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專業的醫學儀器,古人是如何預測胎兒性別的?

十月懷胎,寶寶前後加起來需要有10個月

的時間待在媽媽的肚子裡面。而爸爸媽媽們對於這個即將要來到他們生命中的寶寶是男是女會抱有一種好奇。尤其是在古代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下,父母都希望得一弄璋之子,以後繼承家業。

在現代,我們可以利用各種高科技手段來進行判斷,常用的是B超檢驗。除此之外,一些老人還會用民間的土方法進行判斷。那麼就古代來說,沒有今天先進的科技手段,他們又是如何加以判斷的呢?

古人沒有專業的醫學儀器,古人是如何預測胎兒性別的?

到了科技發展的今天,還是會有不少老人根據民間流傳下來的方法來對胎兒的性別進行判斷,這些方法或者說經驗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聽到過一些。有依據母親表情進行判斷的,即母親表情較為嚴肅的話生男孩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母親表情和藹的話則會生女孩的可能性大。

有根據孕婦肚子形狀進行判斷的,如果孕婦的肚子兩旁寬大則會生女孩,如果肚子中間凸出則會生男孩。有根據母親飲食習慣進行判斷的,母親喜歡甜食的話會生女孩,而喜歡酸食的話會生男孩。這個說法在今天還經常被拿出來調侃。

另外,如果母親的飲食習慣發生變動則會生男孩,沒有改變的話會生女孩。有根據母親在家庭中是否主權來判斷的,在家庭中若是妻子主權則會生男孩,若是丈夫主權則會生女孩。有根據寶寶在母親肚子裡的反應情況判斷的,如果寶寶踢母親肚子右側則生男孩,如果踢的是左側則生女孩。

另外,

如果寶寶在肚裡經常活動則是女孩,反之是男孩。還有一種說法,如果第一胎寶寶的大腿上有一條橫紋,那麼下一胎還是男孩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有兩條橫紋,那麼下一胎是女孩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這些都是根據經驗做出的一些猜測 ,有一些可能性,當然也出於隨機性。

古人沒有專業的醫學儀器,古人是如何預測胎兒性別的?

古代對胎兒的判斷也多根據以往的經驗,這些經驗多是民間傳聞,其中也不乏一些傳統醫師對之前的經驗進行總結,撰寫成文。最早記述胎兒判斷的書是宋元時期的古代說書《武王伐紂平話》,裡面記載了妲己對孕婦腹中胎兒的判斷。

妲己對紂王說她能判斷出腹中胎兒是男是女,她吩咐一名懷孕婦女進來坐下又站起來,並根據這名婦女站起的的提腳姿態進行判斷,如果先提起的是左腳則是男孩,先提起的是右腳則是女孩。後紂王下令剖腹來驗證。

有關記載商紂王殘忍暴行的典籍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在《墨子·明鬼下》裡面就有:“昔者殷王紂……焚炙無罪,刳剔孕婦。”以及在孔安國傳中也有記載道:“懷子之婦,刳剔視之。”這些記載除了揭露出商紂王的殘酷行徑,也從側面反應出中國對胎兒性別判斷出現的時間之早,那個時候的依據便是“男左女右”。後

來這個說法在民間的講唱文學的推動下一直流傳下來。

古人沒有專業的醫學儀器,古人是如何預測胎兒性別的?

除了民間傳聞,另一個胎兒性別判斷方式來自於醫師的判斷。相較之下,醫師的判斷要比傳聞更讓人信服和接受一些。醫師的基本做法是對孕婦脈象、面相、行為等來做出性別診斷。在晉人王叔和的《脈經》中有提到說,胎兒的身體性質與會母體的狀態是相互影響的,所以可以通過診療孕婦脈證來推測胎兒身體特徵。

古代醫學一般認為左手脈屬陽而右手脈屬陰,通過把脈診斷後若婦女左手沉實則是男,右手浮大則是女;如果雙手手都沉實,則是二男,雙手都浮大,則是二女。後又有尺脈脈相判斷:“尺脈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

古人沒有專業的醫學儀器,古人是如何預測胎兒性別的?

隋代的一本醫學著作《諸病源候總論》中指出,可以通過觀察胎兒父母的行為來分辨胎兒的性別。一種方法是觀察胎兒的母親,從背後呼喚孕婦,如果婦人回頭的方向是向左則表示會生男孩,回頭的方向是右側則會生女孩。另一種是觀察胎兒的父親,即

“婦人妊娠,其夫左邊乳房有核是男,右邊乳房有核是女。”

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在《脈經》基礎上又提出了通過觀察孕婦脈證頻率也可以分辨性別,如果孕婦左手脈搏頻率較快則為男孩,右手脈搏頻率較快則為女孩。到了宋代,醫學家們積極總結前代經驗基,並在此基礎上對胎兒性別預測方法進行了深化和擴展。

比如在《察病指南》中,醫學家將隋人提出的觀察乳房徵兆的方法中觀察父親乳房轉移到了觀察母親的乳房。從胎兒父親轉移到了母親身上,認為“左乳先有核者為男,右乳先有核者為女”。宋代確實有預測胎兒性別成功的案例。“士人陳堯遵妻病,眾醫以為勞傷”,眾醫師都以為是患病,但醫師郝允卻認為是懷孕,且所懷胎兒為男孩,後來結果得到驗證。

古人沒有專業的醫學儀器,古人是如何預測胎兒性別的?

在古代還有依據陰陽術對胎兒性別進行預測的。《淮南子·汜訓論》記述道:男子數從寅,女子數從申起。用陰陽術來干預男女,講究男女在某個特定的時間行房事能夠影響胎兒性別的形成,而某個特定的時間指的是“陽日陽時”。另外,古人認為胎兒的性別可從母親的形象氣色中表現出來。婦女的右耳厚生女孩,左耳厚生男孩。另外,婦女唇青齒白生女孩的可能性較大。

當然這些民間的傳聞與所謂的經驗放到今天來說都是偽科學,從科學方面來說,男女性別的判斷基於染色體序列。古代的經驗只是存在一種概率,不能作為正確的判斷標準。當然,我們不能存在狹隘的性別歧視,每一個寶寶的降臨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份寶貴的禮物。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值得父母付出同樣的最大的愛。

參考文獻:

劉安 淮南子 廣州出版社 2010年

王叔和 脈經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