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飙高至60?11月将再涨

“二师兄”的肉终于比师父的肉贵了...

  受到猪肉供应紧俏影响,猪肉价格一路上涨,10月底全国猪肉价格已经一路高涨至58元/公斤,局部甚至早已飙高至60元/公斤以上,这真是历史罕见!  

猪肉飙高至60?11月将再涨



  受到猪肉价格上涨明显,其它肉类产品跟涨,比如鸡肉、鱼肉等。就连小编昨天去买鸭脖,老板无奈的解释,没办法鸭脖进货价格贵了,鸭脖涨了1元;小编昨天听邻居讲,我赶紧存了三斤猪肉,这到年底,估计还得要涨!

  是呀,猪价接连上涨,带动其它肉产品上涨,受此百姓消费量有所下降。我们大家都知道淘宝双11搞促销同时也能分期,而卖猪肉市场上也出现了分期付款现象。随着年末消费高峰到来,以及生猪供应偏少,年底前我国猪肉市场仍将延续偏强格局。

  明年三季度或是猪价拐点

  当前我国生猪供应总体偏紧,预计年末有所改善,但对猪肉价格改善有限。随着第一批商转种的产仔和能繁母猪进入正常产仔,明年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将会逐渐回升,但二季度前后仍有一轮供应低谷。初步预计明年三季度或是猪价拐点。

  综合来看,在未来疫情可控的情况下,随着南方腌腊、北方灌肠消费高峰期来临,11—12月份猪肉价格可能再度上涨。但随着国家各种调控措施落地,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因养殖周期较长,国内猪价2020年上半年或仍维持高位,三季度或是猪价的拐点。”

  部分疫区产能持续恢复中

  1、畜禽公司热情不减 生物性资产持续增长

  Wind数据显示,今年1—9月,A股16家畜禽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为1857.26亿元,同比增长1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44亿元,同比增长204.27%。16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区间为3.82%~64.50%,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2.10%,高出去年同期10.32个百分点。

  “扩大养殖规模”成为这些公司的不二之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生产性生物资产”(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为口径统计发现,截至9月30日,A股16家畜禽上市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为114.58亿元,较2018年底的83.22亿元增长37.68%。16家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余额分别为76.11亿元、84.65亿元。从环比情况看,16家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依然处于增长态势。这些公司在不断扩大畜禽养殖规模。

  东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猪输出区域。随着东北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产成功率显著提升,大北农的规模场甚至已出现原址复养成功的案例。9月份东北生猪供应开始陆续增加。截至10月下旬,东北多数地区产能已恢复10%~20%,最高达30%。后期或继续缓慢恢复。

  2、下游需求减少 动保公司业绩承压

  动保行业龙头中牧股份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5亿元,同比减少7.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减少19.58%。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67亿元,同比减少12.90%。业绩下滑主要源于主营业务销售下滑。中牧股份称,预计公司2019年累计净利润同比可能下降。

  一位不愿具名的动保行业上市公司人士称,今年以来,动保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较大,但基本面并未改善。如果生猪存栏量不恢复,将进一步拖累动保业相关公司业绩。

  3、机构分歧加大

  目前多地已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相关利好政策,养殖户补栏增养积极性明显提升。

  农业农村部此前对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全面调查,9月份生猪存栏4445.51万头,环比增长0.6%;能繁母猪存栏610.47万头,环比增长3.7%。对100家重点种猪企业监测显示,9月份后备母猪销量环比增长70.7%。据对全国饲料生产企业全口径统计,9月份猪饲料产量环比增长10%。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综合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明显收窄、规模猪场生产由降转增、饲料产量止降回升、种猪销量持续大幅增长等判断,养殖生产积极性正进一步提高,年底前产能有望探底回升,市场供应明年有望基本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