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书画名家赏鉴”诚请您的添加关注,感谢您的支持转发!!!祝吉祥、顺意!!!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01日——2020年05月03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值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华大学、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联合策划和举办以“美育人生”为主题的大展,对吴先生一生在国民美育启蒙中所产生的影响做一次宏大的表述。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春雪》 吴冠中 1996
布面油画 30cm×59cm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吴先生各个阶段的优秀作品以外,还呈现出许多相关文献、图片、文章、手稿和画具等。在策展的理念中采用图文交互叙事的方式,作品的分布板块是在其代表性的话语引导下铺陈开来。这是关于一个人的图像叙事和其思维、语言表现的结合,以此让每一位观众能够从外而内去洞悉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再绘高昌(高昌遗址之二)》 吴冠中 1987
纸本设色 61.4cm×45.9cm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

本次展览共展出吴冠中先生的画作111幅,分别来自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分三个单元展示,分别是“风筝不断线”、“形式是画家的生命线”和“风格是背影”。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红莲》 吴冠中 1997
布面油画 66cm×91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早期的还是晚年的,也不论是油画还是彩墨,画面表现无一例外地干净、澄澈,把世间的景象揉成一片纯粹的色彩,再让自然的或世俗中的事物成为点、化成线,变作这混沌之中的声鸣,如浩瀚天宇中的星汉,亦如流星划过夜空的轨迹。

此次大展中,荣宝斋在线联合博物馆奇妙物、清华艺博艺术商店共同推出“百年吴冠中——荣宝斋木版水印主题活动”,带来《双燕》、《江南小巷》、《周庄印象》等多幅吴冠中经典作品木版水印,借此与艺术爱好者一起缅怀艺术大家,共同分享其对于生活与艺术的热忱和挚爱。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吴冠中

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中西绘画交融探索中取得卓著成就的著名画家,清华大学教授。1936年进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42年毕业后任教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公费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50年归国,曾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营建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1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2001年文集《画外话·吴冠中卷》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三届人民文学奖,文集《吴冠中谈美》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2002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生通讯院士;2003年荣获文化部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6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文学荣誉博士。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吴冠中艺术感悟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吴冠中《双燕》
荣宝斋木版水印 38cm×79cm

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吴冠中《江南小巷》
荣宝斋木版水印 45cm×30cm

起最主要作用的还是形式构成……分析其中的造型因素,主要是黑与白的对比,几何形的组合:方、长方、扁方、三角、垂直的、横卧的……简单因素的错综组合,构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这大概便是色调素雅的江南民居耐人寻味的关键。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吴冠中《荷花》
荣宝斋木版水印 46cm×45cm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荷花卷轴汗牛充栋,但那些程式化了的荷图并不令我激动。而荷塘中大块小块叶片之交错,曲线直线穿插之繁杂,连倒影也已被包围进叶丛中,难分水上水下,似乎我只是叶底的昆虫,迷途于花叶的迷宫。我作过不少残荷,着眼于线之曲折,倒影的荡漾,垂莲的点缀,这回彩绘浓妆,似乎想饱餐浓叶重彩的盛宴,愿读者有同样的好胃口。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吴冠中《桥》
荣宝斋木版水印 42cm×45cm

我学过国画,爱传统,感激我的国画启蒙老师。不过我想我不算国画老师的好学生,因我又学西画了,但我并不是国画的叛徒。国画也好,西画也好,学着学着,我 越来越发现它们之间艺术规律的共同性。于是,我想造一座桥,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我总在桥的两岸探寻和勘测,因之,传统的作品、老师的教导以及老师自身漫长岁月中的探索,都正是造桥必需的资料。桥不一定由我造成,但它一定会被造成,而且将有许多样式新颖的桥,我多么想看到(这)座桥的载重量和流量啊!

展讯:吴冠中 百年诞辰艺术跨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吴冠中《新苗》
荣宝斋木版水印 38cm×45cm

风格无处借,它是树,是从幼苗成长的,它长期吸收雨露阳光的滋养,屡经风雪的摧残。不是所有的树苗都能长成大树的,更不可能在数日、数月,或三五年内便长成大树,这是艺术规律,也是生命的规律。真正的艺术是具有生命的,许多技法、工艺、手法被革新了,发现了,这大大促进了艺术的创新,标志着艺术也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应向勇于革新的年轻一代致敬。但不宜将技法创新与艺术风格等同起来。

(注明:文贴转自 荣宝斋在线)


弘扬中华文化经典,传播中华书画艺术.......

向历代 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