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大国逆转!金钱观日益美国化?为何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存钱?

王爷说财经导读: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储蓄大国。

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储蓄比例远超美国,由此,积存的大量资本推动该国经济崛起。

如今40年过去了,这样前所未闻的财富积累模式开始逆转。中国人不再那么喜欢储蓄,负债却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人!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种情况,中国又该何去何从?

储蓄大国逆转!金钱观日益美国化?为何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存钱?


储蓄大国逆转!金钱观日益美国化?为何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存钱?


近年来,中国人的储蓄开始减少,相反,负债和贷款却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王爷说财经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储蓄减少了,借贷增加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储蓄情况!

虽然中国家庭依然较美国家庭(美国家庭的收入约是中国家庭的六倍)更爱储蓄,但他们的整体储蓄率已在下降。

具体数据来看,2010年,中国工人平均每挣一美元会存下39美分。

而现在,今天这一数字已减少到了33美分,此外,许多中国年轻人完全没有储蓄。

王爷说财经注意到,中国的储蓄率在2010年达到高峰,然后在过去8年中有6年出现下挫,预计今后还会进一步下调。

储蓄大国逆转!金钱观日益美国化?为何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存钱?


储蓄大国逆转!金钱观日益美国化?为何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存钱?


此外,随着中国新富起来的中产阶层开始学习美国使钱习惯(贷款买车、出国旅行),个人债务不断飙升,慢慢掏空了中国家庭的储蓄,这在10年前是非常罕见的。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8年,中国每产生一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对应的家庭债务为54美分。

此外,IMF预测,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8美分。

作为一个对比,美国的消费者债务比为78美分/1美元。

整体来看,中国家庭债务激增,而美国有所回落。

当然,中国的储蓄额依然很高!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镇家庭总资产规模为人民币429万亿元(约61万亿美元)。

此外,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家庭平均拥有人民币162万元的物业和其他资产(约合23万美元)。

而作为一个对比,美联储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净资产约为692,100美元。

但美国家庭资产中只有约三分之一是物业,不像中国家庭,78%的资产都是房地产。

中国和美国家庭的储蓄方式不同。 中国家庭的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而美国家庭的投资组合更加多样化。

储蓄大国逆转!金钱观日益美国化?为何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存钱?


储蓄大国逆转!金钱观日益美国化?为何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存钱?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怎么办?

对此,应外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建议,中国决策者开始鼓励公民减少储蓄,增加支出。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储蓄过剩已构成一种风险,令中国太容易通过项目建设来带动发展,导致全国充斥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此外,中国政府表示,如果能鼓励家庭更自信地消费,他们的钱或许能催生出大量小型企业,为可持续的消费经济奠定基础。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为何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存款?

注:本文由王爷说财经编撰,如需转载请事先关注账号,私聊联系王爷本人,获得授权后才可转载,转载后请原文转载,不得进行任何的图文转变图集、视频等形式转载,侵权必究!此外,文中观点系个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探讨用,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