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大敗局》3、健力寶,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

能夠聆聽何需閱讀

點擊上方藍色標識讓曉書童說給您聽


解讀《大敗局》3、健力寶,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中,健力寶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這種橙紅色的氣泡水一直是中國市場上知名度最高的飲料品牌。不曾記得從何時起,健力寶逐漸淡出了我們的選擇,這背後是一段時代故事,一個落寞淒涼的故事。

和我們上期節目一樣,健力寶的故事同樣始於1984年,聯想、海爾、萬科等等這樣的公司都相繼成立於這一年,它們中的一些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世界500強的超大型企業集團。但在早些年的時候,健力寶才是他們當中最耀眼的。


橙色氣泡水的強勢崛起

李經緯這時是個45歲的中年人,他童年喪父,少年亡母,自幼在孤兒院裡長大,成年後當上了三水體委副主任。在政府工作受人排擠後,被髮配到了縣裡的一個小酒廠當廠長。有一次,他去廣州出差,一聽罐裝的可口可樂讓他萌發了讓酒廠生產飲料的念頭。於是,一種叫做健力寶的橙色運動型飲料就這樣誕生了。

在當時消費者的眼中,易拉罐的飲料包裝無疑是高檔飲料的代名詞。但是在當時,我們國內根本就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生產這樣的易拉罐。李經緯的小酒廠就更是不可能自己生產了。最後是他四處奔波,竟然說動了深圳的百事可樂公司為他代工生產健力寶。

健力寶就在1984成為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這一年,中國奧運代表團在奧運會上取得的成功,極大的激發了全民的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作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健力寶也隨著獲得了難以想象的關注。自此之後一炮而紅,被譽為中國魔水。

李經緯就這樣交上了好運。第二年,健力寶的銷量翻了5倍;第三年比第二年,又翻了8倍,銷售額達到了1.3億。

1987年的時候,廣州將舉辦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三年前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的成功,讓李經緯也絕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他以比可口可樂公司翻出1倍多的出資代價,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六運會的指定飲料。在整個體育中心,大到牆壁,小至垃圾桶都鋪天蓋地印上了健力寶的廣告,入場的8萬名觀眾,每人贈飲一聽健力寶。放眼望去,整個環形體育場,星星點點全是健力寶。

隨即,在六運會的第二年,實現了2.7億的銷售額;再下一年,銷售額將近5億元。到1994年,健力寶的年銷售額超過18億元,這樣的規模,舉目國內,無人可及。在此後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健力寶一直都是民族飲料的第一品牌。


亂世紛戰下的倖存者

到了90年代的中後期,中國保健品和飲料的市場競爭,變成了一場沒有道德底線的遊戲,各類“包治百病”的保健飲品噴薄面世。面對這樣一場遊戲的時候,李經緯展現出了卓越的定力和善良的秉質,健力寶並沒有跟著太陽神大打廣告戰,他的廣告投放一直很有節制,始終都是以運動為廣告投放的主軸。健力寶也沒有跟著飛龍、三株走上任意誇大功能、欺騙消費者的歧途。所以在1997年,全國保健品市場信用崩塌的時候,健力寶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李經緯也沒有走上多元化擴展的道路,健力寶的產品線一直都非常的單純,現金狀況也很好,資本運作始終都在力所能及的範疇之內進行。

在這場保健品飲品的混戰中,只有兩位倖存者:一位是娃哈哈的宗慶後,另外一位就是拒絕了誘惑的李經緯。

人性本就是貪婪的,而作為企業家,可以直言的是,如果沒有強烈的慾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就離他很遠了。在健力寶的成長史上,又一個讓人十分好奇的問題,為什麼李經緯能抵禦住誇大產品功效增加銷量的誘惑,為什麼他就能夠控制得住自己的慾望,沒有讓企業走上多元化擴張的道路呢?不單單是在今天說到的保健品和飲料行業,就連在之後解讀《大敗局》的節目中,你都會聽到很多堪稱優秀的企業家墜落於此的故事。

