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不从政也没实权,那每天都干什么?

语堂


日本天皇出席各种国家性的礼仪活动,在节假日问候民众,偶尔也负责接见访日的重要外国领导人,这就是日本天皇每天具体做了什么。日本和英国一样,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基本上英国女王每天做啥,日本天皇每天就做啥。少数的那点差别,就在于英日文化和社会情况的细节差别了。


德仁和他的妻子

按照日本宪法,日本天皇是“基于主权所在的日本国民之总意”,将天皇存在的根据和意义制定为“民意的象征”。既然被赋予这样的象征意义,从而才在名义上得以正当保留国家元首的地位,日本天皇每天的作为就是要捍卫这种在当代越来越招受非议的象征意义。那具体是怎么捍卫呢?



天皇要随时随刻在公众面前恪守宪法原则,一丝不苟地进行礼节性的流程,千方百计地做出有利于皇室声誉的举动,竭尽全力表现得符合民众对天皇的期望才行,而日本文化和社会舆论对天皇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这意味着日本天皇绝对不能在民众面前表现出任何品德上的缺陷,不能制造出任何形式的丑闻,不能参与政治,不能有任何会招惹是非的失格行为——总之,就是要天皇每天都在进行“本职工作”时表现得不像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活人,而只像是完美的象征。



退位的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

简单来说,天皇的日常工作就是做体现国家礼仪的工具,负责展示“日本的国民之总意”,成为日本传统国家精神的寄托。 这也是日本皇室是世界上作风最保守的皇室的原因。日本皇室既不像欧洲的王室一样开放,也不像泰国和沙特这样拥有一定实权的王室那般任性张扬。在日本当天皇,虽然地位高贵,但还是很累的。


爸哥哥


日本施行君主立宪制,天皇并没有实权,只是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不过这个“象征”也足够天皇每天有得忙,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作为天皇需要做些什么呢:

  • 第一,按时上班处理文件,形式上对国事行为进行任免批准等;
  • 第二,接待外宾以及进行出访、访问活动;
  • 第三,主持皇家祭祀、相关庆典以及授予荣誉等事务。


二战后,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了下来,《人间宣言》的发表将天皇从神坛上拉下并且失去了所有实权。不过根据日本法律,天皇仍旧可以根据国会提名任命首相,也可以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批准各项法律等。当然,天皇做这些都需要经过国会或内阁的授意,只是形式上需要天皇来做而已。

虽然如此,天皇每天仅审阅大量的文件就非常忙碌了。以明仁做天皇时期为例,平均每年需要审阅批准的文件超过1000份。如果没有其他活动,天皇每天上午9点就要去“菊之间”上班,有时候也需要加班。天皇的工作内容就是认真阅读、盖章、签字等,重复而没有意思。



虽然没实权,但天皇终究是日本的象征与元首,礼仪上有些事情必须天皇来做,首相是做不得的。比如接待元首级的外宾、接受外国驻日使节的国书,以及很多的出访事务等。

明仁时期几乎每年都要出访国外,日本地震等灾害频发,天皇自然也要前去慰问。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是非同一般,而每年日本天皇需要接待的到访外宾也是非常多的。礼节性的各种接待、出访关乎日本的颜面,这样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


作为天皇,自然也是需要打理主持皇家事务的。尽管有宫内厅做主,可主持祭祀之类依旧要天皇来做。在日本皇室,每年的宫廷祭祀就有18次,日本各地还有各种重要典礼,有的也需要天皇参加。

另外,日本很多的奖章、荣誉的授予也需要天皇来做,比如日本国际奖、国际生物学奖等诸多学术界奖章的颁奖,日本内阁成员、医护人员、各项荣誉奖章、文化勋章等名誉颁奖,也要天皇来做。每年这种密集性的各类颁奖活动就超过200次,天皇如果有社交恐惧症,肯定是要受不了的。

总而言之,天皇的工作非常忙碌却又枯燥乏味,对体力与心理都是不小的挑战,以至于明仁天皇在位30多年终于受不了了要退位。


澹奕


这个绝对是假象!日本天皇是有实权的!只是受限于二战战败才不得不由前台转向后台,表面上把首相推到前面,实际上首相也不过是用来背锅的(比如发动二战的天皇就把责任推给了首相),甚至我们从近年来的事可以看到,日本首相先后换了几任了?他们都是出事后主动辞职的!而天皇却屁事都没有,典型的有功劳是天皇的,出事背锅首相的。

