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之中,王朝更迭不断,伴随着王朝的更迭,经历的大小战争更是无数,在战争之中死伤的人也数不胜数,但这些人可以说都是战死,或者被俘之后被杀害,但是你听说过十万军民集体跳海自杀的事情么?这段历史说的就是崖山海战,可能很多人在知道这件历史战争之后,最为好奇的就是,为什么十万军民宁愿选择集体跳海自杀都不上岸跟蒙古军奋力拼杀一次呢?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在我们学习古代历史的过程之中,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这里面的“崖山之后”说的就是南宋跟蒙古的最后一战,说到宋朝的灭亡,并不是传统的政权更迭,而是异族入侵,更是亡天下的惨痛经历。崖山海战是1279年宋朝跟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大型海上战争,那么为什么会在崖山这个地方选择进行决战呢?因为崖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次决战之中,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后,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并且还有许多的忠臣追随,十万军民同时跟着跳海殉国。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也就是在经历了这次重大的战役之后,赵宋皇朝宣布彻底灭亡,也意味着,蒙元最终统一了整个中国,而这也是中国第一次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所彻底征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十万人宁可跳海自杀都不肯去回头跟蒙古军队做殊死一搏呢?如果说仅剩残兵败将,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选择跳海自杀也是证明了他们不愿做亡国奴的气节,但是这可是整整十万人啊,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整齐地做了同样的选择呢?其实这其中有着这样的几点原因。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第一,军备相差巨大,战力低下,反抗与送死无异

或许我们听到十万人就觉得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应该是非常可怕的,但是恰恰相反,实际上,当时在崖山驻守的军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军队,因为这其中有着很大一部分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其中能够有作战能力的不及三分之一,不但如此,他们手中的武器装备都是非常差的,不要认为武器装备之间的差距是可以靠着人数来弥补的,有句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真正的战争之中,武器装备的落后往往就是决定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就就是为什么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时候,四处筹钱都要把自己的武器装备升级到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如果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作为战争的基础,左宗棠能够成功收复新疆都是个未知数。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而且,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海上战争,而在海上战斗最为重要的肯定是船只,但是,就连他们所配备的船只都是最为普通的商船,而不是为了战争打造的战船,武器装备的落后,军队的战力更是不及经过严苛训练的蒙古军队,所以说,这场战争想要取得胜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在看清了这个现实情况后,如果依然选择硬拼,其实也无异于送死,因此,这也是他们选择集体自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原因。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第二,穷途末路,极度绝望

其实当他们来到崖山之后,处境就变得非常危险了,随着战争的推移,他们已经被困在崖山几个月之久了,如此多人同时挤在崖山数月之久,吃喝都已经难以解决了,就连吃喝都难以自足,还谈什么战争,还如何去反抗呢?而此时,这十万多人知道早已知道自己已经是穷途末路,哪怕是殊死一搏,等待他们的也只是死亡,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都已经陷入绝望之中,根本就没有战斗之心,就好比我们生活之中遇到过很多异常艰难的时刻,在这种时候,我们往往都觉得这是自己过不去的一个坎,甚至很多人都想过一死了之。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而就是这种心理,让很多人选择了跳海自杀,而自杀往往也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人不敢去死,但是,当一个个人在你面前跳海的时候,自己似乎也拥有了勇气,这就是十万人集体跳海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不要认为可笑,因为战争到最后,往往考研的都是人的心理。不知道生活中的你是否正在经历挫折,希望你能相信自己,无论经历了什么,都不要丢失从头再来的勇气。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