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

庭州行者


“八旗”制度,是由滿洲部落狩獵習俗演化而來,是滿清最基本的軍民合一的組織制度(可以簡單理解為把軍事編制用到了狩獵活動和平常生活)。

每個旗組織結構:旗主又叫固山額真,是每個固山的頭領,每個固山下轄五個甲喇,每個甲喇下轄五個牛錄,牛錄屬於最基本的戰鬥生活單位。(滿語音譯的名詞太拗口,嫌棄它)

看著是不是有點眼暈,那就拿現代軍事編進行一簡單對比說明(現代軍隊編制都是“三三制”,八旗是“五五制”):

  • “牛錄”可以理解為“營”級單位(每牛錄300個人);
  • “甲喇”可以理解為“團”級單位(每甲喇1500個人);
  • “固山”可以理解為“旅”級單位(每固山7500個人)。

“固山”是滿語發音,漢語意思就是“旗”,其首領就是“旗主”。每個旗相當於一個旅,“八旗”就相當於管轄8個旅的軍級單位。

這裡說明一下,“牛錄”裡面包含的其實是300戶的人家。平時生活,“牛錄”管理300戶人家。發生戰爭時,每戶抽一個男丁參戰,所以戰鬥時,“牛錄”管理的是300個兵。一般小戰爭,“牛錄”的兵不會全部動員,也就到不了滿員300人。

為什麼把一個“旅級”的編制單位叫做“旗”呢?

那是野豬皮沒文化,大家打仗、狩獵舉個旗幟,自己的一撥人聚在同一旗幟下,跟著旗幟走,那這一波人就乾脆叫一個“旗”。有幾個“旗”,就有幾撥人,就是這麼個道理。

那麼,八旗中各旗的地位有沒有高下之分?最開始出現時,八旗沒有明確地位區別。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上三旗、下五旗”的說法。而“上三旗”也以“鑲黃旗”為尊,“下五旗”也以“鑲藍旗”為卑。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且看“八旗”產生髮展過程。

努爾哈赤最開始只造了兩面旗幟:一個紅旗,一個黑旗。不久紅旗、黑旗改顏色為:黃旗、藍旗。後來又征服了其他一些部落,人口也多了,兩旗管不過來,又編出白旗。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奇不聽話,就把藍旗肢解為兩個旗:藍旗和紅旗。至此,努爾哈赤有了四旗:黃、藍、白、紅。

再往後,努爾哈赤的家業越來越大,需要擴編。野豬皮也不費那腦子,直接把現有的四個旗鑲個邊,這就有了: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鑲紅旗,原先的叫做:正黃旗、正藍旗、正紅旗、正白旗。這樣,八旗也就湊夠了。

人多了,就有江湖,就要爭個高下。不是說八旗本來就有高低之分,而是八個旗主有尊卑之分,進而自己旗下的待遇也就不一樣。

首先勝出的是鑲黃旗和正黃旗,“黃色”在中原,是隻有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豬皮也跟風。又因為總鏢把子努爾哈赤一直親自統領鑲黃旗,於是鑲黃旗地位最高,正黃旗次之。其他幾旗地位忽高忽低,隨著領導人變動而變動。

有時候總鏢把子不爽了,也要給各旗換換顏色。比如皇太極沒繼位之前統領的是兩白旗,繼位後就跟別的旗主換了顏色,手底下人員沒變動,就是兩白旗的旗幟顏色變成了兩黃色,於是皇太極手上成了鑲黃旗,正黃旗。他兒子豪格統領的正藍旗也跟著沾光,成為上三旗之一。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輔政時,他手下的兩白旗地位上升。到了多爾袞死去,順治親政時候,八旗的座次基本就固定下來。順治收走了正白旗,正白旗成為皇帝直屬。於是“上三旗”成了: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

再往後,八旗王爺們議事,總要根據跟皇帝親密程度、尊卑貴賤分出個座次,基本就形成了以下格局:

