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有哪些藏书,可以分享一下吗?

本王免你罪


我没什么专业的目标,喜欢随意,所以看书也很随意,杂书多,因为喜好!








手机用户金色年华


我家里有近2000本藏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出版的都有,大体可以分为文学和历史两个大类。

读书是一件终身大事

我和老婆都是师范学生,我们1989年毕业,我是中专,她是大专。那时候,中专以上的学校国家都包分配。我们两个被分在一个学校教书,我教语文,她教英语。我们都是文青,文青在社会上很有地位。除了看小说还有诗歌,席慕蓉和汪国真,我们都喜欢。

现在,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但当年的爱好一点也没有变,更加感受到了读书的妙处。她十多年了,晚上从来不看电视,就看书。我先后换了十多个工作,也少不了学习和读书。特别是后来当了单位的领导,看到单位的年轻人,学历虽然高,但能力差,文章更是写的一塌糊涂后,在一次会议上我讲了一个观点,就是读书是一件终身大事。年轻人把婚姻当做终身大事,没有错,但仅有这一个是不够的,还应该把看书学习当成另外一个终身大事。人与人的差别不大,一样的年龄,一样的单位,一样的起点,几年以后,差别就很大了,究其原因,学习能力的差距非常重要。

大的方面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的方面看,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此,我深信不疑。

一家三口同读一本书

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我们的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对教育也非常重视。在她小的时候,就教她背诗歌、给她讲故事、让她认汉字。女儿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还没有上小学,基本上常用汉字就都认得了,她是先认的字,后学的拼音。高中毕业后,她念了师范大学的文学院,是我们家的第一个文学学士。

现在,我们家的这些藏书,我们三个人都有贡献。不远不近去书店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书,成了我多年的生活习惯。我买她们也买,有时候就有买重复的,比如前几年白岩松的《白说》,我买回来以后才发现女儿早就买回来了。书买回来以后,就要挤时间去看,我们家有一本《白鹿原》,是1993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我老婆买的,她买回来以后就看了,后来我看了,二十年后的2013年,女儿看了。一本书,一家三口两代人,看了又看,现在虽然破旧了,但我的心里有一种特殊的满足感,别人可能无法理解。我想我女儿的孩子长大以后,我一定把这本书推荐给她。

买书、藏书、读书,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自古已然。


得闲者


我家的藏书比较杂,有小说、有历史、有《十万个为什么》、还有《毛选五卷》。虽然比较杂,但都是七八十年代买的,最贵的不到4块钱。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书就是最好的娱乐。我看书上瘾,为了能买一本书,必须要从日常生活中省出钱来买。

那时前门大街有一个旧书店,书都是别人看过的、回收过来的,几分钱、几毛钱就能买到。我经常到那里去买,买回家后,恨不得一口气看完。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应该感谢那个读书的年代,他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

下面的照片是我从我家收藏的书中挑选了几本照的。《毛泽东选集》五卷合订本是1969年的。





生活这点事71957537


我家藏书一万多册。若用四部分类法分类的话,各部类的书也有一些,但都是近代、现代和当代出的书,少有古籍善本。

我祖上都是贫苦农民,不是书香门第,没能给我留下一本书。藏书中,除百十本是友人赠书、开会发的书外,其他均是我自己从工资中节省下来的钱所买。我自己最早买的第一本书,是1963年读小学五年级时,用捡的桔皮卖了钱后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本是《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

后来参加工作当了工人,有了点工资,但毕竟可以自己开支一点钱,就节衣缩食每月尽量省下点钱来买自己喜欢的书。开初买的多是小说,如《创业史》《艳阳天》《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旗谱》《红岩》《红日》和中国四部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及其他文艺作品,但买不胜买。后来转向买有关写作和文学创作方面的书。到了中年,又喜欢买历史政经类书。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等。也有《中国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文学评论》等数十种多年订的学术刊物。

在我的不多藏书中,《毛泽东选集》有五十年代出版的繁体竖排本,有六十年代出版的红色塑料皮一卷本,也有1991年岀版的四卷修订本。有《论衡》,有《政鉴》,也有《日知录》。有《流失的中国》,有《我向总理说实话》《我向百姓说实话》;也有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有我小时候捡桔皮卖得钱后买的书,有邮购的书,有东西南北觅得的书,也有我去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复印岀来的书。

