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前小桔的門景

我來前小桔已經好多次了,見了他們好幾位當家人,說實話,除了對農場的設計頗為讚歎之外,對其運營模式和效益前景都是一頭霧水,總覺得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不正經農場。

“我們的定位是以柑橘為主題的親子農場。”這次接待我們的是前小桔的二當家顏義峰,做工程出身,跟做規劃出身的大當家黃桂利一樣,也很能聊,不過跟黃桂利相比,他聊得更精準,更能讓我接受前小桔的定位和理念。

“為什麼定親子?”他解讀了中國人的兩大特徵:一個是愛面子,是全世界最捨得花錢買奢侈品的群體;一個是愛孩子,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不惜血本。碰巧,他們幾位的孩子都處於不惜血本的教育投入階段,顏義峰的孩子最小,只有3歲,為孩子尋找戶外活動和教育的需求和渴望也是最大的。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顏義峰(中)在為客人介紹前小桔的創意設計

於是,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群,前小桔的幾位當家人就按孩子的成長軌跡為這片佔地面積為360畝的農場設計了分別針對不同年齡段需求的三大板塊:休閒體驗區、自然樂學區和科技種植示範區。

“我們的目標是從3-8歲的孩子開始的,所以休閒體驗區的設計是偏低齡的,3-8歲的孩子玩得挺嗨,8歲以上的孩子來了不感興趣,到了12歲以上的孩子來是無感的,因為他覺得太幼稚了;好,那我們自然樂學區的營地教育就接上了,接著做8-16歲以後的事情……”“前小桔的內容,就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故事。”顏義峰得意地說。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休閒體驗區的鼴鼠花園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休閒體驗區的英倫花園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休閒體驗區的小桔菜園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自然樂學區的凌霄長廊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自然樂學區的營地教育基地

“具體有哪些活動內容?”我們剛進門的時候,就看見有一個上百人的群體在做親子活動。

“這是一家企業的親子家庭日活動,小孩連大人來了150人,費用將近10萬元。我們策劃了7個項目,玩沙坑、打玻璃球、尋寶……其實就是讓孩子來找點事幹就行了,親子活動不是為大人設計的,是為小孩設計的,只要小孩開心,大人就開心。”顏義峰解釋道。

“其實農場的利潤來自於設計。”張列也是前小桔的股東,在上海經營著十幾家的精品水果店,相比之下,他更懂水果,言語表達也更加沉穩:“如果沒有設計、沒有噱頭,你跟他說玩這個玩那個,怎麼能收到錢呢,肯定要設計項目讓他覺得好玩,或者讓他感動……”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張列(左二)為客人介紹柑橘新品種的引種情況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顏義峰在橘享書院介紹活動內容

“比如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顏義峰接著舉例道:“其實很簡單的,就是讓孩子和父母相互尋找。父母找孩子很容易,手一伸過去就找到了;孩子找父母就未必了,他們就很緊張,要拼命想媽媽的手上有沒有指甲油啊,有沒有記號啊,不然把別人的爸媽領走行不行……你得把故事講感動了,這個價值就無限大了。”

“這些實際上跟柑橘產業是割離的。”我來前小桔好幾次了,這次聽到的思路是最清晰的,但也是離柑橘產業是最遠的。

“你可以把它融進去啊,很容易啊,比如說我們獎品用橘醬,或者你可以認領一棵小柑橘樹啊……”顏義峰解釋說:“當初公司成立時有兩件事我們一定要做的,第一件是做柑橘產業,這是我們和前衛柑橘公司達成的共識;第二件事,我們既然是一個企業,就要考慮企業生存。我們種柑橘怎麼種也種不過前衛,我們想在這裡提升柑橘產業,一定不在產品,而在文化。這是最核心的內容。”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科技種植示範區的柑橘種植新模式

“所以我們的定位是以柑橘為主題的親子農場,我們種得最多的就是柑橘,我們做的產品大多數跟柑橘有關。”張列補充道。

<<<

“劉所長,你怎麼看前小桔的經營理念和發展前景?”我問現任上海柑橘研究所所長的劉海明,當初是他擔任前衛柑橘公司總經理的時候引進了前小桔,從初心到現狀他應該最有發言權。

“當初引進他們進來,就是想把我們這塊傳統產業給做活,要不然光靠賣橘子肯定做不起來的,畢竟我們這個地方無論從品種到生長環境各方面都有侷限性嘛……”劉海明這番頗有“自知之明”的言語讓我想起第一次見到黃桂利的時候,他著力強調打造柑橘品質時我很不以為然的態度,這其實也是上海柑橘產業所面臨的最大困境——非優勢產區。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前小桔生產的溫州蜜柑

“前小桔這種發展思路,一方面是一個發展空間無法估量的產業,小小的360畝將來的產值可能比我們曾經的1萬多畝的產值還要高,這種可能性很大;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也滿足了上海市民休閒採摘的需求……”

“符合當初你們引進他們的想法嗎?”我追問道。

“對,當初我是這麼設想的。至少從前衛柑橘公司這塊,這些年來採摘柑橘的人流量就明顯增加了,進園子一個人20元,他最多吃1斤橘子,採摘的橘子3元錢一斤。去年我們前衛柑橘公司有80萬元左右的採摘收入,採摘掉的橘子也就十幾萬斤。如果我們50%的橘子都以這種方式銷售掉,那麼這個效益就是很好了。”劉海明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心裡有一本清晰的“經濟賬”。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員工們在製作柑橘衍生產品

“賣一樣東西千萬不要直接賣給別人,直接賣給別人是一個對立的買賣關係,大家是挑剔的。”顏義峰繼續闡述他的銷售理念:“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先別想賣給別人什麼,先想別人想要什麼,當這個問題研究透了,再順帶把你想給別人的給別人,這樣事情就做成了。否則你一天到晚惦記著我把橘子賣給你、把橘醬賣給你、把理念賣給你……現在的人都很智慧的,你不去為他著想,不去換位思考,老惦記著自己這點事,一定做不成。”

“要附加文化,要潤物細無聲。”他加強語氣強調道。

“如果從前小桔目前的人流量和口碑等方面看,應該是做得比較成功的,但還是會有一些人有想法,覺得我們做的跟柑橘產業的關係不大,就比如你剛才問的問題,如何讓橘子與農場關聯得更緊密,也是我們在不斷努力、並想做得更好的一個課題。如果單純把活動和產品,就是吃的、喝的、玩的活動項目要和柑橘相關聯,這是能做到的,包括在柑橘方面提高營收也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想以此來拉動和提升整個上海柑橘產業,這個肯定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張列更精準地解答道。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眾人在網紅牆前合影

“我們不可能逆天的,我們這兒不是種柑橘的最適宜區,我非要去種出好品質的柑橘不是逆天了嘛。像以色列一樣投入這麼大的資本才有可能種出好產品,但在經濟上是得不償失的。我們不如利用我們的優勢。上海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是有高消費人群嘛。”

“我們只需要把文化融進去,把創意做出來。”顏義峰信心滿滿地說。

清揚,1991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中國果業信息》專欄作者,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1月入駐《今日頭條》,2018年11月獲“2018年度十大三農頭條號”稱號。

賣文化,賣創意,這家以柑橘為主題的農場好不正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