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参加省、市教学技能比赛?

美蛙英语


啥学校啊?不太可能!现在如果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技能比赛,真得奖,也挺不容易的。不光为学校获得了荣誉,自己绩效、学校贡献和职称评定方面都有加分。为何不肯参加呢?今天本校开会才宣布想参加市、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必须参加先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教学技能比赛。

可见,虽不至于全部参与,但参与的人数应该不少,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是非常踊跃的。


Scarett


就我个人而言,不是不想参加,而是表演性质太浓,不适合我。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

前两年去参加比赛,上一节作文课,上完学生对我说:老师谢谢你,这节课的作文写的真爽。

我听了还挺高兴,学生认可我的课。

但下一秒评委老师一句话就打击到我了。

她说:你这节课实用是挺实用的,但是没有小组讨论,也没有视频啊游戏啊,太安静了。

听完就知道得奖无望,果然就只有一个二等奖。

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让我看清原来比赛真的是表演课。踏踏实实上课教成绩的人,想用一节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的实用课得奖是不可能的。

之后再有比赛就没了参加的想法了。


一五一十部落


在下江苏人,19岁中师毕业,工作22年,在苏北某市的区直小学教语文。参加过一次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侥幸得了二等奖。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还是有点真实感受的。

第一,比赛磨人不假,但更磨心。教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师德、情操、信念,但还必须有扎实的能力与素养。上师范时,班主任说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好老师,必须厚脸皮。”全校选拔,全区选拔,全市选拔,全省大赛;专业知识笔试,课文诵读,现场故事,粉笔字,即兴演讲,才艺展示,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一路走下来,除了比拼精力与体力,更比拼全面的综合能力、稳定的应对心理。赛前,确实经常焦躁;但赛后,你会有浴火重生、精神得以拔节的开阔。更重要的,你会从骨子深处生发出从容面对学生、课堂和教材的自信。千万别不屑、不敢、不想,既然自己可以教好学生,为什么这样小小的尝试却不敢作些突破呢?

第二,比赛名次重要,但亦无关。既然是比赛,总会分出个123,关键看你有什么样的参赛目的。有人,可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教学资历;有人,可能是为了评选职称;也有人,可能就是单一的为了展示自己。功利也好,理想也罢,都是可以理解的。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有一点是共通的: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必然会得利。教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就是学生么?这一点,想来毋庸置疑。论文可以借鉴他人,上课可以华而不实,基本功比赛作不了假的。


虫国英雄


能不能获奖是未知数,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太多。这就是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参加省市教学技能大赛的原因。

记得二十几年前,当时教学辅助技术还不先进的时候,朋友学校一位30多岁的女教师,参加市教学能手评选。她属于特别认真的那种,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她天天耗在实验室里,琢磨自己的实验。然后,一遍遍的打磨自己的课。

每次试讲的时候,全组的老师都来听课,听完课,然后一起讨论存在的问题,纠正。如此重复,大概一节课讲了十几次。整个年级的这堂课,她都包了,而且有的班级还讲了两遍。只要她试讲,全组的老师都停下课来听她的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为了学校第1个获此殊荣的老师。这可把校长乐坏了,大会小会的表扬。

后来他们组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作风,只要是谁出去讲优质课,或者评教学能手,那么全组的人一起向上阵,一起备课,一起打磨。参与其中的那个主角,说实话,真的被扒层皮。

有这样的机会,其实只要是有上进心的老师,想评职称的老师,都想去参加的。但是,有的老师很有自知之明,因为这样的名额不多,要全组进行打分,优中选优,那么他掂量一下自己不够格,也就退出了,其实他的真心是羡慕的。

说实话,每个组里被推出来参加省试,教学能力大赛的老师都是学校水平比较高的。在组里的老师听完试讲课进行点评的时候,可以说每个老师都毫不留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有时候看到这个主角老师,脸一阵红一阵白,被打击的非常窘迫。但是也不得不重拾信心,根据自己的不足继续讲,继续试,直到达到理想的水平。

前几天朋友学校搞了一此创新实验,朋友也参与其中。修改实验,配药品,反反复复好多次。每次见到他时,他总是急匆匆的说,不行,哪里哪里又得改,老教师又提出来了。真的,不真正打磨一节课,那都不叫成长。

所以,在打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都知道其中的艰辛,大多数老师都不想参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从学校推出去以后,到市里参加比赛,能拿一等奖有难度。如果能推到省里去,那简直是撞大运。说实话,里面也有潜规则的,比如哪科的优质课在哪个中学举行,那么,这个中学的参与这门课讲课的老师有福了,肯定过。有时候公布了的成绩还能改,无语。

你所在的学校有没有类似的情况,作为老师,你愿意参加这种比赛吗?你有没有被黑幕过呢?