那李經緯是如何控制慾望和抵禦誘惑的,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第一,李經緯對健力寶有著可口可樂般的自信。他認為,不用擴張產品線,一罐健力寶足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他曾在很多場合表現出對可口可樂的景仰——這個百年不變其神秘配方,並最終成就全球第一飲料霸業的品牌。

從這個角度出發,李經緯自然對只有一個單品的健力寶品牌非常愛惜,從不涉險做對品牌可能帶來傷害的事情。所以他嚴令禁止讓健力寶像飛龍和三株那樣的把自己產品的療效誇大。

解讀《大敗局》3、健力寶,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


致命一問:健力寶是誰家的?

第二個關鍵原因,則要隱蔽和敏感很多,就是李經緯根本就不願意讓企業的規模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可是作為一個企業家,竟然不想把企業做大,這是為什麼呢?事情的起源就要追溯到健力寶的產權歸屬問題了。

健力寶確實是李經緯獨立做大的事業,沒有李經緯就根本不存在健力寶,這是顯而易見的。但事實的另外一面是,健力寶是三水的地方國有企業。這家公司在產權歸屬上,與李經緯沒有任何關係。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面,健力寶成名後所繳的稅一直是三水地方財政的支柱,在極盛時期甚至佔到了8成的比例。

所以在創業的前10年,李經緯是三水民眾心目中的英雄、地方財政眼中的財神爺,地方官員對健力寶的支持也不遺餘力,在企業用地劃撥和各項優惠政策上都予以傾斜。

這種尊崇和厚愛固然讓李經緯非常感激與得意,但是並沒有解開他內心的那個產權之節。他早已意識到國有體制不可能讓健力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持續旺盛的生命力。

雖然地方政府對企業政策上有所傾斜,但同樣也有各種限制。比如為了完成就業率,三水明確規定健力寶的員工必須保證本地人要佔到45%的,各種裙帶關係的帶入更是頻頻發生。

正是這種深層次的焦慮,讓李經緯在創業10年後開始重新思考企業的成長路徑。在90年代後期,隨著一些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一觸即潰的慘敗,政府開始嘗試“國退民進”的政策,國有資本從競爭性領域中退出,經營者開始允許以各種方式獲得企業的資產,這種大環境的變化讓產權意識逐漸甦醒的李經緯非常的興奮。

在他的設計藍圖中,健力寶未來上市,將一次性解決經營團隊的股權問題。同時,他決定投資10億元在廣州建造健力寶大廈,然後把公司的總部從偏遠而關係複雜的三水遷出來。在完成上市和建造大廈這兩件事之前,李經緯和他的團隊深知,如果健力寶的規模越大、效益越好,那麼他們購買這家企業的成本也就越高,甚至,可能性就越低。

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推論,李經緯控制健力寶的成長速度,是在一個重大謀劃下的有意而為。


政商交惡

1997年,健力寶大廈落成,李經緯按計劃將公司遷到了廣州。此時原先的三水縣也成為了三水市。表面上看健力寶的銷售額和品牌都達到了歷史高峰,但鮮為人知的是,李經緯與三水市政府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嚴重惡化的境地。

在三水市政府官員們看來,李經緯在產權上所耍的花招無異於判離。

自1998年開始,三水市政府加強了對健力寶資金的掌控,並開始懷疑李經緯的種種行為有轉移資產之嫌。當懷疑像魔鬼一樣橫在合作伙伴之間的時候,任何理性或善意的判斷都會被扭曲和誤解。而在未來將近6年的時間裡,個性豪爽耿直的李經緯始終沒有放下面子,主動與政府部門溝通以緩和關係,這也許是他最大的失誤。

1999年,三水市政府大換屆,就在這一時刻,健力寶集團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制的改造方案,李經緯開出的價格是4.5億元,並在3年內分期付清。

