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刷屏了,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请一定打回去,你怎么看?

雪霞爱荷花


不是所有的霸凌者,最后都得到了惩处,也不是所有的陈念,都能遇到守护自己的刘北山。

孩子被欺负,最心疼的一定是父母,可再强大的父母也无法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

做为孩子最温暖的庇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面对霸凌,教孩子做一个不好惹的人,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使命。

孩子别哭,你越懦弱,受伤越多。

《少年的你》中三个受害者,皆因懦弱而被欺负。

影片一开始就跳楼的胡小蝶,她的座位上被倒了红墨水,她不敢声张,默不作声地坐了上去。

在卫生间里,施暴者将厕纸往她身上、脸上扔,她麻木地靠墙站着,不敢反抗。

懦弱至此,她成了第一个被欺凌者。

陈念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她没有父亲,母亲常年在外躲债,她也不想交朋友,一个人活成了一座孤岛。

当她的座位上出现了象征着霸凌开始的红墨水时,不愿惹事的她像胡小蝶一样,选择了沉默。

沉默换来的是变本加厉。

施暴者将她母亲躲债的信息发到班级群里肆意嘲笑,她气得直哭,但仅此而已。

体育课上,别人用排球砸她,她只是摸了一下头,更多的排球接二连三地砸来,她也只是大叫了一句“你们够了”。

下楼的时候,施暴者公然将她推下楼梯,还挑衅地瞪着她,谅她也不敢怎样。

受害者步步后退,施暴者步步紧逼。

终于,在那个令人揪心的夜里,陈念被一群人殴打、扒光衣服、剪掉头发、肆无忌惮地拍裸照和视频。

即使如此,小北决心替她报仇时,陈念还是拼命拦下他:再忍忍,再熬熬,熬过高考就好了。

第二天,她顶着寸头,带着一身伤痕去上学了。

隐忍至此,陈念成了那个最让人心疼的孩子。

第三个被欺凌者比较特殊,她是施暴三人组的成员。她其实不想伤害别人,可如果她不跟着施暴者“为虎作伥”,下一个被霸凌的就是她。

面对欺凌,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退缩,没有一个去反击、反抗。

毫无例外地,她们也承受了很多非人的折磨。

所以面对校园霸凌: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

沉默、隐忍、后退都是无用的,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身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你越懦弱,坏人越残暴。

只有奋起一搏,才有逃出苦难的机会!

孩子别怕,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如果没有小北,不敢想象等待陈念的是什么。

小北是个街头小混混,全身隔三差五地挂着伤。第一次露面,他就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自己的生存逻辑:

挨打不重要,挨打我一定要打回去

他被三个人围殴,满脸的鲜血与污泥,一点还手能力都没有,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可他并不是一个任人蹂躏的主,瞅准时机一个暴起,狠狠地将为首者按倒在地一顿暴击,打得对方动弹不得。

对方有三人,看见这样凶狠的反击者,也不敢恋战,彼此搀扶着走了。

孩子,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只是一味地隐忍,不但于事无补,只会增强施暴者殴打的快意,打得越发兴起。

还记得那个被打死的陇西14岁少年吗?

因为一副耳机,他被5名同学围殴,他既没有跑也没有还手,硬生生地挨下了所有的拳头。

结果,“后脑勺头盖骨被打破,左侧眼角处骨头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体肿成两个拳头大”,最后因颅脑严重损伤,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哪怕打不赢。

如果你不打回去,对方一定会觉得你好欺负,还会再来打你。

孩子别忍,面对恶意伤害,不要委曲求全。

杭州某个英语培训班里,某个游戏环节需要同学们躺下,一个姓姚的男孩不但没有躺,还朝另一个同学头上踢了两脚。

这个同学比较内向,被姚同学拍、打、踢不止一次了,他没有哭闹,也没有还击。

他妈妈看见之后,就亲自抓着他的手去打姚同学,并教育他“要打回去”。

很赞同这位妈妈的做法。

反击可能不够有力,但一定要有态度。

再小的欺凌也是欺凌,教孩子亮出自己的拳头,就是亮出自己的獠牙,亮出自己不好惹的气质。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做客《开讲啦》时,有人问她: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打回去吗?

