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座古镇是钧瓷文化发祥地,被称为活着的古镇

​那一窑火,已烧了数千年。那一座镇,照亮了半边天。

河南这座古镇是钧瓷文化发祥地,被称为活着的古镇

神垕(hòu)镇,隶属河南省禹州市,位于禹州市西南部。与周庄、乌镇、丽江等古镇相比,神垕镇并不出名。可它却被诸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这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神秘而古朴的小镇,是中国钧瓷文化的发祥地。

河南这座古镇是钧瓷文化发祥地,被称为活着的古镇

神垕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不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钧官窑址,还有各种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等,多达40余处。古寨是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组成。每座寨都修有高大厚实的寨墙,有的高达3丈有余,厚2尺多,固如城墙,寨四周和寨墙上建有炮楼,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和抵抗匪患、防范洪灾。

走进神垕,一眼望去,有数不清的烟囱直插云霄。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烟囱早已闲置,但它们却成为这个被称为“钧瓷之都”小镇的标志符号。老墙里的砖、小院的花池、院墙上的花盆、屋檐下的鱼缸……就连家家户户用的餐具、面盆、笔洗都是钧瓷制品。

河南这座古镇是钧瓷文化发祥地,被称为活着的古镇

老街青石路面,建筑为青砖黑瓦,飞檐斗拱,古朴庄重。房屋多为一层,布局于老街两旁。古镇没有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却有一种沉稳大气的历史沉淀。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一种古老厚重的气息迎面扑来。

河南这座古镇是钧瓷文化发祥地,被称为活着的古镇

古镇保存比较完整的有伯灵翁庙、邓禹楼、温家大院、苗家大院、苗家祠堂等、炮楼、古民居、庙宇鳞次栉比。其中的古民居多为明清时期建造,是以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瓷艺,古朴典雅,端庄大方。一进三、一进四的庭院形成经营、生活、制作一体化的地方特色古宅院。

推开一扇虚掩的大门,不大的院子里树木长得遮天蔽日,角落里鲜花怒放,小草生机勃勃,迎接着走进这里的人们。这些四进院每一进以前的功用各不相同,如今基本上都被改造为瓷器的展览馆,各种各样的钧瓷或放在玻璃罩内,或置于展品架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让游客惊叹工匠们高超绝伦的技艺,不过标签上的价格也同样让人们望而兴叹。

河南这座古镇是钧瓷文化发祥地,被称为活着的古镇

昔日的古镇炮楼或两层小楼,在现在的高楼大厦的衬托下,显得是那样矮小,而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顽强地伫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伯灵仙翁庙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庙门外设计的一个抱庭,石狮、石柱、石雕古朴、庄重,引人入胜花戏楼内雕梁画栋,粉壁彩屏,各种青石雕刻玲珑剔透,精巧雅致。花戏楼是伯灵翁庙的山门,和伯灵翁庙是一整体建筑。面对伯灵翁庙大殿的一面,是演出用的戏楼,面对大街的一面,是伯灵翁庙的山门,把戏台和山门结合起来而形成过路式戏台。

走在神垕的老街上,会感觉历史的沧桑迎面扑来。不过,感受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逐渐浓厚现代商业氛围也提醒着人们,这是现代社会的神垕,繁华与喧嚣同在的神垕。它有着让人神往的魅力,也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点关注不迷路,跟着作者了解更多古镇风景,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哦,感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