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浩監製新電影:結婚嗎,受益人寫我的那種?

你說,女人好騙嗎?

我覺得好騙——《受益人》電影末段,柳巖流露出欣喜的微笑,意味著男主、女主的愛情極可能是歡喜結局,我注意到將我夾在中間座位的兩個女孩也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正常人裡,沒幾個會喜歡餘華那麼寫福貴的命運,也沒幾個會喜歡馬爾克斯那麼寫阿瑪蘭妲的愛情;正常人看書、看電影會代入、會共情,因而總盼點好、盼點easy mode。那麼,接下來給柳巖一個相對easy的命運和愛情,顯然更有市場。

但是,easy的孿生兄弟叫cheap。

如果終章時柳巖欣喜微笑後痛苦流淚,預示著她想見到大鵬但最終還是選擇不原諒,或許這部電影在藝術性上會獲得一次昇華——

甯浩監製新電影:結婚嗎,受益人寫我的那種?

你以為柳巖是女主,我卻一度認為她是男配。

你以為她出演了一個善良、重感情的單純女孩,我卻一度認為她只是導演、編劇們設定的一個工具人。我並非指責柳巖演得不好,我只是說創作者們是用這個沒腦子、不合邏輯、臉譜化的角色來輔助實現塑造男主大鵬這個角色的目標,最終想讓觀眾共情的場面是大鵬的“醒悟”、“坦白”和在海邊的“苦澀”。

在《受益人》裡,柳巖這個角色是沒有靈魂的。

創作者們給柳巖預設了一個獨立打拼以補貼家用、痛恨欺騙且拒絕潛規則的女性角色,但卻給了她一堆胸大無腦、隨遇而安、遷就謊言、討好男性的相悖劇情。你預想她很剛,但其實她很軟;她一再重申痛恨欺騙,實際上對每一次欺騙都輕易原諒!

甯浩監製新電影:結婚嗎,受益人寫我的那種?

看完電影我就在想,讓結尾處的柳巖“欣喜微笑後痛苦流淚,預示著她想見到大鵬但最終還是選擇不原諒”,那麼,一個好處是讓全篇“愚蠢”、“受導演擺佈”、“矛盾”的柳巖在那一刻凸顯出她實際上是有底線、原則、靈魂的人,另一個好處是和大鵬末了品嚐海水、先驚喜又痛苦的“海水是鹹的”的鏡頭相得益彰,女主、男主的最後鏡頭將共同象徵真正愛情的極其珍貴,以及極其脆弱!

至於觀眾,將失去廉價的大團圓體驗,品嚐到像海水一樣苦澀的成熟的代價。

甯浩監製新電影:結婚嗎,受益人寫我的那種?

但我說了,以上都是我看完電影后的“一度以為”;當我拿起筆來,才突然發現一個自己難以接受的事實——《受益人》裡的柳巖,才是真實的中國女人,她的表現,才是普遍存在於中國的社會真相!

我們身邊有太多底層的女孩子,十幾歲因為家庭、個性等原因輟學,做幾年廠妹或做幾年夜場,然後趕上風口又去做幾年直播,打打擦邊球討生活。這些女孩因生活不易而格外期待真情,因缺乏對自己價值感的認同而格外樂於喊“獨立”、“個性”的口號。她們的生活就像柳巖在《受益人》裡的生活,她們在微信、陌陌、探探等軟件裡的動態內容永遠都那麼有個性、不將就,也像極了柳巖在《受益人》裡反覆強調自己追求真愛、痛恨欺騙的訴求。

你以為她們深夜的囈語是想養魚,實際上我認為她們是真的需要、比一般人更需要這樣的感情,且骨子裡怕自己根本不會擁有,因而表現得似乎有點“用力過猛”……

甯浩監製新電影:結婚嗎,受益人寫我的那種?

那麼,她們會擁有嗎?

見慣了貧富差距、揩油和舔屏的她們,在終於輪到自己抉擇的時刻,相當一部分人成為了easy girl,極少一部分人還能say no心懷更高追求,最多的那部分,是成為一個即便配偶出軌都能最終說服自己原諒的、常見的傳統中國女人。

再看《受益人》裡的柳巖,你將她之前所有反覆強調的“態度”,都當作她的陌陌動態好了,這時候你get到的就是這種類型底層女孩最真實的面貌。在婚姻、愛情生活中,她們演變成影片中的柳巖一樣,價值觀、生活和情感很大程度上依附於她的男人,淳樸、溫柔且善於隱忍,甚至受到身體或心靈上的暴擊,都不輕易放棄她的男人。

看似相悖,其實不然。

對你一個象牙塔裡養尊處優的女娃娃來講,或許矯情幾天就能放棄一段以“一起打打遊戲、吃吃飯、看看電影、上上床”為核心內容的校園戀情,但對“那一部分”女孩來講,為了她曾極度渴望的、救命稻草一樣的感情,她最終會選擇說服自己接受謊言和傷害。

甯浩監製新電影:結婚嗎,受益人寫我的那種?

我希望柳巖選擇不原諒,但你有經驗的話就會知道,柳巖們最終會原諒。

你說,女人好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