发现王娡有大富大贵之相,还会生下天子。臧儿知道如果想让自己的女儿生下天子的话要么嫁给皇帝,要么嫁给太子,跟着金王孙肯定生不出天子。于是臧儿充分发挥自己封建家长的权威,逼迫金王孙和王娡离婚。臧儿达到目的之后,便托关系将王娡送到了太子府。王娡绝对是一个非常聪明漂亮的女人,很快就得到了刘启的宠爱。王娡的到了刘启的宠爱之后,臧儿又将小女儿王皃姁也送到了太子府。王皃姁也是既聪明又漂亮,她很快也得到了刘启的宠爱。

太子是什么身份,怎么会愿意娶一个已经结过婚而且生过孩子的女人呢?其实和当时的婚嫁观念有一定影响。那时候的婚姻观念还不像后世那么严格,对妇女的限制也没有那么严格。那时候女性在婚姻中有一定自主权,而且那时候的男人也不太看重女性是不是大姑娘。王娡不是汉朝第一个结过婚的皇太后。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曾经是魏豹的老婆,后来才成为刘邦的老婆。陈平的老婆曾经死过好几任丈夫,最后陈平非常开心地娶了张氏。王娡的母亲臧儿也曾经改过嫁,而且为王田两家都生下孩子。王娡的女儿平阳公主在嫁给卫青之前也曾经嫁过人。霍去病的母亲生下霍去病之后又嫁给了陈掌为妻。后来汉武帝登基之后,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母亲有过这样一段历史感觉到难为情,汉武帝还封金俗为修成君,欣然接受了自己这位同母异父的姐姐。由于当时的婚嫁观念相对开放,所以王娡才有了嫁入太子府的机会,这也是王娡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的先决条件。

王娡姐妹都是既有相貌又有才华,两个人都深得汉景帝喜爱。汉景帝在西汉前期算是比较好色的一个皇帝,而且是一个爱的时候能发狂,恨的时候能发疯的皇帝。判断一个妃子是不是受重视,其实通过孩子的数量也可以看出来。王娡一共生下四个孩子,三个公主和一位皇子。王皃姁更是生下四位皇子。这两个姐妹一共为汉景帝生下八个子女,可见汉景帝对这两姐妹的宠爱。有了皇帝的宠爱,也就没有敢在意王娡的过去。有了汉景帝的宠爱,王娡才为有可能在太子之争中反败为胜。王娡还有自己的亲妹妹做为加成,也就多了一份保证。

王娡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懂得帝王的心理,懂得造势,也懂得借助有利的形势为我所用。王娡怀汉武帝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造势。王娡告诉汉景帝自己梦到太阳进入自己的肚子里面。汉景帝听说这个梦之后太别开心,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大富大贵,而且认为王娡是一个能够给自己带来幸运的女人。至于王娡有没有真的梦到太阳入怀只有胎自己知道。聪明的女人总知道为自己造势,当年薄姬曾经告诉刘邦自己梦到龙趴在自己身上,结果刘邦宠幸了她。薄姬靠着“一夜情”得以生下天子。王娡告诉汉景帝这样一个梦,无疑还是为自己造势,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王娡也是一个懂得利用有力形势的女人。王娡在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时候,有效地借助了长公主刘嫖的势。

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深知弟弟的好色的毛病。刘嫖经常为自己的弟弟搜罗各地美女。刘嫖的行为深得汉景帝喜爱,却引得栗姬的嫉恨。刘嫖和她老妈窦太后一样,都是非常强势的女人,一贯有了好处就要占。刘荣被立为皇太子之后,刘嫖便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汉武故事》中的名字,正史并无记载)嫁给太子刘荣。栗姬非常痛恨刘嫖为汉景帝搜罗美女,也看不惯刘嫖又便宜就占的性格,拒绝了刘嫖的请求,而且说了不少难听的话。这就是栗姬不明智的地方,她不知道当时最不能得罪的女人就是刘嫖。刘嫖当时是汉景帝、梁王刘武和窦太后之间的纽带,只有刘嫖可以在他们之间穿梭。

