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田壩鎮:“牛事業”再升級 多渠道助力精準扶貧

宣威市田壩鎮紅巖村從2016年起,就辦起了肉牛養殖場,成立了養牛專業合作社,依託“牛事業”,全村已經有110戶貧困戶脫貧;如今,為了讓剩下178戶未脫貧戶順利脫貧,田壩鎮紅巖村“牛事業”再升級,擴大了養殖規模和貧困戶覆蓋面,實現多渠道助力精準扶貧。

宣威田壩鎮:“牛事業”再升級 多渠道助力精準扶貧

在紅巖村新建的肉牛養殖基地,幾名工人正在添加飼料,今年紅巖村又擴大了養殖場規模,“牛事業”越來越紅火。

紅巖村黨總支書記浦仕在介紹:“現在已經擴大200多頭,是88戶的小額貸款產業扶持資金投入擴大的規模,所以在今年擴大養殖情況下,我們紅巖村委會 288戶貧困戶可以順利的脫貧。”

宣威田壩鎮:“牛事業”再升級 多渠道助力精準扶貧

浦仕在介紹的88戶小額貸款產業扶持,就是紅巖村“牛事業”的助農增收渠道之一,這88戶貧困戶每人利用5萬元的產業扶持貸款,入股到肉牛養殖場,肉牛銷售以後,他們就能參與分紅。

貧困戶楊光成說:“ 2016年我參加到合作社打工, 一個月工資有2500元 ,一年有3萬多,加上我貸款5萬的分紅,一年有4萬多,我今年脫貧沒有問題。”

宣威田壩鎮:“牛事業”再升級 多渠道助力精準扶貧

除了股份合作幫扶,紅巖村以貧困類型、人均收入等為依據,積極開展了肉牛飼料原材料收購、勞動力就業等多項措施。像楊光照和毛菜芬這樣的貧困戶,就根據自身情況,在養殖場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增收模式。

楊光照說:“原來我在家裡沒有收入,現在合作社辦起來,就在這裡養牛,每個月是1500元的工資,一年有1.8萬元,我的收入來源有了保障。”

貧困戶毛菜芬說:“我們是貧困戶,種玉米青苗賣給合作社,每年多出600塊錢。”

宣威田壩鎮:“牛事業”再升級 多渠道助力精準扶貧

目前,紅巖村肉牛養殖場已從原本的300多頭增加到了現在的700多頭;由於牛種好和原生態的養殖方式,紅巖村的肉牛銷售有了保障。

紅巖村黨總支書記 浦仕在介紹:“合作社與田壩鎮所有的學校簽訂了銷售合同,我們的牛肉保證質量,保證清潔衛生,供應給學校。牛種是從普洱市引進過來的小土牛,肉質好,口感好,滋嫩,供了一個學期,社會上都好評。”

下一步,紅巖村還將擴大養殖規模,帶動貧困戶以外的群眾增產增收,實現貧困戶、村集體、群眾、企業四方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