日本天皇确实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实权,当时的日本执政权大多落在日本的幕府将军手里,这些幕府将军架空了天皇,把持了朝政。但是呢,并不代表日本天皇就喜欢这种被架空的感觉,历史上日本天皇就曾多次发动政变企图夺回政权,只是因为夺权失败了才不得不把政权寄放再幕府将军那里,这个格局一直持续到明治天皇时期。

在历史上,日本有两个世袭统治人物,一个是日本天皇,一个是幕府将军,这就形成了独立的日本风格政治,“双皇制”,一个是操假实权的天皇,一个是握有实权的幕府将军。但是到了明治时期,由于幕府将军统领的武装力量被美国舰队打败,这幕府将军的实力瞬间降落,这便给了明治天皇重新夺回政权的机会,这便是著名的还政天皇事件。从那以后,日本天皇便牢牢将政权跟军权把控在手里,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二战后,美军收缴了日本天皇的军权(现在日军指挥官是美国人),而政权则归了首相。但是呢,不管什么类型的公文,要想让协议生效必须要有天皇的授权。


优己


很多人以为,天皇只国家象征,已经没有实权,那天皇是不是每天就闲着没啥事儿干呢?

实则不然,天皇政务也是很繁忙的。天皇虽然没有实际的行政权,但天皇可是国家元首地位,也是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天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天皇也有自己要负责的国内和外交政务。

作为大和民族的重要精神象征,作为皇族,年轻时需要学习的东西和普通民众学习的就有区别。他们要学习许多传统文化,需要对日本经济、政治、历史有深入理解,还要学习礼仪社交和外语外交,这些是每日的功课,实际上就很花时间。

当选天皇后,对内和对外都要负责重要责任。对内,天皇每天都需要批阅文件,这就是一个繁重的工作;此外,还需要经常出席国内的一些重要活动,显示天皇的存在感和对活动或某些国家政策的支持;在重要节日,天皇还需要发表讲话,凝聚民族精神,增加节日气氛。

对外,天皇需要出访或接待访客,承担了重要的外交任务。有些外交活动,日本首相不适合参与的,就会让天皇帮忙,例如1992年,中日想要缓和关系,于是日本天皇访华,打破两国关系坚冰。


小溪解局


答: 日本天皇的作用是什么呢?新上任的天皇说的很好,就一句话

“将作为日本和国民象征履行职责”。

你可以说天皇和皇后就是一对花瓶,用来向外国人展示日本国的形象的代言人。从很大层面确实是 这样,但是天皇还是有一些事情要做的。《日本国宪法》将天皇定为日本的“象征”,没有任何实质权力,但这并不是说天皇这个职位就有多么轻松。那么主要的工作有哪些呢?

日本宪法第7条规定,天皇在内阁授权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十项“国事行为”,即

(1)公布修宪,法律、政令及条约;

(2)召集国会;

(3)解散众议院;

(4)公示国会议会总选举之实行;

(5)对国务大臣和法律所定其他官吏的任免与给予全权委任,对大使和公使的派遣状进行认证;

(6)对大赦、特赦、减刑、免除执刑及复权进行认证;

(7)授予荣誉;

(8)对批准书及法律所定其他外交文书进行认证;

(9)接见外国大使及公使;

(10)执行各项仪式。

这些工作就可以把天皇给累个半死。光公文,一天就有将近1000份。更可气的是所有的公文他没有任何话语权,除了签字盖章就别的事情不干。我都觉得请一个人来专门来盖章多好呀。没办法,这就是战败国的结果。 2015年,81岁的明仁天皇全年处理内阁送来的文件1060件,接受授勋者拜谒及会见外国来宾等100多次,视察地方城市17次,这些公务耗时约260天。

接见大使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按照惯例,每个建交国家派来新大使就任,或是旧的大使即将离任,日本政府都会为他安排乘坐明治时代以来的传统马车从东京站一路前往皇居,觐见天皇。除去外国大使,本国派驻外国或国际组织的大使也要在上任、离任时两次获得天皇的接见。

出访和祭祀也是天皇的又一项工作。每年例行的18次宫中祭祀,德仁天皇将来还需要出国访问、慰问灾区灾民以及接待外国元首等。和普通民众不一样,其一年中能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此外还将继续抽出时间从事水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

这个天皇不好当啊


南阁水哥


同如今的英国一样,日本是君主立宪政体,顾名思义既有君主又有宪法。日本的君主就是题目所涉的天皇,日本政治实权掌握在内阁手中,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是首相。日本天皇充当的角色和英国女王类似,主要是百姓的心里寄托和国家的形象大使。但吉祥物也不是好当的,这个任职期为终身的“美好”职业也要承受许多常人所不能忍。