李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会啊!”

她孙女被一个小男孩抱起来扔下,磕到凳子上,头都肿了。

她就对孙女说: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揪他的耳朵,两边拽,一拽他就疼了,就会把你放下了。

当时很多观众还觉得这是“以暴制暴”,会教坏孩子。

可平心而论,如果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呢?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教孩子学会反击,并不是狭隘地教他“以暴制暴”,而是让他拥有自保的能力,做到“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孩子别担心,父母就在你身后。

《少年的你》中,陈念最令人心疼的是她的无助。

她没有爸爸,妈妈为了躲债,只留她一人在家。以至于陈念在家门口遇到霸凌者的围追堵截,只能满街乱窜,有家不能回。

影片中,陈念被欺负后,只能流着泪给妈妈打电话,但她知道,妈妈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即使自己遍体鳞伤,还是压抑着哭腔鼓励妈妈坚强,不要掉链子。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反映校园欺凌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电影的主人公易遥,父亲早亡,母亲是一个收入低微按摩女,生活的艰难将她逼得暴躁易怒,动不动拿女儿出气,说易遥长着一副好欺负的脸,一点也不过分。

父母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即使不能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富足,至少也要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有妈(爸)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爸)的孩子像棵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幸福美满,父母无条件支持,这是我们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资助。

这样当他遇到暴力威胁时,才不会一边流泪,一边生生硬扛,而是勇敢地亮出自己的拳头。

因为他知道,即使输了也不怕,他的背后还有爸爸妈妈。

孩子别怂,真正的强大,是自己不好惹。

每个生存逻辑背后,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教训。

我曾因为家庭变故转到另一所小学,当时,班上有朵“霸王花”,全班女生都要听她的话。

我新来乍到,一个朋友都没有,“霸王花”便开始了对我的“驯服”。

一开始是言语挖苦,嘲笑我的口音,吐槽我的字迹,我瞪了她。

她看我不服,便撕了我的作业本,还嚣张地说:“你敢不听话,我告诉我哥。”

她的两个哥哥都在高年级,其中一个哥哥还是学校大队长。

我虽忌惮,但还是毫不客气地折断了她的铅笔。

她往我脸上吐吐沫,我就去抓她的脸。

她哥哥赶来时,虽然不客气地把我抓开推倒,可我看到她一脸乱七八糟,还是很解气,她还没出过这么大的丑呢!

那天之后,她再也没找过我的麻烦,我也因此一战成名,拥有了很多新朋友。

黄渤说: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你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就像全网全是攻击类的文章,只要有可比性,有利益。就有战场。

反击了不一定有用,但反击的意义在于警告,在于威慑。

打不打得赢,是能力问题;反击不反击,是态度的问题。

孩子,面对霸凌,一定要有亮出拳头的勇气!

孩子,人在死前一定会有意识。反正都要死。不能白死。把害你的人拉下地狱。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吉祥八卦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少年的你》中胡小蝶,陈念都因懦弱而被欺负,还好遇到小北这个男子汉,拼了命的保护她,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最近在网上也有大量校园欺凌事件。

甘肃天水市秦州区一中学,两女生在校内遭扇耳光,其中一个还被逼跪地磕头,欺凌者行为极其恶劣,丝毫不理会对方的痛苦。

之前,有一段“石家庄栾城五中发生校园霸凌暴力事件”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三名身穿校服的女生在欺凌一名穿校服的女生,女生遭拳打脚踢,还被逼下跪,小小年纪,你们的良心道德呢?是谁给你们的勇气?

