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西周 青铜方鼎

周人分封的历史背景是比较复杂的,很难一开始就建立起中央王室的绝对权威,也难于建立起一个绝对实力很强的中央王国。因此也不可能严格做到周礼系文献所说的那种整齐划一,如王畿千里、诸侯五百里之类的。这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实力允不允许,周人兴起时实力并不强;二是封建本身不允许,封建之义,本来就是将王族、亲信作为屏藩保护自己的;三是实际条件也不允许,当时的关陇存在许多戎人部落,而东部的殷商遗民又有随时翻盘的可能性。实际上,周人自己的中央王国并不小,晋、楚、齐、秦等大国是后来才成长起来的,当初也只是县级规模而已。最后,周人在中央王国实行的是一种“双戴君主制”,化解了许多潜在风险,是非常成功的创举,令后世的不列颠人都相形失色。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始建于宣王时期的平遥古城墙

周初封建的背景

周人是牧野之战的领导者,但却不是主力部队的提供者。按照《逸周书·克殷解》,周人仅有“周车”350乘。以往,人们并不知道周车是什么样子的,但是2014年考古人员在周原终于发现了带有青铜轮牙的马车,却大失所望,这种马车脱胎于200年多前的殷墟武丁时期形制,追根溯源,与中亚的马车一脉相承。因此,从武器方面来讲,牧野之战时的周人并没有掌握什么秘密武器。马车的数量也不行,才有350乘。

但是牧野之战时,《史记·周本纪》,周人方面的战车数量达到了4000乘。众所周知,与周人联盟见于史册的主要是长江流域族群如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等,但这里却细思极恐:这些南方族群并不善于战车。那么戎车是哪里来的呢?答案当然是:西戎。周文王是史上最厉害的战略家,“文王事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征伐之权。他在与戎人的战争中积累起来了不俗的实力,而后又与戎人结成战略联盟,反手剪商,终于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战略效果。与周人关系紧密的戎人主要是姜姓之戎和申戎,世代有姻亲之好。剪商之后一直到周穆王的100多年里,周人与戎人都是战略盟友,为周人在东方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殷墟戎车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逸周书·克殷解》: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天津博物馆馆藏甲骨文》:令多子族从犬侯璞(扑)周

试问,在此背景下宗周一带能够建立特别大的中央国家吗?答案显然不可能,这些戎人实际上就居住在周原的附近地区,没有强大的实力,不可能将他们驱逐而去,自己去建立更大的疆域。事实上,武王、周公伐纣后,趁着威势,才将戎夷驱逐到了泾、洛以北地区。但就算泾、洛之北,距离周人的丰镐地区也不远,根本没法建立大国。周人在洛邑成周,也同样无法建立更大的王室中央国家,因为当地存在着诸多殷商诸侯和盟友,他们虽然战败,但随时存在反攻倒算的可能性,周人只有分而治之,将其人口发给不同的诸侯,或者迁徙到关陇,或者就地分割,使之不具备联合起来的可能性。在更远的东方,还有武乙时期崛起的东夷人,实力不可忽视。这一切都导致周人无法建立更大的中央王国。

《史记·匈奴列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其後三百有馀岁,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而豳人悉从亶父而邑焉,作周。其後百有馀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後十有馀年,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鄗,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西周鸟尊 殷商风格明显

周人的分封:理想与实际相去甚远

封建,最早见于殷商的“侯甸男、卫邦伯”,分封原则上在父系内部进行,但有时候也分封给重要的战略盟友,如鬼方的倗伯与周人并非同族。西周第一次分封,大约有71个封国,其中53个是姬姓。为什么会这样分封呢?

