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玉米:警惕回落風險

3月伊始,國內玉米市場在經歷2月份一輪頻繁漲跌過程後,再傳反彈聲音。一方面,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經度過暗黑時刻,企業復工復產增加,部分區域中儲糧直屬庫入市收購;另一方面,主產區雨雪天氣來襲,部分高速公路封閉、限制外運,促使局部玉米價格再次反彈。具體分析如下:

玉米市場再傳反彈聲音

從價格來看:進入3月份,受部分區域中儲糧直屬庫入市收購,以及大幅上調收購價格的提振,北方港口和東北產區價格全線上揚,其中包括深加工企業、飼料企業以及貿易主體。

與此同時,華北地區價格也有所反彈,上週末至今累計漲幅10-40元/噸之間不等,大範圍降雨天氣是影響上量主要原因,本區域農戶手中水分大玉米依然較多,待天氣轉晴後華北價格或再拾弱勢,不過由於與東北之間價差已明顯縮小,預計華北續跌空間並不會太大。

截止目前,黑龍江綏化地區深加工企業14%水分三等玉米收購價為 1670-1700 元/噸,吉林四平地區收購價為 1780-1800 元/噸,遼寧鐵嶺地區收購價為 1810-1830 元/噸,部分地區上漲 10-20 元/噸,比上月同期高 40-70 元/噸,比上年同期高 120-180 元/噸。

廣東港15%水分散船國標二等玉米報價1980-2000 元/噸,集裝箱國標一等玉米報價 2000-2020 元/噸,均與上週基本持平。不同於北方收購活躍局面,南方需求較為低迷,飼料企業採購心態謹慎,呈現“北漲南穩”局面,預計後期廣東港玉米價格仍將以穩為主。

未來進一步回落風險猶存

對於後期市場走勢,我們分析認為,此番反彈仍是階段性區域性市場表現,後期隨著氣溫的不斷回升及備春耕生產活動的展開,農戶售糧步伐會進一步加快。而3月份國內玉米市場的焦點正從“疫情”轉向“進口”時間表,因為2月下旬開始中國正在通過批量購買美國高粱、肉類來履行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未來進一步回落風險猶存。

一方面,全國玉米收購環比加快。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數據,截至 2月25日,黑龍江、山東等 11 個主產區玉米收購量比上期增加 233 萬噸,五日收購量環比增加 100 萬噸。主要原因是 2 月上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地區農民玉米銷售受阻,玉米購銷較為冷清。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2 月下旬許多地區陸續解封,購銷逐漸活躍。截止目前,東北農戶玉米銷售進度大多超過5成,華北農戶年前賣糧較多,需密切關注氣溫對於糧食儲存的影響。

另一方面,“進口”時間表引人關注。春節過後,在國內玉米價格飆升的背景下,中國購買5-6船烏克蘭玉米吹響了進口穀物的“號角”;此後,中國宣佈自3月2日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接受相關中國境內企業申請,對相關企業符合條件、按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自美採購的進口商品。

截至目前,美國高粱出口銷售量為444,519噸,創下2014年12月周度銷售量最高,主要原因是當週中國買入119,000噸,這也是1月23日當週買入122,256噸以來的最高值。此外,周度銷售報告還顯示美國對未知目的地售出324,181噸高粱,交易商認為這通常是指中國。簡而言之,年後中國高粱買船已達到8船,企業已經在行動。

總的來看,當前市場採購情緒較高,貿易商以及用糧企業積極提價收購,部分地區已經接近去年臨儲玉米拍賣的到廠成本。以吉林為例,政策性糧到廠(按上年二等糧拍賣成交均價計算)大約 1800 元/噸左右,基本與當前市場價格持平。受情緒和短期需求帶動有進一步走高可能,但由於需求較差,價格上漲難以順利向下傳導。

3月份國內玉米市場關注焦點或從關注“疫情”而逐漸轉向“進口”上來。自中美貿易協議2月14日生效以來,中國已經取消了對美國家禽肉、家禽產品和寵物食品的進口限制,並開始採購美國高粱,肉品,詢盤其他農產品,3月份我們將把視線轉向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因其數量和節奏將是未來市場最大的利空。(作者:中華糧網 梅立紅)

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