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保價只賠零頭!快遞公司的保價政策合理嗎?

日前,一則“70萬國畫快遞損毀只賠300”的消息引發人們的爭議。

有用戶快遞了一批知名畫家的畫作,收貨時卻發現一幅價值70萬元的國畫遭損毀,起保護作用的PU管斷成兩截,其中一截管內的國畫已略有變形,不僅左下角少了一大塊,中間還有兩個窟窿,已無法修復。寄件者多次與涉事圓通快遞公司溝通後,後者稱,因用戶未保價,只能賠300元。

快递保价只赔零头!快递公司的保价政策合理吗?

對此,不少網友吐槽稱,既然是郵寄如此昂貴的物品為何不保價?並且為什麼不選擇順豐快遞?但是寄件人選擇保價或者選擇順豐快遞,結果真能更好嗎?

一般來說,大眾理解的快遞的保價服務就是保多少錢,承運物品損壞,就要賠付多少錢,比如保價2000元,就要賠付2000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近日,就有順豐用戶向媒體反饋稱自己保價5000元,但僅獲賠50元。

據悉,該女士於10月2日從溫州寄出了一款價值三萬港幣的包,並且保價5000元,但是收到包裹後發現包存在破損、染色等情況,於是向順豐提出理賠申請,但半個多月過去了,順豐方面給出的回應是“連運輸總共賠償50元”。

也有用戶反饋稱自己郵寄價值20000元產品,保價17000元,發現破損並當場拒收,但順豐只願意賠付500元。

快递保价只赔零头!快递公司的保价政策合理吗?

問題來了,保價服務究竟保的是什麼?

其實在順豐《電子運單契約條款》中有明確標註,因順豐原因造成物體破損缺失,保價過的物品,順豐將按照保價金額和實際破損比例進行賠償。

據瞭解,這個比例是由消費者保障的金額除以物品實際價值,再乘以其實際損失”。按照順豐的計算公式,賠償額=(保價額/實際價格)×維修費用。

換言之,保價金額並非實際賠付金額。

實際上,貴重物品的快遞運輸,一直是令快遞公司頭疼的問題。根據多家快遞公司的規定,即使選擇保價,也很難達到貴重物品的實際價格,多數快遞企業的保價上限只有3萬元。

經查詢各家快遞公司官網和撥打其熱線電話瞭解到,多數都有保價上限:

●中通快遞的承保最高金額為1萬元,按保價金額的3%計收保價費;

●圓通速遞的承保金額最高為3萬元,保價費為1‰-6‰不等;

●韻達快遞的承保最高金額為2萬元,保價費不詳,但據其收件點信息,保價費在5‰至3%不等;

●順豐速運的承保最高金額為2萬元,保價費為5‰。

●百世快遞官網介紹,他們的保價金額是按照物品價值的1%進行收費,沒有最高限額,不過並不是所有網點都有保價服務,需要聯繫網點諮詢。

當然了,具體到省內市州的快遞分部,其保價費用、承保額度與快遞公司的保價規定又不盡相同。譬如某些快遞點規定了最高保價標準,如果用戶想要更高的保價金額,那麼需要和上級公司聯繫,不僅要提供有效價值證明,還要根據快件的屬性來判定是否收件。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出現類似的新聞事件,不少網友的關注點都在未保價而遭受巨大損失的寄件者身上,認為他們寄如此貴重的物品不選擇保價未免心太大了。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看待該問題不應該本末倒置,快遞物品損毀或丟失,首先應該明確是誰的責任?拿本文中的例子來說,大部分網友認為快遞企業對快遞的丟失或損毀存在重大過失,造成的損失不應該客戶買單。

通過目前大量爆出的快遞破壞、丟失的索賠糾紛事件,相信大家對待寄快遞是否選擇保價有了自己的答案。

業內人士建議,寄遞貴重物品時,要選擇規模較大的品牌企業,並對物品進行保價;保存好寄遞的回單和貨物的價值證明,以便日後查詢和維權

那麼保價究竟應該如何保?

建議大家申請的保價金額應與物品實際價值相等。如果低價高保,不僅要多繳納保價費,而且在遇到丟失或損壞的情況時,索賠問題上會存在爭議;如果高價低保,那麼在遇到物品丟失或損壞情況,則會存在以保價為標準賠償、賠償不足的問題。

不過,對於各快遞企業給出的保價政策,你認為合理嗎?

快递保价只赔零头!快递公司的保价政策合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