因为牧野之战时的盟友需要给其名分、土地,对殷商遗民需要分而治之,对外邦夷狄也需要安抚,那些重要的战略位置需要自己人去镇守,等等,种种考虑造成分封数量很大。但对比殷商,其封国规模已经大了很多,《逸周书·世俘解》记载,伐纣时,周人联军服国652个、灭了憝国99个,说明殷商的分封更滥更多。

《逸周书·世俘解》: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西周铜器

周人分封的这些封国其实一开始并不大,如太公望分封的齐国,遍地都是九夷,如莱夷、嵎夷、淮夷等等,需要自己去不断同化,当初谁也料不到齐国会成为大国。唐叔分封的只是夏墟的唐国一地,位于河东地区,周边又是戎狄,还有殷商盟友怀姓九宗等等,周人宗室惨淡经营,历经多次戎人之乱,才建成了晋国。秦国更是如此,其始祖甚至被戎人杀了,只留下一条血脉,最终历经三四百年战争,才成了西方大国,它最初只是周王的一纸册命而已,连土地在哪里都还不知道呢。

周王室的中央王国起初并不小,大概宗周是“方八百里”,成周洛邑“方六百里”,按照《礼记》的理想,则应该是“方千里”,但实际受制于地理条件而达不到。这个规模并不小,按照周礼的理论来讲,肯定是王畿最大,诸侯较小。但实际情况和历史消长造成了大国崛起,而王畿缩小。

《汉书·地理志》: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也。今之河南雒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是其分也。 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师。至幽王淫褒姒,以灭宗周,子平王东居雒邑。其后五伯更帅诸侯以尊周室,故周于三代最为长久。八百余年至于赧王,乃为秦所兼。初,雒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
千里。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西周 荀侯匜

制度上的创举:双戴君主

另外还存在制度上的难点,中央王国就是王畿。王畿的治理结构隐藏着重大风险,因为王室天子要处理的是天下71个封国(后来增到150多个)的事务,它的御前会议、冢宰大臣讨论的都是全局性的问题,并没有太多精力时间去处理自己王畿内的事情,因此王畿内部也需要一个管理团队,但这样就会造成混乱:管理王畿的团队和管理天下的团队之间,能够并行而不悖吗?很显然,一定会百弊丛生。

章太炎认为,西周在王畿实行的是一种类似英国的“双戴君主”制,即王畿被分成邶、鄘、卫三个封国(三辅),且全部交给康叔来管理,而康叔自己真正的封国却并不在三辅,而是在康国(三监之乱后,卫国也封给他,所以叫“卫康叔”)。那么,康叔真正拥有主权的是康、卫二国,对王室委托他管理的邶、鄘二国,他并没有主权,只是王室的委托管理人。这种情况在英国也曾出现过,叫做“双戴君主制”,即:康叔既是自己的卫、康二国的实际君主(拥有主权),又是王室拥有的邶、鄘二国的名义君主(没有主权)。如此就避免了潜在的风险,康叔在王畿内的实际权力是受到限制的,不能对王室构成直接威胁。(【注:英国国王名义上是大不列颠、威尔士、北爱尔兰、海外殖民地和英联邦的共同君主】)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西周铜鼎

《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
章太炎《訄书·地治》:高位曰"尊",醮尽其材曰"爵",法典曰"彝",皆酒器也。…… 以是流恩,君之养民,不过一国。及周公明大命于妹邦,而设酒几,则康叔始得以一人统治三都。故邶、鄘、卫者,以三政府而戴一主,(《诗谱》言康叔子孙,稍并彼二国,混而名之。案,若子孙兼并,则三国不必同风;同风即不必分为三国。郑取十邑,其诗犹只称郑,可征也)近世所谓双立君主者也

因此,中央王国到底要多大才合理,是一个综合平衡的问题,并不是周礼文献所认为的那么理想化。王畿过大了,就存在管理难题,也存在王室政权的安全问题;如果王室只顾自己的超大型王畿,对其他封国实行暴力打压,那就不是封建制,而是后世出现的郡县制了。(完)

周人封建的理想和现实:中央王国仅能凭借高超的智慧来维持优势

西周编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