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前言



今天是2019年11月的第一天。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端。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其實“銀翼殺手”發生的時間,經歷過多次更迭——

1967年,迪克寫下原著時,想象的是1992年的世界;

1980年,小說在美國再版,出版社覺得書中技術並沒有很快實現的可能 ,為了自圓其說,把時間改成了2021年;

1982年,《銀翼殺手》改編的電影上映,雷德利·斯科特把時間線稍往前撥,於是就有了片頭經典的 November, 2019

2019年11月,成為公眾認知裡代表“未來”的時刻。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這一天終於到了。

沒有仿生人,沒有電子羊,沒有戰艦在獵戶座邊緣熊熊燃燒。

可口可樂、青島啤酒還在,貝爾電話和雅達利早已消失。

是他們“誤解”了未來嗎?

不。

看看今日世界,基因編輯、Siri、電子支付、語音識別、網絡、共享經濟......

未來以另一種方式降臨了。

在這個充滿科幻感和遊戲感而又危機重重的今天,紀念寫下《銀翼殺手》的那位大師,瞭解他筆下的未來世界,是很有意義的。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菲利普·迪克 by Lothario Areski


菲利普·迪克與今日世界

(節選)

作者 | 小青

在迪克死後,他的書才不停地再版,他被驚呼為這個時代的偉大作家,或科幻作家中的科幻作家。

有人用他的名字設立了科幻獎,他的小說頻頻被翻拍成電影,包括《銀翼殺手》、《少數派報告》、《全面回憶》、《異形終結》、《艾伯姆斯自由電臺》、《命運規劃局》等總共十部。

斯皮爾伯格、吳宇森等人都做過導演。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全面回憶》《少數派報告》《命運規劃局》《記憶裂痕》......不用懷疑,迪克可能是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當然還要加上最近的《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

迪克的小說,留給我幾個很深的印象。



首先,他不搞科普,也不寫正統的核心科幻。

雖然,從科幻的角度看,他的設定很多,涉及了非機械論的新世界觀,包含了相對論、量子論,並與混沌理論、熱力學第二定律、複雜性理論和虛擬現實的混同,智能機器也是他喜歡的主題。

他給出的背景包括了整個太陽系,不時出現宇宙飛船、月球基地、火星之旅,但是,這些並不是他的重點。

很少見到迪克像中國科幻作家那樣,圍繞一個很硬的科學道理,在進行大段的闡述。

他還創造了很多的奇異語言,並作出了各式的發明,像亡靈館、光相子、反超能技術等,但他對這些“高新科技”的內核,也基本上不加以理論解釋。包括對時間倒流,也沒有任何可靠的說明。



他更像是遊走在科學與玄學之間。



他創造了一個陰晦而閉塞的、不停地滑向死亡的宇宙。



比如在一九六九年出版的《尤比克》就是這樣。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這版亮粉色封面很配迪克

這個故事預言一九九二年,普通人已能夠隨隨便便登上月球,並且很多人都擁有了超能力,比如心靈感應什麼的。

有一家美國公司,老闆叫做朗西特,和他的半死人妻子一起開了這個公司,招募反超能力的人,為客戶服務,如保護被超能力的人窺探大腦隱私什麼的。喬·奇普是其中一員。

有天他們接了一個大單,來到月球,未料遭到競爭對手算計,捱了炸彈。隊員們發現老闆死了。奇普等人逃回地球,結果發現很多東西都在變,包括電話卡不能用了,牛奶變質了,錢也變樣了,本是羅斯福的頭像,變成了老闆朗西特的,而死去的朗西特不斷給他們發來訊息,非常詭異。

最後連時間也變了,他們回到了一九三九年,回到了一個很像美國的世界。他們中的人只要脫離隊伍,就一個個消失、死去。最後奇普發現,他自己其實才死了,處於半死人狀態,所有的隊員早死了,而他的老闆其實才活著,一直在試圖激活他,與他對話。但故事到最後連老闆也不能確定自己是死是活。而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來的,直到最後仍撲朔迷離。