吃了闭门羹的刘嫖大为恼怒,对栗姬恨之入骨,对自己的侄子刘荣也没有什么好印象。王娡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看到了翻身的希望,绝顶聪明的王娡岂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王娡开始积极拉拢长公主刘嫖。王娡和刘嫖两个女人一拍即合,两个人很快结成政治同盟。王娡的儿子刘彻娶了刘嫖的女儿陈阿娇。刘嫖一方面继续为汉景帝搜罗美女分栗姬的宠,另一方面在汉景帝面前不断诋毁栗姬,刘嫖把栗姬描绘成一个自私自利而且崇尚迷信的女人。时间一长,汉景帝逐渐反感栗姬。刘嫖还多次在汉景帝面前说刘荣的坏话,不断在汉景帝面前夸赞刘彻,而且不断跟汉景帝讲王美人“梦日入怀”的故事。随着刘荣和刘彻渐渐长大,汉景帝也发现两个孩子之间的优劣。汉景帝自己也认为刘彻确实比刘荣要好得多,汉景帝心中也动摇,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栗姬也不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女人。有一次汉景帝病重,汉景帝希望把诸多儿子都托付给栗姬,汉景帝对栗姬说:“吾百岁后,善视之。”这句话已经表明自己在托孤,准备身后事。如果栗姬稍微有一点脑子,应该马上便是给予汉景帝肯定的答复。可是栗姬不仅不答应,反而十分愤怒而且出言不逊。栗姬的行为引起汉景帝极大不满,汉景帝感觉在栗姬身上看不到希望,生怕自己的儿子会遭受高祖儿子们的待遇。汉景帝内心已经开始反感栗姬,甚至痛恨栗姬。不过腹黑的汉景帝没有表现出来,一直隐而不发。

王娡也没有闲着,她从另一方面对栗姬母子发起攻击。王娡知道汉景帝并没有立皇后的想法。王娡故意私底下派人鼓捣有关大臣向汉景帝提议立栗姬为皇后。大行是一个不知道轻重的棒槌,上书汉景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大行的上书引得汉景帝异常愤怒,汉景帝立即诛杀大行。汉景帝诛杀大行之后,借势一举废掉太子刘荣。刘荣被废之后,栗姬再也没有见到汉景帝,不久郁郁而终。王娡和刘嫖彻底扳到了刘荣和栗姬。刘荣被废之后,不久汉景帝立王美人为皇后,立刘彻为皇太子。


依稀说史


王娡是谁呢,她就是汉武帝的亲生母亲,同样也是汉武帝父亲汉景帝的皇后。

王娡在进宫之前,曾是普通百姓金王孙的妻子,而且还为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

那王娡为何进宫成为皇后了呢?其实这都是因为王娡的母亲。

王娡母亲非常的迷信,她相信占卜,有一次她算出自己的女儿命中不凡,是个富贵命。

于是就强行让王娡和金王孙离婚,想将王娡送进宫去。金王孙死都不同意,但奈何王娡听她母亲的话,最终王娡入了太子宫,就是刘启的宫,当时刘启还是太子。

王娡确实命中不凡,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王娡的容颜,长得闭月羞花,太子宫中的女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王娡在入太子宫之后,就被封为了美人,刘启对她是喜爱的不得了。

当时王娡在生刘彻的时候做了一个梦,太阳进入腹中,刘启便觉得这是富贵之相。

在刘彻还未出生之前,刘启便当上了皇帝,他把这个功劳都归功于了未出生的刘彻以及王娡。

可以说王娡入了宫后,便平步青云了,有皇帝的宠爱,更有皇太后的宠爱。

为何会被皇太后,也就是窦太后宠爱呢?

因为王娡懂得为人处事,知道如何面对窦太后,更知道如何博得窦太后的欢心。

有了皇帝和皇太后的宠爱,王娡在宫中也算是一家独大了,在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皇后被废黜后,王娡便成为了皇后。薄皇后是我国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

王娡的命运正如她母亲所说,大富大贵。虽然早期嫁给了一介平民,但后来的时来运转,让王娡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当上了皇后,而且自己的儿子也成为了皇帝,这份殊荣自古又有几人呢?


