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用户66699708537


中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中原就是指河南,而广义上的中原则可以代之华北的五省两市,甚至可以用中原代指中国

古代中国人是非常自恋的一个民族,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中心,因此有了中国、中华、中夏、中原等自称。而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古代汉人则用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进行蔑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例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中原一词的“中”字不用多解释,就是天下中心的意思,而“原”是指大平原,也就是指华北平原,中原的本意就是“天下至中之原野”。

(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平原,仅次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在黄河、淮河、海河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冲积平原。这里地势极为平坦,土地肥沃,气候也比较适宜,是我们古代先民理想的家园。

在最早的时候,中原仅仅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平原地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从夏商周时期,汉人就开始以河南地区为根基,发展自己的农耕文明。夏朝的都城、商朝的都城、周朝的都城全部都是建在河南省。如果你经常去河南旅行,你可以看到许多以中原开头的企业和公司。而自周朝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北宋都是在河南地区建都。而西汉、盛唐虽然建都在西安,属于关中地区,但西安也是广义上的中原城市。

从周朝,随着汉民族的扩张,中原的涵盖范围也开始扩大,从最初的河南地区扩大到了今天华北五省两市,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里的中原就是指包含陕西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而不单单指代河南。(广义上的中原地区)

不过不论指代的范围有多大,中原原本只是一个地理性质的词汇,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汉民族的龙兴之地,中原除了代之华北一带,也有代之中国的意思。

例如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曾经作诗: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中的中原就是代指天下,代指整个中国。


千佛山车神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做“得中原者天下”,中原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是古代中国的核心区域,谁能得到中原,谁就能得到天下。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朱元璋就是先占据的南方,在南京称帝后北伐成功的,然而其余的封建历史中北伐都很少成功,可见占据中原对于一统天下多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原建都的朝代最多,而且中原的古都数量也很多。

前后在中原建都的朝代有夏商周等先秦三代,还有东汉、三国时期的魏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隋朝、唐朝、武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两宋和辽金两国。在这之后的元明清三朝虽定都北京,但中原地带依旧富庶,是我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那么中原地区究竟在哪呢?

中原又称中州、华夏,狭义上就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是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因为被视为天下中心,所以叫中原,同时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直接代指中国。中原地带背靠天山-昆仑山-秦岭山脉,母亲和黄河又在中原流淌,这么一块风水宝地难怪成为华夏民族的摇篮。

但是中原这个概念的提处也不是一下子就被人们接受的,中原本是“天下至中的原野”的意思,并没有作为地理概念被人们熟知和接受,哪怕是两汉以后中原也是地理概念和原意并存的状态。直到西晋王朝经历八王之乱,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战火,许多汉人背井离乡,被迫南迁。这些远离故土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者家乡,这个时候的中原作为地理概念才慢慢被人接受。

中国有八大古都,其中中原地带就占据了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除此之外南阳、濮阳、商丘、许昌、夏邑、偃师、登封、虞城、淮阳、新郑等城市也都作为都城存在过。虽然随着经济重心的南迁,中原的经济不再是全国最繁荣的,也不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但不可否认中原曾经在古代中国长时间处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国。

附各朝各代在中原建都情况:

夏朝 多次迁都,国都有:斟鄩(今洛阳偃师)、阳城(今郑州登封)、安邑(运城)、纶城(今商丘虞城西)、老丘(今开封陈留)、西河(今汤阴西河)。

商朝 多次迁都,国都有: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南亳(今商丘睢阳区)、北亳(今商丘梁园区)、西亳(今洛阳偃师)、隞(今郑州商城)、嚣(今郑州西北)、殷(今安阳殷墟)、朝歌(今鹤壁淇县)。

周朝 定都洛阳。

西汉 汉初定都洛阳。

玄汉 先后定都南阳、洛阳。

东汉 定都洛阳,设南都南阳,东汉末年汉献帝迁都许昌。

曹魏 定都洛阳。

西晋 定都洛阳。

北魏 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赵 定都安阳。

冉魏 定都安阳。

前燕 定都安阳。

东魏 定都安阳。

北齐 定都安阳。

隋朝 设东都洛阳,隋炀帝迁都洛阳。

唐朝 设东都洛阳,后期迁都洛阳。

武周 定都洛阳。

后梁 定都开封,曾迁都洛阳。

后唐 定都洛阳。

后晋 定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后汉 定都开封。

后周 定都开封。

辽朝 定都开封。

北宋 定都开封,设西京洛阳、南京商丘。

南宋 最初定都商丘。

金朝 后期先后迁都开封、商丘。

民国 1932年迁都洛阳,后还都南京。


风尘讲历史


有一个成语叫逐鹿中原,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常说的这个中原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中原有多种含义,大体如下:

一: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主要包括河南大部、山东西部、陕西东部及河北、山西的南部地区。

二、相对于广义的中原来说,狭义的中原主要指河南一带。河南位于黄河下游,人类很早就在此活动、繁衍,后来又有多家王朝在此建都,建都历史比较长的地方有洛阳和开封。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河南一带沃野千里,土地肥沃,适合耕作;再者隋唐以后运河开通,水运方便,中央政府所需粮米、财物大多来自江南一带,这也是后世经营中原的原因之一。 北宋《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开封一带中原风光

河南自古有中原之称,这个称呼沿用至今,现在河南省许多高校、企业、街道等还经常以中原命名,比如中原工学院、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三、在古代,相对于外族,中原还是中国或者汉族正统政权的别称。比如两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辽金入侵,中原指的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宋代汉族政权。中原的这个含义,我们原来常常在评书或戏曲中看到,在此就不再展开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中原这个词,最早表示的并非是"中原"。

一. 《诗经》里的中原,意指平原,原野。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二. 《史记》里用"中国"来指代中原地区。

《秦本纪》,黄池之会,"吴彊,陵中国。"

《越王句践世家》:"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

三. 狭义上说,中原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地区。

在中华文明开始的时候,夏商周三个朝代先后奠基于洛阳一带(通常说法),河洛文化因此而繁盛,河洛地区也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脏地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为天下中心的说法。

狹义上的中原地域,北有太行、霍山、呂梁山、临汾盆地、上党高地;

南有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

中部有嵩山及河洛盆地;

东部沃野千里,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直达泰沂山脉西麓;

西有华山,直達渭河平原。

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之一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这里。

因此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四. 广义上的中原

随着上古三代王朝的版图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地理概念延伸至周朝各诸侯国,与秦国、吴国等边远诸侯国相对应,指代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包括今河南、陕西关中一带、山西和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

五. 文化精神上的中原,也是汉族传统地缘思想的体现。

中原,表示中华文化的象征,以及汉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如上文所述,河洛(又称中土、中州)被华夏文明视为天下中心,而华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称为四夷。

通过与周边部落融合,古代华夏部落形成后世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

事实上,由秦朝直至北宋时期,各个中原王朝)的统治民族如: 匈奴、鲜卑等,均已完全同化于汉民族中。

而其后的蒙古帝国(大元大蒙古兀鲁思)的蒙古族,以及清朝的满族,经历朝代的更替,岁月的变迁,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从文化意义的角度上看,东晋时的"衣冠南渡",京师自洛阳迁都金陵,江南跃升为文化中心,直到南北朝时都被称为“文化中原”。

图一,狭义上的中原地理方位

图二,"中原与四夷"




万里长空夜未央


中原——一个古典而诗意的名词。但是,关于它的具体范围,到底在哪里?从古至今,其实没有明确答案。我们听到过许多跟中原有关的词语——北定中原、逐鹿中原、问鼎中原。

根据古人使用语境,我们可以看到中原有三层意思:

1、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包括今关中盆地、山西南部、河南中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地区,大体相当于华北平原的核心地带。

2、春秋战国时期代指黄河流域主要诸侯国家

3、后来,代指中国。

4、当代,河南的代名词

河南古称中州,方言叫中原官话,口音叫中州音,名山称中岳。今天的河南同胞,回答肯定的时候,往往就一个字「中」!交通上,它是南北动脉京广线和东西动脉陇海线的中枢。

地理位置上,河南也堪称中原,秦岭—淮河是公认的南北分界线,其中秦岭主脉跨甘肃、陕西、河南,淮河干流跨河南、安徽、江苏。也就是说,河南是唯一既有秦岭、又有淮河的省份。

总结

中原,是“天下共主”思想下,以天子居住的都城为中心,建构的词语,与西戎、北狄、东夷、南蛮等四方相对。

含义范围不断变化,王朝疆域文化扩展到哪里,它的范围也发生相应变化,越靠近国都、就越靠近中原核心地带。

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原,核心地区包括今西安、洛阳一带。

古代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角度看,中原就是整个王朝;当代,中原更多地说的是河南省。