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從頭至尾,充滿神秘感,暗黑而冰冷,是徹底的絕望,猶如噩夢,更確切來講,讀者整個就像是行進在一次佛教般的中陰之旅中。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黑鏡:潘達斯奈基》裡ZZ家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尤比克》海報

迪克在《尤比克》中發明了一個科幻設定,也就中文譯作“亡靈館”的東西,死掉的人都凍在裡面,但其實只是半死人,訪問者可以用一種基於光相子的技術手段,激發半死人的思維,讓他們與活人對話,一起討論問題,商量事情,共同經營世界,而每對談一次,那半死人就隨著能量的消耗,向真正的死亡滑去一分。

尤比克則是一種防止衰敗的噴霧劑,防止人墮入徹底死亡的萬劫不復。但它究竟是什麼,怎麼來的,最終仍是神秘。據迪克的前妻講,尤比克其實是上帝的隱喻,全知全能,無所不在。

像迪克的許多作品一樣,《尤比克》也是由政治、商業和物理領域,最後進入了本體論的拷問。這是迪克小說中最為糾結的、也是最精彩和困惑的部分。



其次,迪克小說的情節往往很緊張,充滿追逐、殺害、戰爭、陰謀。



但是並不是丹·布朗或湯姆·克蘭西那樣的小說,而更像是徘徊在夢境之間,最後走向了社會學和哲學的思辯,要回答世界是否是真實的、人類的確切身份究竟是什麼等問題。

在《高城堡裡的人》這部經典的小說中,德意日軸心國贏得了二戰,美國被肢解成三部分。東部歸德國治理,中部算作非武裝的自治區,西部到太平洋沿岸由日本管理。而整個世界被德日這兩個超級大國分割,亞洲歸日本管,歐洲和非洲歸德國管。兩個國家既有合作也有矛盾。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高城堡裡的人》,又譯《高堡奇人》

故事開始時,希特勒已經瘋了,而總理波曼快死,德國內部爆發了權力之爭。

在小說中,迪克表達了對法西斯主義的厭惡。在他筆下的世界上,到處是秘密警察。納粹是無比邪惡的。血腥和黑暗處處都是。

《高城堡裡的人》讀來倒有些像是奧威爾的《一九八四》。而普通人的命運是不確定的,是壓抑的。他們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像噩夢一樣。

書中的大部分篇幅,就是講這些普通男女的生活。這跟當時的不少美國科幻並不一樣。那些科幻關注的是飛船、星雲和外星人。事實上,《高城堡裡的人》是一個關於人和人的關係的小說,講人們之間的隔閡、猜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別人是誰,都在互相打量,講著曖昧的對話,陷入兩難的困境。即便是佔領者,德國人和日本人,也活得很累。

這好像是一個存在主義的小說。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高堡奇人》美劇已經第四季了

好在,在一片黑暗的統治中,出現了《易經》,無奈的像蟲子一般活著的人們,從爻辭和卦辭中尋找答案。這是小說的一個核心所在。

它與西方的機械宇宙不一樣,被認為是對抗法西斯主義哲學的東方思想,也是人們尋找救贖的希望。它似乎為不確定的世界帶來了新的確定性。算命,即是給出了某種確定的結論。

正是通過《易經》,人們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它與我們的世界是平行的,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是一個夢想成真的烏托邦,在那兒,德國和日本被同盟國擊敗了。高城堡裡的人寫下了一本小說《蝗蟲成災》,記載了他根據《易經》推斷出的那個世界的故事。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高堡奇人》主角之一,沉迷《易經》的貿易大臣

