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原料用量短期難增

儘管2019/2020年度燃料乙醇產能繼續擴張,但考慮到部分重度不宜存的稻穀仍將替代玉米生產燃料乙醇,且國內車用乙醇汽油推廣緩慢,預計2019/2020年度以玉米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數量難以增長。

根據酒精協會數據,2017年國內定點企業燃料乙醇產量191.2萬噸,比上年下降13.6萬噸;2018年產量為19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儘管燃料乙醇產能持續擴張,但國內車用乙醇汽油推廣緩慢,加之燃料乙醇生產利潤逐漸下降,影響燃料乙醇企業開工。目前來看,燃料乙醇的生產仍取決於車用乙醇汽油的推廣情況。

玉米燃料乙醇產能不斷增加

我國2017年出臺《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2018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2020年全國範圍內基本實現E10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2018年,我國汽油表觀消費量約為1.27億噸,按此估算,我國2020年以後對燃料乙醇的需求量將超過1200萬噸。

受此影響,近年國內新增了較多糧食燃料乙醇產能,2018年新增燃料乙醇產能涉及國投在廣東及遼寧的兩個燃料乙醇項目和吉林博大生化利用舊有酒精產能改造的燃料乙醇項目。2019年10月,鴻展在黑龍江樺南的燃料乙醇項目正式投產,同期萬里潤達在寶清的燃料乙醇項目也進入試運行階段。

國投在黑龍江海倫的燃料乙醇項目有望在2020年6月竣工。

此外,2018年以來,部分非糧原料的燃料乙醇項目通過改造,實現使用玉米、稻穀等糧食原料進行生產,變相增加了玉米燃料乙醇產能。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玉米燃料乙醇產能為425萬噸,比上年增加135萬噸(增加產能包括新建、擴建及改造等)。

上年度進口飼料糧降幅48%

海關總署統計,2019年9月我國進口玉米14萬噸,上月進口23萬噸,上年同期進口4萬噸;2018/2019年度(10月/9月)我國進口玉米448萬噸,同比增加29.8%。9月進口高粱12萬噸,上月進口28萬噸,上年同期進口9萬噸;2018/2019年度進口高粱64萬噸,同比減少85.6%。9月進口大麥86萬噸,上月進口36萬噸,上年同期進口58萬 噸;2018/2019年度進口大麥518萬噸,同比減少36.4%。9月進口DDGS為2.5萬噸,上月進口1.8萬噸,上年同期進口1.4萬噸;2018/2019年度進口DDGS為14.8萬噸,同比增加41%。

我國2018/2019年度進口玉米、高粱、大麥和DDGS總量為1045萬噸,同比下降570萬噸,降幅35.3%。如果剔除酒用大麥和酒用高粱,2018/2019年度進口飼料糧 (含玉米、飼用高粱、飼用大麥和DDGS)總量僅685萬噸,同比下降48%。加徵25%關稅後,美國高粱進口完稅成本在2350元/噸左右,比廣東港口國產玉米價格高370元/噸左右,飼用沒有比價優勢,進口貨源基本進入釀酒渠道。由於我國進口高粱主要來自美國,預計2019/2020年度高粱進口50萬噸,同比減少21.9%。進口玉米來源多元化,初步預計2019/2020年度玉米進口400萬噸,同比減少10.7%。進口DDGS主要來源於美國,受加徵關稅和“雙反”裁定的共同影響,初步預計2019/2020年度進口10萬噸,同比下降33.3%。

近3年我國進口大麥超過60%為澳大利亞大麥。受澳大利亞大麥減產及我國對其進行“雙反”調查影響,自2019年1月開始,澳大利亞大麥進口量明顯下降。預計2019/2020年度我國大麥進口總量降至400萬噸,同比下降22.8%。以當前進口狀況估算,我國2019/2020年度進口玉米、高粱、大麥和DDGS總量可能僅為860萬噸,同比下降17.7%。

11月份東北玉米或穩中下行

10月30日,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國標三等新玉米收購價:黑龍江綏化1660~1680元/噸,周環比下降10元/噸;遼寧鐵嶺1720元/噸,上漲20元/噸;吉林四平1720元/噸、松原1700元/噸,內蒙古扎蘭屯1680元/噸,均持平。

10月份東北產區用糧企業陸續開秤收購,新糧收購價格明顯低於陳糧,造成季節性下跌行情。但由於東北新玉米收割進度較慢,上市普遍推遲,開秤後新玉米價格小幅回升。

預計11月份吉林及黑龍江玉米收割完畢,隨著氣溫降低,方便玉米上凍脫粒,新玉米供應量逐漸增長,而短期需求恢復緩慢,玉米價格將穩中下行。農戶有在元旦前後和春節前集中售糧的習慣,加之今年春節偏早,兩大售糧高峰相連,預計今年東北玉米價格低點出現在12月中下旬至明年1月中旬。春節後受飼料需求緩慢恢復影響,玉米價格可能持續走高。

華北玉米降價需待東北施壓

10月30日,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國標二等玉米收購價:山東壽光1950~1960元/噸,德州1910~1940元/噸,周環比均上漲10~20元/噸;河北石家莊1960元/噸,下降20元/噸,秦皇島1840~1860元/噸,持平;河南鶴壁1900元/噸,持平。

8月至9月華北玉米價格累計降幅達150~200元/噸,10月份華北產區價格穩中有漲。後期來看,華北用糧企業仍將根據到貨量頻繁調整收購價格,持續下跌的行情需要東北玉米價格來引領,預計時間點在11月中旬前後。

CBOT玉米期貨價持續回落

10月29日,CBOT玉米期貨市場12月主力合約報收386.25美分/蒲式耳,周環比下降1.5美分/蒲式耳,降幅0.4%。10月中旬以來,CBOT玉米期貨價格從397.75美分/蒲式耳的高點持續下降。

10月30日,美國2號黃玉米11月船期對我國南方港口CNF報價為220美元/噸,加徵25%關稅後,進口到岸完稅價為2235元/噸,比廣東港口國產玉米高265元/噸。若不加徵25%關稅,美國玉米進口到岸完稅價1812元/噸,美國玉米進口價格優勢為158元/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