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能夠影響市場的因素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按照混沌理論的說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能通過數次放大,從而影響到其他“不相關”的事物。這就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道理。如果說南美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以影響到北美形成一場颶風。那麼一隻蝴蝶煽動翅膀,同樣可以影響到農產品期貨的劇烈震盪。也許宇宙空間的某個天體(太陽活動)發生一些小小的現象,就能很快的影響到我們的金融市場。由此看來,能夠影響市場的因素應該是無限的。

那麼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任何人對市場的分析、預測、理解都是片面的,都是斷章取義的。畢竟我們誰也不可能考慮到無限多個因素。

這就涉及到一個數學問題:自然數和偶數哪個數量更多?如果在有限的數字面前,那麼自然數的數量無疑是偶數的2倍。但可惜數字是無限的,任何自然數乘2都能得到一個偶數。那麼最終的結論就是:自然數和偶數是一樣多的!

這說明什麼?也許讀者們會覺得這和交易沒有任何關係。錯,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與交易都是有關的。在數學上考慮有限系統與無限系統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我是說,交易者通常都是用有限的思維方式來分析無限的市場。如果能夠影響市場的因素是無限的話,那麼對於交易者而言,無論你是考慮到1件可能影響到市場的因素,還是考慮到1萬件可能影響到市場的因素。在無限的市場面前,你考慮的都是一樣多的!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我們都玩過“找茬”的遊戲,就是找出兩幅圖畫中有幾處不同的地方。當我們找出一處不同的地方以後,圖畫中不同的地方就會少一處。直到我們找出所有的不同之處,兩幅圖畫間就不再有不同之處了。這就是有限系統的思維方式,當你找出的因素越多,你就越接近於真相。

在我看來,交易者所喜歡的“綜合分析”。不過是因為本能排斥不確定性,而迎合本能來製造事後合理的幻覺。這方面內容讀者朋友可以閱讀一下“樹形原理”的部分,你會發現事後的合理不等於事先的確定性。你考慮的因素越多,你就越容易事後解釋行情。但同樣你考慮的因素越多,你在事先出現的矛盾也就越多,甚至你考慮到錯誤因素的可能性也將越大。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市場呢?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我們無法看到冰山的全貌。我們能夠看到的冰山越大,那麼同時也說明水下我們看不到的冰山部分更大。我們看到的永遠只能是冰山的一角。無論是冰山的最高點偏離了水面多高,最低點偏離了水面多低。同時也無論是更多的冰塊融化成水,還是更多的水凝結為冰。請注意,水面的高度是不變的!

對於交易而言這至少說明:無論你找到多少可能影響市場的因素,而得出與市場現實有多麼大背離的結論。都只能說明,你忽略了更多的相反因素能夠與之平衡,並且使得分析結論與市場的真實價格相等。曾經在股市上,我習慣於買入不停上漲,但業績很差的股票。當我已知的因素與現實的走勢出現很大偏離的時候,我更樂意於相信是我未知的因素在起作用。通常當我還不知道這隻績差股為什麼連續不斷上漲的原因之前,我相信立刻買入還是安全的。也就是說,通常我們未知的因素比已知的因素,更容易對未來價格的走勢產生作用。


行情反覆時的對策

一邊倒的大升勢或大跌勢。介乎於一段升勢與跌勢之間,或者兩段升勢之間,或者兩段跌勢之間,常常會出現一段反覆起落的行情。

所謂反覆起落,是指價位徘徊於一個狹窄區域,接近上限就回跌,碰到下限又翻漲,來回穿梭,橫向發展。從圖形上看,頗像手風琴的琴箱,故此又稱“箱形走勢”。

反覆起落產生的原因,是市場上沒有明顯的利多或利空消息,行情失去單向發展的明朗依據,無論是買家或賣家基本上不作長線投資,只做短線炒作,雙方處於拉鋸狀態,你來我往,誰也佔不了上鳳。

很多人習慣於單邊市的行情,一條直路走到底,遇著反覆起落行情,往往被“左一已掌,右一巴掌”,打得天旋地轉,頭暈眼花。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在反覆上落市中買賣的指導戰術是走短線。因為上下限之間的距離並不大,而且一到上限就掉頭向下走,一碰下限就回頭向上揚,獲利機會一縱即逝,一定要見利就收,一貪就會賠錢。

具體對策是:判斷了是一個反覆上落市之後,接近下限就買入做多頭,漲到上限就平倉賣出,並反手做空頭。再跌至下限,又平倉平倉,並反轉做多頭。

這樣一種戰術,強調機動與靈活。一到上限或下限就要馬上轉向,否則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故此,可以下套單,入市之後,平倉單,反轉的新單要立即下,“到時再說”是趕不及的。

在此必須指出,反覆上落市是一種暫時狀態,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遲早會出現。所以,走短線時也要注意設限止損。買入之後,跌破下限就投降;賣空之後,衝過上限就認賠。

其實,最好的做法就是忍住不做。反覆上落市不要做,等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才去追。問題是:你有這份耐性嗎?