這成了一本禁書,遭德日封殺,但在地下流傳,人人爭讀,甚至德國人和日本人也對它著迷。這是一本書中之書。後來的金·斯坦利·羅賓遜的《蠻荒海岸》也許受了這個的影響。

迪克借《蝗蟲之災》告訴讀者,虛構的才是真實的,而我們天天生活的“現實世界”,是虛假的。

然而,仔細看,虛構的也不是真實的,的確,在《蝗蟲成災》中,同盟國勝利了,德意日失敗了,但它並不是我們今天曆史看到的那場二戰,很多細節已經不一樣了。

戰後的世界也與現實中的不同,比如那段關於五六十年代中國的描寫,很像一九七八年後的中國。蘇聯被拆分,美國實現了民主,而英國變成了集權國家,邱吉爾獨裁當政到九十多歲,最後英美大戰,美國失敗。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實的呢?沒有答案。這反映了迪克的世界觀,因為在他看來,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因此在這書中,他又讓那些爻辭和卦辭彼此矛盾,《易經》最終給出的,是一幅幅無法確認的多重宇宙圖像。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在這裡,迪克把東方古典文化與現代物理學相融,陰和陽的兩個世界,但這個世界之上,是混沌,是無。

即便那些細節也如此,真的文物,假的文物,難以區分,這同時是在暗示,世界是最終要走向混亂的。這是熵所不能挽回的結局。

納粹帝國或美利堅帝國都會是這樣。所以看似能確定地算出未來命運的《易經》又把人引向了更大的命運不確定性。



第三,是更具有文學性的小說。

他構築的圖景,是人類文學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在《血錢博士》中,核戰爭摧毀的世界分裂成了成百上千個小社區,核輻射導致世界上產生了新型智慧生物和有特異功能的變異人,在太空中,還有一個宇航員永無休止地繞地球飛行。

這一幕怪異卻又無比真實,就是這個現實世界的寫照或暗喻。

迪克寫的是人性的最深刻的一面。所以,他的小說更在於人文價值。

他的語言短促而充滿自詰,處處透露出對世界和他人的不信任。

他的文字黑暗、混亂、恐懼、戰慄、怪誕、荒謬、瘋狂、壓抑、糾結,常常是夢囈般的長篇對話,主角也像是活在別人的夢裡,世界隨時會發生翻轉,還彌布了神秘和錯位,敘事經常不連貫,有著宗教或邪教般的本體論情結,是東西方文化碎片的混雜,貫穿了哲學或準哲學的沉思或抽搐。

他的作品往往很難卒讀,也很難理解,更難翻譯。

像《帕莫·艾德里奇的三處聖痕》就是這樣,在整個小說中,現實,幻覺,再難以分開,主人公究竟是外星人的傀儡,還是調查者眼中的幻覺,抑或就是神靈本身的再現,這在迪克神經質一般的寫作中,無法得出結論。

而三處聖痕原指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身上留下的傷痕,後有多位信徒身上莫名出現同樣的傷痕或印記。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帕莫·艾德里奇的三處聖痕》

評論家奧吉斯·巴崔斯如此評論這部小說:“這是一部意義重大、情節流暢、節奏控制堪稱美妙的小說,只要讀上一讀,就能擁有無與倫比的燒腦體驗。”

《波士頓環球報》的一則書評則寫道:“閱讀迪克那神秘莫測、不可思議的小說時,讀者不得不自行判斷到底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夢幻。”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在當今這個世界,在迪克離開我們三十三年後,他的憂慮似乎越來越跟現實一致。

生態環境汙染,霧霾中看不見人形,科技革命帶來了技術對人的奴役,人們像吸食鴉片一樣沉浸在電子產品和遊戲中,宗教在科學昌盛的時代重新成為最大的命題之一,新型的戰爭,包括機器人戰爭和信息戰爭,也包括核擴散以及宗教極端主義之戰,都讓人深感恐懼。

經濟下行,增長乏力,貧富差距擴大,新的極權統治,“不確定”成了描述世界的關鍵詞。



這些都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存在的意義。

而這一切正是迪克表述的主題。


後記


回到開頭,是當年的科幻大師們想錯了未來嗎?

並不。科幻的功能從不是預測未來。它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的意義。

今天,當你感嘆“未來已來”,順便去讀讀迪克吧。

歡迎來到《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

作者 | 小青,科幻愛好者,美國東西方中心訪問學者。中國和迪克氣質最接近的一位重量級科幻作家,就不告訴你是誰


前言、後記 | 船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