  • 左邊坐四位,依次為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

  • 右邊坐四位,依次為正黃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
  • 左高右低,左邊為尊,右邊為卑。一目瞭然,鑲黃為首,鑲藍為尾。

爾朱少帥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當屬鑲藍旗。

為何鑲藍旗是地位最低的一旗呢?這是在八旗演化史中不斷鬥爭的結果。

我們翻開清朝京城的駐防圖能清晰看到八旗的駐防方位。

以紫禁城為中心,兩黃旗居北、兩白旗居東、兩紅旗居西、兩藍旗居南,清晰嚴整,界限分明。

那麼這個順序是依照什麼規律排列而來的呢?

這其實是清代的鴻儒博學者們根據中國漢文化中的五行學說,將八旗的色彩分別置入五行其中,從而形成的一種排列方式。

按照五行理論:北方屬水,黃色屬土,則兩黃旗居北方取土克水之意;東方屬木,白色屬金,則兩白旗居東方取金克木之意;西方屬金,紅色屬火,則兩紅旗居西方取火克金之意;南方屬火,藍色屬水,則兩藍旗居南方取水克火之意。

然而,這個僅僅是滿人入關稱霸中原後,由宏學大儒者為了體現君權而炮製出來的。實際上,八旗中旗位的高低,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可以大致分為努爾哈慈—皇太極—多爾袞—順治四個時期。

努爾哈赤時創建了旗制,以黑為旗色。後來,在不斷和周圍部落的征戰中,努爾哈赤打敗了一些周邊部落。於是,他將這些部落聯合起來,編成紅旗。努爾哈赤自己統領新成立的紅旗,將黑旗交給了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管理。

後來,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之下,黃為帝色,於是紅旗改為黃旗,黑旗則因為黑夜不易辨認被改為了藍旗。

白旗是在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爾哈赤征服了海西女真的哈達部落後,在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讓自己的長子褚英進行管理,這就是正白旗的由來。

後來,舒爾哈齊和努爾哈赤爆發利益衝突,努爾哈赤將其囚禁後,順勢將正藍進行了分化。正藍被分為了兩旗。其中舒爾哈齊的次子成為了正藍旗的旗主,而分出來的另一部分由努爾哈赤的次子建立了正紅旗。由此,四正旗正式誕生。

公元1611年,正白旗旗主褚英和女兒哈赤產生了矛盾,褚英的太子位被廢黜,正白旗由皇太極擔任旗主。

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再度對部隊進行擴編,將四旗擴充為八旗。也就是在四個正色旗基礎上,擴充了四個鑲色旗。由此,八旗制度確立。

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八旗的位置基本上確定。兩黃旗因為是太子旗色,而且來源是努爾哈赤最早控制的部落,所以地位最高。

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及其子統領了兩紅旗。皇太極作為新任皇子,統領了正白旗。而努爾哈赤的第五子莽古爾泰統領了正藍旗,舒爾哈齊的兒子統領的為鑲藍旗。

最後則是由被處死的褚英之子杜度所掌握的鑲白旗,不過在皇太極上位後,由皇太極的兒子豪格擔任了旗主。

接下來,到了皇太極時期,兩黃為皇太極統領,接下來則是豪格統領的正藍,然後阿敏統領的鑲藍旗因為和皇太極關係深厚,則位於紅、白兩旗之上。

然而皇太極駕崩以後,作為攝政王的多爾袞則順勢將本該由順治帝接管的正藍旗納為己有,而其弟弟多鐸則統領了鑲白旗。然後,多爾袞將鑲白旗和正藍旗屬民互換,從而達到了自己獨自控制兩白,多鐸控制正藍的目的。

在多爾袞和多鐸死後,繼承帝位的順治,推翻了多爾袞的對兩白旗的霸佔,將正白旗收歸麾下。這樣,和原兩黃旗就構成了“上三旗”,其餘則為“下五旗”。如此八旗制度正式定了下來,而八旗的位置順序也就因為歷史成因的問題最終塵埃落定,依次為: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

