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殖齐头并进“破落村”变成“幸福村”

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通讯员 侯茶燕)“现在这个社会是真的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连我这个一字不识的都能赚这么多!”看着手里的红钞票,曲靖市会泽县驾车乡芹菜村61岁的贫困户廖六笑得合不拢嘴。

芹菜村,原名芹菜沟,高山区,沟边有很多野芹菜,故得名。曾经,这里山高路远,闭塞落后,村民们只能种些洋芋、荞子,日子穷得叮当响,是远近闻名的“破落村”。如今,这里山清水秀,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村民收入稳步提升,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幸福村”。

种养殖齐头并进“破落村”变成“幸福村”

芹菜村

产业是解决就业、增收致富的核心,而产业发展最讲究的是因地制宜。脱贫攻坚战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挂包帮扶单位的鼎力协助下,芹菜村对扶贫产业科学规划,谋地之利,带贫减贫效果日益显现。

芹菜村位于会泽县五大梁子之一的驾车梁子之上,是一个高寒冷凉的贫困村,平均海拔2520 米,最高海拔可达3000米,年平均气温10.2℃。这样的自然条件原本是种植业的大忌,然而却非常适合冬草莓的种植,加之芹菜村土地平整开阔,土壤层肥厚。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让大棚冬草莓种植的项目应运而生。

种养殖齐头并进“破落村”变成“幸福村”

草莓种植

经过几年的努力,芹菜村5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规模达2064亩,除少量的蔬菜、魔芋种植之外,大部分为冬草莓种植。先后形成了4家专业合作社和22家个体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就地务工33户,吸纳贫困户劳动力79人。作为芹菜村的支柱产业,冬草莓种植已经形成了“产—研—销”一体的基本格局,并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年底分红的方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地利”同样为芹菜村生猪养殖创造了良好条件。气温低可以降低疫情传播,丰富的土地资源又为建厂节约了不少成本,随时随地可以招到的农村壮劳力更是在生产管理环节减少了大笔开支。目前,芹菜村主要依托温氏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鸿石养殖场、钇裕养殖场、金辉养殖场、钤洲养殖场四个养殖场,年均生猪出栏量达8000余头。按照“小区联大户,大户联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42户贫困户就地务工,吸纳贫困户劳动力80人,流转土地115亩。引导部分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5万元入股畜牧产业,每年实现户均分红4000元的目标,真正让贫困户搭上产业发展快车,实现增收致富目标。

种养殖齐头并进“破落村”变成“幸福村”

生猪养殖

经过5年的发展,芹菜村现已形成了“种养殖齐头并进”,合作社与个体大户“势均力敌”,产业发展极具活力的生动局面。不仅157户贫困户每年能定期实现分红,5万元以上的村集体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据悉,芹菜村已于2017年顺利脱贫出列。未来,芹菜村将努力用好脱贫攻坚经验,巩固好脱贫成效,衔接好乡村振兴战略,争取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大作为,取得更高成就,让芹菜村实现从贫困“破落村”到富裕“幸福村”的华丽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