理科男读历史


王娡还在豆蔻年华时,就被母亲臧儿作主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人名)的农夫,夫妻相处和睦,不久后,还生了个叫金俗的女儿,男耕女织的,本可平淡地过完一生。但臧儿相信算命之术,一位叫姚翁的算命人士来给她全家人算命时,告诉臧儿说:“王娡会生下天子,将是大贵之人”。臧儿心花怒放后,对此话深信不疑,于是处心积虑地做通了王娡的思想工作,又拿出泼妇的架式将女儿强行从金王孙的身边带了回来。可怜的金王孙势单力薄、身份卑微,眼睁睁地看着妻子渐行渐远,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臧儿敢于这样做是有来头的,她出身名门,她的祖父是燕王臧荼。可惜后来家道中落,臧儿成年后下嫁给了商人王仲,但小时候养尊处优的生活已刻骨铭心了,所以她骨子里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算命先生的一句话燃起了她内心的希望之光。她决心通过女儿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长袖善舞的臧儿托关系把己是母亲的女儿送到了太子府,有母亲的殷勤调教,天生丽质的王娡很快得到刘启的青睐。为稳固地位,王娡又把胞妹王皃姁推送到太子面前,刘启对她们俩甚是宠爱。二人肚子也争气,王娡共生下了3女1男,王皃姁生下4子。为皇室开枝散叶,传宗接代作出了贡献,王娡的婆婆窦太后(文帝刘恒的皇后)非常喜欢她俩。
王娡情商高,在怀第四胎时,就懂得为儿子脱颖而出而努力,她告诉刘启说,我做了一个梦,“日入其怀”——说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落入了自己的怀抱、没入了腹中,梦醒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刘启有金句:“此贵征也”。显然,王娡在给儿子将来上位创造机会。

景帝刘启的皇后无子,刘启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欲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将来刘荣坐北朝南,女儿可就是皇后了;但当刘嫖找栗姬商议此事时,栗姬因刘嫖早前乐此不疲地为老公送美女而一口回绝了。馆陶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是窦太后的贴心小棉袄,是一个傲娇的人,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她转身找到了王娡,如此这般地罗列了一下二者联姻的好处,王娡心有灵犀,自是心花怒放,二人为儿子刘彻与女儿陈阿娇订了亲。
自此,刘嫖天天 在皇帝面前说栗姬坏话,夸王娡品性好。王娡也会火上浇油,借薄皇后去世之机,煽动大臣上书立栗姬为皇后。刘启本对栗姬已强烈不满了,现在又以为她急不可耐,暗中唆使朝臣上书了,于是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废黜了刘荣,立刘彻为太子,王娡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后的位子。

王娡情商高: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立了大功,就广散珠宝给后宫的妃嫔们,王娡说:“梁王新送的珠宝,戴之不妥”——意思是戴小叔子送的东西并不好,显然是为讨刘启欢心的。也是七国之乱,窦太后募捐军饷,在其它妃嫔暗生抱怨时,王娡说:“我运气不好,玉镯金簪,请您老人家笑纳。” ,倾其所有来彰显自己的高风亮节!

希望星晨58298869


王娡在生过孩子后还能入宫,后期成为皇后,首先与其生活的朝代——汉朝的大环境有关。


汉朝,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年代,女子地位比较高,比如如果结婚后,女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那么可以选择离婚。如果自己的男人死了,那么寡妇也可以选择再嫁。如果是男女两人有意,而父母不同意,那么即使私奔也不会受到别人的诟病。

在汉朝,家世比较好,地位比较高的女子享有的权利就更多了,甚至还可以封侯,享受爵位和封邑:

汉高祖刘邦就曾封兄伯妻为阴安侯,吕后当政后,也曾封萧何夫人为酂侯,樊哙妻吕媭为临光侯。汉宣帝刘询赐外祖母号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两县户万一千为汤沐邑。

更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汉朝的公主竟然也可以明目张胆地蓄养面首,比如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寡居,宠幸董偃,一时“名称城中,号曰‘董君’”。汉武帝也尊称董偃为“主人翁”,一时“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



所以女人离婚再嫁人,在汉朝是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或者议论的。而且皇室的女人的再嫁的情况更是普遍: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初嫁曹时,再嫁卫青;汉宣帝的女儿敬武公主初嫁富平侯张临,再嫁临平侯赵钦,赵钦死后,又嫁给高阳侯薛宣;汉桓帝刘志的邓皇后之母初嫁邓香,再嫁梁纪。