这类事件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那些默默承受着,不敢作声,也不敢告诉老师,更不敢告诉家长,他们在花一样的年龄竟被这般催残,对孩子带来非常大的身心伤害,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看到这些欺凌,有如刀割一般,很多人会说“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请一定打回去”以暴制暴,固然一时爽,但这会导致事情越来越糟糕,轻者罚钱,重者拘留,所以不能意气行事,在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 一,用语言去周旋,不要硬碰硬,逮到机会就溜走,回去后及时告诉家长和班主任。


  • 二,鼓起勇气,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用气势压倒对方。
  • 三,如果看到老师或同学,要大声呼救,引起注意,才能获救。
  • 四,让对方知道未成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及其后果。

要减少校园欺凌事件,最好的措施,是积极教育、预防,应该关注每个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携手,重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一点微娱乐


女主角面对霸凌,选择的都是沉默,容忍,退缩,但结果往往不是让霸凌者收手,反而激发了她们的更大的兴趣。

所以说,遇到霸凌,要奋起反抗,反抗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大胆的像他们说不!还可以告诉老师,同学,警察,父母等等,借助于他们的力量来摆平。

校园霸凌经常在日韩电影里看到,但是在国内,这是一片还未被开发的资源。主要是因为它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残酷阴郁,又不乏刀锋的凛冽是校园霸凌的风格。所以很少人把它放到台面上来拍。

2018年郭敬明导演的《悲伤逆流成河》打着国内第一部校园霸凌电影的旗号上映了,时隔一年,《少年的你》用更加流畅而完整的视听语言,和更精湛的演技,全方位呈现了这种青春之殇。如今上映9天将破10亿。要知道《少年的你》当时成本报价1.3亿,加宣发+发行+院线已经回本了,目前分账票房3.48亿!累计票房9.85亿。参与的人分红已经翻倍!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欢迎各位关注。

单薄瘦弱的高三女孩陈念,无助地站在教室里。转过头,一张苍白的脸,一双泪珠欲掉的眼,在坐满学生的教室里,她的存在被所有人忽视。这一幕,是《少年的你》开头最让人揪心的回眸。

在陈念复读的高中,女生胡小蝶因为不堪忍受校园凌霸而跳楼,所有人都冷眼旁观,只有陈念默默给她盖上了衣服,就是因为这个举动,他成为下一个被欺凌者,背后推搡,砸人,在座位上泼脏东西,隐私暴露给全班同学,放学路上围追堵截,言语的侮辱无法满足施暴者,施暴者变本加厉,她们剪她的头发,撕她的衣服,录下了视频......

黑板上的倒计时、广场动员已经不算什么。高考考场上,监考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拆封试卷,学生代表签字证明,答题卡那密密麻麻的填涂格子和长短不一的横线......

仿佛把我们带回了当年那段时光。这段时光如此真实,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而同一个时空,居然有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

每一个暴行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沉默。就像胡小蝶死时,只有陈念走过去给她盖了衣服,陈念被人百般欺凌时,也没有一个同学站出来。

最好的,也不过是同班的一个男生私下里安慰她:“再熬一下,高考完了,我们就自由了。”说到胡小蝶的死,他道:“她是太懦弱,不应该被那些人影响。”

这句话太像中国人说的了,熬一下,再熬一下,好像这样,什么事都会过去,都会好起来。在大陆当前的语境下,能拍到这步已经接近极限。

他们身上成年人的软弱,加上高考的渲染和陈念的那句追问:“高考考完了,我们就变成大人了,但是老师从来没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让我们感同身受。

高考前,我们都被关在象牙塔里,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与外界的接触几乎为零,更不懂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高考结束,我们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喜悦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迷惘。

社会现实主义和诗意的融合,《少年的你》比日韩同类型校园霸凌片拍得更好。这部电影能拍到如此地步,一推再推,最终上映的版本如此完整,背后的艰辛不必言说。谢谢所有人的努力。


圣寻影投人


不是所有的的情况都是打回去就能解决的。平常同学闹闹矛盾吵架打架老师去调解,这种事件打来打去很容易和好,但是遇到校园恶霸,你打回去一次,下一次就只会有更多的人欺负你,你单单的打回去并不会让对方怕了你,我们要想的办法是学生用了之后可以避免情况的再次发生。而不是一定打回去。


