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公佈129個縣(市、區)疫情風險等級!麒麟區高風險,宣威、沾益……

為指導雲南省農村科學有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全省疫情擴散和蔓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結合我省農村實際,雲南省印發《雲南省農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參照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疫情防控專家組(團隊)根據疫情所進行的風險等級評估結果,將我省129個縣(市、區)分為:高風(15個)、 較高風險(17個)、 中風險 (41個)、 較低風險(27個)、低風險(29個)5類地區。


此外,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劃分,《方案》明確了防控策略,並指出隨著疫情發展,各縣(市、區)相關風險等級將作動態調整。


雲南公佈129個縣(市、區)疫情風險等級!麒麟區高風險,宣威、沾益……

相關通知及方案原文如下——


關於印發《雲南省農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州、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


當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值關鍵時期。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精準防控、分類施策,進一步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現將《雲南省農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雲南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2月14日


雲南省農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為指導我省農村科學有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全省疫情擴散和蔓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結合我省農村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根據“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要求,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實施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廣泛動員廣大農村群眾自我防護,最堅決防止疫情輸入、蔓延、輸出,最嚴格落實綜合防控措施,最果斷處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傳播,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二、地區分類


參照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疫情防控專家組(團隊)根據疫情所進行的風險等級評估結果,將我省農村地區分為:高風險、較高風險、中風險、較低風險、低風險5類地區。


截至2月12日,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有高風險縣(市、區)15個, 較高風險縣(市、區)17個,中風險縣(市、區)41個,較低風險縣(市、區)27個,低風險縣(市、區)29個(詳見附件)。隨著疫情發展,各縣(市、區)相關風險等級將作動態調整。


三、工作要求


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疫情防控要求和實行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的原則,開展農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低風險及較低風險農村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的策略,採取以下措施:


1.做好排查工作。鄉鎮(街道)幹部要下沉到村委會及村民小組,定責定崗。在鄉鎮(街道)的領導下,村委會牽頭成立由村委會幹部、片警、村衛生人員等組成的農村防控工作組,形成鄉鎮(街道)、村委會和村民小組三道防線,鼓勵村民和志願者參與,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實施網格化、地毯式摸排湖北省等疫情高發地區人員往來情況,對村委會、村小組、家庭進行全覆蓋,及時發現防控隱患線索,並向鄉鎮(街道)報告。


2.及時告知信息。村委會要發佈告示,要求從疫情高發地區返回人員立即到所在村小組進行登記,如實填報、核對《個人健康申報表》或通過“雲南省疫情防控個人健康申報系統”微信小程序掃碼登記。個人做好體溫檢測和自我健康狀況監測,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向公眾發佈就診信息,每日發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風險。


3.開展健康教育。村委會要通過村宣傳欄、“一封信”、懸掛標語、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形式,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疾病防治核心信息傳達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督促家庭多開窗通風,每天不少於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加強日常清潔和消毒,減少家庭聚會;督促個人做到出門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少竄門、少聚餐、不信謠、不傳謠。不組織公眾聚集活動,要求白事從簡、紅事推遲,督促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強分類管理。對返(來)村人員進行分類管控,入網、入格、入家庭。建立下傳機制,由鄉鎮(街道)政府將收到的湖北省等疫情高發地區返(來)村人員名單下傳村委會。村委會收到本村前14日內離開湖北地區或者有過湖北地區人員接觸史的返(來)村人員信息(或自查發現此類人員)後,要監督此類人員接受集中醫學觀察,不得外出,併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確保落實到人、登記在冊、村委會管理、上門觀察。建立上傳機制,對出現發熱、氣促、乾咳等症狀者,村委會要及時報告鄉鎮(街道),由鄉鎮(街道)報告縣(市、區)衛生健康部門,迅速安排就診。村委會要督促其他疫情高發地區返(來)村人員主動自行隔離14天,外出時佩戴口罩;一旦出現發熱,伴乏力、乾咳等症狀,督促其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排查。