鑲藍旗因為最早的首領是舒爾哈齊一支,並非努爾哈赤的子孫,所以就排在了最低的位置上。


Crazy歷史


清朝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鑲黃旗在八旗中居於首位,而上三旗的地位高於下五旗。也就是說上三旗剩下兩旗之間沒有地位之分,下五旗之間也沒有地位之分。

清朝的八旗本無高低之分,但清軍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和鑲黃兩旗由皇帝直接統領,區別於其它由宗室子侄統領的六旗,因此正黃旗和鑲黃旗的地位比其他六旗高。但後來在順治年間,由多爾袞統領的正白旗也被歸為皇帝統領,因此八旗有了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鑲黃旗之所以例外,是因為他是最早屬於皇帝一個人,正黃旗和正白旗都是後來才歸皇帝統治。而且鑲黃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而且在清朝很多有名的重臣,都是出自鑲黃旗的,一些後宮嬪妃們,也是鑲黃旗出身的最多,鑲黃旗的九大老姓分別是:瓜爾佳氏、鈕祜祿氏、博爾濟吉特氏、舒穆祿氏、葉赫那拉氏、輝發那拉氏、烏拉那拉氏、郭絡羅氏、伊爾根覺羅氏。另外在入關前還另有兩個重要的部族,一為董鄂氏,一為富察氏,此亦為外戚。

鑲黃旗創建於1615年,旗幟為黃色鑲紅邊。鑲黃旗沒有設置旗主,由皇帝親自率領。在八旗中,鑲黃旗的人口數量不是最多,到清朝末年,也只有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但是,鑲黃旗的成員最為尊貴。





風火影音時代


那麼首先介紹一下清朝八旗方位,也就是那八旗:

左四面,依次為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

右四面,依次為正黃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

左尊右卑,鑲黃為首,鑲藍為尾。


而八旗的地位排名問題也就隨之而來,經過多年磨鍊一絕高下,老大鑲黃、老二正黃、老三正白、老四正紅、老五鑲白、老六鑲紅、老七正藍、老八鑲藍,像八兄弟一般成功排名完畢。

一、清朝八旗的來歷,三旗變成了八旗

清朝在未統一之前,清朝就有九大貴族,如鑲黃旗中有瓜爾佳氏、鈕祜祿氏、博爾濟吉特氏、葉赫那拉氏主要的種族,隨後在努爾哈赤統治初期,而八旗卻只有三旗,便為黑旗、白旗、紅旗,在後金時期原紅旗分為了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了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後來人數也在不斷增多,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但這八旗之名卻定下來了,不再變動。


二、清朝八旗的結構,似旅似連似軍團

那麼先提一下旗長,旗主又叫固山額真,相當於旅長,而每個固山下轄五個甲喇,相當於五個團長,每個甲喇下轄五個牛錄,相當於五個連長,牛錄屬於八旗子弟兵中最基本的戰鬥單位。

三、八旗中各分秋色,因頭目一日升仙

最開始出現時,八旗沒有任何排名,都是平等的,如同現在我們國家合法公民人人平等,沒有明確地位區別。但是在逐漸發展過程中,隨之產生了一個說法,叫做“上三旗、下五旗”的天壇說法。而“上三旗”之中也有排名,並非是分成兩部分的,在其中以“鑲黃旗”為尊;同理“下五旗”之中自然而然少不了排名,其中卻是這樣的,以“鑲藍旗”為卑。