上行下效,这就注定了生活在汉朝的女子是比较幸福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王娡作为没落贵族之后,日后能进宫封后,得益有一个眼光长远的厉害妈妈臧儿。

王娡妈妈一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她的祖父臧茶在项羽时期曾被封为燕王,所以臧儿有过一段锦衣玉食的日子。后来因为造反,臧儿的祖父被杀,家道中落。

嫁给平民王仲为妻的臧儿,育有两女一子。当然,后来臧儿丈夫去世后,她又改嫁,又生了两个儿子,那是后话。



臧儿先把女儿王娡嫁给老实巴交的农民,并生了女儿。但是不服输的王娡找高人给两个女儿算了一卦,显示两个女儿都是大富大贵之命。

对此,臧儿深信不疑。把宝压在了女儿身上的她,立即把已出嫁的女儿拽回了家,并迫使她离婚。之后,臧儿使钱财打通关系,把两个女儿都送到了当时是太子的刘启的府中。

王娡姐妹联手,权倾后宫。

王娡本来貌美,又工于心计,把太子刘启迷的团团转。而且王娡还有同盟军,她的胞妹王儿姁。姐妹二人联手,权倾后宫。



姐妹俩生育能力都挺强,姐姐王娡为汉景帝刘启生了三女一子,其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王儿姁生了4个儿子,可惜她红颜命薄,都没有看到刘启登上皇位的那一刻。

馆陶公主刘嫖助力,薄后无子被废,栗姬无心无肺又傲,王娡巧借力,用计荣登后位。

女人就怕长得又漂亮,又情商高,又有心计的,而且如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贵人相助,那么就一发不可收拾,不想往上走都不行,王娡就属于这一类的。

太子刘荣是庶长子,其母栗姬虽然不是皇后,但是因为儿子的缘故,特别的骄傲,而且没有心术。表现在两个事情上。



一是馆陶公主本来看好太子刘荣,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但是栗姬小看了馆陶公主的能量,竟然不许,原因就是他经常给皇上刘启送美女,导致栗姬失宠。

二是皇上刘启曾经暗示栗姬以后要善待后宫里的女人和他的孩子们,但是栗姬竟然不买账,寒了刘启的心。

后来因为皇后薄后无子的原因被废。馆陶公主一看,在太子刘荣那里无戏了,转头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王娡的儿子刘彻。王娡欣然应允与刘嫖打成一片,二人一起联手,在不和适宜的时候,怂恿别人上书请立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刘启正在气头上,觉得是栗姬上下打点,指使别人来做的。可怜的栗姬吃亏就吃亏在情商太低上,做人太傲上,终被人算计。

刘启索性把太子一起废了,立王娡的儿子刘彻为太子,王娡也被封为皇后,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历史漫谈君


因为在西汉的时候,儒家思想还没一支独大,男权社会还没发展完善,女性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什么二婚再嫁,寡妇再嫁,门当户对观念也不严重,下嫁现象也有。西汉对女性的束缚还是很少的,后来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男权社会渐趋完善,女性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多,渐渐用各种条件变成男性的附属物,什么处女情结、贞烈观,这些东西就被士大夫炮制出炉了。

汉文帝的亲妈薄姬,是刘邦夺取的对手的妾室,充入了自己后宫,才生下了汉文帝刘恒。

汉武帝的亲妈王娡不但已经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就这还进了宫,成了汉景帝刘启的妃子,生下了汉武帝刘彻。

汉景帝跟窦漪房的女儿长公主刘嫖,也就是汉武帝的姑姑,丈夫死后,还豢养男宠,还都是非常好看的那种。

除了这些,汉朝对门第观念也不是很强烈,

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出身非常卑微,就是个平民,也没读过什么书,识字还是以后学的。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三婚才嫁给卫青,卫青身份最初也只是平阳公主的马夫,身份很低。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是卫青的姐姐,出身同样很低,也正是平阳公主家的丫鬟。连皇室都没有这么多成见,平民百姓之间更是多见,社会风气对女性很宽容。不像后来的王朝干的。


过去即历史


二婚的王娡为什么还能够成为汉景帝的皇后?

