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不爱发微信朋友圈了?

杨姐姐生活录


经历的多了,可能心老了,好多事情不喜欢让别人知道。也觉得没意思了,小时候喜欢发些情啊爱啊,现在可能成熟了,也可能知道的多了,也可能觉得没意思了


给个关注再走呗


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得成熟,对那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事情就要发个朋友圈表示不屑;可能是大家变得越来越忙,不要说发朋友圈,甚至连看都没时间看吧(向现充大佬低头);可能是自己的生活真的过得太无趣,真没东西可发了。

但是,也有可能是对比了各种现充大佬发的状态后,对现在的自己感到自卑,想要淡出朋友的视线,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活得那么自己认为的"不堪"。也可能是单纯的只觉得过好现实生活就好,根本没必要也不想发在网络上面吧。

不管是出于哪种理由不发或者是少发朋友圈,其实我觉得,除了自己的家人和少部分人之外,其实还真没多少人关心你过得咋样的。

对自己而言,我还真不想发了。

第一、没有了发朋友圈的冲动。

在我看来,发朋友圈无非就是几种人群:装逼、晒娃、代购、还有刷存在感的。

强调一下,自己并不是对上述提到的人群心存恶意或是反感,反而其实内心是很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发状态的。试问谁没有装过逼,大家都是人,都是有或有过虚荣心的;生娃了就觉得自己的娃是全世界最可爱的,晒出来只是想要分享自己的喜悦而已,这也太容易理解;代购更不用说了,赚钱肯定是要宣传的了,看不惯默默地屏蔽不就好了吗;刷存在感的人,只不过是孤独罢了。有没有想起周星驰在《九品芝麻官》说过的那句:你有没有曾几何时觉得空虚觉得寂寞觉得冷?

不过,对于上述的状态,我一般都是看完了事,不会评论也不会点赞,默默路过。

对了,其实我说漏了一个,发朋友圈的还有一种人,也是我喜欢的一类人,就是纯分享的,单纯的就是想要把自己看过的好的东西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如一篇写得好的文章,一首好听的歌曲,一段有趣的视频。这样的分享没有装逼,没有炫耀,让人感到舒服,并且很多情况下自己是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的。对于这类分享,我通常都是会毫不犹豫点上一个赞。

现在我如果发朋友圈的话,主要也是以纯分享为主。(但是有时也难免装逼)

第二、发了朋友圈无可避免地消耗了自己的注意力。

发了朋友后其实还真的很在意谁点赞了,谁评论了,点赞数评论数是多少。然后就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手,时不时就点进去看一下。

在这个注意力>时间>金钱的时代,真的不想把自己的注意力浪费在这种地方上呢。

但是,如果认真去想的话,其实自己关心点赞和评论的深层底层逻辑是:看人。

有些人点赞了,评论了,但是你的内心毫无波动。恩恩,这就是你不关心的人,正确来说应该是你不感兴趣的人。

有些人点赞了,评论了或是没有点赞,没有评论。他们依旧是你内心想着的人,是那些有着超越点赞评论来维持感情的人。

当他发了一个状态后,你可以随手自然地点一个赞,而不会去想我是为了要在他/她状态下点赞而点赞;你也可以直接看过状态后不做任何点赞和评论,而不会去想我不点赞是不是不够朋友啊这些莫名其妙的思想。对的,这些人就是你真正关心的,有着深厚情感的人,通常也不多。

而其实,这些人都是用来私聊分享的,不用通过朋友圈状态的方式。

第三、想做一个低调有内涵并且有钱的人。

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理想说出来了,对,未来我要做一个低调有内涵并且有钱的人。

在我看来,其实除了家人和比较亲近的朋友外,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会关心你过得开不开心,生活得好不好的。而你发的旅游照、美食照、晒娃照、加班苦逼照等,一方面是分享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是想得到看的人的认可或是鼓励啥的。发一两次我觉得是可以理解,但是一直在发并且文字图片当中流露出强烈的装逼心态的话我是不可接受的,甚至有些反感,因为这些状态完全就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思考而没有考虑到他人是怎么想的,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换位思考。

不知道我说得清不清楚,就如有些人总是喜欢发狗粮而从未考虑过单身狗的感受我就很反感了,这相当于持续处刑不是吗?你发一两次的话我真心祝福你,但是你总不能总在发狗粮吧,就好像你一次性在同一时间发多条朋友圈,你是想我每一条都去点一个赞???

