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面临“净利负增长”,如何求变?

行业面临“净利负增长”,如何求变?

有人认为,商业模式的“复制”是最狠的一招,但如果“复制”不成,转型失败,那企业将会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在行业的洗牌阶段,传统行业将何去何从?

前阵子,吴晓波老师做了一场演讲《2019年,靠“熬”是过不去的》,在演讲的复盘中,我看到一些挺悲观的例子,在今年,中国制造业有三大重灾区,分别是:家电、家居、家用车,这三个领域都出现了负增长。

这又给许多大型传统企业敲醒警钟:不转型就等死,盲目转就找死。传统企业,到底该怎么熬到“春天”?

吴晓波老师在演讲中提到的一点是,“中国的商业进步到今天并没有终结,终结的仅仅是一些旧的模式和周期。”

这和武汉大学MBA特聘讲师李勇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李勇老师看来,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型,要想度过产业寒冬,思维转型才是唯一的出路。

那传统企业家要掌握哪三种战略思维呢?李勇老师和大家分享总结了一下以下三种思维方式:

行业面临“净利负增长”,如何求变?

01、数据思维

第一种,数据思维:就是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靠数据。

不懂得数据的企业家,将成为“新式文盲”,这会让企业陷入一种怪圈:经营没有数据的支撑,所做的计划和预算只是“空中楼阁”,这会影响前期的定位,导致战略失效。

所以企业家一定要关注数据,那具体要关注哪些数据呢?有三个重要的数据:第一,收入,营收;第二,成本;第三,利润。

企业最终的定位不是以收入论英雄,而是以利润论成败,换句话说,收入决定你的大小,而利润才是决定你的生死。

同样的道理,我们做运营时,往往会关注用户阅读数,但其实,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转化率,用户阅读数再高,没有转化,那么营销就很容易失效。

行业面临“净利负增长”,如何求变?

02、利润思维

第二种,利润思维: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是利润,企业靠利润生存。

如果没有利润,企业将难以运转下去,我们一切的经营都要往利润的方面考虑。

每年尤其是年底的时候,我们企业就要对明年的预算进行很好的规划,企业家真正要理解的一点是,你明年到底要赚多少钱,要提前设定好自己的利润,这样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而这种提前设定好利润的做法就是以终为始,企业在做经营规划或战略规划时,就需要把这种思维植入到团队执行的每个层面中。

行业面临“净利负增长”,如何求变?

03、责任思维

第三种,责任思维:一对一的责任管理。

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最怕“一对多”,这就导致责任无法具体到人,而“一对一”的责任机制,就是可以有效地链接人,能够落地,那具体要怎么做?

比如,我们在做团队管理时,每年都要跟团队成员签责任状,要有责任的对应,所谓“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我们就需要把这个指标详细到人,否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功劳好像人人都有份,不知该奖励谁。

这是管理者容易忽略的细节,当人人都想邀功时,矛盾就容易产生,企业只能无奈跟团队成员算一笔糊涂账,糊涂账的背后,则是员工们的怨声载道,这会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导致企业经营难以有序进行。

要想对企业内部进行重构,就需要掌握以上三种思维,转型相当于二次创业,只有把握转型的战略思维,并把这些战略思维运用到企业的经营实战中,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分享,请大家顺手转发、点赞,你的举手之劳,是对我们的鼓励。

关注【创骐云课堂】,我们每天为你分享一篇干货文章,并有免费的学习音频、视频,希望你的每次到访,都能得到收获满满。点击下方链接,我们为你网罗100多位名师的300多门学习视频。注册下载,即能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