汉朝时期,民风开放,女子再婚改嫁之事屡见不鲜

春秋战国时代,礼乐崩坏,秦汉时期也没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礼制,汉武帝时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算有了统一的治国思想,礼制逐渐完善,但是我们认知中那些束缚女子婚嫁、丈夫去世女子必须守节的条条框框是宋朝时兴起的程朱理学造的孽,所以汉朝时期女子婚嫁还是有一定自由的,女子改嫁是常见且合法的。

刘邦的戚夫人本是魏王魏豹的姬妾,刘邦打败魏豹后,就将薄姬收入后宫,承宠的薄姬生下了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母亲改嫁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刘恒继承皇位的资格,可见那时女子改嫁并不会受到诟病与歧视。

刘邦结婚前就与村里的曹寡妇私通,还生下了长子刘肥,刘邦功成名就后也没遮羞的意思,还给了曹寡妇一个夫人的位分,刘肥的王位封邑不比任何一个儿子差啊,寡妇不守贞操也没人张罗着浸猪笼啊!

所以王娡在嫁人生子后,依然能入侍太子府也是大环境允许的!

王娡之母不是个省油的灯

王娡虽然家境贫寒,但确实是名门之后,其母臧儿是汉朝初期燕王藏茶的孙女,只不过后来燕王造反被杀,他们臧家也就没落了,臧儿也只能嫁了个平民叫王仲,生下了女儿王娡、王儿姁,儿子王信。

王仲去世后,臧儿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改嫁给了一个姓田,又生了两个儿子田蚡、田胜。

王娡是家中长女,长大后被许给了当地的平民,名字很霸气叫金王孙,本以为是个王孙的富贵命,没成想混成了王八龟孙,这都是后话,两人也生了一个女儿叫金俗。

按照我们这老百姓的思想,臧儿这罪臣之后没被牵连,能够隐居乡间,粗茶布衣、安安稳稳过完下半生就挺好了,哪敢有什么妄想;臧儿这王侯府里出来的大小姐就不一样了,在相士那求了一卦,卦象显示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是显贵的命格,臧儿瞬间有了斗志,硬生生的将王娡从金家带走,不顾金王孙的反对执意离婚,金王孙算计不过丈母娘只能认栽,自己花一般的娘子就这么跑了!

金王孙更没想到的是,臧儿托了老熟人的关系,将王娡、王儿姁姐妹两送进了太子刘启的府邸,他更不会料到自己的贫贱之妻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母仪天下皇后、千古一帝的母亲。

王娡美色出众,又精于算计

王娡、王儿姁都是清水出芙蓉、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美人,刘启见了也挪不动脚步了,王娡还深谙如何抓住男人的心,很快王氏姐妹花几乎垄断了太子府的宠爱,两人的肚皮也很争气,王娡接连生了三个女儿,王儿姁更厉害,生了四个儿子,按照正常的逻辑,王儿姁的前途比王娡光明,这四个儿子就是四张已经中奖的彩票,运气好的话是皇帝,运气不好也是四个王爷,只是可惜王儿姁福薄,没等到刘启称帝就病逝了。

王娡怀上刘彻那年,恰逢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刘启登基,刘彻是刘启登基后得到的第一个男孩,刘启称其为贵子,四岁时就封其为胶东王,王娡为胶东太后,这也可算是王娡母子日后显贵的一个伏笔。

当时刘启的发妻薄皇后无子,庶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其母栗姬曾是刘启宠妾,不过年岁渐长,恩宠不再,不过既然刘荣被立为太子,栗姬不管是否受宠,日后的显贵是可预见的, 所以巴结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汉景帝胞姐馆陶公主想让自己的女儿陈氏做皇后,有意与栗姬联姻,可是栗姬对馆陶公主经常向汉景帝进献美女的事情很不满,当面拒绝了馆陶公主。馆陶公主是窦太后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连汉景帝都对她礼让三分,什么时候吃过亏啊,当下就生气了,筹划着将刘荣从太子位置上拉下来。

