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注!中國小夥在非洲"種"出100多萬噸水稻,還當上了"酋長"

大米,對中國老百姓來說再平常不過,可就是這樣平常的食物卻讓尼日利亞人發了愁。他們喜歡吃大米,但是他們國家大米產量很低,儘管每年進口大米超過300萬噸,還是無法填補缺口。然而一批中國農業專家的到來,幫助了尼日利亞人

增產100多萬噸稻米,讓80多萬名尼日利亞人吃上了大米飯。其中一位專家還被尼日利亞一個部落授予了部落酋長稱號,這位專家就是長江大學(原湖北農學院)農學系種子專業8602班校友王學民

央視關注!中國小夥在非洲

結緣非洲

2004年,為了改善大米嚴重不足的現狀,尼日利亞政府找到一家中國企業來幫助尼日利亞人解決吃大米的難題。最終,中地海外集團有限公司被選中,9名中國農業專家加入了這家企業,王學民便是其中之一。2006年,這家企業在尼日利亞凱比州承包了一個佔地2000多公頃的荒廢農場。從那時開始,王學民便與凱比州的瓦拉鎮上的人們打起了交道、交上了朋友。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雖然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與農田水稻結下了不解之緣",但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會來非洲種水稻,而且一種就是十多年。

央視關注!中國小夥在非洲

王學民剛到瓦拉農場時,這裡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田地裡的雜草長得比莊稼還壯實。項目剛開始時,他每天到農場試驗田幹活,中午還得派車回營地取午餐。隨著項目的逐步推進,周圍村莊不少人被吸引過來,村民們騎著摩托車到田間地頭販賣起食物與水來。農場附近原來沒幾戶人家的奇帕米利村,慢慢搬來了不少新住戶,還有了像模像樣的飯館,漸漸發展成有一定規模的小鎮。

央視關注!中國小夥在非洲

技術致富

經過十多年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努力,王學民他們培育的"伽瓦1號"從綠色西非農業有限公司的數百個水稻品種中脫穎而出。經過尼日利亞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與同期當地主推品種Faro44相比,"伽瓦1號"的平均產量要高出至少30%。2017年,"伽瓦1號"成功在尼日利亞註冊登記,成為第一個在尼日利亞被定名的由私營機構培育的水稻品種、第一個在尼日利亞被政府正式定名並同時推薦到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其他國家的水稻品種。此外,王學民團隊還結合當地土壤特點,為當地農民"量身定製"出新的種植方式——"撒播耙地"這種種植方式比常規種植的產量高出至少30%,最多時甚至能高出一倍。

央視關注!中國小夥在非洲

王學民所在的這家中國企業改變了當地傳統的種植模式幫助尼日利亞人增產了100多萬噸稻米,讓80多萬名尼日利亞人吃上了大米飯。他們為2萬多名尼日利亞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帶動5000多戶當地農戶增收致富。他們和當地人成為了好朋友、好兄弟,王學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布萊辛是從尼日利亞東北部的包奇州輾轉來到瓦拉農場,她說:"這裡有農田,更有技術,中國技術讓我們的日子好起來,我們再也不用為自己的生計發愁了。"

央視關注!中國小夥在非洲

央視聚焦

"人是需要情懷的。在我看來,這種情懷就是無論吃多少苦,也要無愧於國家的培養,無愧於自己的夢想。"現階段,王學民為自己制定的目標是把國內的再生稻技術推廣到尼日利亞,爭取種兩季、收四次,進一步提升當地農戶的種植能力和水平,從而大幅提高收成。"再生稻技術適應尼日利亞的土壤、氣候條件。"他表示,第一季1月種,4月收,一個半月後就可再收;土地休息一個月左右,第二季6月種,10月收,再一個半月又可收一次。每一次的收成都至少能達到原稻的一半。"利用這種技術,在現有種植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尼日利亞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糧食自給,這對於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來說意義重大。"

付出的背後總是會有酸楚。回憶起在非洲的日子,王學民說:"那個時候來到非洲,兒子正上小學2年級現在都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但是我現在做夢還是能夢見他小時候的樣子。雖然付出很多,但一想到我們讓這裡的非洲兄弟吃上了大米、填飽了肚子,覺得對小家的歉疚又不算什麼。"今年1月9日,《人民日報》曾這樣報道:尼日利亞西北部凱比州的瓦拉農場,一塊塊稻田整整齊齊,滿眼望去金黃一片……"中國技術讓我們的日子好起來"。今年4月8日,

中央電視臺《致富經》欄目也講述了關於王學民在非洲種水稻的故事。2018年11月1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也多次對王學民進行了採訪。

央視關注!中國小夥在非洲

迄今,已在尼日利亞工作了13年的王學民,從一名水稻專家,成為了綠色農業西非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和瓦拉農業機械化示範農場的負責人。談及瓦拉農場的未來時,他豪情滿懷:"我一定要再多幹幾年,發揮自己的價值。我要讓中尼兩國友誼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長江大學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長江大學官網、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