与大藏书家比,我那点藏书真是小巫见大巫!但我既无高官厚禄,亦非百万富翁,祖上又非书香门第,我只一个普通工薪阶层职员,能有万册藏书,也是我半世纪省吃俭用,积沙成塔。卑人别无所长,可以骄傲自豪的,仅此几本破书也。


作家唐运泉


嗨~~~我是摇摇,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从小爱看书闻到书香味就兴奋的妹纸~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藏书~

记忆里,爱看书大概是在快小学的时候,去看连环画,我几乎挪不开我的脚~后来我妈没办法,帮我买了那一整套,那个时候我大概6岁,收的第一步连环画是儿时最美好的回忆~《葫芦娃》,当时心里一直觉得,葫芦娃们好牛逼~每个人技能都不一样,但是我最想拥有的还是喷火娃的技能~哈哈哈

从儿时的书说起吧~可以为各位家长做做建议

6岁~10岁儿时的书:美好的记忆总是值得珍藏

连环画可以赋予一个孩子最美好的记忆,让他们有种美的体验,推荐孩子

《葫芦娃》,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很经典的一套

《十二生肖的故事》,我记得我第一次拿到这套连环画,一口气看完的,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呢,比如猫以前有参加十二生肖比赛的,后来被老鼠算计了,它连最后一名都没拿到,不剧透有兴趣的家长可以送给孩子


《皮皮鲁系列》

《郑渊洁》儿童童话

10岁~15岁时的书:修正三观的最佳时刻

这个年纪有些敏感,可以看一些名著或者名人传记,三观是在这个时候养成的,

也不需要限制青少年的看书,这样有注意培养他的阅读爱好~

文学类书:

《简爱》、《傲慢与偏见》\\《卓娅与苏拉》、《牛虻》、《鸡皮疙瘩系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达芬奇传》《绿山墙的安妮》《农场疑案》《草房子》、《辛可提岛的迷雾》、《纳尼亚传奇》

魔幻类:话说那时候,父母没有限制我看书,什么书我都会看一些

《幻城》《冒险岛数学奇遇记》《A to Z 神秘案件》《哈利波特全套》

理财类:

《小狗钱钱系列》,我的财商启蒙、《富爸爸穷爸爸》

成年人后看的书:

这个时候看的就更多更杂了~但是都是兴趣所致

经典的:

《人类简史》、《资治通鉴》、《刻意练习》、《中国丝绸之路简史》、《社会心理学》、《北野武的小酒馆》、《菊次郎与佐纪》

文学小说类:

《洛丽塔》、《情人》、《林云堂系列》、《皮囊》、《格调》、《钱钟书系列》、《杨绛系列》、《冰心奶奶系列》

《瓦尔登湖》、《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摆渡人12册》、《知更鸟姑娘》

我觉得看书也是人生的经历,流连在文字间,找寻他们的力量,可以得到心灵的洗涤与成长,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特别是阳光午后,夜晚睡前,每次晨起,似乎那时候,是与自我对话的最佳时刻~~希望大家都能爱上阅读~


摇摇光芒万丈


我家里的藏书主要还是医学类较多,这个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在单位以及另外一处存放。

第二张图片中的书是原省肿瘤医院李建林老主任赠送,总共有十多本吧(图一左上角就是),我曾经截肢的主刀医生,年轻的时候曾经有我们村做过知青。

图三是我在旧书摊买的杂志,岁数跟我差不多,里面内容不错。

图四是我堂哥所赠,医方集解,我曾手抄过几卷,没抄完,惭愧。

后面的几副图也是我堂哥所抄所赠。他因为腰部受伤最后导致瘫痪在床,后来练字抄写的,我学医后就赠送我了!这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收藏了!