唐八僧


一定要教会孩子:不惹事,

但也不怕事。

《少年的你》火爆程度,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预售前7小时票房破亿,上映15小时破2亿;31小时破3亿,连续三天蝉联单日票房冠军。

豆瓣评分8.5,超过了95%的爱情片和90%的剧情片,被认为是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青春片。

青春片,讲的不止是青春,还有校园。

作为一部聚焦校园霸凌的电影,最该观影的不仅是年轻人,还有我们做父母的。

电影中,陈念问怀孕的预审女警:“如果世界是这样子的,你会忍心让孩子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吗?”

相当戳心了。

不是所有的霸凌者,最后都得到了惩处,也不是所有的陈念,都能遇到守护自己的刘北山。

孩子被欺负,最心疼的一定是父母,可再强大的父母也无法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

做为孩子最温暖的庇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面对霸凌,教孩子做一个不好惹的人,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使命。

1

孩子别哭,你越懦弱,受伤越多

《少年的你》中三个受害者,皆因懦弱而被欺负。

影片一开始就跳楼的胡小蝶,她的座位上被倒了红墨水,她不敢声张,默不作声地坐了上去。

在卫生间里,施暴者将厕纸往她身上、脸上扔,她麻木地靠墙站着,不敢反抗。

懦弱至此,她成了第一个被欺凌者。

陈念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她没有父亲,母亲常年在外躲债,她也不想交朋友,一个人活成了一座孤岛。

当她的座位上出现了象征着霸凌开始的红墨水时,不愿惹事的她像胡小蝶一样,选择了沉默。

沉默换来的是变本加厉。

施暴者将她母亲躲债的信息发到班级群里肆意嘲笑,她气得直哭,但仅此而已。

体育课上,别人用排球砸她,她只是摸了一下头,更多的排球接二连三地砸来,她也只是大叫了一句“你们够了”。

下楼的时候,施暴者公然将她推下楼梯,还挑衅地瞪着她,谅她也不敢怎样。

受害者步步后退,施暴者步步紧逼。

终于,在那个令人揪心的夜里,陈念被一群人殴打、扒光衣服、剪掉头发、肆无忌惮地拍裸照和视频。

即使如此,小北决心替她报仇时,陈念还是拼命拦下他:再忍忍,再熬熬,熬过高考就好了。

第二天,她顶着寸头,带着一身伤痕去上学了。

隐忍至此,陈念成了那个最让人心疼的孩子。

第三个被欺凌者比较特殊,她是施暴三人组的成员。她其实不想伤害别人,可如果她不跟着施暴者“为虎作伥”,下一个被霸凌的就是她。

面对欺凌,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退缩,没有一个去反击、反抗。

毫无例外地,她们也承受了很多非人的折磨。

所以面对校园霸凌: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

沉默、隐忍、后退都是无用的,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身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你越懦弱,坏人越残暴。

只有奋起一搏,才有逃出苦难的机会!

2

孩子别怕,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如果没有小北,不敢想象等待陈念的是什么。

小北是个街头小混混,全身隔三差五地挂着伤。第一次露面,他就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自己的生存逻辑:

挨打不重要,挨打我一定要打回去。

他被三个人围殴,满脸的鲜血与污泥,一点还手能力都没有,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可他并不是一个任人蹂躏的主,瞅准时机一个暴起,狠狠地将为首者按倒在地一顿暴击,打得对方动弹不得。

对方有三人,看见这样凶狠的反击者,也不敢恋战,彼此搀扶着走了。

孩子,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只是一味地隐忍,不但于事无补,只会增强施暴者殴打的快意,打得越发兴起。

还记得那个被打死的陇西14岁少年吗?

