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随着供应商的业绩对制造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付、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等方面都影响着企业采购是否成功,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越发重视对供应商的开发、控制、评价、评定,以及重新确定双方合作关系等多方面进行跟踪,进而保证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作,达到大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目标。

供应商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供应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初审、供应商档案信息管理、供应商评价、供应商退出和对相关信息的查询分析。供应商初审和供应商评价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供应商的初审对企业采购和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响,而供应商的评价则是对采购业务最有效地支持和监督。
供应商的初审工作通常由供应商管理部门主导,同时需要财务部、工艺部、技术管理部和质量管理部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对供应商的资质、物料的供货质量等做出细致的审核,具体包括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正本)复印件,事业单位法人代码证(正本)复印件,拥有生产、经营或办公场所证明(原件),生产或经营范围以及主要产品、商品目录,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安全标准的证明材料,从事专卖销售和代理销售的供应商所持有的由生产厂家或销售总代理提供的书面授权书、委托书或证明文件,生产经营国家有特殊规定标准的货物应持有的特殊行业许可等。合格的供方和供货信息才纳入供应商档案信息的管理范畴。系统对初审流程的支持还可与工作流系统衔接,按供应商的种类区分参加审核的部门和流程,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多种管理要求。


供应商通过这扇准入的大门,接下来就要接受全面的信息管理和定期的供应商评价了,而供应商评价是对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支撑和支持,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尤为关键。我们在处理供应商评价时以优先考虑ERP系统内的量化数据为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和公正。在评价时,主要会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付时间、供货价格和售后服务几个方面,系统内可以取得的数据包括采购到货的质检合格率、采购合同时间、到货时间、采购价格,对服务指标的评价则需要物料接收部门的配合,填写服务评价表格,这部分的权重也会按照物料种类的不同有所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质检合格率和价格指标的分数时,需要考虑数量的因素,避免供应商因供货次数少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供应商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企业应该做到供应商评价原则的透明和公开,并在完善评价制度的同时制定对长期优质供应商的激励制度以及对不良供应商的惩罚办法。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有效地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注重体现公平、一致的原则。比如给与供应商适当增加采购份额、签订柔性合同、以及赠送股权等方式,使供应商从合作中体会到双赢机制的好处。而对多次被评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则可以酌情给予停止采购或强制退出的惩罚。
我们在实施中发现供应商管理部门常会提出用供方评价结果来控制采购份额的要求,而采购部门则会指出以评价结果直接影响采购的不合理性,其实评价结果影响或者完全不影响采购,这两种管理方式都有些极端,通过系统的评价而确定供方的采购份额固然理想,但由于市场的多变性,按照评价结果计算出的份额通常很难完全执行,而把评价结果丢在一边也是对评价结果的一种漠视,所以我们会建议客户给出对各等级供应商期望的采购份额,由系统给出分配建议,而在每一个评价周期结束,再统计实际的供应商采购份额分配结果,与系统建议做出对比和分析,这样,既保证了供应商的评价的指导意义,也不会把采购份额限定得过于死板,企业对比较的结果做出合理分析,也可以要求采购部门对高等级供应商采购份额不足的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企业还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对供应商队伍进行培育和壮大,以避免出现独家供应商的现象,也有助于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最终实现不断推陈出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产品和服务的目标。这必将有效的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并将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运作效率和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使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采购与供应商知识,请搜索关注而微信公众号【采购干货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