首先勝出的是鑲黃旗和正黃旗,而“黃色”在中原,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豬皮竟然沒有人去強制執行色級貴卑,所以野豬皮也可以使用“帝王色”。在其中,總頭目的地位升高,旗的地位也隨之提高。那麼總鏢頭目努爾哈赤從始至終統領鑲黃旗,於是鑲黃旗地位也隨之自然提升到最高,相對的是正黃旗就次之。與此同時其他幾旗地位卻是忽高忽低,原因在於隨著領導者強弱而變動。有時候總鏢把子給各旗交換一下顏色或者是將顏色直接換掉。比如皇太極沒繼位之前也是個總鏢頭目,他就統領的是兩種白旗,鑲白旗和正白旗,但隨後他繼位後就馬上和別的旗主交換了顏色,這是為什麼呢?帝王之權高於當時的一切,但當時的旗底下人員沒變動,也可以簡述一下,就是兩白色旗的旗幟顏色變了兩黃色旗幟顏色,於是皇太極手上大旗之色變成了鑲黃旗,正黃旗,他與此為最讓人害怕的旗頭目。


小鎮月明


八旗是當年後金崛起時建立的獨特製度,後來皇太極正式建國為清,就成為固定制度承襲下來。像大家在看清朝的電視劇時,看劇裡喊的什麼旗人之類的,就是指他們是八旗的子弟。而清朝皇室在選妃子時,只能在八旗裡選,這就為啥我們看清宮裡嬪妃們留傳下來的照片或畫像時,感覺沒幾個好看的,就因為可選擇的範圍太小了,出美女的機率就小。

八旗最早是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部落時創立的,最開始只有兩旗,也就是黃旗和黑旗,努爾哈赤自己擁有黃旗,他的弟弟舒爾哈齊就領的黑旗。可打仗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黑旗在晚上就會帶來視覺上的混亂,於是就把黑旗改為藍旗。

隨著努爾哈赤不斷的擴張,勢力發展大了,兩旗就不夠用了,於是,努爾哈赤重裝做了規劃,建立了正黃、正白、正藍、正紅,鑲黃、鑲白、鑲紅、鑲藍這八旗。努爾哈赤自己統領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後來,努爾哈赤把正黃旗給了兒子多爾滾和阿濟格,鑲黃旗給了多鐸。但平常,他自己還是親率鑲黃旗,也因此,鑲黃旗成為八旗裡的頭旗,也就是最為尊貴的一旗。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他用自己手上的兩白旗從多爾滾和多鐸手裡換來鑲黃旗和正黃旗。正黃和鑲黃也就成為清朝皇室擁有,中原王朝歷來都尊崇黃色,女真人也是有樣學樣,也是尊崇黃色。

皇太極後來又收回了正白旗,於是八旗裡就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就是鑲黃、正黃、正白,下五旗就是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上三旗的地位無疑是最高的。

在八旗裡的地位排列是,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然後再是,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在皇太極建立清政權後,和明朝正式爭奪天下,為大量充補八旗的實力,又把蒙古和遼東的漢人擴充進八旗,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嫡系的滿洲八旗,地位最低的當然是漢軍八旗。

清朝的等級隔離是很嚴的,八旗其實就是當朝的皇親國戚,旗人是享有特權的,衣食無憂,每月坐等領銀子。各旗裡的旗人就是旗主一些親王貝勒的奴才,而不是旗人的連當奴才的份都沒有,也就是說,地位還比不上動輒跪拜磕頭自稱奴才的人。





飛越滄海


八旗地位哪一旗最高?並不是正黃旗,其中鑲藍旗最低

在清朝,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最重要的制度,那就是八旗制。實際上,這不只是一個軍事系統,這也是一個政治制度。我們都知道這個滿洲人都是旗人的。也就是說,他們和他們的後代屬於某個旗的,除非皇帝給他們改,否則他們不能輕易改變,這被視為榮譽。那麼在清朝,八個旗中哪一個旗是最高的位置?

我們都知道八旗系統是由努爾哈赤創造的,但最初只是八旗的雛形。它只有四個旗,即正黃、正白、正紅、正藍4旗。到1615年,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備。當然,在黃太極時期,八旗制度更加完善,因為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相繼創建。現在,在這八個旗幟的中間,位置最高的是否是黃旗呢?