这一切王娡都看在眼里,为了儿子的前程,她主动向馆陶公主示好,巴结奉承,带着儿子刘彻哄着馆陶公主,商定了联姻事宜后,馆陶公主站在了王娡这一边,她不断向汉景帝说栗姬母子的坏话,夸赞王娡贤惠、刘彻聪明,馆陶公主的挑拨让刘启对栗姬心生芥蒂,加上王娡利用薄皇后去世的机会,派人联系大臣奏请立薄姬为皇后,汉景帝所有的不满都爆发了,直接废了刘荣,栗姬郁郁而终。

不久后,王娡被封为皇后,刘彻为太子,他们母子也实现了金屋藏娇的承诺,迎娶陈氏为皇后,王娡还将自己的三女隆虑公主许给了馆陶公主次子陈蹻,永结秦晋之好。

九年后,汉武帝刘彻登基,王娡为皇太后,一出二婚女嫁入豪门的戏码圆满的落下了帷幕!


史论纵横


王娡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皇后。之所以说她特殊,并不是说她在政治上有什么特别出众的表现,也不是说她多么有人格魅力。而是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二婚、并且还带个“拖油瓶”的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二婚“皇后”(实际上应该叫皇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太后(薄姬),但薄太后与前夫魏王豹并没有孩子,而且薄太后的身份仅仅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妾,并不是妻!王娡却不同,她是汉景帝正牌的皇后(继后,第二任皇后)。



在被汉景帝刘启纳为侧室之前,王娡不仅结过婚,而且与前夫金王孙生下了一个女儿,即后来的修成君金俗。这个女儿不仅史籍中有记载,而且汉王朝官方也是公开认可的,汉武帝刘彻甚至还将自己这位同母异父的姐姐封为了修成君。虽然汉初对女子再婚的限制很少,为了弥补战争造成的人口损耗,汉王朝官方甚至鼓励孀居女子再婚并予以政策倾斜。但是,一个二婚并且生过孩子的女子能够成为皇太子的侧室,继而成为皇帝的后妃乃至皇后,王娡恐怕绝对不是“农妇”那么简单!



曾经高贵的王族血统

提问者说王娡是“农妇”显然有失偏颇了。王娡可不是什么“农妇”,她的母亲(史籍称“臧儿”)是汉初著名的异姓诸侯王——燕王臧荼的亲孙女!虽然燕王臧荼在汉高祖刘邦剪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因反叛伏诛,臧氏家族也因此没落了。但是,他们仍然属于汉王朝的贵族圈子,只不过是过气贵族而已,远不是普通平民可比的。这或许就是臧儿能够轻轻松松将两个女儿送入时为皇太子的汉景帝宫中为妾的原因所在吧。普通“农妇”是不可能有这个能力的,不是吗?



汉初反叛的异姓诸侯王韩王信的曾孙韩嫣和汉武帝的关系就无须多说了。另一位叛逃匈奴的燕王卢绾,他的孙子卢他之归汉之后也被汉景帝封为了亚谷侯。可见,汉王朝对于这些反叛的异姓诸侯王曾经的功勋还是认可的,臧氏家族虽然没有获得列侯待遇,但仍然位于贵族圈子的边缘处,多少还是能够和在位的诸侯王、列侯们攀上些旧关系的!



不甘心没落的过气贵族

王娡原本已经嫁做人妇,从生下一个女儿来看,恐怕最初她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打算安安心心过日子。但是,他的母亲臧儿作为燕王臧荼的亲孙女,对家族曾经的荣光却一直恋恋不忘,她并不甘心一直没落!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又能如何呢?



就在这个时候,相士给了臧儿希望!相士是个什么玩意儿,现而今的我们心知肚明。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此却颇为笃信。相士对臧儿说,她的女儿将来是要大富大贵、生下天子的!此言一出,臧儿的利欲彻底被点燃了!一不做、二不休,臧儿不仅逼得已婚的长女王娡与丈夫金王孙和离,而且将次女王皃姁与王娡一起送往了时为皇太子的汉景帝宫中为妾!臧儿也是够拼的了,不知道到底哪个女儿会大富大贵,索性将两个女儿全部送出去,双保险!