因为一副耳机,他被5名同学围殴,他既没有跑也没有还手,硬生生地挨下了所有的拳头。

结果,“后脑勺头盖骨被打破,左侧眼角处骨头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体肿成两个拳头大”,最后因颅脑严重损伤,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哪怕打不赢。

如果你不打回去,对方一定会觉得你好欺负,还会再来打你。

3

孩子别忍,面对恶意伤害,不要委曲求全

杭州某个英语培训班里,某个游戏环节需要同学们躺下,一个姓姚的男孩不但没有躺,还朝另一个同学头上踢了两脚。

这个同学比较内向,被姚同学拍、打、踢不止一次了,他没有哭闹,也没有还击。

他妈妈看见之后,就亲自抓着他的手去打姚同学,并教育他“要打回去”。

很赞同这位妈妈的做法。

反击可能不够有力,但一定要有态度。

再小的欺凌也是欺凌,教孩子亮出自己的拳头,就是亮出自己的獠牙,亮出自己不好惹的气质。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做客《开讲啦》时,有人问她: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打回去吗?

李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会啊!”

她孙女被一个小男孩抱起来扔下,磕到凳子上,头都肿了。

她就对孙女说: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揪他的耳朵,两边拽,一拽他就疼了,就会把你放下了。

当时很多观众还觉得这是“以暴制暴”,会教坏孩子。

可平心而论,如果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呢?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教孩子学会反击,并不是狭隘地教他“以暴制暴”,而是让他拥有自保的能力,做到“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4

孩子别担心,父母就在你身后

《少年的你》中,陈念最令人心疼的是她的无助。

她没有爸爸,妈妈为了躲债,只留她一人在家。以至于陈念在家门口遇到霸凌者的围追堵截,只能满街乱窜,有家不能回。

影片中,陈念被欺负后,只能流着泪给妈妈打电话,但她知道,妈妈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即使自己遍体鳞伤,还是压抑着哭腔鼓励妈妈坚强,不要掉链子。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反映校园欺凌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电影的主人公易遥,父亲早亡,母亲是一个收入低微按摩女,生活的艰难将她逼得暴躁易怒,动不动拿女儿出气,说易遥长着一副好欺负的脸,一点也不过分。

父母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即使不能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富足,至少也要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有妈(爸)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爸)的孩子像棵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幸福美满,父母无条件支持,这是我们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资助。

这样当他遇到暴力威胁时,才不会一边流泪,一边生生硬扛,而是勇敢地亮出自己的拳头。

因为他知道,即使输了也不怕,他的背后还有爸爸妈妈。

5

孩子别怂,真正的强大,是自己不好惹

每个生存逻辑背后,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教训。

我曾因为家庭变故转到另一所小学,当时,班上有朵“霸王花”,全班女生都要听她的话。

我新来乍到,一个朋友都没有,“霸王花”便开始了对我的“驯服”。

一开始是言语挖苦,嘲笑我的口音,吐槽我的字迹,我瞪了她。

她看我不服,便撕了我的作业本,还嚣张地说:“你敢不听话,我告诉我哥。”

她的两个哥哥都在高年级,其中一个哥哥还是学校大队长。

我虽忌惮,但还是毫不客气地折断了她的铅笔。

她往我脸上吐吐沫,我就去抓她的脸。

她哥哥赶来时,虽然不客气地把我抓开推倒,可我看到她一脸乱七八糟,还是很解气,她还没出过这么大的丑呢!

那天之后,她再也没找过我的麻烦,我也因此一战成名,拥有了很多新朋友。

黄渤说: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你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反击了不一定有用,但反击的意义在于警告,在于威慑。

打不打得赢,是能力问题;反击不反击,是态度的问题。

孩子,面对霸凌,一定要有亮出拳头的勇气!


丁家大姐


被校园暴力打回去?打的过还好,如果打不过只会招来更大的欺负。遇到校园暴力,一定不能失去理智,既不要软弱任由欺负,也不要冲动带来更大的暴力。首先要做的是告诉父母老师。而父母和老师应第一时间安慰受害者,更甚者可以请心理医生。其次联系施暴者监护人,要求严格管束孩子,并对施暴者加以惩罚。最后,如果行为恶劣可以走法律途径,向公安局报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