三水市政府方斷然拒絕,理由是李經緯和他的管理層們有用健力寶的資金來買健力寶之嫌。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出手健力寶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從宏觀層面上來看,三水市自98年開始,國有企業的改制已經完成了80%,健力寶成為了最後一個待改制的大型國有企業。具體到健力寶,公司的業績也在大幅度下滑。因此,儘快將健力寶出手,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唯一剩下的問題只是將這個正在由“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的企業賣給誰。

結果,在健力寶的改制會議上,90%的政府官員主張賣掉健力寶,但,決不賣給李經緯團隊。健力寶和李經緯的悲劇命運,在這一刻被強勢的決定了下來。面對這個有著極高價值的品牌,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鯊魚聞腥而動,悄悄向三水圍攏。它們均不在陽光下游行,而尖銳的牙齒已經兇猛的露出。


張海登臺

最初,三水市政府打算以3.8億的價格,將健力寶100%的股份全部出售給一家新加坡的公司。這一決定讓李經緯難以接受,他無法理解為什麼市政府寧可把企業賣給素不相識的外國公司,也不肯賣給嘔心瀝血,一手將企業創建起來的自己。

當然了,李經緯也不會坐以待斃,他也使出了渾身解數應對此事。一方面,在他的幕後策劃之下,一時間“健力寶被無情賤賣”、“中國第一民族品牌旗幟被砍”等輿論報道鋪天蓋地而來,而健力寶團隊一直對外宣稱願意以4.5億元的價格替健力寶贖身,一時間新聞鋪天蓋地,其間夾雜的高昂情緒讓三水市政府難以招架。另一方面則對試圖進入健力寶進行查賬的新加坡公司,展開了全面抵制。

新加坡方案就這樣很快的流產了,李經緯小勝一局。但此時,三水市政府和健力寶雙方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無法調和的對立局面。

在新聞輿論的壓力下,三水市政府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一個國內買家,這樣才能合理合法的阻止李經緯團隊的管理層收購方案。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與健力寶齊名的娃哈哈,娃哈哈的掌門人宗慶後是浙商的典範,為人精明,出手謹慎。對健力寶當然是十分動心,卻苦於不瞭解公司的實際家底,對健力寶強勢的企業文化也頗為忌憚。

李經緯再次站到了宗慶後和三水市政府的中間,通過各種渠道對宗慶後軟硬皆施,最後李經緯還是說服了宗慶後高抬貴手。

到了2002年的時候,在李經緯擊退新加坡人,勸止宗慶後之後,他與三水市市長約定,一個星期時間內,李經緯團隊一次性拿出4.5億,買走健力寶所有股份,從此雙方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然而,眼看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之際,命運再次殘忍的捉弄了李經緯。

這個時候,一個叫做張海的28歲年輕人登場了,他是近30年來中國企業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張海是河南開封人,1974年出生。在小學老師的眼裡,他是一個仗著小聰明,喜歡撒謊,且撒謊從來不臉紅的人。21歲的張海下海經商,入主了一家叫做凱地投資的企業,在他25歲的時候,就擔任中國高科的董事長。他後來頗為得意的說:“我是國內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後來張海用短短几年的時間,在灰色而驚險的中國資本市場構築起了一個威名赫赫的“凱地系”,與唐萬新的“德隆系”和呂梁的“中科系”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幾大股市莊家。

張海在飛機上無意的看到了健力寶打算出售的新聞,當即就買了一張機票,匆忙趕往三水市。張海的出現,讓心有不甘的三水市政府如遇曠世知音,儘管所有人都對他的年輕難以置信,可是他所代表的“凱地系”和中國高科卻是如雷貫耳。這個年輕人的名片上更是羅列著一個個顯赫的頭銜:東方時代投資公司董事長、中國高科董事長、方正科技董事、香港惠德基金董事局主席等等等。

淳厚而心急的三水市政府官員們實在分不清眼前這個年輕的神秘人物到底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不過確定的是,這個年輕人的背景和開出的條件是讓人滿意的。張海承諾按李經緯的出價收購健力寶,出面收購的公司是一家純種的國有企業——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以下我們簡稱浙江國投。

