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园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结硕果

每日园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结硕果

[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结硕果

据南宁日报消息,2019年11月1日,南宁市与绿地控股集团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绿地控股集团东盟总部正式揭牌。这是南宁市抢抓建设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多重叠加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将南宁片区建设作为落实强首府战略的重大举措,举全市之力推动建成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片区所结出的“新硕果”。自南宁片区揭牌以来,南宁市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四个高地”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高位推动,从税收、融资、人才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助力南宁片区建成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有力推动南宁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截至目前,南宁片区新增企业已突破800家,其中外资企业7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1家,投资亿元以上落地项目3个。中国—东盟金融城初具规模,金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下一步,南宁市将根据《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以及《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规划》的要求,加快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等工作,让金融开放创新和金融集聚效应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南宁片区建设成为金融服务完善、贸易投资便利、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的自贸试验区。

2·苏州自贸片区聚智打造“苏州样板”

据苏州新闻消息,2019年11月3日,苏州自贸片区建设专家咨询会议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讲话,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致辞。会上,国研智库与苏州市政府,国研智库与苏州市商务局分别就有关合作协议进行签约。下午,还举行了苏州自贸片区建设系列研究项目启动交流座谈会。隆国强在讲话中表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作为江苏自贸试验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片区,苏州片区具有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开放创新综合实验、自主创新示范区叠加联动优势,新时期围绕“一区四高地”的功能定位,必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发挥更大作用。李亚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的设立,为苏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的试验示范作用,充分汲取本次会议的智慧结晶,紧扣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核心定位,努力发挥中新合作、产业升级、开放创新三大优势,主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持续贡献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经验成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说,还是要走渐进式开放的道路,还是要如何开展好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的压力测试,特别是要建立容错机制。国务院参事室办公室副主任唐华东说,推动科研院所的落地,推动引进世界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或者落地,推动重点领域科研人员引进,这些可以再细化一点。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副市长杨知评,市政府秘书长周伟参加有关活动。

[中经云端·国家级园区]

1·青岛西海岸新区新型城镇化走在前列

据大众日报消息,青岛市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途径,创新发展理念,健全推进机制,完善配套改革,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76%。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沿着青岛西海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去探索领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青岛担当。青岛西海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陆域面积2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282公里,辖23个镇街,总人口200万。近年来,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大力弘扬“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新区精神,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6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4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入实施全域城镇化战略,主动融入青岛空间发展布局,坚持“东部优化、西部提升、中部崛起、南部拓展”的原则,优化形成“一核双港、十区联动、生态基底、轴带贯通、组团发展、产城相融”的空间布局。一核双港,就是东城区、西城区和中部灵山湾影视城共同组成新区主城区作为一核;双港就是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十区联动,就是“十大功能区”作为新区开发开放的主战场,发挥功能区主体、主导作用,承接落实“五大定位”,推进功能区联动发展,支持带动全域发展。生态基底,就是坚持生态理念,将山系、水系、森林、海岸、岛屿作为城市天然基质和依托,以绿色作为新区的底色,将新区发展的蓝图描绘在生态规划的绿图之上。轴带贯通,就是依托生态绿轴、城市发展带和近海开发保护带“三条轴带”和七纵七横主干路网,将东西长77公里、南北宽30公里的带状城区贯穿起来。组团发展,就是统筹建设灵山湾影视城、董家口新港城、古镇口海军城、王台国际城,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建立优势互补、协同推进、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产城相融,就是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产业与城市相互融合,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构建起“主城区—城市组团—特色镇街—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格局。推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切实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率先启动建设12个特色小镇,推动项目向产业园区集聚、弱小村庄向镇驻地集聚、偏远村庄向地铁沿线集聚、土地向规模流转集聚。

2·移动储能产业园项目落户湖南常德经济开发区

据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消息,2019年10月21日,常德经开区举行移动储能产业园项目暨百兆瓦级多电源实验验证平台投资建设签约仪式。富能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桂发,常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育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邹如龙等出席签约仪式。移动储能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选址在常德经开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内,建设以电动汽车产业、应急供电和特需供电为服务目标,形成包括锂电池包生产线、移动充电车生产、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生产、小型燃气轮机发电车生产、移动储能电站生产、即时能源服务网络服务总部等全链条的产业体系。力争建成投入运营后,年销售达到50亿元以上,年税收2亿元以上。百兆瓦级多电源融合技术实验验证平台项目计划投资1.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能够完成对百兆瓦级储能和多能互补微电网进行实验验证的平台,实现新能源设备、储能设备、储能监控系统BMS、EMS、多电源无缝切换、黑启动、微电网设计组网、储能电站设计搭建等进行实验、运行、验证;为多电源互补供电项目、微电网组网项目、储能系统及储能电站项目等进行方案论证和实证、设计验证和优化、设备与系统的实验和评价;促进新能源和储能设备与系统可研和技术进步,为储能和多电源互补及微电网项目投资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和前期评价与实证,填补了国内外大规模储能的百兆瓦多电源融合实验验证技术与平台的空白。

