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高深學問”,孩子犯錯後,父母也需冷靜聽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對於教育孩子缺乏經驗,但是又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很容易把棍棒教育當成教育孩子的最直接的教育方式。雖然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很快的有所改變,但是對於孩子長遠的教育來說,並不適宜。

教育是“高深學問”,孩子犯錯後,父母也需冷靜聽聽孩子的想法

上海的王女士是一名單親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非常嚴格。有一天王女士帶著孩子去逛商場本來想要給孩子買一件新衣服但是孩子卻對玩具店裡的玩具非常著迷。一開始王女士還比較有耐心,但是過了一會兒孩子仍然執拗地在玩具店前磨蹭,王女士就覺得有一些不高興了。

教育是“高深學問”,孩子犯錯後,父母也需冷靜聽聽孩子的想法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呀?”王女士大嚷著把孩子拖回了家,但是回到家后王女士還是沒有消氣,她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很辛苦,一時氣急便動手打了孩子。孩子大聲的哭鬧聲,令王女士覺得很心煩,於是她把孩子反綁在凳子上,又拿起晾衣架開始抽打孩子。孩子喊著“以後再也不會了”便沒了聲音。這時候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後悔不迭,趕緊將孩子送到了醫院。

教育是“高深學問”,孩子犯錯後,父母也需冷靜聽聽孩子的想法

推崇打罵教育的父母不能夠說他們不疼愛孩子,只不過教育的方式過於極端,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一種傷害。那麼什麼樣的方式才是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呢?父母們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呢?

柔和的教育方式,孩子更加能夠接受。孩子會做錯事是很常見的行為,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卻大有不同。不當的教育方式會造成孩子極端的錯誤行為發生。過於激烈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狀態造成負面影響。

教育是“高深學問”,孩子犯錯後,父母也需冷靜聽聽孩子的想法

講道理比打罵更有效。父母對孩子講道理也許會更加的耗費心力,但是這遠比打罵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更加深遠。這就需要父母的耐心才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去。

孩子不是父母發洩的出氣筒。對於孩子的教育而言,父母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把孩子作為獨立個體平等對待更加有助於父母的教育輸出。孩子不應該是父母負面情緒的垃圾桶,不應該為父母的負面情緒買單。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首先保持冷靜,去除情緒化的影響。

教育是“高深學問”,孩子犯錯後,父母也需冷靜聽聽孩子的想法

父母教育一直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所以父母們在孩子犯錯後,有必要冷靜地聽孩子說一說,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心理狀態。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才能夠給予孩子最恰當的教育引導,而打罵教育卻是最不恰當的做法。

大家對於父母教育的技巧有哪些見解呢?對於打罵教育是否支持呢?

------------------------------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蕾媽育兒經】,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孕產期知識、親子成長、兒童教育等問題,希望成為您育兒路上的好搭檔,給予您最專業的育兒指導,期待您的收藏、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