事實上,答案可能並非如此簡單。我們都知道,在清朝進入海關之前,皇帝直接帶領了兩個旗,即正黃旗和鑲黃旗,這意味著這兩旗最為尊貴,因為此時,其他旗由其他貝勒管理的。這個位置自然是兩個黃旗無法比擬的,但後來我們也知道,在多爾袞去世後,這個順治還把這個正白旗包括在皇帝的管理之中,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上三旗的起源。

事實上,前三旗的最高地位不是這個正黃旗。在努爾哈赤的後期,正皇旗被分給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統領。他的手上只留下一個鑲黃旗。無疑是最高的地位。當然,在黃太極成為滿族皇帝之後,這個正黃旗仍被他收回,但這個位置和鑲黃旗仍然沒有辦法比較。在順治時期,當清朝正式排序八旗時,也是鑲黃旗在最高的地位,鑲藍旗的是最低位置。

這個鑲黃旗沒有設置旗主,而由皇帝親自率領。在八旗中,鑲黃旗的人口數量並不是最多的。在清朝末期,只有大約26,000名士兵。男性,女性和兒童的總人口為130,000,但這種狀況絕對是最多的。清朝的9大貴族世家,即九大貴族家庭瓜爾佳氏、鈕祜祿氏、博爾濟吉特氏、舒穆祿氏、葉赫那拉氏、輝發那拉氏、烏拉那拉氏、郭絡羅氏、伊爾根覺羅氏。和其他兩個重要的外戚部族,即董鄂氏和富察氏,都是鑲黃旗出身,可以看出這個鑲黃旗的位置是有多高了吧!







縱觀八旗制度中,應該沒有專門哪一旗地位最低,但有皇帝統屬的旗,作為嫡系,地位是相對高出一截。


八旗制度的設立


八旗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於1601年,在女真牛錄製基礎創立。起初,只有四旗,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隨著管轄人口迅速增加,又加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每三百人設立一牛錄額真(漢字稱佐領),五牛錄設立一甲喇額真(漢字稱參領),五甲喇設立一固山額真(漢字稱都統),三級建制的制度。到了皇太極增加了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一旦戰時,可以迅速補充兵員、供應糧餉,動員能力極強。

可見,太祖努爾哈當年以13副遺甲起兵,隨著俘獲人口的不斷增加,結合女真部落的實際,設立八旗制度,以化整為零的方式管理,滿人以旗為籍,有點類似於漢人是什麼地方的人,精確定位,追根溯源。

八旗不僅僅只是軍事方面的組織。《滿文老檔》記載:“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所來之兵,皆可修造軍械,辦理家務,監視耕耘天地。”說的是八旗是兼具軍事與農業生產職能。另外,《大清會典》記載:各旗都統掌“滿洲、蒙古、漢軍八旗之政令,稽其戶口,經其教養,序其官爵,簡其軍賦,以贊上理旗務。”這是八旗的行政職能。八旗制度,成為後金管理轄區日常衣食住行的關鍵。如此,管理的重任便落到了八旗旗主肩上。


努爾哈赤時八旗地位

在八旗制度由無到有創立過程中,都受到過統治集團內部高層人物的反對。前有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反對在兩大勢力(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基礎上,建立四旗。後面是努爾哈赤長子,褚英反對在四旗基礎上,擴建八旗。都是既得利益者,面臨權力被稀釋,重新洗牌,不肯放手導致的。


1611年褚英代理朝政,亟不可待地想建立專權。下令:1,要求弟弟以及大臣要絕對服從自己(不得違抗兄長的話,更不許將兄長的各種話告訴父汗)2、已分財產待父汗死後將收回。還威脅到:凡與我不友善的弟弟們,待我坐了汗位,均將之處死。努爾哈赤核實後,撤銷了褚英執政權力,將其已分的重新分配給各位弟弟。


有鑑於上述情況的發生,1622年,努爾哈赤頒佈了八王共治的訓諭。

訓諭說:繼我而君者,毋令勢強之人為之,此等人一為國君,恐倚強恃勢,獲罪於天也。且一人之識見能及眾人之智慮耶?.......爾等八和碩貝勒,有才德能受諫者可繼我之位,若不納諫,不遵道,可更擇有德者主之......