缪老师妙笔生花


作为一个一线老师,我有亲身经历。

年轻时的我,为了比赛,几个月熬通宵,几个月都要生活在压力中,而与此同时,自己的教学任务也要全部保质保量完成。这么特别辛苦。

但是这不是我的兴趣啊,我喜欢教课,我喜欢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摸爬滚打,我喜欢关注他们每个细节及时给予肯定或是纠正,我喜欢看他们做对题的喜悦神情。我喜欢和家长像朋友一样沟通甚至聊聊家常。。。。。。但有任务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在正常状态了。所以不喜欢。


马老师有点馋


我相信我的亲身经历能给题主以参考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

刚参加工作时,作为80后的笔者是非常愿意去参加各类比赛的,特别是自己教学经验还不足,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时候,听闻可以通过比赛提高自己,自然是二话不说积极主动参加了,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也为了证明自己在大学时拿的优秀实习生,讲课水平得到同学夸赞,微格教学能力突出都不是白拿的。


很庆幸,当时信息化手段不高,一个现在看起来要吐的PPT足以,用两块磁石一根绳子用透明胶简单粘贴一下在白板上画了个椭圆就得到了高一学生雷鸣般的掌声,自然很幸运地在工作第一年就拿了区、市一等奖,市里是第二名,作为示范课在全地区(几个县市)老师面前上。

总结一、确实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前列,例如当时很多老师都不会用ppt,有些打字都困难。总结二,磨课的重要性,这篇课文我一共上了13遍,当时录像现在看起来有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次次地改进很有必要。

不过笔者接触的90后的教师好像主动愿意的少了,恐怕是他们没有争强好胜心或者跟后文笔者讲的情况相同(参考后文)

专业提升发展阶段

这个时间段教师也还是愿意参加比赛的,对应现在年龄在35左右,职称上又没有上去的,他们为了职称没有办法只能参加比赛,希望从中获奖拿到点积分到时候评职称能够派上点用场。笔者也见过一些名利驱动的,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专业的专家,自己必须参赛,参赛就必须一等奖,其实肯定的是确实有他擅长之处,但有时候评委的关系也辅助了一把

同样也有极少数真心想参赛的教师,凤毛麟角,至少笔者只见过一个,还不是同事,无私奉献,只希望自己获奖以后把学到的东西,现代的教学技能、方法,政策的相关都回来传授给年轻老师。

为什么大部分不愿意参加比赛

1、时间紧

我承认这是个借口,因为时间吗,挤一挤总是有的,但又有多少人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呢?更何况这很多时候就是个虚荣,有获奖的准备功夫,用来写论文,十篇都写出来了,就算网上最低价也是2000吧,获个市一等奖有几个城市的学校能够奖2000的?

笔者 有一个同事,前年国赛二等奖,通宵熬了无数个,有时候就直接睡在形体房(公共艺术类),醒了就干,吃的喝的都是同事、朋友帮忙买了送过去,直言不讳,一场比赛下来,30不到的人看上去四十好几。

2、团队假

其实这种比赛都是可以团队参赛的,但自私的本性,很多时候大家都说是组了个团队,但真心奉献的又有多少?所以看上去很美的团队,三个人做的事情往往最后就是你自己一个人完成,笔者做过四次课题,其中一次没有办法结题,每次开题前就一堆人要加名字,最后就是自己一个人做,那一次没有结题的就是实在不想做了。

3、形式重

省市级的比赛笔者都参加过,相信参加过得老师都可以给出和我一样的答案,那就是一场show,现实中你备一节课真的会花几天的时间吗?那你根本就赶不了进度,三年你就教一本书可能都来不及,特别现在的比赛,要求八课时抽一节课来上,你还要准备八场show。