1.选择重要领导人,阅读盖章

神一样存在的天皇在选择国家领导人上有莫大的发言权,其中主要包括内阁大臣和最高法院院长。选择看似简单却不能草莽,尤其是像内阁大臣这样的重要职位,天皇需要在众多的利益斗争中角逐,担负着莫大的责任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天皇的另外一个繁忙工作就是盖章,内阁周一到周五开会,基本每天都会有文件。根据统计,天皇一年需要过目一千多个文件,评论每天看三个。政治类文件可以说就像是老婆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天皇每天像做阅读理解一样面对着这些文件内心也非常煎熬。而且盖章对于天皇来说是风雨无阻的,不论在干什么都需要例行公事立马停下来去看。盖章不易,且行且珍惜。



2.参加各地活动,出席重要场合

日本是一个非常看重节日的国家,有非常多重要的节日。身为吉祥物的天皇每年必须参加的例如植树节、海洋大会、儿童节、新年庆典等就有十几个。日本的每一个县也都有自己特色的节日,百姓都把天皇视为自己的心里寄托,都想邀请天皇来参加。天皇也不好拂了百姓们的心意,所以基本一年四季在各个县城都能看到日本天皇被左右簇拥着的身影和纯朴的笑脸。日本一年大概还有三十余场祭祀大典,祭祀的类型多种多样召开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天皇有时需要凌晨就起床有时甚至半夜就要出动,年轻一些还好,到了一定年纪的天皇就显得很吃力了。天皇还会被受邀去参加各种盛典,被放在最瞩目的位置,无数摄像头聚集,必须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每天生活在显微镜下,想必压力也非常大了。



3.接待外国友人,出访外国参观

国家之间的往来也特别多,作为日本门面的天皇也自然要接待外宾。接待外宾不是吃个饭喝个酒那么简单,天皇需要做足功课,接见人的名字国家习俗此行目的等,天皇都需要了解的明明白白。而且,穿着得体是对外宾的最起码尊重,天皇每天可能需要梳洗打扮数次,每天重复机械一般的生活,还得坚持一辈子。天皇也需要出访,出访除了有生命危险外更得时刻注意礼仪,不可迈错一步更不能说错一句。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天皇又何曾不是,他看似风光伟大,是镁光灯下的宠儿,但他背后的压力和努力却只能在夜晚独自诉说。


小镇月明


日本天皇虽然没有实权,但他的事儿也是不少的,至少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国家元首,日本天皇肯定不至于每天闲在王宫里没事儿。就像英国王室成员经常到世界各国访问一样,日本天皇也偶尔外出访问参观或者接见到访日本的外国领导人,比如今年5月的时候日本的新天皇就接见了到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另外日本天皇最近不是有个登基大典嘛,这个事儿也够天皇忙大半年的。
(德仁天皇登基大典)


在二战结束之前,日本天皇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尽管当时天皇手下也有首相,但那个首相基本相当于宰相,他必须忠于天皇并且服从天皇的命令。然而在二战结束之后,由于美国希望能够借助于天皇稳定住日本民心以防止苏联势力在日本渗透,所以美国人按照本国的模式在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根据美国给日本编写的《和平宪法》,日本天皇为日本国最高元首,但天皇不直接参与日本政治,他只是日本的一个象征。在日本新宪法实行之后,日本天皇也就逐渐隐居幕后。

君主立宪制让日本出现了一些之前很少有过的现象,曾经天皇在日本民众心中就像神一样的存在,老百姓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天皇,但是当美国让日本天皇走下神坛,当时的裕仁天皇也逐渐放下了自己曾经的身段开始跟日本民众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这样的结果对于日本人而言无疑是一个意外的收获。目前日本已经来到了战后第三任天皇的“令和时代”,明仁天皇提前退位,这样日本就有了一位更加年轻的天皇。
(安倍夫妇参见天皇)


因为日本天皇的很多事情基本都是可做可不做,作为国家的象征,日本天皇的日常事务跟天皇个人的性格必然会存在很大的关系。比如明仁天皇在正式退位之前已经有85岁,上了年纪的人腿脚不利索,精力也十分有限,所以明仁天皇在位后期基本就是待在日本国内过自己的小日子,偶尔有日本首相任职或者提出辞职,他需要参加一下首相就职仪式或者接受首相的辞呈。刚刚登上大位的德仁天皇因为只有59岁,他还比较年轻,所以德仁天皇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在日本国内和全世界走一走。
(特朗普和日本德仁天皇)