訓諭的初衷是對推選出來的大汗進行制衡,平衡各方實力,防止某一人實力過強形成專制集權,進行導致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造成實際統一的女真部,走向分裂。

故這一時期內的,正紅旗主代善,鑲藍旗主阿敏,正藍旗主莽古爾泰,正白旗主皇太極,正黃旗主阿濟格,鑲黃旗主多鐸,鑲紅旗主嶽託,鑲白旗主杜度(後改為豪格),為四大貝勒,四小貝勒,八旗中各旗的地位是平等的。


皇太極時八旗地位

到了皇太極繼位,後金對明朝的戰爭不斷擴大,所需人力物力極具增加。上述努爾哈赤規劃的八王共治局面,不利於皇太極統籌安排,居中調度。也就是說努爾哈赤的類似分封制,將資源分散,令各方勢力平衡的方略,不適應與後金的快速擴張,集中權力是皇太極的當務之急。


首當其衝是二貝勒阿敏。阿敏本為舒爾哈齊之子,對於其父遭努爾哈赤剝奪旗產,耿耿於懷,有外遷自立的意圖。皇太極借阿敏棄城投降,將其幽禁,打擊鑲藍旗。接著三貝勒莽古爾泰因大淩河戰事,與皇太極發生激烈衝突,企圖拔刀相向,皇太極藉著這一“御前露刃”,削其爵位(《清太宗實錄》:事後削去大貝勒爵位,降為一般貝勒,並奪五牛錄屬員,罰銀萬兩),削弱正藍旗。最後,皇太極又故技重施,借大貝勒代善設宴款待莽古爾泰妹妹的事件,打壓代善這一支勢力。皇太極靠著一系列的手段,強化中央集權。


如此,改自己的正白旗以及長子的鑲白旗為正黃旗、鑲黃旗,吞併莽古爾泰的正藍旗。此三旗稱為上三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嫡系部隊。正紅旗、鑲藍旗、正白旗、鑲紅旗、鑲白旗為下五旗,地位平等。也基本確立了八旗制度的框架。

後記:

後世產生的抬旗制度,指的是將下五旗中的某個家族,抬入地位較高的上三旗,是一種榮譽。既包括滿洲人,也包括蒙古人、漢人。只不過漢人抬旗是沒有抬入滿洲旗的,只能在漢軍八旗內抬旗。但蒙古人可以抬入滿洲旗,可以反映出滿洲統治集團,對於漢人勢力的提防,作為異族統治,可以理解。(《大清會典事例》:五旗王公府屬......惟有軍功勞績,或奉特旨,或由王公奏準,令其開出府屬佐領者,或歸上三旗旗下佐領。)至於發生抬旗的場景:1、因軍功或政績;2、皇帝后妃的母系家族。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沒有苦勞也有疲勞 點個讚唄^_^


公子霜塵


公元1615年,明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吞併除葉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其麾下軍隊人數已不下五六萬人。

努爾哈赤為方便管理,便將原來的紅白黑三旗改為八個旗,分別為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八旗制度也由此正式建立。

當時八個旗的兵力,按照滿洲牛錄(300人)來算,鑲黃旗是20牛錄,兵力約6000人,旗主為努爾哈赤;正黃旗45牛錄,兵力約13500人,旗主為努爾哈赤;正白旗18牛錄,兵力約5400人,旗主為皇太極;鑲白旗15牛錄,兵力約4500人,旗主為杜度(努爾哈赤長孫)。

正藍旗21牛錄,兵力約6300人,旗主為莽古爾泰;鑲藍旗33牛錄,兵力約9900人,旗主為阿敏;正紅旗25牛錄,兵力約7500人,旗主為代善;鑲紅旗26牛錄,兵力約7800人,旗主為代善。