3·江苏省首个医养融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吴园落地苏州工业园

据园网消息,2019年11月3日,全国智慧医养论坛暨泰康之家·吴园养老新生活起航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泰康之家·吴园位于阳澄湖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占地31万平方米,总规划养老户数约1400户,集养生养老、艺术文化、生态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引入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养老模式,可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高品质的综合医养服务,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及身体状况长者的养老需求。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部部长夏芳出席落成仪式。泰康保险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第四大保险公司、第二大养老金管理公司,成立23年以来,泰康从最早单一的人寿保险公司发展成为一家涵盖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的大型金融保险服务集团。据了解,泰康之家·吴园是泰康在江苏省内建成的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医养结合、候鸟连锁的高品质医养社区,由护理公寓、康复医院、活力公寓、活力中心四个部分组成,也是长三角地区第二家投入运营的社区。吴园落户园区,也成为了阳澄湖畔一颗闪亮的明珠。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阳澄湖半岛的唯一一家湖景养老社区,吴园生态环境优美,自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有着“大隐隐于市”的闲适之感。同时,吴园采用园宅合一的设计风格,融合苏州城市肌理、建筑与园林相互渗透,局部叠檐、重檐、马头墙等传统民居元素融入其中,“家”的氛围萦绕心间。为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泰康还引入艺术家工作室、万豪臻品之选酒店、嘉德艺术中心,与社区共融,与老人互动。配套吴园建设而成的泰康吴园康复医院,也将为老人筑起“急救——慢病管理——康复”的三重防线,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医疗健康服务。此次落成仪式上,吴园1+N团队、医疗资源签约仪式也同场举行。

4·“最强大脑”支招苏州自贸片区未来发展

据园网消息,2019年11月3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建设专家咨询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来自国家部委自贸区研究机构等各个领域的近20名专家学者为苏州自贸片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隆国强,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出席并讲话。在讲话中,隆国强表示,每个自贸试验区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任务,苏州自贸片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对自贸区提出的新要求,真正发挥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行先试的作用;要结合苏州定位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继续秉承良好的创新基因,汇聚更多先进的发展要素,持续走在时代前列;要创新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鼓励干部加强创新,直击难点问题发力探索。活动中,苏州市政府、苏州市商务局、国研智库进行三方签约,共同推进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建设研究工作。2019年11月3日下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建设系列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下一步苏州自贸片区将与国研智库建立更高效的合作机制,围绕三大课题展开研究,加速苏州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步伐。副市长杨知评,市政府秘书长周伟,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市委副秘书长黄涧秋,市政府副秘书长韩卫,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林小明、朱江等参加活动。

[中经云端·经济新发展]

1·北京:纺织仓库将变文创园

据北京日报消息,占地约13.5万平方米,拥有30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老库房的北京纺织仓库正在紧张改造中,即将于年底正式化身为首创·郎园Station文创园开放。2019年11月2日,在园区首个家庭欢聚日上,首批入驻企业集体亮相。作为北京纺织工业发展时代的重要见证者,位于朝阳区东坝乡半截塔路53号的北京纺织仓库自2018年确定转型。它距离798艺术区仅有2公里,仓库园区内不仅拥有30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库房,还有2.23公里产权铁路专用线及8000平方米大型铁路罩棚,园区生态环境好,工业风浓厚。其变身后形成的首创·郎园Station,主要服务首都国际文化交往功能,隶属于朝阳区重点打造的第三个国际化商圈。未来,园区将与相关机构共同沿着坝河打造“将府公园-郎园Station-东坝文化剧场”滨水国际文化消费小镇。园区采取“边改造边运营”的模式,目前首期工程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中央车站二期改造正在紧锣密鼓筹备。2019年11月2日亮相的首批入驻企业,包括腾讯视频、凤凰教育、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等。不少知名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也在首批入驻名单中,如曾经承担电影《老炮儿》《夏洛特烦恼》和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传》后期制作的鼎盛佳和(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出品《暗黑者》《老九门》《黄金瞳》等爆款网剧的灵河文化公司,以及从事影视咨询制作投资的禹希国际传媒等,园区产业生态已基本形成。

2·江苏灌南临港产业园:延展金属项目有望年底试生产

据连网消息,告别大规模项目基础建设施工和大批建材进场,江苏延展金属工程项目进入主厂房建设扫尾、设备安装与调试期,连日来,这里每天都有大型设备被运入厂区。据灌南临港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延展金属项目总投资20亿元,被列为全市重大项目。自2019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项目进展一直比较顺利,在完成前期各项工作及后续相应设备联调联试后,该项目有望年底实现试生产。延展金属项目位于灌南临港产业园区,由江苏延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元,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现代化高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项目将新购进200多套高端精抽伸线设备、30台罩井式天然气球化退火炉、3条全自动磷化酸洗线、环保节能的电镀生产线及热处理线、500多套精加工设备。该项目还将从境外先进紧固件生产设备及工艺,建设三条安全、节能、环保的高端紧固件生产线,年产量36万吨。进入四季度,灌南县相关职能部门、园区管委会将与项目建设单位加倍努力,以确保主厂房、辅助厂房及辅助设施在预定期限内完成扫尾工作。同时,还将责成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内部电力工程施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在一切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试生产工作。据了解,延展金属属于高端产业项目,其各类终端产品将广泛应用于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高档轿车及重载卡车、轨道交通装备,并可应用于船舶、石油化工、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冶金矿山设备、航天、高铁、军工等领域。延展金属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6万吨金属制品生产能力,可实现年销售30亿元,税收将超过1亿元,并将提供1600个工作岗位,可吸收当地回乡就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