至于信息化,我上课用个课件,一节课的内容要做两节课,这可是备课以外的时间,如果还要我加什么视频=音频,网络上找就得好一阵子,还要下载,各个网站又限制了格式、会员什么的,下好了还不行,还要转格式七七八八,如果是在线看呢?前面一分多钟的广告等着你,如果多几个视频,一节课里面半节课都在放广告。

笔者最擅长的 就是师生互动,脑子贼快,妙语连珠,这也正是学生喜欢我的,而比赛就是按脚本走,你多说了一个词我接起来的话就有漏洞。

4、性价比低

前文说了比赛获奖虚荣而已,确实,在一个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师工资普遍还过得去的情况下你觉得我的工作时间对应的价格应该是如何,简单算一笔账吧,现在教师家教家养抓很严了,我们就不按市场价格来算,按大学生算吧,两个小时60块钱不多吧,为了准备市赛,如果精心准备(有敷衍了事的我知道十分钟就能把材料凑齐)的话,笔者刚准备了一套2019职业能力比赛的,一共花了3个礼拜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周末工作两天至少14小时,平时每天应该也有4个小时左右,所以总时间是100小时+,也就是按普通大学生家教标准也是3000+。

而一名在职教师家教的价格笔者估计应该比大学生高3倍吧,那样就应该是一万。可惜,没有这么多钱的话,能积极主动的就不会多。而且我是按底线来计算的哦。

5、懒癌症

30年前,一个礼拜只有周日和周二下午放假,后来一天半,到现在双休日,原因自然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休息时间的延长,都造成了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的性格,这也确实是时代进步带来的,但包括笔者在内,都基本上完成本职工作就好,还要花费额外的功夫去准备比赛什么的,确实没有什么兴趣,懒癌症又发作了,,笔者又不想打字了,O(∩_∩)O哈哈~


教育魔方


省市教能比赛,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一批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使得专业技能“提档换速”,对迅速树立教师个人品牌有着极好的推动。

如果条件可以,每位老师都应该去体验一下这个过程。

现在一线的教师,基本上对省市级教能比赛没有兴趣,我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省市教能 准备很麻烦

我曾经在2016年参加过省市技能比赛。我这人自知天性愚钝,做事情比较认真,为了能够在要能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一年,除了正常工作,我把全部经历用在了准备教能比赛上,三个月的时间里,做了非常周密的准备。

我将我们这套教材,从初一到初三全部重新背了一遍,那两个多月里,我几乎不眠不休,废寝忘食,写了十几本教案,写了几十课的说课稿。弄清楚了每一个说课稿的来龙去脉,具体的措施过程。

县上的比赛,我很顺利过关。市级比赛也很顺利的拿到较好的成绩,最后参加省能角逐的时候,我又将一些重点课例重新编写教学设计、说课稿,精益求精。

现在想来,那段时间真的很伤脑力,体力。累的时候告诉自己:有的时候你会感到绝望,但不放弃是对付困难的最好方法!

二 省市教能的含金量已今非昔比,对老师没有足够大的诱惑力。


2015年之前,在我们陕西,市级教学能手,可以直接申报职称。那时候,每年都有人去报名。虽然最后能够娶到能手的都是凤毛麟角,但是,很多人就靠这个捷径,轻轻松松的解决了职称问题。为此,有些人,甚至通过托关系、走后门,拿到省市教学能手证书。

但是在2015年,省教育厅突然取消了,省市教能直接参评的资格,一线教师的报名热情明显减少了。

三 教师的工作看起来轻松,实际上非常繁琐。

现阶段,大多数一线教师工作繁琐,又要上课,又要带学生,还要应付大大小小的检查,扶贫工作,一天下来,早已精疲力竭。

尤其现在,各种各样的检查、考试特别多,本身工作压力很大。所以,对于参加省市教能这样的业务比赛,很多人都嫌麻烦。

四 工作上淡泊名利,不想大动干戈。

实际上,大多数教师习惯,每天出操,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大学生。

每天准时准点,都有固定的工作要做,人难免会变的千篇一律,习惯这样一种生活,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毕竟任何一个竞技类比赛,都需要大量的准备,你平添烦恼。

陶渊明在《饮酒》中写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大多数教师对明利淡泊,认为只要把学生教好,班级管好,在一些比赛上都不愿意去伤脑筋。