总之日本天皇也是一个普通人,由于没有实权也不需要治国理政,所以日本天皇的工作比日本首相的工作要轻松很多。日本首相安倍每天都要为国事操劳,他还需要时刻提防政治对手的攻击,但由于天皇是终身制,所以日本天皇平时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他只需偶尔参加一些礼仪性的事务,另外他还可能去接触一下日本民众,其它时候日本天皇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反正天皇这工作干着还是挺舒坦。


李姓先生


日本天皇可能是全世界最奇葩的国家元首——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自古以来万世一系传承着一个皇室的国家,不过日本天皇一直处于有权和没权之间,在历史上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说他是傀儡也一点不为过。那么日本天皇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呢?天皇的权力体系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近代明治维新后宣称“万世一系”并写入宪法,即日本从古代起没有改换朝代,始终都是皇室一系。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大量神话色彩,难以断定古代天皇真实性。从崇神天皇开始考古学才能确认其实际存在,自应神天皇开始的历史之可信度才大为提高。

君主制度就是封建制度,立宪也是资本主义革命之后的产物,君主立宪就是资本主义革命以后,资产阶级的政府要求君主交出了立法权、行政权,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政府。虚君的宪政体制内,君主要交出所有的权利,政府首相才是国家的主要行政人。说穿了,就是将以前的以国王、皇帝手中的立法权、行政权过度到以宪法为中心的国会中、政府中,但君主依然是国家的象征、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或者精神领袖。

日本大化革新前,日本天皇就是“聋子的耳朵”;革新后追寻隋唐的政治制度,一度形成权力集中在天皇本人;随着幕府的形成,天皇又回归庸碌;而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天皇权力又得到拥护;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膨胀,天皇也不得不听从陆军部,海军部和参谋本部的法西斯军官们;二战结束日本战败,日本天皇退下神坛,只是名誉上的天皇至今。

日本天皇也被“神”话,天皇作为现世神存于世间。在以皇国史观为中心的皇民化教育中,日本通过不断的造神运动,让天皇不仅被视为国家象征,还被当作超越宗教的信仰对象(电视剧不是经常有日本军人死的时候要大喊一声“天皇陛下啥啥”的么),也就是说天皇成了世俗界和宗教界的双重领袖。

现代的日本天皇并没有什么实权,主要是为了保留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天皇必须制定下属提供的宪法,自己不能给意见不能出义。有国家国保生命享受比下属高级待遇尊严,在日常内可以有欲望,表面清闲像神圣信仰有格调式,日常以外或许没那么格调,但超出宪法的想法自己不能跟任何人开口也没有投票权。


起名啥的咱不会


日本天皇的确没有实权,无论是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还是军事上的权利一概没有,但也不能说日本天皇在位置上没事可干了,相反地,日本天皇每天要做的事还挺多:传承文化传统、代表国家出访、盖印章。

和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女皇差不多,还有如今的印度总统,日本天皇手中并没有掌握实权,而相对的,他们更多的是作为国家的一个代表、传统文化传承的标志被立。自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受到美国胁迫,日本的《人间宣言》出台,正式奠定日本统领国家的权利从天皇身上被抽走、落入国会之手的后路。

不过就算实权被拿走,日本天皇依旧没有被废,这个制度一直保留至今,而且天皇的即位也有严格的要求,皇室的血脉不容破坏,天皇皇位一脉相承。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日本天皇连实权都没有,难道每天作为摆设受到国家民众的景仰就完事了吗?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严格来讲,日本天皇好歹也是有工作的工薪党,和普通的公司职员差不多。并非说身在皇室,就有随便挥霍的权利了,日本天皇及家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开销,都是要报给国会,最后由民众公共税收报销的。这和英国女皇的运作机制十分相似,而且写给国会的单子上,每条每例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然国会是不给批的。

而至于天皇的工作,除了一个持久性的传统文化标志以外,其实每天还挺忙的。就说国会出来的各种文件需要经过天皇盖章通过这个事吧,天皇每天要盖的章就数以千记了,国会多少人参与议事,天皇大概就要盖和人数一样多、甚至更多的章。毕竟君主立宪制上明明白白地规定国会作出的决策,最终要由天皇审批通过——事实上天皇也只有通过的份,所以也只能明明白白地盖章,这章由别人来盖还不行,只能由天皇亲自授予。

想想看每天要盖这么多的章,不说眼花缭乱,手也要酸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天皇对这些文件是有着“任”与“免”的权利的,但现在的日本天皇大多都把没有实权这个标签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谁没事干会找国会和首相的麻烦呢。