在清軍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其中又以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鑲黃旗內除了皇帝之外.沒有其他宗室。

因此,在當時的八旗中,鑲黃旗的地位排名第一,正黃旗的地位排名第二,剩餘六個旗的地位,名義上是平起平坐。 但是,因為每個旗的實力強弱不同,所以也就造成他們當時的實際地位還是有所差別。

根據前面的八個旗的兵力分析,除開正黃和鑲黃兩個旗外,剩餘的六個旗中,鑲白旗的兵力最少,只有4500人,而且旗主的輩分最小,是孫子輩的人,所以其地位排在最後一名。

也正因為此,皇太極上臺後,輕而易舉就將鑲白旗的控制權給奪了過來,交給自己的交由長子豪格掌管,後改為鑲黃旗。等到清軍入關後,尤其是順治開始親政後,他為加強對八旗掌控,親自統領了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



這樣一來,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就被稱之為上三旗;而由諸王、貝勒掌控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就被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

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因此,上三旗的地位和待遇,普遍要高於下五旗。

至於下五旗,由於清朝統治的有意控制,它們的實力基本維持在均衡狀態,而且在明面上地位和待遇也都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它們之間並無實質的高低之分。

等到雍正繼位後,他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此時的八旗,實際都已變成皇帝的軍隊,旗主的權力基本被削光,它們之間就更沒有所謂的高低區別。

當時,雍正是這樣來佈防八旗軍的: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鑲黃旗又稱頭旗。

從這裡的佈防來看,如果真要給它們排名的話,按照古代官場傳統的“居中為大、左為尊”的原則來看,鑲黃旗毫無疑問排名第一,而位居右翼第四名的鑲藍旗則應該排在最末位。當然,這個更多隻是名義上的排名,實際地位下五旗之間並沒有多大差距。


我是趙帥鍋


八旗制度可以說是清代根本制度,"八旗貴族"顧名思義就是清朝的貴族。而貴族和平民有著地位之分,同樣的在貴族之中也有著地位之分。換句話來說,就是八旗貴族也是分層次的。

自從1601年起,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直到清王朝土崩瓦解八旗貴族便一直過著上等人的生活。旗人"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被視為清王朝統治的核心與根本。最初的時候,只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4旗。到了1615年,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備。

那麼,在八旗中,哪個旗的地位最高呢?哪個旗的地位又最低呢?

很顯然作為最先設立的四個旗肯定是比後來增設的旗地位要高,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鑲黃旗和正藍旗。

在清朝入關之前,努爾哈赤直接統領兩個旗,正黃旗和鑲黃旗。毫無疑問,這兩個旗的地位最高。從清朝皇帝對黃色的喜愛和黃色的尊貴程度也足以見得。

其餘6旗由皇帝的子侄兄弟率領,地位略低於兩種黃旗。清朝入關後,隨著正白旗旗主多爾袞被順治皇帝清算,正白旗也被順治皇帝納入統領,於是皇帝親領的旗就變成了3個,即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它們被統稱為"上三旗",地位最高。

其餘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白旗、鑲藍旗被稱為"下五旗",由諸王、貝勒、貝子分領,地位較次。順治時期,清朝對八旗進行正式排序,分別是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鑲黃旗地位最高,鑲藍旗地位最低。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旗的地位與領導者有著很大的關係,那麼為什麼正藍旗和鑲藍旗卻雙雙墊底呢?