大地理馆


中原有广义与狭义之称。狭义专指河南。广义至少有5个层次:一是指黄河中下游,即河南全部(古时不含信阳一带,现包括在内),陕西关中、山东等地。二是再把冀南、鄂北、皖北扩大进来。三是指代北(晋北)以南、武汉以北。四是山海关以南至武汉,如一首歌唱曰:“打进了山海关,日本人就进了中原”。五是匈奴等少数民族,称汉族政权为中原,即指“内地”。

现在的“中原经济区\

齐声唤贤


中原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指的就是中原王朝,为的是与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区分开来。

狭义的中原指的是中原地区,但是,历史上中原这一地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变化。

先秦时期,有洛邑(今河南洛阳)和陶邑(今山东定陶)是“天下中心”的说法,因此这个时候的中原指的是洛阳到定陶一带。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兖、冀、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河南简称“豫”,因而也叫“豫州’。古豫州不仅包括河南全省,也包括湖北省的北部。所以,古代的“中原”是指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北部地区。

随着汉族祖先活动地区的扩大,“中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了。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里的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区,与今义基本相同,大致是曹操管辖的北方地区。

《北史·王澄传》云:“困兹大举,无望中原。”这里的“中原”就是全中国之意。陆游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里的中原则指长江以北,被金国占领的广大地区。


今天,有关书籍中所说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南部、陕西省的东部。


一卷青史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中原这个地方应该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势优越,宜居,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好地方,要不为何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呢?


所以咱们今天历史上所提到的中原,主要指的是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一代区域,我们都知道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方之一就有黄河。而黄河中下游这一带区域也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古代中国的核心区域。

其大概包括现如今的河南、山东,安徽,山西,河北、陕西等的区域,大致就是华北平原!

事实上所谓“中原”,我们不一定要用“地理”角度去解读!

可以将其认为是“中华文明之源流”,其区域是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最初的中原在河南,因为那里周王室的所在地,有着古都洛邑,是天下之中心。于之对应的则是所谓的西戎、北狄、东夷、南蛮。而后来,中原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而逐渐扩张。比如秦汉时期,关中也被纳入其内,因为那里是天子所在,天下中心。


总而言之,越靠近都城,其就越是中原核心地带!比如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五代北宋时期的汴京。后来的南宋虽然偏安江左,天子居于杭州,但杭州一直只是临时首都,汴京以及北方到大片沦陷地被认为是故土。所以这才有了陆游那首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懂“中原”二字,不仅让我们重新了解了华夏文明的由来,还让我们更加深刻的印证了文明二字并非写起来这么简单,现在一切的景象若没有几千年前我们未知的的中原的崛起,文明的创造,这一切将根本不会出现,中原不仅是活跃在武侠小说的中的文字,而是更应深刻烙印在我们心中的文明。


白话历史君


  • 中原的由来中原这个名字是外族人对我们的称呼,当然也有我们一部分原因,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就自称中国,代表的意思是世界中心的国家,而周边各国不是番邦就是蛮夷,在古代我们的不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是骄傲的。


  • 中原到底有多大我觉得用“日月所照,皆为汉土”这句话来诠释比较好,有我们汉人群居的地方就是中原,秦朝之前就是北至长城,东至渤海,西至甘肃,南到岭南,


    到了宋朝就惨了,北边被蛮族侵略,只能居住在南方,所以南方就是中原,我们大部分是发展一段时间后,就闭关锁国,毕竟全世界最好的都在我们所在的中原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私信告知,有喜欢历史或者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或者关注交流哦

小鬼笔录


中原自古就是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在当时“中原”一词并没有太多的解释,并不特指某一地区,而是“原野”的意思。“中原”作为地域来讲也是到后来华夏文明向外发展阶段。

在华夏文明中,河洛文化一直是“中原文化”的象征,而河洛文化则指的就是“河洛”一带。自古以来,中原就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华文化没有向外发展时,“中原”一词指的就是“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区(河南地区)。

后来,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和对外扩张,“中原”泛指先进的汉民族政权,这个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也就不多说了。到了今天,人们考证的中原地区应该是被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等山环绕的地区。这一地区土地肥沃,是农耕文明时期最理想之地,因此华夏文明才得以在此产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