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中国小伙在非洲"种"出100多万吨水稻,还当上了"酋长"

大米,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再平常不过,可就是这样平常的食物却让尼日利亚人发了愁。他们喜欢吃大米,但是他们国家大米产量很低,尽管每年进口大米超过300万吨,还是无法填补缺口。然而一批中国农业专家的到来,帮助了尼日利亚人

增产100多万吨稻米,让80多万名尼日利亚人吃上了大米饭。其中一位专家还被尼日利亚一个部落授予了部落酋长称号,这位专家就是长江大学(原湖北农学院)农学系种子专业8602班校友王学民

央视关注!中国小伙在非洲

结缘非洲

2004年,为了改善大米严重不足的现状,尼日利亚政府找到一家中国企业来帮助尼日利亚人解决吃大米的难题。最终,中地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被选中,9名中国农业专家加入了这家企业,王学民便是其中之一。2006年,这家企业在尼日利亚凯比州承包了一个占地2000多公顷的荒废农场。从那时开始,王学民便与凯比州的瓦拉镇上的人们打起了交道、交上了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虽然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与农田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来非洲种水稻,而且一种就是十多年。

央视关注!中国小伙在非洲

王学民刚到瓦拉农场时,这里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田地里的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壮实。项目刚开始时,他每天到农场试验田干活,中午还得派车回营地取午餐。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周围村庄不少人被吸引过来,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到田间地头贩卖起食物与水来。农场附近原来没几户人家的奇帕米利村,慢慢搬来了不少新住户,还有了像模像样的饭馆,渐渐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小镇。

央视关注!中国小伙在非洲

技术致富

经过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努力,王学民他们培育的"伽瓦1号"从绿色西非农业有限公司的数百个水稻品种中脱颖而出。经过尼日利亚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与同期当地主推品种Faro44相比,"伽瓦1号"的平均产量要高出至少30%。2017年,"伽瓦1号"成功在尼日利亚注册登记,成为第一个在尼日利亚被定名的由私营机构培育的水稻品种、第一个在尼日利亚被政府正式定名并同时推荐到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其他国家的水稻品种。此外,王学民团队还结合当地土壤特点,为当地农民"量身定制"出新的种植方式——"撒播耙地"这种种植方式比常规种植的产量高出至少30%,最多时甚至能高出一倍。

央视关注!中国小伙在非洲

王学民所在的这家中国企业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种植模式帮助尼日利亚人增产了100多万吨稻米,让80多万名尼日利亚人吃上了大米饭。他们为2万多名尼日利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5000多户当地农户增收致富。他们和当地人成为了好朋友、好兄弟,王学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布莱辛是从尼日利亚东北部的包奇州辗转来到瓦拉农场,她说:"这里有农田,更有技术,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我们再也不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了。"

央视关注!中国小伙在非洲

央视聚焦

"人是需要情怀的。在我看来,这种情怀就是无论吃多少苦,也要无愧于国家的培养,无愧于自己的梦想。"现阶段,王学民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把国内的再生稻技术推广到尼日利亚,争取种两季、收四次,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户的种植能力和水平,从而大幅提高收成。"再生稻技术适应尼日利亚的土壤、气候条件。"他表示,第一季1月种,4月收,一个半月后就可再收;土地休息一个月左右,第二季6月种,10月收,再一个半月又可收一次。每一次的收成都至少能达到原稻的一半。"利用这种技术,在现有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尼日利亚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粮食自给,这对于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意义重大。"

付出的背后总是会有酸楚。回忆起在非洲的日子,王学民说:"那个时候来到非洲,儿子正上小学2年级现在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但是我现在做梦还是能梦见他小时候的样子。虽然付出很多,但一想到我们让这里的非洲兄弟吃上了大米、填饱了肚子,觉得对小家的歉疚又不算什么。"今年1月9日,《人民日报》曾这样报道:尼日利亚西北部凯比州的瓦拉农场,一块块稻田整整齐齐,满眼望去金黄一片……"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今年4月8日,

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也讲述了关于王学民在非洲种水稻的故事。2018年1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多次对王学民进行了采访。

央视关注!中国小伙在非洲

迄今,已在尼日利亚工作了13年的王学民,从一名水稻专家,成为了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和瓦拉农业机械化示范农场的负责人。谈及瓦拉农场的未来时,他豪情满怀:"我一定要再多干几年,发挥自己的价值。我要让中尼两国友谊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官网、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