市場如戰場,如何能在戰場上取得先機,是贏取戰爭的關鍵。作為普通投資者只關心股價的漲跌,而莊家則需要去維護股價的波動,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它的利益問題,機構運作股票則需要在高位進行減倉來獲利,而機構操盤手在減倉時必須運用各種手法引誘場外投資者進場接貨,但是在減倉的過程中還得維持股價得波動,否則剩餘的籌碼不多就非常的被動。

同時如果莊家的減倉計劃受到場外接盤資金不足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應用莊家左手換右手的手法進行減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倒”手法。

對倒(對敲)的含義

對倒(對敲)是股票盤面上的一種常見現象,是指主力莊家自己購買自己籌碼的行為,分為向上對倒和向下對倒兩種。主力掛出賣單然後自己吃進造成上漲的態勢,即向上對倒。反之,為向下對倒。

莊家對倒(對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對倒建倉

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對倒”手法來打壓股價,方便自己在低位獲取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個股的技術特徵是,股價處於經過大幅下跌之後的低位區域,往往以小陰小陽K線沿著5日或10日均線溫和上揚,並伴隨著較長的上下影線,成交量上,上漲放量,下跌縮量,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的每筆交易量,這時的每筆成交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這是由於在低位進行對倒建倉時散戶尚未大舉跟進。另外,在低位是莊家更多的採用夾板的手法,既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股民看起來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從而拋出手中的籌碼。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同力水泥2016年10月份至12月份日線

第二,對倒洗盤

莊家通過對倒來洗盤通常會發生在兩個時間段,一是即將拉昇前的對倒洗盤,二是拉昇途中的震倉行為;莊家在吸籌建倉行為會導致股價的重心上移,這時部分跟風資金就有了獲利盤,在拉昇過程中,也有獲利比較豐厚的跟風盤,那麼莊家就會採用大幅對倒震倉的手法讓那些持股不夠堅定的投資者下車出局,以此來較少後市拉昇時的拋壓。從分時圖盤口看,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放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倒手筆控制股價造成的。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浙江仙通在2月20日分時圖

第三,對倒拉昇

在股價的拉昇過程中,莊家常常會利用較大的單子進行對倒,製造該股被資金看好並且大筆買入的假象,提升散戶的期望值,減少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以防散戶跟著自己搶著出貨。在這個時間段,散戶總是有買不到的感覺和心理障礙,需要多報價幾分錢才能成交,從盤口看小筆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筆成交量明顯有節奏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有3位數以上,股價拉昇得很輕快,顯得上方毫無拋壓和阻力,下邊的買盤跟進也很快,這時的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對倒拉抬股價,不可能像吸籌時再投入更多的資金,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出現“量價齊升”,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漫步者2月21日分時圖

第四,對倒出貨

當經過高位的對倒震倉之後,股評家和各大財經頭條也都看好後市,股價再次以巨量上攻。這時莊家開始出貨,從盤口看往往是盤面上出現的賣二、賣三上成交的較大筆手,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而成交之後,原來買一或買二甚至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少,這往往是莊家運用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散戶佈下陷阱,散戶吃進的單子往往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接莊家賣出的往往是跟風的散戶。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和勝股份2月15日走勢

第五,對倒誘多

莊家高位大舉出貨後,股價下跌,許多追高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高位套路,成交明顯萎縮,莊家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倒拉抬股價,但不會像以前那樣賣力了,較大的買賣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莊家此時對倒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對於散戶來說,這個時候也是最後的逃命機會,不出則大概率深套。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莊家拉昇時的成交量特徵

不管莊家採取何種方式拉昇,在其運作過程中,總是會留下一些較為明顯的特徵。就成交量方面而言,成交量持續穩步放大,呈現價升量增、價跌量縮的特點,量價配合良好,在這段時期內,成交量整體上保持活躍狀態,市場投資者積極參與、人氣旺盛。

在實戰中,關於莊家拉昇的成交量的分析,投資者可以把握以下幾個點。

(1)拉昇股價脫離成本區,形成上升第一浪時。在日K線圖上表現為股價從長期潛伏的底部突起,在周K線上形成旗杆,價升量增,周成交量一般可以達到前5周平均成交量的5倍以上,這一步是所有的莊家都要做的。

