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刘。今天给大家讲讲宋微宗联金灭辽。灭辽已经无用历史发展的变化,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对辽作战打不赢,指望金人帮忙,结果金人变得更强,因此宋王朝不得不又面对一个更强的对手。宋徽宗又想灭辽此后,由于宋朝南方发生了方腊起义,不得不用兵镇压,而无力北上,与金兵夹击辽朝。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就在此期间,金人力量进一步增强,竟然在宣和四年(1122)攻克了辽人的中京,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北安州(今承德一带),即将越过燕山山脉而南下燕京。面对这种形势,宋徽宗竟然感到后悔当初与金人夹击辽朝的决策,现在辽的威胁没有了,而金的大军却要来临了。对宋徽宗的忧虑,王黼以为:“中国与辽,虽为兄弟之邦,但在一百多年来,辽却不断侵犯我朝。现在辽势已弱,我们就应该趁机消灭它。现在不夺回燕云十六州,女真必会全部吞并辽地,形成更为强大的国家,到那时,它就不会把燕云十六州还给我们。所以现在辽的衰弱,应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听王黼这样一说,宋徽宗又决定对辽用兵。可中书舍人宇文虚中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宋朝的军队已经好长时间没打仗了,结果使得宋军兵将骄惰,恐怕对辽用兵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且童贯、王黼、蔡攸(蔡京之子)等人主张对辽用兵,是贪功而擅开边事,而要让他们指挥这场战役,恐怕只会引来金兵进入中原,最终宋朝不仅不会收回燕云十六州,反而会有纳侮自焚之祸。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于是宇文虚中上书提出自己的方案,说:“用兵之法,必须先考虑双方的强弱,了解力量的虚实,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立于万全之地。现在边境没有应敌的武器,国库没有数月的储备,国家的安危存亡,系于一次毫无把握的战役,怎能随便决策!况且中国与契丹讲和,已有百年,自辽受到女真的攻逼以来,对于宋朝,一直表现十分恭顺的态度现在我们抛弃已经恭顺了的契丹人,不利用他们作为我国对付北方强敌的缓冲带,反而越过大海去招引强悍的女真人。女真人借着对辽百战百胜的势头,对我们宋朝已越来越不恭敬,而我们对于金人实已不能控制。现在又要与他们合兵攻辽,这是以百年盒情之兵,去迎接新锐能抗之师,以寡谋安逸之将,角逐于血肉之林。这样一来,我怕中国所要遭受的祸难,不再会有宁息之日了。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王制见他如此说,不禁大怒,马上降了宇文虚中的官,不让他再对皇帝说三道四。宇文虚中心有不甘,降职之后,仍又提出十一条策和二十条建议,可全都被王黼等人扣压下来,不让宋徽宗知道。而在此时,辽朝的使者已来到宋都,提出不让宋朝再向辽交纳岁币,以示友好,愿与宋重结旧好,共同对抗金兵。而宋徽宗与王黼、童贯等人商议,却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一定要出兵,与金南北夹攻,一举灭辽。宋徽宗就任命童贯为大军的主帅,蔡攸为副帅,率军十万北上接应金兵同时告诉童贯三个方案:“如果燕云一带的人民配合宋军,则全部收复此地,这是上策。如果辽人表示顺服,就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属国,这是次策。如果燕云一带未能顺服,就让部队巡逻边境,这是下策。”可童贯、蔡攸二人接旨之时,十分狂妄,自以为此一去功业可垂手而致,根本没有考虑别的后果。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宣和四年(1122)四月,金兵已攻下辽之西京,童贯所率宋军才到达河北的高阳关,他让种师道和辛兴宗分率东西两路兵马,进攻辽之燕京。种师道劝他谨慎行事,童贯不听。宋军行至白沟(在河北雄县以北),遭到辽军伏击,宋军一触即溃,伤亡甚众。幸亏种师道事先让士兵每人大棒防身,才不至于大败。宋军退到雄州,辽兵追击不放,宋军再战又败于是辽人派使送信说:“女真背叛我朝,这也是宋朝的威胁。现在你们为了一时之利,抛弃百年之好,与女真联手来攻我朝,实在是为将来种下祸的根子。这可算善计吗?救灾恤邻,这是古今通义,希望宋朝好好考虑童贯面对辽人的责难,无话可对。而种师道建议不如与辽人重结和约,双方罢兵。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童贯不许,反而向朝廷密报种师道通敌,王黼在朝接到此报,大怒,命种师道交出兵权,回家养老。到了六月,宋徽宗听说宋军战斗失败十分恐惧,竟然下令班师回朝,真是典型的虎头蛇尾。到了七月,辽朝皇帝因病而死,宋徽宗以为机会又来了,命童贯、蔡攸等人再次起兵北上。此时金兵与辽朝的大战刚结束,正在休整部队,听说宋人举兵趋燕,且号称大兵二百万,十分担心,怕宋人抢先攻下燕京,自己再也得不到宋朝每年交纳的五十万岁币,便想出一个缓兵之计。他们赶快派出一个使者来到宋朝汴京,要求与宋朝商议双方夹攻的具体日期与战后的地盘划分。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宋徽宗让赵良嗣回答使者,还是按原来说好的方案办。可这个金朝使者十分滑头,一再要求觐见宋朝皇帝,以亲自传达金主的意思。宋人以为使者与大臣还未商议完毕,不宜见皇帝。此人一再要求,最后宋人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进宫朝见。这样一直拖到九月,才算商议完结,宋人竟然同意把出兵与会师的日期都写进了送交金主的国书再派赵良嗣为宋朝使者回访,并亲自递交国书。赵良嗣将行之时,拿国书的副本给其副手马扩看,马扩一看就发现了问题,他对赵良嗣说:“金人所以派来这个使者,商议出兵与会师日期,是怕我军抢先攻战燕京,而得不到原来说好的五十万岁币。其目的在于延缓我军出发的日期,同时也是观察我们的虚实,他们还不知道我军六月在河北的战败,因而对我军的再次出动非常担心。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本来应该表示只按原来说好的约定就行,不必再行商议新的方案,同时也对金人说,正是因为你们不向我朝报告出兵日期,而我们因海道不便,不宜等候,所以准备尽快出兵与你们南北呼应,共击契丹。现在已经拖延了时间,贻误了最好的战机,在这种情况下再出兵,已经失去了意义。为什么还要和金人约定共同出兵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事完全寄托在金兵手上?照这样看来,恐怕大事去而赵良嗣说:“只靠我们,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一定要联合金兵。若不用岁币来借金人的力量,我们怎能收复燕云十六州?”马扩说:“既知只靠我朝军队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何不明说全给金人?而以我们现有的力量,退守现有的边境,保住现有的领土方是上策,怎能贪得眼前的小利,而不顾及将来的后患?这不是爱掌而失指吗?”赵良嗣说:“朝廷之意已决,不可改了。”仍然前去金国。

中国古代史:宋徽宗想联金灭辽,不料却是养虎为患日后终成大祸

在小编看来宋朝如此糊涂的决策,怎么不会亡于金人之手?此时辽之易州、涿州因辽势已衰,先后投降宋朝。宋不费吹灰之力得了两个州,以为燕云收复在即,更加大意轻敌。而辽朝萧太后也怕宋金两面夹击,派使者向宋求和,愿以臣属身份,服从宋朝并说女真势强,若辽朝灭亡,则宋将面临金人的侵犯,唇亡齿寒,不可不虑。各位读者朋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