争气的王氏姐妹

王氏姐妹成为汉景帝的侧室之后,很快便得到了汉景帝的宠爱。而且,王娡和王皃姁都属于特别能生的类型,王娡为汉景帝生下了三女一男,王皃姁更是生下了四个儿子!换言之,汉景帝十四个儿子当中,王氏姐妹就占据了三分之一强。在汉景帝原配薄皇后无子的情况下,所有皇子都是庶出,理论上机会均等,这也为后来王娡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工于心计的王娡

王娡出生时,臧氏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她骨子里流血燕王臧荼的血,遗传了先辈工于心计的性格特征。表面上看起来文文弱弱,内心里却异常精明!“金屋藏娇”的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件事情本身是否真实存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但这件事背后的历史事件却是真实存在的。



汉景帝原配薄皇后无子,加之来自朝野的压力越来越大,汉景帝最终册立了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这件事本来与王娡并没有太大关系,可接下来的事情却给了王娡一个天大的机会!为了“亲上加亲”、稳固自身利益和地位,汉景帝的胞姐堂邑长公主刘嫖找到了侄子刘荣的生母栗氏,企图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汉武帝陈皇后)许给刘荣。不知道栗氏是不了解自己这位大姑子的能量、还是哪根筋搭错了,不仅一口回绝了堂邑长公主,而且还私下里在他人面前数落起了自己这位大姑子的不是!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话很快便传到了堂邑长公主耳中,后果可想而知!



就在这个时候,工于心计的王娡得到了消息并主动找到了自己这位大姑子,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在做完一系列铺垫之后,王娡向堂邑长公主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那就是将女儿陈阿娇许给自己的儿子刘彻。仅此而已,王娡并没有提及什么储位、皇位之类的东西,“咱论的只是姑嫂情分”!堂邑长公主转头一想:“都是庶出的侄子,拉下那个侄子、让这个侄子当皇太子,那我不依然是未来皇后她妈吗?”于是,堂邑长公主开始在汉景帝面前大肆抹黑栗氏,顺带着说一说王娡多么贤惠、侄子刘彻多么聪明……



虽然汉景帝与自己这位胞姐非常亲近,但他深知堂邑长公主的为人。起初,她的话汉景帝也并不全信。于是,汉景帝开始了对栗氏的试探,可栗氏的回复让汉景帝的心凉了一大截。堂邑长公主还嫌不够,继而玩起了火上浇油的把戏。找与栗氏关系亲密的大臣,撺掇他们上书请立栗氏为后!这下把汉景帝的怒火彻底点燃了:“你栗氏不仅不贤,野心还不小!儿子刚当上皇太子,你就迫不及待想当皇后了。”不久之后,汉景帝废皇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经常被胞姐夸赞的儿子刘彻自然成了汉景帝的首选。为了给刘彻一个名正言顺的“嫡子”名分,汉景帝在册立刘彻为皇太子前正式将王娡立为了皇后。



一个二婚并生过孩子的女人就这样成为了汉王朝的皇后!但王娡什么也没有做,她只是给儿子定了一门娃娃亲而已。这就是王娡工于心计之处了,迫不及待反而容易招致汉景帝的反感。与其如此,倒不如什么也不做,让大姑子替自己出头!有了这层姻亲关系,还用愁堂邑长公主不卖力吗?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王娡能入宫成为皇后,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智慧。


一个女人只有拥有美貌,想要虐取男人的心方便很多。美貌是无坚不摧的利器。当一个拥有美貌的同时又具备智慧,男人就无法读懂她了。


王娡如此,武媚娘如是,历史上所有最终拥有权力和财富的女人都是具备这两点的。


只有美貌,不可长久。只有智慧,无法敲开男人的心。两者缺一都无法长久。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当你拥有美貌时一定要同时修炼智慧。当没有美貌时便要学习为人之道,读懂人性才能谋取生存。


爱乐育儿


其实如果皇帝真正喜欢她的话,任何前科都是不成问题的,更别说入宫当选皇后以至于后朝的太后了。

那我们来探究一下关于“抛夫弃女、二婚出轨”的王娡究竟如何获得汉景帝刘启的芳心,并且最终是如何“朝为田舍娘,暮登皇后堂”的?