五 老师都普遍自尊心强,参赛不成功怕没面子。

参加省市就能这样的比赛,也算是一个大事儿,你报名,全单位的人都知道了。

很多老师,宁愿不参加,也不想去驳自己的面子。也有很多老师报名参加了,但没有拿到好的成绩,总觉得面子过不去。我有个同事,曾经连报两年,没有走出县级,最后直接放弃,发誓此生再也不报。

但是,有些技能,其实不仅仅是那证书奖杯。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所收获的很多隐形成果,将在你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为你推波助澜。

现在的我能够在40分钟内,写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一篇完整的说课稿,5分钟左右完成一个简单PPT,

还有我的那位同事,虽然没能如愿. 但是经历过教能比赛,后来业务水平提升非常快。


我是木子物语,一边育人,一边写作。

期待与你相遇。


木子物语


就我们小学老师而言,每年都有这样的比赛,但是的确很多老师不愿意参加,或者或不愿意去受罪。这样的比赛一般都指定了人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些老师宁愿把时间交给课堂也不愿参加所谓的选秀。

参加工作的前六年我非常热衷于这样的活动,但是每次去市里参加比赛时总被排除!领导层倾向于镇小学,而我在农村山区。大学校他们有专门团队搞教研,他们有时间去磨课,而我们每天面对留守儿童已经焦头烂额,学校小各种事情都需要双肩挑,我辛苦准备的课甚至没有老师愿意去听,即使去了也会都说恭维的话,很难提高!久而久之,这些活动我也不再参加。

一位老师技能再强,长得再靚,不好好工作也是枉然。王小波说,漂亮的脸蛋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少,我愿做学生的百灵鸟,千里马再好,也要有伯乐!





孩子魔法师


我们乡老师都想参加省、市、县教学技能比赛,可机会不多。就拿语文学科来说吧,参加省级优质课比赛名额我们县每年只有1节;市级优质课比赛名额1O节,根本到不了乡镇;县级优质课比赛名额按老、中、青三个年段各分1节。随着职称的改革,晋升中、高级职称的首要条件需优质课。这不,一年一度的县级优质课比赛通知刚下来,老师都争着报名,每年为了比赛,老师间都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建议县区教研室对农村教师给予优质课比赛名额多分配一些。以缓解老师晋升职称的压力。


一生孺子牛


很多老师不愿意参加省市级教学技能比赛的原因很多,梳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隔壁学校的一位老师前一段时间也参加了教师技能之优质课大赛,她辛辛苦苦准备了几个月的时间,“试课”、“磨课”、整改等环节花了太多太多的时间,但到了比赛那一天,她因为上课的时候太过紧张,所以没有发挥好,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完全没有调动起来,平时上得妙趣横生的她,到了比赛当天发挥失常之后连个三等奖也没拿到手,那种感觉甭提有多难受了。付出与收获难成正比,这是一些老师放弃省市级教学技能大赛的一大原因。

(二)获奖的“性价比”不高。

为什么有些老师会去参加技能大赛?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评上高级职称——技能大赛的成绩越靠前,评上高级职称的权重就越大。但是,对于一些十几年都没有职称评聘名额的地区而言,无论教师获得什么奖项,哪怕获得诺贝尔奖,也是无法评上更高一级职称的,因为职称评聘的名额没有向这种地区某个年龄段的老师开放,老师选择参加技能大赛,无论获得什么样的名次,都无异于做无用功。所以,对于没有获得职称评聘名额的老师而言,别说是参加省市教学技能比赛,就是参加国家级或者国际级教学技能比赛的“性价比”也都是不高的。

(三)投入太多时间导致自己的教学进度严重滞后。

一个老师,如果能够参加省市级别的教学技能大赛,那么至少经过学校、乡镇学区、县区教育局的层层筛选之后才有可能做到。也就是说,这种老师几乎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教学技能大赛这件事上。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只有相关老师自己知道: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当时间向比赛倾斜,那么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进度就顾不上了,顾不上教学进度,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学进度严重滞后,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是很多优秀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放弃省市级别的教学技能大赛,还因为其他原因,比如年龄偏大,心力交瘁吃不消;再比如自己的综合实力不够,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自知之明等方面,都可能导致老师放弃省市级别的教学技能大赛。

总而言之,让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无论成败,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发展都有可能“换挡提速”,但教师不想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技能比赛,应该都有自己的苦衷,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