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在圖片上見過北方曬柿子的盛況:集中連片的柿子牆、紅紅火火的豐收景,令人震撼。在雲南似乎很少見到這樣的景緻,我們常見到的柿子,多是掛在樹上、碩果累累的樣子。已是深秋時節,昆明周邊村莊裡的柿子開始進入成熟的季節,徒步走山的日子,總能與它們相遇。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今天我們的路線是隨走昆明雙龍鄉,這是一個位於昆明城區東部的傳統農業鄉,蔬菜種植、果樹苗木、經濟作物,都是這裡的特色產業,雙龍鄉有很多小村莊,分佈在山水之間,村民們辛勤耕作、生活安逸。雙龍鄉區域山脈綿延、森林覆蓋率高,同時坡度相對平緩,是我們特別喜歡去徒步的經典線路之一。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今天線路的特色之一是走村寨比較多,早上,我們從雙龍鄉出發,經過烏龍村、撒馬坪村、小石橋村、金盆村、漢衝村、野鴨湖、三十畝村,下午回到雙龍鄉結束活動。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作為城市周邊的村莊,土牆灰瓦的農家小院如今已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頗具現代感的小洋房。雞鳴犬吠、花果滿枝,還有村裡老人慈祥純淨的笑臉,卻依然是印象中鄉村的模樣。原鄉村莊鮮花點綴、柿子豐收掛滿枝頭,是今天經過村莊共同擁有的模樣。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印象中昆明算不上柿子的主產區,很少見到成片成片種植的柿子,但在城市周邊各個村莊裡,幾乎都能遇見幾棵柿子樹,山區裡、平壩中的村莊都不例外。今天活動路線中,就遇見了好幾棵高大、豐收的柿子,沉甸甸的果子壓彎了枝頭、黃橙橙的色澤引人注目。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在雲南常見到的柿子是硬的,雲南人叫它“硬柿”或是“脆柿”,這種果子摘下後不能馬上食用,需要捂上一陣子才能成熟,聽說過的民間常用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柿子放入瓦缸中,加少量白酒後封缸,存放幾天後即成熟可食用;二是將柿子與蘋果同放催熟。成熟的脆柿子味甜肉脆,很好吃。脆柿需要用刀削皮,並不是常言中好捏的軟柿子,哈哈。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今天,我們遇見了好幾個品種的柿子,個頭大的、個頭小的,尖形的、扁大圓形的,綠色的、黃色的、紅黃色的,掛滿枝頭的樣子著實令人喜愛,一派豐收的景向、特別應季。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在小石橋村,遇見一棵小柿子樹,果子模樣有點像棗子,單個果子不大,比葡萄稍大一些,暗紅色外皮的果子緊緊挨挨地擠在一起、長在長長的枝條下,垂落下來,有些像葡萄的模樣,又像是一道果子瀑布,很好看。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果子,友友說它叫“軟棗”,在農貿市場有賣。成熟的果子變軟,顏色加深,嘗試了一下,味道不錯,是柿子的味道。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遇見一棵高大的柿子樹,從它粗壯的樹幹、茂密碩大的樹蔭就知道它的樹齡一定不短了。20餘米高的大樹,幾乎每個樹枝上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柿子,三三兩兩、擁簇滿枝,或許是因為坐向不同影響了光照程度的差異,一棵樹上的果子呈現不同的景緻,綠色的、黃色的皆有,淡色的、淺色的相間,足夠成熟、已綻開果皮的也不鮮見。一棵陽絲瓜爬藤攀沿在大樹上,綠色陽絲瓜與黃色柿子同框的畫面不太常見,卻很協調。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我們以欣賞的眼光看這些樹上的柿子,用手機記錄下它的模樣足矣,千萬不要用手去採摘果實,它是村民種植的私家果樹,我們不要去破壞這幅好看的畫面。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感受豐收帶來的愉悅,甚美。

週末徒步活動,隨走昆明雙龍鄉,遇見柿子豐收滿枝頭

(拍攝於2019年10月26日,星期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