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就處於不斷擴張的趨勢。隨著研究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有限教育資源的配置衝突不可避免。為了使資源合理地流向那些最需要、資源利用率最高的學校,通過“重點”扶持與建設,快速提升部分高校與學科的建設,先後推出了“211工程”與“雙一流”建設,那麼,這兩者又有怎樣的繼承與變革呢?

“211工程”的得與失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211工程的提出,則是將項目管理的思路引入高等教育管理,必須經過嚴格程序,將資金投入與項目建設直接掛鉤,使項目建設更有效地開展。

211入選名單前後經歷了五次增訂

第一批次:27所院校

第二批次:67所院校

第三批次:12所院校

第四批次:1所院校

第五批次:5所院校(全為B區院校)

每個省份的高校數量差距很大,高考人數差距更大,山東、河南等高考大省“211工程” 高校數量較少,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導致了上學難問題日益突出。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由於有著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北京、上海等地一本錄取率非常高。延伸至研究生階段,研究生報考人數較多的幾個省份包括山東、江蘇、河南,這些省份的研究生報考人數最多,招生人數偏少,211高校較少,競爭更加激烈。

“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為這些旨在以高水平和世界一流為建設目標的大學提供了極其豐厚的資源保障。

在充足的物質資源保障下,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短時間內縮小了,從而確保了我國高等教育在規模快速發展的同時高等教育質量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從1995年正式啟動到2016年相關文件失效,在這20年中,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成果未取得預計效果。除此之外,放大了我國教育存在的競爭的公平性問題:

1、985、211工程大學的壟斷性及其資源配給制帶來了大學之間競爭的不公平。

2、985、211工程導致的另一競爭不公平是就業歧視問題。

重點部署雙一流建設,推進教育公平

2015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標誌著“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動。

2016年6月23日,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宣佈一批規範性文件失效,其中包括《關於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關於印發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設規劃的通知》等6份與985、211工程相關的文件。中央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了新部署,將985、211工程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在教育部2017年12月公佈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以及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項目的實施,標誌著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水平提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主要任務毫無疑問是建設一流學科,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需在建設一流學科的基礎上建設一流高校。三部委在《通知》中明確列出了465個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其中,25所 “非211工程”高校也名列其中。

"變"與"不變"

“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一方面,“雙一流”並沒有打破211、985的既定格局。

1、“雙一流”分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與“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其中一流大學共計42所,可對應原來的985高校。原來的39所985高校全部上榜,另增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三所.

2、“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共計95所,可對應原來的211高校。其中71所為原211大學,並新增了25所非211大學。新增大學主要集中在中醫藥、文體藝術、理工三個領域的特色大學。

原來的211大學(包含985)全部上榜,沒有一個降級。

總結:

此次“雙一流”大學,基本延續了原來“211、985”的格局,暫時沒有做出顛覆性的調整,可以看出“211、985”構建的高等教育分配格局已經奠定了基礎,仍將長期有效。

“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另一方面,和211、985不同,“雙一流”大學的評選不是“一次定終身”的,而是有競爭機制的,能上能下,對成效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對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提出警示並減小支持力度。

“一流學科數量”比“一流大學數量”更值得關注。“一流大學”的名額基本延續原有格局,但“一流學科”卻是“雙一流建設”的突破點,篩選更加嚴格,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城市“一流大學”很多,但“一流學科”寥寥無幾。

“雙一流”建設在政府政策推動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對“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制度的進一步延續。“雙一流”建設項目確定的465個一流建設學科即是國家重點學科的“升級版”。

突出“學科建設”而非“高校發展”,有助於維護高等教育的公平,將高校教師的注意力吸引到與學科發展相關的教學、科研中來。

地域分佈情況

“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雙一流”建設如何“取勝”“211工程”

從“雙一流”高校的省域分佈情況來看,北京、上海、江蘇三地的大學與學科最多。除此之外,西部地區也有很大收穫,雖然北上廣教育資源仍然存在不均衡,西部地區的教育也受到了國家的關注和照顧。

評價結果

根據2019年10月10日出爐的《中國雙一流大學建設績效中期評價結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作為中國“雙一流”大學的領頭羊,已躋身全球大學集團的前5‱,是目前中國大陸最接近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世界一流學科高水平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南京大學等作為中國“雙一流”大學的主力軍,已挺進全球大學集團的前5‰,是目前中國大陸最接近世界一流學科高水平大學行列的世界著名、亞太一流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東南大學、吉林大學等作為中國“雙一流”大學的生力軍,已挺進世界大學集團的前5%,是世界知名、亞太高水平大學。外交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中國特色專業型院校,已經躋身同領域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總結

從“211工程”到“雙一流學科”建設,集中資源抓重點,使這些高校、學科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顯著提高,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並在高等院校中起到示範與骨幹作用,是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儘快達到國際水平的有效措施,目前正在推進的“雙一流學科建設”,將有利於進一步維護我國的教育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