(2) 洗盤震倉時。第一波拉昇後,一些跟風的投資者嚐到了甜頭,隨時有拋出的可能。為了防止跟風的投資者獲得利潤太大,以至於在關鍵價位向下拋,使莊家處於被 動,莊家就必須把短線投資者洗掉。另外,莊家還會進行震倉,震倉與洗盤是兩回事,洗盤是洗獲利盤,震倉是把不堅定的散戶震出去。所以,洗盤常在剛擺脫底部 之後進行,而震倉則常在股價上漲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在成交量方面,震倉時的量常常比較大,有的圖形還很難看,市場上的分析多半是莊家要出貨,但如果投資者 真正掌握了莊家的成本,分析其利潤,就可以清楚其意圖。

(3)莊家後續資金到位,輿論沸騰,人心思漲,啟動第三浪時。這個階段的莊家操作方式和拉昇期有點相似,只不過根據自己的持倉情況決定拉昇的斜率。倉位較重的拉昇斜率陡峭,倉位較輕的平坦些,這時莊家所考慮的是要拉出以後的出貨空間。

從盤面來觀察,通常上升行情開始時一定會有極強烈的買進信號告訴投資者可以大膽進場了,這個強烈的買進信號是放巨量拉長陽線。如果在盤整行情中突然出現開盤跌停收盤漲停,往往代表著大行情可能開始,尤其是連續幾天放巨量拉長紅,代表強烈的上攻趨勢。

(4) 最後拉高時。最後拉高的目的是為了出貨,拉高最主要的特點是漲幅不大(圖5-17)。如果漲幅過大,出貨的人會比較多。即便此時漲幅比較大,它的成交量也 是非常小的,顯示籌碼鎖定在莊家手中,拉高成本不大。漲幅大了之後,向下的殺跌空間比較大,容易出貨。判斷莊家是在最後拉高還只是在中期的再次拉高,關鍵 看漲幅,再就是看成交量,如果在高位拉高但沒有成交量,投資者則可以基本放心;如果拉高的幅度很小且成交量大,這就是出貨的徵兆,投資者就要準備拋出股票。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總而言之,在拉昇行情中,股價上漲,成交量通常就會持續放大,並沿著5日移動平均線上行;股價下跌,成交量就會過度萎縮,並且能夠在10日或30日移動平均線處明顯止跌回穩。當成交量創新紀錄直至無法再擴大,股價收大陰放大量時,上升行情才結束。


換手率識別主力進場和出貨

主力進駐的股票,其活躍程度遠遠超過那些沒有大資金進駐的股票。主力操盤的每一個步驟之中,其進出股票時都會伴隨著換手率的相應放大,在建倉、洗盤、拉昇和出貨的四個步驟中,建倉階段和出貨階段的換手率一般是非常高的,這與主力大量買賣股票是分不開的。

吸籌——利用人們的恐懼

主力在準備大幹一票之前,必須要保證自己有貨。舉個例子幫助理解,一個賣柺的批發商,對這根柺杖進行大肆宣傳(擁有這跟柺杖三個月後神清氣爽,半年後行動自如,一年後健步如飛),這時很多人慕名而來,結果批發商發現自己倉庫裡面只有一根柺杖,創造出了需求卻沒有供應,宣傳費都賺不回來。

因此,他們需要在做宣傳柺杖效益之前,找幾個老實的木匠去訂做足夠多的柺杖來填滿倉庫,這就是吸籌階段。

主力在吸籌之前,先通過各種形式的媒體去發佈某品種或者某股票的利空消息,然後擇機進行賣空使得價格迅速下跌,造成市場恐慌紛紛拋售自己的頭寸,隨後市場恢復平靜,主力慢慢踢著蘋果樹,拿著掉下來的蘋果。

主力在操作的時候也有很多顧忌,首先要確保市場還是買盤,不能讓每個人都過度驚嚇,確保震盪幅度讓持有者害怕即可。其次買入的時候並不會一次買到位,因為這樣會使得價格迅速上漲,拿不到非常優勢的價格。而是踢一腳撿一個,這就是吸籌需要很長時間的原因。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一般來說,在股價經歷了長期的下跌後,進行整理並且進入主力的建倉時期時,因為是從散戶手中收集籌碼,因此,這個時期的換手率水平一般較高。也就是說,在股價處於相對低位時,出現了高的換手率,且有一定的持續著,通常意味著買方資金的流入,且信號具備較高的準確度。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派籌——利用人們的貪婪

