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管理的要點是什麼?


隨著供應商的業績對製造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在交付、產品質量、提前期、庫存水平等方面都影響著企業採購是否成功,因此,企業在發展中越發重視對供應商的開發、控制、評價、評定,以及重新確定雙方合作關係等多方面進行跟蹤,進而保證企業供應鏈系統的穩定和高效運作,達到大幅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目標。

供應商管理的要點是什麼?


供應商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供應商的初審、供應商檔案信息管理、供應商評價、供應商退出和對相關信息的查詢分析。供應商初審和供應商評價是供應商管理工作的重點,因為供應商的初審對企業採購和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響,而供應商的評價則是對採購業務最有效地支持和監督。
供應商的初審工作通常由供應商管理部門主導,同時需要財務部、工藝部、技術管理部和質量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的協助,對供應商的資質、物料的供貨質量等做出細緻的審核,具體包括工商營業執照(正本)複印件,稅務登記證(正本)複印件,事業單位法人代碼證(正本)複印件,擁有生產、經營或辦公場所證明(原件),生產或經營範圍以及主要產品、商品目錄,符合國家環保標準、安全標準的證明材料,從事專賣銷售和代理銷售的供應商所持有的由生產廠家或銷售總代理提供的書面授權書、委託書或證明文件,生產經營國家有特殊規定標準的貨物應持有的特殊行業許可等。合格的供方和供貨信息才納入供應商檔案信息的管理範疇。系統對初審流程的支持還可與工作流系統銜接,按供應商的種類區分參加審核的部門和流程,以適應不同企業的多種管理要求。


供應商通過這扇准入的大門,接下來就要接受全面的信息管理和定期的供應商評價了,而供應商評價是對供應商管理的有效支撐和支持,評價方法的科學合理尤為關鍵。我們在處理供應商評價時以優先考慮ERP系統內的量化數據為原則,儘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努力做到科學、合理和公正。在評價時,主要會考慮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交付時間、供貨價格和售後服務幾個方面,系統內可以取得的數據包括採購到貨的質檢合格率、採購合同時間、到貨時間、採購價格,對服務指標的評價則需要物料接收部門的配合,填寫服務評價表格,這部分的權重也會按照物料種類的不同有所區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質檢合格率和價格指標的分數時,需要考慮數量的因素,避免供應商因供貨次數少而影響評價結果的合理性。

供應商管理的要點是什麼?


企業應該做到供應商評價原則的透明和公開,並在完善評價制度的同時制定對長期優質供應商的激勵制度以及對不良供應商的懲罰辦法。要保持長期的雙贏關係,對供應商的激勵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有效地激勵機制,就不可能維持良好的供應關係。在激勵機制的設計上,要注重體現公平、一致的原則。比如給與供應商適當增加採購份額、簽訂柔性合同、以及贈送股權等方式,使供應商從合作中體會到雙贏機制的好處。而對多次被評為不合格的供應商則可以酌情給予停止採購或強制退出的懲罰。
我們在實施中發現供應商管理部門常會提出用供方評價結果來控制採購份額的要求,而採購部門則會指出以評價結果直接影響採購的不合理性,其實評價結果影響或者完全不影響採購,這兩種管理方式都有些極端,通過系統的評價而確定供方的採購份額固然理想,但由於市場的多變性,按照評價結果計算出的份額通常很難完全執行,而把評價結果丟在一邊也是對評價結果的一種漠視,所以我們會建議客戶給出對各等級供應商期望的採購份額,由系統給出分配建議,而在每一個評價週期結束,再統計實際的供應商採購份額分配結果,與系統建議做出對比和分析,這樣,既保證了供應商的評價的指導意義,也不會把採購份額限定得過於死板,企業對比較的結果做出合理分析,也可以要求採購部門對高等級供應商採購份額不足的現象給出合理的解釋。


企業還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開發有潛質的供應商,對供應商隊伍進行培育和壯大,以避免出現獨家供應商的現象,也有助於及時淘汰不合格的供應商,最終實現不斷推陳出新,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優產品和服務的目標。這必將有效的保證企業的產品質量,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並將優化採購流程,提高採購運作效率和企業的快速響應能力,使企業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更多采購與供應商知識,請搜索關注而微信公眾號【採購乾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