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在中國房子早已不僅僅只是一個居住的地方,它還是居民家庭財富的象徵。更扭曲的是,很多國人買房早已不是單純地為了解決居住問題,大家更看重的是它的保值增值能力。尤其是16、17年這一輪暴漲,更讓房地產在國人心中奠定了“神一般”的地位,投資房產能“造富”的信仰被推升到了極致。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近期很多樓盤“因為降價而招致老業主阻攔”現象,其實很好地證明了:很多人買房子並不是單純用來居住的。而且很多買過房的人對房價是有非常扭曲的認知,只能漲不能跌,房地產早已是赤裸裸的“斂財”工具。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人不僅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理直氣壯,一邊說著房地產是民生產業,一邊利益燻心地做出毫無道德底線的無恥行徑。

平心而論,從過去20年房地產的收益來看,早買房的人的確是“發了大財”,房子的確是無與倫比的“造富”神器。但我們也要認識到,中國近14人中不是每個人都是鉅富商賈,可以隨隨便便掏錢全款給全家買一套足夠大的房子。中國更多的是普通打工族和農民工,他們付出了最多的勞動掙得的卻是最辛苦、最少的錢。看清這些事實之後,回過頭來再看房地產的發展,這些年房價“毫無人性”地一路上漲,被有些人當做賺錢的工具,真的是既殘酷又無奈的事情。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但好在國家早早意識到了房地產過度發展,房價不斷高企不下的“危害”:它不僅擠壓了實體制造業等真正長久拉動經濟發展的行業,更剝奪了老百姓追求基本生活保障的權利,解決億萬剛需居住的民生房地產,最後卻淪為有錢人肆意炒作攫取利潤的工具。這種毫無節制的發展註定不可持續,註定要被糾偏扳正。

我不止一次說過,投資房地產暴富的時代徹底結束了,有錢人“玩弄”房產“榨取”接盤剛需最後一點財富的遊戲徹底宣告結束了。這個判斷絕非信口開河,這是基於這三年樓市調控作用不斷顯現得出來的結論:

房住不炒大局指導下的三年,我們看到了樓市完全不一樣的表現:房價徹底告別了普漲;投機炒作熱潮也正逐漸退去;被譽為房價“永漲”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房價不僅降了,而且一降就是兩年。據媒體報道北京有些區域,二手房降價幅度甚至高達20%,跌回了16年水平;更重要的是,國家方面一再強調調控要貫徹到底,尤其是涉及房企融資、個人加槓桿等金融方面的調控,一直保持高壓態勢。當下的大行情是,資金很難再大舉流入樓市,給房地產注入活力。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我在去年底時就說過,2019年會是過去十年房地產最艱難的年份,但同時也會是未來5年房地產最好的年份。此話無意中已經應驗了,今年的整體行情相比於17年、18年已經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了,對此開發商和炒房投資客應該是最有感觸的。

雖然今年3、4月份樓市還是迎來了傳統“小陽春”,但可謂轉瞬即逝。5月份銀保監郭主席一席講話徹底把市場拖入到了谷底,隨後監管“大刀”就向開發商融資砍去。後來的事情眾所周知,開發商不僅融資渠道被堵死,且融資成本大增,這直接導致不到10個月就有400家中小房企破產倒閉,且一眾品牌規模房企都拉開了降價促銷加速賣房回款的大幕,其中以恆大地產最為突出,打折促銷的熱情也最高,優惠力度最大,據悉最高可以優惠4折。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說,2019年毫無疑問對地產從業者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一年,但明的情況可能更糟,原因是很多指標向下的趨勢非常明顯,比如,前9個月房屋竣工面積下降8.6%,土地購置面積下降了20.2%,統計局數據顯示,6、7、8、9月份最能代表市場真實情況的二手房市場連續四個月有20+城市價格下跌,其中9月份70城中有28個城市下跌。

即便樓市的基本情況已經堪稱“糟糕”,仍然有很多專家“不死心”堅定認為,房價沒到頂,未來房地產市場仍然有巨大潛力。

而這其中恆大智囊團首席任澤平是第一理論猛將,他擅於拿一堆數據分析房地產對經濟的重要拉動作用;北師大董教授是孜孜不倦的搖旗鼓吹手,他一直向民眾灌輸的觀點都是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無可取代,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他們二人領銜構建起了樓市“多派”的銅牆鐵壁。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不管不食人間煙火的專家們如何殷勤鼓吹,房住不炒調控高壓的房地產似乎一點也不領情。而且關鍵時刻,

樓市又突現兩大“逆轉”信號,比房價下跌更重要,足以讓沒房的剛需可以高舉雙手歡呼了:

其一,非常時期,黨媒再次喊話樓市調控:房子“造富”功能被廢

10月29日,國務院直屬黨媒經濟日報,在頭版刊發標題為《看房地產,重在堅持“房住不炒”》的文章。不僅如此,時評板塊還特別開闢專門區域,提出: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黨媒用詞嚴厲地表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任由房價過快上漲,住房的投資品屬性不恰當地膨脹,炒房現象頻現,將會扭曲住房的本質屬性。對群眾生活條件的改善、消費增長都極為不利。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不僅如此,黨媒還對市場上密集的“經濟需要放鬆房地產調控來拉動”的聲音做出了有力抨擊,“不根據實際情況大肆放鬆調控,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過度依賴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可能會帶來房價暴漲,積累大量泡沫。”

震撼人心的是,經濟日報最後還是一錘定音明確表示:越是存在經濟下行壓力的時候,越應該保持定力,珍惜調控成果,繼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這段言論,反正我是看得激情澎湃。上述三段鏗鏘有力的抨擊和定音釋放的信號再明確不過,房價過高不是好事,經濟發展過去需要房地產拉動,但現在穩定大於一切,房地產自身難保,經濟發展不再依賴於房地產。我們有充足的信心發展好經濟,於此同時也有絕對的毅力調控好樓市。一些抱有幻想的投資炒房客、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可以徹底醒悟了。未來不會再為炒房大開方便之門,這同時意味著,房子過去無可匹敵的“造富”功能要被徹底廢除了。只要市場上的惡意炒作少一些,剛需的利益就能很好地得以保全。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其二,房企一邊在破產,一邊在大舉降價促銷旗幟,剛需買房迎來實質性利好

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近日說,今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增速總體上呈現出下降趨勢。投資下行的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土地投資急劇地負增長。他直言預測,第四季度房地產投資肯定會下降。即使到了明年,這種局面也難以扭轉。

事實上,開發商近三個月以來的行動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一邊在破產,一邊在大舉降價促銷旗幟。一方面最近三個月每個月都有40家房企破產,原因都是資金鍊斷裂,融資不暢所致,且破產的速度還在加快;另一方面,房企行動都很迅速,不管是年銷售額千億的房企還是百億、十億級房企,都在爭先恐後地降房價、促銷售、抓回款。除各家銷售體系裡的打折優惠外,值得一提的是,頭部房企也盯上了今年雙十一的巨大流量和影響力,據悉恆大、碧桂園、萬科等都與馬雲和劉強東有重大合作,對於購房者來說,最暴擊的當屬“5折在線搶房”了。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一向鼓勵民眾“放心買房”的北師大金融專家鍾偉第一次發出“中國樓市應是夢醒時分”的聲音,罕見承認“房地產正在進入調整期”,“一個高度樂觀、高增長和高盈利的強勁週期已經遠去”,“將樓市作為暴X富籌碼的時代幾乎結束了”。從他的話語中我們能得到明確的啟示,炒作樓市發財致富的時代宣告結束了,未來大多數的房子都會迴歸居住屬性,真正服務於剛需。

其實對於還能不能炒房,還該不該炒房這些話題,實幹家宗慶後前不久也有所“暗示”。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近日,宗慶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消費拉起來後,中國經濟就會再次騰飛。”至於到底是什麼擠壓了消費,他沒有明說,但是明眼人都猜得到,那就是房地產。他同時痛斥到,“房地產終究是服務於剛需的。房價過高,留不住人才,年輕人一輩子買不起房,不能安居樂業;農民買不起房,不能實現城鎮化。要把房價降下來,讓無房的年輕人有房住、能成家,能安心愉快地為國家發展做貢獻。”

如何降房價他也提出了兩個招數:第一,要解決地方與國家財政收入分配的問題,即不能延續過去的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路徑;第二,要重點關注、解決剛需人群的住房問題。比如銀行貸款,可以降低或免除真剛需的部分利息,再比如,加大廉租房建設,充分利用企業的閒置土地。

黨媒一錘定音,房子“造富”功能被廢!還能炒房嗎,宗慶後有暗示

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是“暗示”得也足夠清晰的了:靠房地產可能一時爽,但是不可持續,發展實體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才會一直爽。該不該炒房,還能不能炒房,宗慶後也沒有直言,但是從他那句“房地產終究是服務於剛需的”可以看出他的態度,房子就是用來住的,不管它發展到哪個階段,這個宗旨是不變的,過去房地產迅猛發展,很多人借勢賺得盆滿缽盈,但是國家發展終究是要靠實體、科技等產業,房地產不可能一直繁榮。

話說回來,房住不炒調控指導下,最近幾年投資炒作房地產真正獲利的屈指可數,很多人早就認清了這個現實,有些人已經撤了,有些人其實也不是不想撤離,只是無奈找不到接盤俠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