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县彝族人家的贺新房习俗是怎么样的?

在彝族地区,起房盖屋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自然也就要举行隆重热闹的仪式,还要按仪式进程吟唱祝贺歌。

建盖新房先要择吉日动土砌石脚,石脚砌好后隔几个月(有的地方要隔二至三年,彝族称这段时间为歇墙)才择吉日开工营造。在营造中要唱祝贺歌。祝贺歌由“上梁歌”和“封龙口”两部分组成,分别由木匠师傅在不同时辰吟唱。“上梁歌”要在上梁的时候唱。在一派欢乐的唢呐、锣鼓和前来祝贺的欢声中,“掌墨”的木匠师傅身挂一道红彩,接过主人递上的大红公鸡,一进步出堂屋,一边唱道:“手举一只金凤凰,今日主人来上梁,新房盖成龙宫样,幸福日子万年长。”他一边唱一边在人们祝贺声中爬过脚手架,登上利用两根中柱临时搭起的“阳台”,面朝东西南北中各拜了一拜,又高声唱道: “一点龙头出学子,二点龙尾上天庭,三点龙身立天地,四点岁岁好年景,五点代代出好人。”他的歌声刚落,只见两位泥木工师傅从院里抬起一根染红的“梁头”走来,两人边走边唱:“中梁中梁好中梁,你在山中做树王,主人喜庆造金屋,请我选你做大梁” 。唱罢,“梁头”便在唢呐、锣鼓吹奏起欢快的 “龙上天”乐曲声中,沿着脚手架到了“阳台”上。随着欢乐的乐曲、激昂的鞭炮声响过,在人们欢呼雀跃的祝贺声中,两人分别拿起大木锤,在领头木匠师傅指点下,一边敲一边唱: “右边敲三下,主人大发旺;左边敲三下,满屋生金光。”

随后,“掌墨”的师傅便接住主人递上的一大蔑箩米粑粑和糖果、硬币等爬上梁头去向前来参加道贺的客人“丢粑粑”,丢粑粑图的是喜气,为的是增添上梁场面的热闹气氛。只见他在“阳台”上手舞足蹈地唱道:“上梁上梁上大梁,粑粑丢给大家抢,你争我抢图热闹,大人娃娃都喜欢”。随后,“掌墨”师傅分别面向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吟唱颂歌,丢粑粑。这时,众人抢粑粑的喧闹声,把建新房仪式推向高潮。有些地方会唱的人一唱就一大段,有的唱出主人创业、起房盖屋的艰难,建造中木匠师傅如何爱惜材料,技术上又如何处理。

待上梁仪式结束,方才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人们。

封龙口祝贺歌则要在房屋建造完工后才举行。封龙口,有的地方叫“合龙口”,其实就是在屋脊上盖上最后一片瓦。主人为了感谢泥工师傅们为建造新房付出的心血,还要单独为他们摆席,而泥工师傅也不忘木工师傅,他们相约前来祝贺。这封龙口歌由泥工师傅中领头的那位吟唱。一般都是他接主人拜递上大红公鸡后,大声唱道:“接到主人一只鸡,身穿五色凤凰衣,今日借你开金口,朝贺主人起新居” 。随着那嘹亮歌声,泥工师傅手拎大红公鸡和杀鸡用的刀子,在人们一派“好”、“好”的祝贺中,他沿脚手架登上了屋顶,将公鸡宰杀并顺着屋脊滴完鸡血,然后又唱道:“良时良辰合龙口,谷米满仓金满斗,今日盖下大金屋,五谷钱财样样有”。然后他又面朝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唱祝贺主人、鼓励大家创业的歌,加上他风趣的即兴表演,常是笑声不绝。唱完所有的祝贺歌后,泥工师傅便爬下脚手架,来到主人面前,一边把公鸡交回给主人,一边又唱道:“一座龙宫已建完,鲁班弟子来交还,祝贺主人再创业,幸福生活代代传” 。

无论是掌墨师傅唱上梁歌,还是泥工师傅唱合龙歌,师傅们每唱完一首歌,主人夫妇都要高声地应答:“谢金口!”。合龙的所有祝贺歌唱完后,主人要设宴款待泥水工师傅,以答谢他们的辛劳之苦,至此,整个建盖新房仪式和吟唱祝贺歌的仪式才告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