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壺關高居上黨,橫跨太行,東扼中州,長城橫亙,雄關漫道,塢堡相望,白陘古道貫通東西,集縱深防禦與立體防禦於一體,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黃崖底烽火臺

先秦時期,壺關或為夏、周京畿重地,或為商朝屏藩,上演了王嶺黎國、西伯戡黎、武王伐紂等重大事件,有功於壺關先民的黃飛虎、姜太公、比干、微子等至今傳頌,載記石刻。如明《三老令狐茂碑記》載“茂姓三老,先祖夾輔周室。”清《補修真澤宮記》有“仙真人者,姓樂氏,系出微子之後,戴公之孫。”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芳岱峰戰國方城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壺關憑高扼險,又因白陘古道之鎖鑰,可謂重關天險;俯視中原,又為秦、燕、晉、齊之門戶。芳岱峰頂建方城,視野開闊,東俯視西瞭望,指揮中樞。黃羊山下羊腸坂,趙簡子禮賢下士。廉頗深溝高壘,築百里石長城(壺關境內26公里)。唐《樂氏二女父母墓碑》載“……壺關荒城,塋接秦關,川呈赤壤”,秦關是秦代關口的統稱,與石長城及山隘堅壁共同組成了軍事防禦體系,附近有時仍能撿到當年的青銅箭頭。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紅豆峽出土的青銅箭頭

兩漢時期,壺關因物產豐富兼戰略要地,成為在太行山上唯一的中央直屬國,即壺關侯國,囊括今潞城、黎城、平順以及長治市上黨區,諸侯王是漢孝惠帝子劉武。魏武帝曹操兩次親征壺關,建數百座曹公壘,留下“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的不朽華章《苦寒行》。壺關之役是曹操蕩平山西高原、消滅割據勢力高幹戰爭的轉折點,不久,高幹被殺,華北統一。正所謂“壺關得之則興,失之則亡”,自然之理也。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羊腸坂道

晉室南遷,南北朝時期開始。上黨不拔,天下不可得。壺關不下,則上黨不可得。劉淵、石勒、苻堅、慕容氏以至魏、齊、周、隋相侵相併,皆以壺關為要衝,上攻下伐,南征北戰,建一世之功也。

隋唐五代時期,壺關固若金湯,先至者勝,後至者覆。唐貞觀十七年(643),縣治移至清流川,即今之壺關縣城,境域包括今壺關全境及三分之一的平順。自稱皇帝的劉武周憑高據險,擊退了前來征伐的唐王李世民。晉王李克用利用峽谷天塹,在沙陀村等地屯軍練兵,終成一代霸業。唐末農民起義波及境域,藩鎮割據,關塞林立。壺關百里石長城得到補修,史載“登高望之,宛然聯絡中有營壘。以詢土人,皆曰晉梁交兵,築以相拒。”交通受阻,出行困難,詩人韋莊頗感無奈,發出 “處處兵戈路不通,卻從山下去江東;黃昏欲到壺關寨,匹馬嘶鳴野草中”的長嘆。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東土池戰國長城遺址

宋遼金元時期,和平與戰爭相繼。壺關連山塢堡,一夫荷戈,萬軍退舍。峽谷兩岸岳家軍寨“塢堡相望”百餘里,穆家寨、楊景寨、烏黃寨、高山寨、平頭塢以及眾多烽火墩共同構成縱橫交錯、上下一體的立體防禦工事。李抱真率軍東下大峽谷,張開及守城退敵,宋江智取壺關,致勝之理皆在地利。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大河關——古為通河南林縣(今林州市)要道

明清時期,山河如故,設險依然。陳卿起義攻城掠地,長城雄關形同虛設。闖王部兵臨潞州,壺關城望風歸附。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常行村窯洞保衛戰舊址

抗戰爆發,壺關為太南抗日中樞。中國軍隊在東長井、五龍頭、內王、東歸、河頭(時屬壺關管轄)痛擊日軍,壺關成為晉冀豫根據地的大後方。太南地委、抗大一分校、山西第五專署路東辦事處、新華日報社、黃河日報社等機構入駐此地。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後,壺關變為抗日前沿陣地,兵家必爭戰略要隘再次彰顯,毛澤東、王稼祥電令八路軍不要撤退壺關,八路軍新一旅、三四四旅馳援壺關,朱德總司令在壺關與國民黨高級參謀王葆真進行談判,劃定壺關中部的長林至大井、石河沐一線為國共軍事分界線,界北為八路軍駐地,界南為國民黨二十七軍駐地。自此,壺關境內出現共產黨、國民黨和日偽三種政權、五種區域(根據地、國統區、淪陷區、游擊區、摩擦區),形勢複雜。民國32年(1943)3月,國民政府撤出壺關。民國34年(1945)8月,縣城日偽政府滅亡;同年9月,壺關抗日民主政府帶領人民迎來了壺關的徹底解放。

壺關:實為太行鎖鑰戰略要地


朱德劃界亭

從此,壺關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展生產,建設家園。崇山峻嶺之上,峽谷河流之旁,眾多的軍事防衛遺址,昭示著往日太行鎖鑰、金城壺關的風采。(來源:長治市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