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大學生要到“郊區”上大學?大學建設越來越偏是為何?

V5王子


為什麼中國的大學生要到郊區去上大學?大學越建設越偏僻?

其實很好理解,因為現在的大學是非常的大,動輒上千畝,有的近萬畝,這麼大的面積,在繁華市中心是絕對不可能的,就是當地想給你騰這塊地,恐怕也沒有那麼多資金和時間。

中國那倆大學校園最牛?估計99%的人都會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倆大學的確牛,不但實力國內top2,其實校園面積霸佔國內top2長達50年。也就大學擴招後,不少大學面積才超過了清華北大。

其實當年清華大學規劃校園時候,海淀區那一片是極其荒涼的地方,可以說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就是20年前清華大學附近都比較荒涼。

當年北大校園是最繁華的,就在長安街附近,而現在的北京大學校園是當年燕京大學的校園,當時也是荒涼的不得了。後來燕京大學被拆分,大部分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大學也剛好老校園也不好了,直接霸佔了燕京大學校園,如果北京大學還在長安街那個地方發展,可想北京大學的規模肯定無法擴大,因為老北大校園不是一個整體,是散落在北京城的周圍,頗有點北京市在北大校園裡面的感覺,北大6大學院,好幾個地方。而且並不相連。因此當年北大發展不如中央大學,校園問題都不能再一塊,怎麼好好辦學?

此類情況,今日的山東大學,吉林大學應該深有體會,這倆大學都有校區無數,卻沒有一個大校區,大量時間精力都用在校區之間的溝通上了。

為何現在大學新校區越來越偏遠

先不說現在,其實在很早以前,一個大學校園都是很大,但是規劃大學校園都是哪裡偏僻忘哪裡規劃,比如當年的華中科技大學在20年前非常的偏僻,周圍全是農田,同樣其他清華大學等最初的校園都是非常荒涼,然後二三十年後,周圍就變成了繁華地帶了。

這叫大學的帶動作用。

現在的重點大學動輒上萬人,人數最多鄭州大學在校生人數7.2萬,吉林大學也叨叨7萬人,其他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都是五六萬在校生,要承載這麼多人,就必須有一個大校園,而現有的市中心校園滿足不了要求,就要去郊區建設,而一個幾千畝的校園對任何一個城市來說都是一片寶地,因此怎麼規劃校園又成了一門學問。一般各個地方都把最窮,最偏的一大片地給大學,讓大學幫忙帶動帶動,而最有發展前景的郊區都規劃用來做商業區,房地產。

大學的帶動作用很明顯,不少偏遠地方圍繞著大學,很快就建設了各類商業區,住宅區,中小學校。

大學已經要有一個獨立大大學校園。

沒有一個主校院,大學發展將無從談起,俗話:大學者,大師也,但是沒有大樓,你讓大師席地而坐?

你看近些年發展迅猛的大學,無一例外都是有一個大校園,而發展緩慢的高校,無一例外都是校園小的可憐或者分散多處。

典型例子就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在1985年就開始建設,閔行校區近5000畝的校園奠定了近幾十年上海交大的迅猛發展。而他的兄弟西安交通大學在近些年才開始搞了一個新校區,兩個大學蓋新校區的時間差了正正35年。

30多年過去了,今日交大閔行校區周圍依然比較荒涼啊(我上週剛去過,不要懷疑),也許再過20年就不一樣了,當然西交大創新港校區也很荒涼。

大學嘛,不怕荒涼,就怕面積小。有大學,才能引大師,才能蓋大實驗室。

老鐵們,你們覺得我說的怎麼樣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在高校工作多年,也參與過學校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對學校硬件建設有切身體會。

對一所大學來說,地理位置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高校本來就有一定的聚集效應,高校在的地方,只要政府給予相應支持,學校周邊很快就能夠保證起碼的餐飲、娛樂、購物等配套條件。甚至很多時候,高校是為政府打前陣的,幫助政府在新開發地域聚集人氣。