第一点,在西汉初期,关于女子贞洁还尚未上升到太高的标准。其一,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才在汉武帝的大力支持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专统的地位,而此时的儒家思想却只是以“三纲五常”为基本纲领,对女子贞洁还没有太高要求;其二,至于女子贞洁的重要程度,一直持续到宋朝,才受到官方和社会的极大重视。但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时代,都不在汉景帝时期。汉景帝所处时期所尊奉的思想还是“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第二点,无论在哪个时期,统治者对于娶妻选妃都是对女子长相姿态有着较高标准的。虽然说王娡早年被母亲逼迫嫁与基层人民——金王孙。但是奈何金王孙不争气、不上进,“天下父母爱子心”啊!王娡的母亲看不惯女婿的碌碌无为,认为女儿就这样一生埋汰度日的话,恐怕一生会没落下去。于是王娡的母亲便花钱买通了关系,找借口将王娡送入了皇宫,“天公作美”的是,身为宫女的王娡居然幸运地被分到了太子刘启的东宫之中。历朝历代的皇帝与宫女发生关系的例子很多,当然这也不足为奇,王娡也基本具备超乎常人的美貌和智慧,所以说,日久生情的刘启和王娡,恰好就是这其中的一对儿,而且此二人也是真正演绎了古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

第三点,古代结婚也将就门当户对,那么刘启可是作为一国之君,大汉的最高统治者啊,如果真要这样说,那恐怕没有女性能够与之相般配了。但是话不能这样说,王娡能够顺利当选汉景帝的皇后,身世自然也不差。《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儿。臧儿者,故燕王臧荼孙也。”由此看来,王娡的母亲臧儿是燕王的孙女,那么王娡便是汉初燕王的重孙女了,这点可以说明王娡还是具备一定身世的。



第四点,古代的大多数皇帝都是坐拥着三宫六院、佳丽三千的,身为宫女的王娡能够鹤立鸡群、脱颖而出,自然是离不开她个人的智慧了。在薄皇后被废之后,王娡凭借着圆滑的手段,又使得自己的儿子刘彻安然顺利地坐上了太子之位,本来王娡就很受刘启宠爱了,如今又很会赶时顺势地为汉景帝诞下了一名皇子,正所谓“母凭子贵”,刘彻被封为太子之后,王娡也就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


小镇月明


什么样的女人孕育出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王娡,汉景帝的皇后,汉武帝的亲娘,虽然在西汉历史上她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可是若深入了解下去,你就会发现王娡,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女同学。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王娡的婚姻完全都是父母说了算,甚至她离婚也都是母亲臧儿一手按排的。本来恩爱无比的一对小夫妻,因为女方母亲势利,所以决定让自己的女儿另攀高枝。

在已经结婚生女的情况下,王同学居然能够因为荣华富贵,抛夫弃女,入宫服侍太子刘启,后来更是一步蹬天,当了大汉朝的堂堂国母。王娡的人生也是充满了传奇。

母亲棒打鸳鸯

王娡的传奇人生里,她的母亲臧儿扮演着总导演的角色,是她将自己的女儿从一个家妇,打造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臧儿自小出生在王候之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后来家道中落,于是这位落难千金不得不,选择了早早嫁人,为的是找个长期饭票。

虽然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可是臧儿想要恢复祖上荣光的心从未变过。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一位相士,看过她的两个女儿面相后,来了一句“两女将会大富大贵”,臧儿似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当时大女儿王娡已经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男子,夫妻感情甚好,还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为了实现自己的富贵梦,臧儿棒打鸳鸯,让金家跟她女儿断绝关系,为防止对方纠缠,这个女人一不作二不休,直接将王娡送入了宫中。

姐妹共侍一夫

王娡本就生得貌美,再加上浑身散发出的一种熟女气质,把太了刘启深深地吸引住了。备受恩宠的王美人,接二连三给太子生孩子,可生的全是女儿。

得知消息的臧儿导演,心生一计将姿色更加娇美的小女儿王皃姁,也送到了太子的身边,果不其然,刘启对王娡妹妹的宠爱更甚于她。不久,王娡终于给太子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与馆陶结娃娃亲

刘彻自小生得聪明伶俐,很受汉景帝的喜爱。当时的太子栗姬的儿子,馆陶公主本想拉拢栗姬,所以提议将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可是栗姬直接拒绝了。

再后来便是馆陶找到了王娡,与她结成了娃娃亲,后来在馆陶的推波助澜下,刘荣的太子之位被废除,不久,刘彻便被立为太子,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除后,母凭子贵的王娡,就这样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