幾天之後,還在四處籌措資金的李經緯被緊急召到市政府,他屁股還沒有坐到椅子上,市長就開口告訴他:“我們已經定了,決定把健力寶賣給浙江國投。”

在接下來的簽約儀式上,功敗垂成的李經緯如一匹被棄的老戰駒,默默的坐在會場一角,難掩一臉的落寞神情。第二天,李經緯含淚仰天,不發一語的照片被刊登在國內所有的新聞網站和財經媒體上,這悲劇的成為了李經緯最後一次悲愴亮相。從此,這位個性開朗的老者再也沒有在公開的媒體上說過一句話。

而且,命運之神還沒有就此放過他,在簽約儀式之後的第九天,李經緯在家中突發腦溢血,自此,再也沒有離開過病房。幾個月後,廣州省人大以涉嫌貪汙為名,罷免了李經緯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解讀《大敗局》3、健力寶,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


步步臭棋,暴殄天物

我們來看看接盤健力寶之後的張海,這位神奇的年輕人身繞眾多的光環,但卻就是沒有錢。浙江國投是一個爛賬纏身,自身難保的國有企業。但他憑藉健力寶每月有超過2億的銷售現金進賬和資本運作,還是籌集到了1億的首付款給了三水市政府。可惜,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張海,對實業的運作卻並沒有太多的經驗。

或許是他想擺脫李經緯的前任光環,張海決定新造一個飲品投放到北京和上海等中心城市,但那些地方可不是健力寶的大本營廣州,跨國大品牌的競爭空前激烈,結果新產品出師未捷身先死;又或許是這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空降掌控健力寶這艘飲料巨輪過於吃力,他大刀闊斧裁掉了8成的老營銷員,換成了易於管理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結果這些行業新手除了賣力張貼海報和安裝涼棚外,百無一用。

總之,張海在走出一步又一步的臭棋後,讓他的新產品成了當年度飲料行業最大的笑話。從資本市場借來的力,在這時也發揮出了其雙刃劍的殘酷。兩年後,董事會的內部勢力將張海逐出了局。健力寶後來兜兜轉轉,最終被賣給了統一集團。張海則被廣州警方以“涉嫌挪用資金”為案由拘留,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在風雲突變的資本遊戲中,張海以為自己是一個下棋的人,但最後自己不過一顆棋子而已。

那李經緯呢?2011年,他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此時的李經緯身體偏癱,長期住院休養。一旦他的身體轉好,就要出庭面對貪汙的刑事指控。這就是健力寶故事最具黑色幽默的結局:所有人,甚至包括李經緯自己,都不希望他的身體好起來。

2013年,李經緯因病去世,享年74歲。故事主角悲劇淒涼的收場,不禁讓人感慨

“一瓶魔水,廿載豪情,從來中原無敵手;半腹委屈,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


回到今天來看,健力寶這個品牌存活了下來,但昔日的龍頭老大早已不復當年勇。這就是中國第一飲料品牌健力寶的興衰實錄,最後在一片狼藉中曲終人散。

在2000年前後的國有企業改革中,健力寶可謂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在這個過程中,對現有經營層的無情排斥,與對外來力量的盲目信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健力寶的案例中,所有你能夠想象到的商業戲劇性都逐一上演,它充滿了那麼多的偶然,卻又彷彿早已滑行在一條必然的悲劇之軌上。

2006年12月,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在北京舉行,健力寶集團董事長葉紅漢在發言的時候,說到了一個幾乎已經被人們淡忘的名字。他說:“健力寶今天還活著,我覺得主要有幾個核心,一個是品牌影響力,還有一支忠誠於健力寶的經銷商隊伍,以及健力寶對品質的一貫堅持。這三個要素是當年健力寶的創始人李經緯先生留下的遺產。在這裡我還要感謝李經緯先生。”

他說這段話的時候,四周端坐著中國最重要的飲料公司巨頭們,所有人均不動聲色。



解讀《大敗局》3、健力寶,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