5.加強環境治理。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嚴格對農村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改善環境衛生狀況,特別要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環境整治和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監管,把環境衛生整治措施落實到每個村委會、每個村民小組、每個家庭。村委會組織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制,對村民小組、垃圾中轉站、建築工地等重點場所進行衛生清理,處理垃圾汙物;及時組織開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與消殺,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中風險農村地區,當農村居民中出現1例確診病例時,採取“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策略,在上述5項措施的基礎上,落實以下措施:


1.嚴格密接管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與村委會的配合,規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科學判定密切接觸者。縣(市、區)政府要指定隔離點,對所有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集中隔離。


2.加強清潔消毒。村委會要協助做好病例家庭、樓棟單元、單位辦公室、會議室等疫點的消毒,並在疾控機構的指導下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居民出入時要佩戴口罩,村委會要做到監督提醒。


3.取消自發組織的群體性集會活動,停辦廟會、集市等公眾活動。


高風險及較高風險農村地區,當農村居民中14天內出現2例及以上感染來源不清楚的散發病例,或暴發疫情起數較多且規模較大,呈持續傳播態勢時,要採取“內防蔓延、外防輸出”的策略,在上述8項措施的基礎上,落實以下措施:


1.實行區域封鎖,採取有效封鎖措施,限制人員進出,可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2.限制人員聚集。限制或停止農村內集市、集會等人群聚集的活動,關閉當地公共場所,必要時停工、停業、停課。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建引領,構建聯防聯控的工作格局。明確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委會的責任,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工作組織體系。切實加強對村委會防控工作的領導,進一步落實幹部聯繫村委會制度,強化村委會包小組、包片、包戶工作,責任到人、聯繫到戶,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得到切實落實。發揮農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聯防聯控,嚴防死守、不留死角,構築群防群治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


(二)關愛睏難群眾。妥善解決確診患者、疑似病例以及隔離家庭的困難,做好幫扶工作。對農村孤寡老人、無人照看的殘疾人,及時安排專人照顧日常生活。同時,對因受防控影響、不能返回就業崗位的貧困人口,及時做好幫扶工作。

(三)強化督促檢查。各級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及公安、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要強化對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督促檢查,對不落實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鄉鎮(街道)、村委會,進行責任倒查,視情節嚴肅追責。


雲南省各縣(市、區)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風險等級


高風險 (15個)


官渡區、景洪市、大理市、安寧市、紅塔區、五華區、西山區、大關縣、麒麟區、騰衝市、瑞麗市、古城區、盤龍區、永善縣、大姚縣


較高風險(17個)


宣威市、威信縣、尋甸縣、昭陽區、箇舊市、鎮雄縣、龍陵縣、文山市、沾益區、巧家縣、彌渡縣、巍山縣、東川區、寧蒗縣、羅平縣、陸良縣、會澤縣


中風險 (41個)


呈貢區、晉寧區、富民縣、宜良縣、石林縣、嵩明縣、祿勸縣、玉龍縣、永勝縣、華坪縣、師宗縣、富源縣、馬龍區、勐海縣、勐臘縣、漾濞縣、祥雲縣、賓川縣、南澗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彝良縣、魯甸縣、鹽津縣、綏江縣、水富市、江川區、紅河縣、元陽縣、瀾滄縣、澄江市、隆陽區、易門縣、蒙自市、河口縣、建水縣、楚雄市、通海縣


較低風險(27個)


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施甸縣、昌寧縣、華寧縣、峨山縣、新平縣、元江縣、彌勒市、瀘西縣、石屏縣、金平縣、屏邊縣、開遠市、綠春縣、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永仁縣、元謀縣、武定縣、祿豐縣、思茅區、耿馬縣、芒市


低風險 (29個)


富寧縣、廣南縣、丘北縣、西疇縣、馬關縣、硯山縣、孟連縣、寧洱縣、西盟縣、景谷縣、鎮沅縣、江城縣、墨江縣、景東縣、臨翔區、鳳慶縣、永德縣、鎮康縣、雙江縣、滄源縣、瀘水市、福貢縣、貢山縣、蘭坪縣、德欽縣、維西縣、香格里拉市、麻栗坡縣、雲縣


備註:以上結果是2020年2月12日省疫情防控專家組根據實時疫情所進行的風險地區分類。因疫情變化,風險等級將作實時調整。



來源:雲南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雲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