反过来思考,为什么我们必须得发朋友圈呢?

分享、装逼、刷存在感,或者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其实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喜欢就发,不喜欢就不发,就这么简单,别人的看法不重要,关键是做好自己就行。还有的就是微信已经是国民APP了,就算有的人不发,但是也总会看的(当然也不排除自律能力超强的人,从不看朋友圈)。

所以,以上我写的只是自己的感受罢了,大家也不要对号入座。做自己喜欢的就行。

我仿佛听到别人在对我说:我只是发个朋友圈而已,你TM摩羯男咋就想这么多呢?!


綄鎂侽亼


的确,现在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不喜欢发朋友圈了,也包括我自己。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人都把微信当作一个聊天工具,仅仅是起到了联络作用,获得信息最佳的地方却是头条。加之抖音小视频的火爆,吸引了众多的目光,效之微信朋友圈的局限性,抖音显得更生动有趣而且涉及社会各界人士。微信已经成了微商广告泛滥的重灾区,这也是让人厌烦的一个重要原因。


萍常心WLP


因为朋友圈里有我生活的全部,领导,同事,亲人,朋友……之前年少,心里想的简单,什么都不考虑每天发很多朋友圈,总觉得,让别人了解自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已大,已经变得成熟稳重,也就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喜怒哀乐,已经不想把自己的一切展现出来了,这也许就是成熟的表现,真正的成熟是伤透都变成了静音模式,甚至害怕自己狼狈不堪的一面,让第二个人看见,有真正关心你的人,他也只能稍微一劝,毕竟谁也无法感同身受,所以,不如自己消化,发不发朋友圈又有何意义了?过的好了,害怕有嫉妒我的,过的不好了,害怕有笑话我的,说多了害怕别人说,说错了害怕别人对我有误解了,,不发朋友圈,保持稳重才是最好的岁月。从我不发朋友圈开始,我便学会了伪装。不是我假,而是我不想傻


叶子妈vlog


我以前会有事没事发发朋友圈,发美丽的图片,发孩子的照片,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已没有发朋友圈的喜好啦!我的朋友圈更多的而是一种沉默,我选择了自己的独自乐,乐在其中!我用手机记录了我和孩子的成长历程、进步过程,不用发到朋友圈炫耀,一切在平静中,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虚无一叶


因为没有新鲜感了,这个一出来就开始火爆的APP功能在那时是一个时尚的功能,其抓住大多数人把好东西都拿出来分享(炫耀)的心理,填充了当时缺乏的渠道所以火爆一时,而现在你能在朋友圈看到的内容都是广告代购微商,有违背其功能开发时的用意,而后又没有制约的机制也就导致了用户对这个功能的作用性感到冷淡,所以越来越多人不在发朋友圈,而看朋友圈的人也就看自己关心的人的朋友圈了。

其实不只是朋友圈,任何一个APP里的功能在其功能作用慢慢失去的时候。开发组和运营团队都会知道,只是愿不愿意去改变而已,当然其实这些最后的前提都是有偿的。


生活小冲动


所谓朋友圈。

内容大多就两件大事:

1.鸡毛漫天狂舞。

2.蒜皮满地打滚。


日月星辰星月日


慢慢的朋友圈有上司,有同事,有亲人,有朋友,每次发朋友圈就要纠结很久,后来干脆不发了,每天就翻看别人发的朋友圈


会飞的土豆一


会偶尔的发下朋友圈吧可能一年发一两次或着一次也不发, 可能是因为我懒吧,也可能只把微信当做聊天工具(虽然也没有可以聊天的人)或者是用微信完全是因为支付方便😂


十九En886


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多了,见识的多了,懂的多了,也有可能是所谓的(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