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廉吏楷模季文子的政德教育意义

季文子,何许人也?他又名季孙行父,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卿。

或许有人会说,他这个“季孙行父”的别名为何这么特别,其实将他的名字分开来看,他是季氏,“孙”是尊称。季文子能有如此尊称,和他清廉为官、鞠躬尽瘁的一生密切相关。而他苦心孤诣为国家树立榜样、弘扬政治与德行的规范,又使他所任职的鲁国政治风貌良好,更是被后人冠以“廉吏楷模”的称号,成为后代为官的正面典范。本文侧重于分析季文子在德政方面的教育意义。

浅析廉吏楷模季文子的政德教育意义

一、“吝啬”的季文子以身作则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国家的风气大都奢靡无比,季文子作为当时鲁国的大官,一手握着财权,一手管理着朝政大事,却没有借这样的关系为自己从中牟利。他的日子过得可以用清苦来形容,就连当时同朝大臣的儿子都看不下去了,认为节俭度日的季文子不是清廉,而是对自己,对别人吝啬。

季文子当时的节俭程度由史料记载,据《国语·鲁语上》所言,季文子任职期间“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其节俭程度可想一般,而在那位大臣之子看来季文子就是个吝啬小人。季文子没有气恼,他明白自己身为国家重臣,身为长辈,要教导青年人培养端正的品德。他直接明了地回应了那位大臣之子,为政之人有高尚品德才能服人,妻妾成群、宝马香车可不会为国争光。那位大臣之子听了季文子的话之后,面色难堪,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于是这位大臣之子痛改前非,也加入了节俭的行列里。

季文子不卑不亢的回应传播到了整个宫中,于是许多大臣纷纷以季文子为榜样,严于律己,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因此,此“吝啬”非彼“吝啬”,他的“吝啬”不在于凡事都斤斤计较,他是一种心胸开阔、能省则省的节俭。

他“德”之高尚,对像大臣之子一样不明事理的人宽容劝导。一般人若是在暗中被冠上了了“吝啬”的恶名,恐怕第一时间就会气愤,要惩治那个散布谣言的人。而季文子没有这么不稳重的反应,他也感到不舒服,但他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的节俭是生活朴素,不能被奸邪小人玷污了名声。所以季文子可不是什么吝啬的小人,他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以身作则,为自己正名,还为朝廷带去一种清廉之风,并为后人所称赞。

浅析廉吏楷模季文子的政德教育意义

二、慎言慎行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古人有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季文子便是将这种说法体现到了极致。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斟酌谨慎,季文子则不同。他一是凭借清正廉洁的品行服人,一方面又凭借谨慎细致出名。他的慎言慎行可不是畏手畏脚,据《论语·公冶再冶长》记载,“再,斯可矣。”说得正是季文子。看来他的谨慎连孔老夫子都叹服了。季文子慎言慎行未尝不是一种优点,纵观古今,许多恶战惨事都是由于冲动鲁莽造成的。

而季文子理智自控,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情绪管理好。他的这份谨慎不但体现在为人,还表现在他治理政事上。他了解到当时的人民被沉重的徭役赋税压迫得难以维持生计,再三思量之后,修改出了一份朝廷能够应允,人民能够享福的政治制度。这份制度就是由季文子推行的初税亩制。将被困在井田制度苦海中的奴隶救了出来,农民们也不再苦苦挣扎,有了自己的土地。

浅析廉吏楷模季文子的政德教育意义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子家子语:“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这就充足反映了实行初税亩制之后,季文子所代表的季氏家族深受人民的依附,通过改制,季文子打了一个漂亮的人心仗。得民心者得天下,季文子身为一朝之重臣,通过谨慎改制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得道者多助,此后季文子的官场之路就走得更为顺利了。

对百姓来说,自己身处于一个不被重视的阶层里,但统治阶级要实现天下太平,有人民的拥护才能真正的胜利。人民素来容易被统治者遗忘,但季文子心思细腻,他所关心的事人民的生计大事、人民生活得好不好。他的谨慎细致也为自己的仕途打下了一片敦实的基础。在兵荒马乱的春秋时代,身处政治斗争旋涡的季文子之所以能够做到清廉节俭,关键在于他能够“三思而后行”。季文子“善思知其理,善行知其难,遇事三思而后行”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

浅析廉吏楷模季文子的政德教育意义

三、总结

春秋时期,孔子在进行讲解学说的过程中,就曾经用季文子、子产、臧文仲等人做例子,用这些伟大的人的光荣事迹来教导自己的学生。而这些人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季文子,可见他地位之高。临终前,季文子留下遗言,要求务必用薄葬来举行下葬仪式,收集家里的器物作为葬具。季文子平日的节俭使他家里根本没有一件像样的陪葬器皿。

无奈之下,只好把他用过的普通家用器皿陪葬。根据当时大夫入殓的礼仪,由一位鲁大夫为他入殓,鲁襄公亲自看视。见过无数用金银珠宝做陪葬器皿的鲁襄公看到季文子的陪葬器物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赞叹他为政三十多年,辅佐过三位国君而不给自己留半点积蓄,这人对国家未免也太忠诚了吧。于是又对季文子的政绩和一生清廉给予高度评价:行父“廉忠矣!”鲁襄公对季文子的高度评价这一消息传播的很快,民间人人都夸季文子品德高尚、至清至廉。

季文子明白自己身为一国之重臣,平日很注重个人的修养,处理公事之余还要再读些书籍丰富自己;他廉洁奉公,没有一件华丽的服饰、没有享用过山珍海味。他以身作则,给鲁国增添了良好的政治风气,还在客观上起到了廉洁表率作用,为后世树立了廉吏楷模,备受后人的尊重崇敬。

参考文献:

[1]《国语》,(春秋 )左丘明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 《论语》,黄甫林 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

[3] 《左传》,中华书局,200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