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是国产青春片中难得可贵的佳作,曾获第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之所以选择介绍这部电影与今年一些热门话题息息相关。

从2月王景春、咏梅凭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斩获柏林电影节影帝影后到10月王小帅提名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可以看到王小帅终于取得了国内外主流电影界、评论界以及观众的广泛认同,也使大家有更多的兴趣关注他之前的佳作。

出现在年度热门综艺《演员请就位》中的李滨又重新唤起观众对他的回忆,原来除了央视电视剧《魔幻手机》外,他18岁时就用《十七岁的单车》获得柏林电影节的新人奖(与同片崔林一起)。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而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少年的你》的爆红,票房超10亿、豆瓣评分8.4的高分说明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对青春片的需求摆脱了套路式的鸡汤,开始深入思考真实的青春与人生。因此用现在的眼光审视思考,这部由王小帅导演,崔林、李滨、高圆圆、周迅等联合出演的青春题材影片《十七岁的单车》,便显得更有意义。

无论是个体的迷茫与执守还是一代人真正的生存状况与真实的心理状态,《十七岁的单车》都通过两个城乡青年的个人成长过程的生存状况与心理状态给予了完整的呈现。王小帅曾坦言“用最朴素的中国因素与中国观众沟通”并关注“他们作为人的情感”。

自行车:叙事与意象功能的统一

自行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曾几何时,它与收音机、缝纫机、手表一起是象征着一个体面、富足家庭的“四大件”,尽管如今它失去了昔日的光芒,但它仍旧聚合了几代人的悲欢。

由此可见,在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自行车投射出的是一种清苦艰辛的生活环境下对富足生活的向往;而在一些经典的华语青春片里,诸如杨德昌《光阴的故事》,它被赋予青少年诚挚的友谊、纯真的理想、严酷的成长等多重含义。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十七岁的单车》便是巧妙地将自行车本身的意象功能与叙事功能相统一,并完美运用在电影独特的话语里。因此,它常被拿来与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的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对比。事实上,将影片的艺术风格与现实意义置于华语电影的语境下与王小帅的作者化影像世界里,更具思考性。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01.个体成长与时代变迁

除了“自行车”外,影片的另一个关键词便是英文名“beijing bicycle”中的北京。电影拍摄于世纪之交,而在稍后几年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中,我们通过王宝强哼唱陈星的《离家的孩子》可以看到那一段时期城市漂泊者的辛酸甘苦。时代的变迁中,一群又一群的人们为了理想开始漂泊。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尽管早在80年代,第四代导演就开始着力于探索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文化差异与身份落差,但很多时候是针对于知识分子们的迷惘与困惑。以王小帅导演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大多将视角聚焦于城市平民或边缘人群,而王小帅从处女作《冬春的日子》以来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个体成长与命运置于时代变迁之中,此类去个人化叙事手法在今年的《地久天长》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小贵(崔林饰)背井离乡来到了理想中的北京,为了生存甘做新时代的“骆驼祥子”,终于靠着勤劳踏实成了一名快递员,并即将挣到了自己属于的自行车。在这个时候,车被偷了,正当雇主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之时,他拿出了“秋菊打官司”般的执拗精神开始了寻车之旅。

对于进京务工的外乡人小贵而言,自行车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工具,更是一种身份认同的标志,使得他得以融入北京成为城市的一份子。他对自行车的执念,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个体尊严的捍卫。

02.得与失中的理想追逐

小坚(李滨饰)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个普通青年,来自一个重组家庭,家庭的破碎疏离清贫使他内在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通过“偷”自己家里的钱去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与其说是虚荣心使然,不如说是他极度压抑的内心所做出的反抗,他渴望得到朋友的认同、更渴望得到爱情的光顾。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因为这辆自行车,他得以与朋友处在一个相同的水平线一起玩耍,得以用他追求心仪的女生。自行车于他而言,是爱情的砝码。

而小坚在二手市场所买到的那辆自行车正是小贵所被偷窃的,电影将两个17岁青年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引发出了各自的故事。影片由两个主角所代表的城市底层平民与外乡漂泊者的身份为基点,进而将视角延伸到城市的其他阶层,刻画出了一个形形色色多层次的城市群像。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从两位主角自行车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中,他们彼此产生体恤怜悯之情,最终在一人使用一天的妥协之下和解。他们和解的背后正是得与失过程中共同理想的幻灭。