倉庫填滿之後,主力開始要逐步的拉高價格,上漲速度比較平穩,成交量也還行。他們希望緩慢的建立牛市以達到利潤最大化,主要派籌階段在趨勢的頂部或者價格的頂部。一般情況下,這一階段都伴隨著很多利好消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突然在某一時刻價格快速上揚,好多散戶意識到這隻股票的利好消息是真的,開始要轉勢了。但是散戶心裡想看到更多的確認信號,害怕接盤,在內心的掙扎和糾結之中,價格沒有一點留戀的直衝雲霄。最終貪婪戰勝了理智,散戶進去了,要知道,踏空一波行情比套在裡面更讓人難以接受。而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了主力的派籌階段,當然,主力派籌也不是一次到位,而是賣一點價格低一點即可,這時候更多當初沒上車的韭菜們蜂擁而至,期待這麼久價格終於下來了,買入推動價格上漲,主力繼續派籌,如此循環直到倉庫清空。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以上兩個階段可以簡單概括為,主力玩弄兩種市場情緒——恐懼和貪婪,製造足夠多的恐懼讓人們放棄自己的籌碼,製造足夠多的貪婪吸引人們接收他們的籌碼。

在股價已經上漲較大幅度,出現了滯脹的狀態,或者已經走出了明顯不符合上行氣勢的空頭K線組合時,較高的換手率可能反而是盤面的負面表達。一般來說,這時候高的換手水平意味著主力在進行出貨,而還沉浸在極熱的市場情緒中的散戶則積極進場接手,大量的籌碼完成了從主力到散戶的易手,下一步,股價極可能會開啟下跌的趨勢。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綜合來說,換手率的特點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加以把握,應該對不同個股、不同時機的換手率的不同表現有對應的理解和研判,對其應用不該過於死板,生搬硬套。


人生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投資也一樣。如果你想把投資當作一項事業,你首先得不斷地修煉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境界。你必須明白,從事投資不僅僅是一個把數字不斷做大的過程,它更是一個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修養與境界的過程。如果你的修養與境界不能得到同步提升,那麼,你可以在短期內賺到一點錢,你肯定無法持續地賺錢,特別是到了一定時候你就會止步不前。根據一些高手的心得體會並結合自己的思考,我漸漸領悟到投資具有三種境界,這是一個漸次提升的過程,現分別闡述如下:

第一境界:掌握投資的科學成分

即能夠做好投資的基礎研究工作,能相對準確地把握宏觀經濟走勢及產業發展趨勢,能夠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分析和盈利預測,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估值,並在此基礎上挖掘價值低估的股票。這是目前大多數券商研究所幹的工作,可以說,大部分分析師尤其是行業分析師基本上停留在這一境界的水平上。

只要主力使出“對倒”絕招,散戶將面臨“冰火兩重天”,準備收錢

第二境界:掌握投資的藝術成分

這主要體現為把握市場的波動規律及其運行趨勢,研判階段性的投資主題,順勢而為,把握買賣時機等。當你達到第二境界時,你就會體會到,“投資與其說是一種科學,不如說是一種藝術。”或者說,投資是很靈活的一種東西,並不是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夠解決的。要達到第二境界,你首先必須做好第一境界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其次你還必須具有靈感和悟性。達到第二境界的人可以稱之為高手,畢竟這需要你多年經驗的積累,大部分人都是難以達到的。在我看來,一部分優秀的基金經理、投資經理以及其他一些精明的投資者可以說達到了第二境界,但很多平庸的基金經理、投資經理卻沒有達到這一境界。

第三境界:這是少數大師能夠達到的境界

即形成了符合自己個性的投資理念和投資哲學,能夠嚴格遵守投資紀律,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而不跟隨市場主流,甚至逆主流而行,並能在長期內持續戰勝市場。比如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彼得·林奇等,只有極少數人能達到這一境界。他們的風格可能各自不同,但一般都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財富觀,他們懂得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投資而不是追隨市場熱點;他們不太重視那些技巧性的東西,其投資思想往往是非常樸素的,但樸素的東西往往是最有價值的。他們深諳人性的弱點,通過堅持自己的理念來戰勝自己人性的弱點,這是一般投資者難以做到的。


在股市裡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正確時獲取了多大利潤,錯誤時虧損了多少。散戶只有不斷的學習和修煉自己才能長期生存,關注筆者的公眾號:書生財經(y60051),傳授系統操作方法,改變一買就跌的命運。我們大部分人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在死時仍舊貧困潦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