除了阅读文件、审批文件、给文件盖章外,日本天皇作为一个重要的礼仪象征,也经常需要在一些特殊场合出面。比如说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来访,天皇的出面迎接就是一个礼仪化的流程。更多的还是一些国家级的赛事颁奖典礼、和一些晚会的嘉宾,天皇都会到场充当门面,以及日本传统的一些礼仪祭祀场合,也都需要天皇来主持。

所以综合来说,天皇也是个苦命职工,只不过职位是生来就被定好的,还每天都挺忙。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还有不定期抽奖送红包哦。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不禁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日本天皇真的只是一个象征性职位吗?这两个问题,实际上都是相差无几的。

首先来说,日本天皇的存在确实不只是象征而已,至于不从政,没有实权,我觉得还是得分情况讨论,而且也更多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忽视日本天皇存在的实际价值。

在我们多数人看来,日本天皇不过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职位而已,并没有什么职权,如果和英国的女王比起来,其权力确实要小得多。

首先最明显的一点,日本天皇的工作都是“仪式性”的,比如说公布法令、颁布荣誉、会见外宾等等,甚至在日本的宪法里,还有一条天皇的工作就专门叫做:“执行各项仪式”。

说实话,刚开始我觉得这一职位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就是一个象征性职位而已,并不能像古代的皇帝一样还可以行使权力。但是当我看到邵恒老师在对其讲解之后,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裕仁天皇

虽然日本天皇没有参政的权力,但是这个职位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工程而已。与之相反的是,天皇在日本政治中起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日本可能存在的军国主义苗头进行制衡。

如果你熟悉日本的历史,那么你就不难知道,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实际上和天皇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按照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里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归天皇,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统帅权,乃至天皇还可以解散国会。

而正是这样的制度,为军国主义的产生和扩散创造了很好的政治条件。所以在后来,日本军部的势力就开始逐渐增大,并对其他国家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要知道,这些战争都是以维护天皇的旗号发起的,

所以,当日本战败的时候,在当时的美国国内就有很高的呼声,要将当时在位的裕仁天皇当成战犯来进行公开审判定罪。甚至在当时还有人提出,要将天皇制度给彻底废除掉,以此来掐灭日本的军国主义。

不过在当时有一个人并不这么看,他就是麦克阿瑟。他认为要想实现日本的去军事化,那么天皇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因为天皇是唯一能够团结整个日本的重要人物。

麦克阿瑟让裕仁天皇继续当天皇,但是要求他必须公开宣布,自己不是神,而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在二战以前,天皇在日本社会里的地位是神一样的人物,日本民众对他是十分敬畏的。

在1947年的时候,美国还让日本改变了皇室是继承规定:只要现任天皇直属的男性后裔,或者是他的兄弟、叔伯才能继承天皇的位置。这一条款的出现,很好地避免了日本皇室利用家族的其他分支,来重新唤起军国主义。

此外,美国还有新的计划,那就是在裕仁天皇的儿子“明仁天皇”上面下功夫,其原话是这样说的:

“明仁天皇要被当作一个能够传播价值观的渠道来培养,这些价值观是美国要用来重建日本的。”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让他来接受美国式教育,不过也正是这样,才使得明仁天皇形成了和平主义的政治倾向。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他的很多行为上都能看出来。

明仁天皇

比如在结婚这件事情下,过去日本皇室都只能和皇室的成员结婚,但是明仁天皇并不是这样,他打破这一惯例,和一个在网球场上认识的普通姑娘结婚。他们两人不仅志趣相投,同时也还经常和公众互动。

但是问题来了,就算日本天皇在价值观上接受了和平主义,但他还是没有实际权力,这又怎能制衡日本军国主义的苗头呢?

关于这一问题,邵恒老师说到了——其实答案就是在上述进行的那些仪式性活动中。明仁天皇在任期间,持续不断地通过公众活动来宣扬和平主义,大力呼吁日本对战争当中的暴行进行反思。

2015年的时候,安倍政府通过了一条能让日本军队参与到海外冲突当中的条款。明仁天皇虽然不能直接给予优回击,但是他特意在当年日本投降纪念日的演讲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希望战争的野蛮永远不被重复”。

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这些公众活动,虽然说天皇不能直接参政,但其公众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公众活动,明仁天皇实际上为自己塑造出了一种道德权威。

所以,现在你还觉得日本天皇只是一个象征性职位吗?

通过看邵恒老师的讲述,对我来说启发还是很大的,因为以前对日本天皇这一职位的认知还是比较浅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