青春的冷暖与生命的悲欢

如果说对“自行车”叙事与意象功能的完美融合体现的是导演对时代变迁中年青一代困惑与焦虑的敏锐体察,那么对青春冷暖与生命悲欢的感性捕捉与理性呈现更能使人感受到电影本体的魅力。

01.诗意与黑色幽默

“王小帅的电影自有一种不放弃的坚持和充满诗意的尊严。”(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

如果说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青春尚带有老北京顽主们的张扬与狂傲,那么《十七岁的单车》中的青春更是普通人生命中最动人的悲与喜。它以一种精妙的影像视觉造型方式呈现,这种寻常生活中的诗意捕捉触及了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因此极易引起共情。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平视的视角、景深构图、大全景、长镜头等手法的运用使得影片有一种静观其变的客观视角,影片中的北京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生活景象,高楼林立的现代钢筋水泥丛林、犬牙交错的旧式胡同、下棋的老人、嬉戏的孩童,如此呈现出一种现代社会的都市生活图景。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这种视觉上的美感融入到角色的情感体验之中便滋生出一种独一无二的诗意。例如,在小坚用自行车与爱恋的女生并肩骑行后,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在什刹海旁的公路上他撒开双手挥动着校服享受奔驰的青春与舞动的爱情之美妙。在父亲食言并送走自行车后,在四合院的屋顶上,他流出一行清泪并无奈地于屋檐上踟躇。在情景交融的诗意呈现下,这种青春的冷暖悲欢格外动人。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除了撩人的诗性,影片最大的特点是将苦痛与欢欣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呈现,不光体现在语言风格上,雇主用“骆驼祥子”、“秋菊打官司”这类文学性颇强的方式揶揄小贵,更体现在人物命运的编排上,有着浓浓的黑色幽默意味。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当小贵用身上的那种“轴”使刻薄的雇主都心生叹服、使北京的土霸王小混混都被迫妥协,他的窝囊、憋屈与失语反而成了一种弱势中的有效反抗,在他即将完全获得自行车的使用权之时,又遭到彻底的摧毁。结尾,当他抱着残破的自行车倔强地穿梭在城市间时,这种黑色幽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

02.爱情的懵懂与青春的生猛

周迅饰演的保姆戏份少而精,身着高跟鞋、红色连衣裙的出场又仪式感十足。一方面,她是城市边缘人群像中的又一个写照;而更重要的是,她每次出现的精心设计更突显她于小贵心中那理想化又圣洁般的地位,宛若贫瘠生活、残酷青春中的白月光。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高圆圆饰演的潇潇有着类似的作用,超现实意味的清新纯洁的校服、清爽的微笑同样也营造出青春梦想中的样子。与一般青春片不同的是,电影中的爱情非但没有很高比重,甚至严格意义上男主角都不算是拥有真正的爱情,但在那种懵懂朦胧的暗恋与追逐中,青春的美好与精髓得到了震撼人心的呈现。

除了对那份懵懂爱恋,影片对青春的狂热与躁动的呈现也堪称入味,在最后一场胡同追逐戏中,这种生猛青春在暴力对抗中化解,他们各自捍卫自己的理想与偏执。

只是关于一辆自行车的故事,却是国产片再难拍出的经典

在结尾,一切都没有得到解决,但仿佛都在现实的挣扎中成长,没有输赢,有的只是用自己的执着与坚持书写自己的人生。

“我始终觉得一个导演,你应该面对的就是这些普通的人,这些生活在社会的大的机器里面,很柔弱的人,用电影去表达关怀,去面对他们。”(见澎湃新闻《专访|王小帅:社会需要更多有态度的艺术作品》)

习惯了商业鸡汤的观众甚至会用“戾气”这般词汇形容王小帅的电影,这无疑是有失偏颇的。王小帅作品中的批判性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温润的态度,无论是挣扎、困惑中的追逐理想,亦或是寻常生命中的悲欢冷暖,都是建立在对生命本身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上。正因如此,才能显现青春生命的真实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