相比地理位置,大學的面積恐怕更加重要。一個大學的面積可以決定大學的辦學可能性,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做科學研究需要實驗設備,放實驗設備就需要實驗室,而很多大型設備不能放進高層房子裡,很多實驗室只能是低矮建築。這樣,隨著學校學科的發展,人才的不斷引進,新設備的不斷購入,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實驗室。此外,在人才培養,特別是研究生培養中,也需要走充足的辦公室和實驗室。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土地作為保障。沒有地就建不了實驗室,人才來了就沒地方安置,而沒有人才學校也就沒法發展。

很多高校當年建校時並沒有那麼大的規模,通常是一棟樓就能裝下好幾個系。但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房間漸漸就不夠用了,辦學用地捉襟見肘。這個時候,各高校就會向地方爭取土地資源,而且新校區要建就爭取一次到位,動輒3、4000畝。這個時間大概都是在2000年之後,當時土地價格也已經起來了,市區地段難以承受,而且,城區裡也很難找出這麼大的空地用於建校。所以,大學想擴充地盤,多半就只能考慮郊區。
這十幾年來,儘管國家一直在強調內涵式發展,但高校建新校區的步伐始終沒有停止過。雖然梅校長曾說:大學,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但沒有大樓,大師在哪做研究?像斯坦福大學校園面積33平方公里,相當於15個北大校園,而國內多數985、211高校,現在幾乎都有分校區或者研究生院,不管是在市區還是郊區,有地可用才是關鍵。


高校人才真經


●長安大學城

西安市的長安大學城大概在郭杜街道、韋曲街道一帶,這邊主要的大學有西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京學院、陝西幼兒師範學院、西安財經大學、西安培華學院、西安歐亞學院等高校。記得在10年前的時候我有去過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一帶,當時學校北門外還是麥田,西北政法大學、西安郵電大學北門外還都是破破爛爛的矮樓;現在如果去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新校區一帶去看的話,北門外已經是高樓林立的高檔小區了,這裡現在已經發展成了西安市的城區,再也不是麥田、城中村了。不過現在這一帶的大學周邊沒有便利的地鐵,坐地鐵可能還需要到航天城站,學生們出行還是有一些麻煩的。



●白鹿原大學城

西安市白鹿原大學城位於西安市東部的白鹿原上,原上有大概五六所高校。我沒有去過白鹿原大學城,但是據說在原上上大學的話坐公交車很麻煩,特別是週末節假日的時候,可能要排很長時間的隊才能夠去西安市區;晚上從市區回來的時候也有點麻煩,可能會錯過最晚的公交車,錯過的話就需要打摩的了。


●高新大學城

現在西安市在高新地區又規劃了一個西安市高新區大學城,這個大學城是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以北地帶建設的。這個地方現在已經有了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長安校區等高校校區。據說這個地方離西安市特別遠,師生們想要到市區的話,需要坐很長時間的公交車,所以學生們只在週末的時候再偶爾進趟城。之前有認識一個女生是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的, 這是一所獨立學院,根據這個女生的說法是她們學校距離市區很遠,所以她一般是週五的時候去市區同學那裡玩,直到週日下午的時候才回學校。

●廣州大學城

廣州大學城是建設在一個島上面,島上面總共有10所大學。當初在建設這個大學城的時候,這個地方是廣州市一個很偏遠的地方,學生們在這裡上大學感覺就像被流放了一樣;建設支出的時候這個地方很多地方都是工地,基礎設施也很不完備。隨著廣州市城市面積的擴大,廣州大學城所在的位置現在已經不算是很郊區了,特別是地鐵開通以後就拉近了廣州大學城與廣州市市區之間的距離。

●蘭州大學榆中校區

蘭州大學榆中校區距離市區有100多里的路程,這個地方是建在一個鎮子上面的,周邊環境相當的荒涼,大學生們到了這個校區以後感覺就像被流放了一樣。蘭州大學的新校區建在這麼荒涼的地方,也影響了蘭州大學的長遠發展。

