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血糖控制挺好的,近期血糖波动,什么原因呢?听周大夫怎么说

原来血糖控制挺好的,近期血糖波动,什么原因呢?听周大夫怎么说

在临床上经过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患者长期胰岛素治疗,一直血糖控制还算稳定,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近期血糖波动加大。自己觉得饮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平时活动也很规律,那是什么原因呢?影响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临床上长期使用胰岛素的主要是1型糖尿病和一些血糖控制不好、病史较前或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必须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具体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看以前相关文章。

原来血糖控制挺好的,近期血糖波动,什么原因呢?听周大夫怎么说

影响胰岛素的效果,血糖波动需要考虑下面这些情况:

第一项影响因素:胰岛素的剂型选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剂型是比较丰富的,而国外为了个体化治疗,剂型更加多样,特殊是预混胰岛素,各种比例可供选择。但每种剂型起效时间、达到峰效应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都是不一样,有长有短。现在还有超长效和超短效胰岛素,更加人性化。但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胰岛素起效和持续时间还是不一样的。不仅是不同患者,就是同一患者每日对任意剂量胰岛素吸收程度都会有波动,有时候波动可能高达25%,甚至更高。

所以,血糖控制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波动。而中长效胰岛素的上述表现更明显。普通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优泌乐)、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谷赖胰岛素相对波动小一点。例如,晚餐前、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可能于某位患者而言足以维持整晚上,但在另一患者体内药效可能会中途消散,导致空腹高血糖。而这种吸收的波动可能是胰岛素与或锌的混悬液未充分混合有关。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预混胰岛素,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摇匀,如果每次混合程度不一样,也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来得时)的吸收的波动略好一些,但也有差异。此外,一些研究表明胰岛素作用持续时间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这个在临床上也可以观察到,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果剂量过少也会出现吸收时间缩短,也就是作用时间缩短。

原来血糖控制挺好的,近期血糖波动,什么原因呢?听周大夫怎么说

第二项影响因素: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现在胰岛素注射主要由糖尿病护士指导,配合注射说明书或者光盘学习。如果是住院患者可学习的时间比较长,门诊患者学习时间较短,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完全掌握。

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推荐的注射方法是用两指捏起约2.5厘米皮下脂肪作为身体部位注射,胰岛素笔的注射方法与胰岛素注射器方法相同。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均可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率。进针太浅可能导致皮内注射,不仅疼痛而且吸收不佳。而在脂肪少的部位垂直注射可能造成肌内注射,吸收过快。一般使用配有(28-31G)针头的注射器,在捏起的皮肤处垂直进针然后推注胰岛素。注射前不要回抽针筒,如果见血应拔针。针头应在注射部位停留几秒后拔出。使用笔式注射器时尤其要注意,以防拔针后胰岛素外漏。

现已有多种配合预填充笔芯使用的笔式注射器,比传统注射器和瓶装胰岛素更方便。胰岛素笔配有不同长度和型号的可替换针头。注射小剂量普通胰岛素(<5U)时,使用笔式注射器的误差比传统胰岛素注射器要减少50%,所以建议尽量使用笔式注射器,剂量更容易掌握,更加准确。

原来血糖控制挺好的,近期血糖波动,什么原因呢?听周大夫怎么说

第三项影响因素:胰岛素注射部位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想必大家都了解。一般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可选择上臂、腹壁、大腿及臀部。不要长时间在一个部位注射,但是更换注射部位也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一个原因。一般来说腹壁对胰岛素的吸收最快,大腿和臀部最慢,上臂居中;这些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率都与皮下脂肪的厚度成反比。有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放射标记的普通胰岛素在各部位注射相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后2小时胰岛素吸收量百分比为:腹部49%、手臂37%、大腿26%。餐后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与胰岛素吸收的速率成反比:腹壁注射后血糖升高比大腿注射后少30-50mg/L(1.7-2.8mmol/L),上臂注射后的血糖升高介于两者之间。这些差异在临床上也是可以利用的。餐前注射的普通或速效胰岛素吸收迅速,因此优选腹壁注射。而晚餐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好是缓慢吸收,确保药效持续整晚,所以适宜选择大腿或臀部注射。我们也常常会根据血糖的波动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第四项影响因素:胰岛素的皮下存量

胰岛素注射是在皮下,首先注射的胰岛素会储存在皮下。随着皮下储存量增加,吸收的波动也增加,吸收量在减少。这对因胰岛素抵抗而每日需要多次大剂量注射的患者可能有重要影响。

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可以较平稳控制血糖,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只使用普通或速效胰岛素,皮下储存量很小,因为药物储存在体外的注射器内。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用胰岛素笔或注射器,存在天然的变异性,因为每次注射的部位、角度、深度以及下方血流都不相同,而持续皮下输注时每根导管都固定在同一部位,可以减少这种变异性。

高压射流无针注射器依靠压缩弹簧或压缩气体筒产生压力,无需针头就能将胰岛素注入皮下。虽然该装置减少了皮下存储量,胰岛素作用时间更短,但也不能改善胰岛素吸收的波动性。

原来血糖控制挺好的,近期血糖波动,什么原因呢?听周大夫怎么说

第五项影响因素:皮下血流量的变化

胰岛素虽然是注射在皮下,它会通过组织间液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吸收,所以胰岛素吸收的程度还取决于皮下血流的速度。如果你是在运动、桑拿或热水浴及局部按摩等引起皮肤温度升高,可增加胰岛素吸收。因此,刚注射完胰岛素不要剧烈活动。另外,吸烟可减少胰岛素吸收。一般来说普通和速效胰岛素的上述波动比长效胰岛素更明显。

从上述的描述我们初步了解了可能影响胰岛素吸收的原因,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血糖波动,除了考虑饮食、运动、感染、应激等原因外,上述的这些情况是否也存在,尽量避免导致胰岛素吸收的波动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血糖的平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