是不是藍旗中沒有出過厲害的人呢?其實也不能夠這樣說,由於黃旗勢力過大,導致其中的人才出頭的幾率也比較高,而且其他旗中出的厲害人物,也會想辦法將自己抬入黃旗之中,比如我們熟知的慈禧太后,她父親叫惠徵,本來是鑲藍旗。

如前所述,鑲藍旗是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一個旗。當慈禧太后通過垂簾聽政的方式掌握大權後,就把孃家抬入鑲黃旗,一下子變成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個旗。所以這八旗的排名就自從排下之後就沒有改變。

八旗制度雖然是清朝的根本,但是清朝的衰落和腐朽和它有著不小的關係。

因為八旗子弟有著自己的一套政治體系,內部的階級過於嚴格,有一種階級固化的味道在裡面,外八旗人、包衣、旗下農奴三等,上下之間各有禮數,不敢逾越。

而清朝後期這種矛盾就逐漸開始顯現,一些低階級卻有才華的旗奴,在動亂中抓住機遇一躍成為上等人,但是八旗人甚至是一些旗主卻淪落街頭。此時二者相見,旗奴們還得躬身行禮,這種階級的地位仍然沒有改變。

回到最初的主題,八旗子弟所代表的八旗雖然在順治年間給予了排名,但是說到底的決定地位的還是自身的權勢。如果自己不努力哪怕你是正黃旗出身,或許也會混得不如一個鑲藍旗的人。


歷來現實


八旗制度可以說是清代根本制度,"八旗貴族"顧名思義就是清朝的貴族。而貴族和平民有著地位之分,同樣的在貴族之中也有著地位之分。換句話來說,就是八旗貴族也是分層次的。

自從1601年起,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直到清王朝土崩瓦解,八旗貴族便一直過著上等人的生活。旗人"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被視為清王朝統治的核心與根本。最初的時候,只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4旗。到了1615年,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備。

那麼,在八旗中,哪個旗的地位最高呢?哪個旗的地位又最低呢?

很顯然作為最先設立的四個旗肯定是比後來增設的旗地位要高,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鑲黃旗和正藍旗。

在清朝入關之前,努爾哈赤直接統領兩個旗,正黃旗和鑲黃旗。毫無疑問,這兩個旗的地位最高。從清朝皇帝對黃色的喜愛和黃色的尊貴程度也足以見得。

其餘6旗由皇帝的子侄兄弟率領,地位略低於兩種黃旗。清朝入關後,隨著正白旗旗主多爾袞被順治皇帝清算,正白旗也被順治皇帝納入統領,於是皇帝親領的旗就變成了3個,即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它們被統稱為"上三旗",地位最高。

其餘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白旗、鑲藍旗被稱為"下五旗",由諸王、貝勒、貝子分領,地位較次。順治時期,清朝對八旗進行正式排序,分別是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鑲黃旗地位最高,鑲藍旗地位最低。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旗的地位與領導者有著很大的關係,那麼為什麼正藍旗和鑲藍旗卻雙雙墊底呢?

是不是藍旗中沒有出過厲害的人呢?其實也不能夠這樣說,由於黃旗勢力過大,導致其中的人才出頭的幾率也比較高,而且其他旗中出的厲害人物,也會想辦法將自己抬入黃旗之中,比如我們熟知的慈禧太后,她父親叫惠徵,本來是鑲藍旗。

如前所述,鑲藍旗是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一個旗。當慈禧太后通過垂簾聽政的方式掌握大權後,就把孃家抬入鑲黃旗,一下子變成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個旗。所以這八旗的排名就自從排下之後就沒有改變。

八旗制度雖然是清朝的根本,但是清朝的衰落和腐朽和它有著不小的關係。

因為八旗子弟有著自己的一套政治體系,內部的階級過於嚴格,有一種階級固化的味道在裡面,外八旗人、包衣、旗下農奴三等,上下之間各有禮數,不敢逾越。

而清朝後期這種矛盾就逐漸開始顯現,一些低階級卻有才華的旗奴,在動亂中抓住機遇一躍成為上等人,但是八旗人甚至是一些旗主卻淪落街頭。此時二者相見,旗奴們還得躬身行禮,這種階級的地位仍然沒有改變。

回到最初的主題,八旗子弟所代表的八旗雖然在順治年間給予了排名,但是說到底的決定地位的還是自身的權勢。如果自己不努力哪怕你是正黃旗出身,或許也會混得不如一個鑲藍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