青雲医者


我说实话,我家里藏书不是很多,虽然只有几本而已。但我确实是看,而不像马云说过的那样,有些人书房的书,只是为了给其他人看。

我并不是每天都看,因为里面有一些理论知识,需要实践,也是挺有意思。其实很多人说网上都能搜到,为什么要买书。我认为,第一尊重知识产权,第二书籍和网上还是有一定差距。我拍了一张合集照片,分享给大家。



小楷杀号


囊中羞涩,旧书最合适。高中到了县城读书,一有空就到旧书摊转转,比如一元一本的《读者》《青年文摘》,印象最深刻是买了一本最喜欢的文学名著《平凡的世界》,虽然已经读过,但是买了回来!文言文版《聊斋志异》,好像没看完。四大名著买齐了,不过到今为止,《红楼梦》没耐心从头看到尾。那时看武侠小说走火入魔书,买了不少武术书。还有两本魔术,和几本医术。高中三年,断断续续买下的旧书应该接近两百本。

大学期间也买了不少旧书,出来广州打工后逛旧书摊的习惯一直没改。有次去广州天河南吃饭买了一套《正经》《反经》,没耐心看完。还有在天河车陂也买过。买了一套文言文版的《资治通鉴》,买的时候很激动,过后没耐心看完!然后就是在京东买了几套命理书,也没看完。最贵的一本应该是上下九论斤称买了一本彩色版翡翠鉴定方面的书。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一开始在电脑看网络小说,最初看的一本网络小说很印象很深刻,还记得书名《花开堪折》,后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就在手机看网络小说,实体书很少看。虽然现在晚上偶尔逛旧书摊,但是很少买,就算买了回来好像也没耐心看完


呆呆o一o


1998年,我还很年轻,在一个国有企业的办公室做秘书,主要工作是为单位和领导写各种各样的汇报材料,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等等。

有一天,领导安排我去集团公司党校去学习,学习内容好像是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条例一类的东西。当时,去党校学习,就意味着去睡几天懒觉,喝几天小酒,只需要象征性地在课堂上坐一坐。所以我乐得有几天的休息。

到党校后,第一天开课间隙,各单位的人开始组织各种牌局、酒局,而我还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看看书。于是在下午上课时,我溜出课堂,去党校的图书馆看看。

这个图书馆是太陈旧了,估计三年内没有更新过图书,桌椅也是破烂不堪,根本没有人来看书和借书,几个管理员嗑着瓜子聊着天,任由我在几大排书架中间乱转。

其实这种图书馆藏书量不小,大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屯积的书籍,其中不乏各类经典,不过由于管理不力,残破、丢失的不少,另外还有很多书自从摆上书架,就没有人再动过。

我在一排偏僻的书架底部发现了一套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先生的译本,一套四本,出版时间是1965年。这套书不知道在这里摆放了多久,书的上面全都是灰尘,将灰尘抹去,发现书竟然是崭新的。

把这套书抽出来,在手里拿了很久,不想翻开,也不想放回去。然后,一个念头生了出来:把这套书偷走!不让这部巨著再继续留在这个遍布灰尘和蛛网的地方。

偷偷看了一下管理员这边,几个中年妇女聊得正高兴,根本不注意我。

因为四本书实在太厚,我担心一起带出去会被察觉,只好分两次。我先将两本书塞进外套,夹在腋下,另两本放回了书架。然后若无其事地慢慢逛着,走出了图书馆。但心脏还是狂跳着,因为,毕竟这是第一次偷东西。

第二天,我如法泡制,将另两本也带了出来。

于是我拥有了一套196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傅雷先生译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此后多年,这个党校也面临着拆迁。我常回想起那个图书馆,不知道那些海量的图书后来命运怎么样,我想很可能会被当作废品处理掉。

一本巨著,从作者的创意构思,到结稿完成,再加上译者的心血,出版的艰辛,如果没有到达读者手中,却直接通向了布满灰尘的书架和废纸堆,那么悲哀的应该是谁呢?


一个人的很多瞬间


本人自幼爱书,最深刻的两次买书记忆:1,八十年代中期在外读书为买一套《茅盾选集》和一套《老舍选集》把三天的生活费花了,当时想不管它先买了再说,可晚上就没饭吃了,没法,厚着脸皮去一个亲戚家蹭了中晚三天饭,也不解释,亲戚也不问。早餐就不吃。后来回想总觉得值。2,近九十年代,发现一位同学他哥还有一本六十年代出的小红书《毛主席语录》和一本红色一卷本《毛泽东选集》,便乞求他卖给我,多次不成,便又去,跟他去地里帮收玉米,后来磨到他卖给我为止。价四十四元,当时一个代课教师一个月工资60元。后来工作,再后来在城里建了楼房,几年后又在山村建了一个院子作为看书之地。书不多,仅书房两间,现见好书仍是不买则寝食难安。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