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場迎來國際化浪潮 三大期交所劇透“衝浪”方式

如何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建設多元化、國際化的衍生品市場?10月31日由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主辦的第十屆期貨機構投資年會上,與會人士就此展開了探討。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陸豐表示,展望未來,期貨參與者主體將呈現專業化、多元化和國際化格局。“隨著機構投資者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國際業務和衍生品將同步推出,整個行業必然能更好地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

衍生品市場國際化“在路上”

今年,上期所推出了第二個國際化品種20號膠期貨。陸豐表示:“上期所將持續加大期貨品種的國際化研究,積極研究推進現有品種的國際化,包括有色金屬、貴金屬等。研究推進組合保證金制度,積極研究加快提高在境外市場的佈局,探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交割倉庫,增加註冊品牌,推動‘上海價格’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

瞄準建設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大商所也加快了國際化步伐。大商所副總經理王玉飛表示,大商所正努力建設鐵礦石國際定價中心。大商所將持續完善優化國際化相關業務規則,加快推進豆粕、豆油、棕櫚油、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品種國際化,做好QFII等機構參與期貨市場的政策設計和落地服務。

鄭商所推進期貨市場國際化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在年會上表示,作為全球獨有品種,PTA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於去年底平穩實施,邁出了建設國際定價中心的第一步。截至目前,PTA期貨境外開戶數109個,交易佔比約8%。

鄭商所理事長陳華平此前透露,後期會繼續推動相關政策措施的優化完善,不斷提高PTA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同時,積極推進甲醇等期貨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探索與境外交易所開展產品互掛,研究上市以境外基礎資產為標的期貨合約。

資本市場迎來全面國際化浪潮

伴隨著衍生品的國際化,機構投資者也迎來大鬆綁。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資本市場、期貨市場正全面迎來國際化浪潮。

今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宣佈,取消QFII、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10月11日,證監會宣佈,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QFII進入中國市場,有利於引入境外長期資金,優化投資者結構,並幫助上市公司完善治理。”中國絕對收益投資管理協會會長聶軍說,“隨著中國市場引入海外成熟的長期投資者,市場定價將更合理。”

在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看來,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演繹了“三部曲”,首先是產品的國際化,從證券市場的滬港通、深港通,到期貨市場特定品種的開放;其次是投資者的國際化,從成分股納入MSCI指數到QFII額度限制的放開,國際投資者通過特定品種進入期貨市場;再次是私募的國際化,期貨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在明年全面對外開放。

“隨著產品國際化、機構投資者的國際化以及經營機構的國際化,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全面迎來國際化浪潮。”馬文勝表示,期貨公司在內的境內機構要抓住機遇,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國際化浪潮中實現真正的躍升。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