●昆明呈貢大學城

當初昆明市大力發展呈貢區,把很多政府單位都遷到了呈貢區,也在呈貢區規劃了一個大學城,大概有10所大學入住了大學城。成都大學生建設之初的時候,這個地方是與昆明市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呈貢區的街道很寬闊,但是並沒有太多的車輛;學生們想要去昆明市主城區的話,也是需要坐很長時間公交車的。好在現在昆明市呈貢區與主城區之間已經通了輕軌,師生們想要去昆明市市區再也不用那麼糾結了。


饕餮視聽


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要往城市遠郊建呢?原因無非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與城市建設規劃有密切關係,城市內拿不出大面積用地給大學建校。

很多大學往郊外建,這與城市建設規劃有關係,在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僅靠多年前建設的大學本校,恐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數量越來越多的現實需求。如果在市內擴建大學,那肯定會付出高昂的成本,而這費用大學自己本身是拿不出來的,因此,往郊外新建學校就成了必然趨勢。

二是現在很多大學為了追求大而全,彷彿越大越體面,越有實力。

我原來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工作和生活,曾經去過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等幾所大學的新校區。進入校區後我感覺非常震憾,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大”,問在那裡工作的朋友,為何把大學建這麼大,朋友笑著說,上檔次啊,有面啊。若問學科建設和科研實力,朋友笑笑,然後搖搖頭,我想這就是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三是建設大學城,圍繞大學建設產業園區,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

在不少城市裡,近些年把大學擴招推向了新高度,如果你打聽一下,在很多一二三線城市,都有大學城一說。聽起來很高大尚吧?其實這是一座城市建設的一點規劃“亮點”,就是通過圍繞大學建設產業園區,並且是打造文化產業為主。將多所大學遷建到大學城裡,圍繞大學本身就可以帶動周邊很多產品,這也算是發展經濟的一個手段吧。

四是將大學建在城市遠郊,有限減少了城市人群密度,使城市交通更順暢。

如果一所大學在城市裡,每天到放學以後,週末時間,你看大學那麼多的大學生都走出校園,頓時就會使市裡大街上人群密度增加,對交通來說會增加壓力。如果將大學建在城市遠郊的話,放學後大學生不可能湧向城裡,週末也不可能都紛紛往市湧。可以說,把大學往遠郊建,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結束語:至於大學生在城市裡還是在城市遠郊上大學,其實都一樣。對他們來講主要任務就是在上學讀書,吃住都在學校裡,根本不存在學校在遠郊會影響生活。但是對於城市發展規劃來講,卻變的非常有意義。


寒石冷月


現在我國的大學越來越多的到郊區開設分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要到郊區上大學了。

這和學校擴張有關,現在高校招生每年都在擴張,所以原有的校區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的學生,於是,開設分校成為解決學生急劇增加的首選方法。

以山東大學為例,現在除了山東大學的老校之外,在濟南就有五個分校,另外還在威海,青島都設有分校。

而新校址的選取不可能在市中心,因為市中心的地域價格高、地皮貴,因此大都開到比較偏遠的郊區。

現在濟南的各個大學基本都開設分校,地址在濟南的長清區或章丘區。長清和章丘都可以說是濟南比較偏遠的地方。長清區還專門設立了大學城,濟南各個大學大一新生其實都在長清大學城或章丘分校上學,要到濟南市中心,接近兩個小時車程。

近來濟南的第一條地鐵線已經開通,就是濟南地鐵r1線,這條地鐵線不是在濟南市的中心進行疏導交通,而是由濟南西客站開往濟南大學城,方便在郊區的學生能順暢的回家。

其實不光是濟南,其他各個地市基本相同。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在華東師範大學上學,在我印象當中,華師大在上海的普陀區,還算熱鬧,但是他給我說孩子上學的地點是華師大的分校,在非常偏遠的郊區,校園很大,以至於學生分散在校園裡,好像幾乎看不到學生一樣。所以一到晚上,她就擔心女兒由教學樓回宿舍樓是否危險。



我覺得把大學開在比較偏遠的地區,可能也有一個想法是有利於學生認真學習,心無旁騖吧。必定周圍比較荒涼,各種誘惑少,可消遣的方式也不多,那就認真學習唄。


師者馥仁心


河南的鄭州大學、輕工業大學、工業大學三校的新校區都是在郊區,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更是在郊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