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热土,省级贫困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一年多时间,湖南中烟精准扶贫“东源模式”助穷山沟华丽蝶变

这里是湘南的秋天。稻谷金黄,茶林染绿,金桂飘香,正是收获的季节。

湘南热土,省级贫困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一年多时间,湖南中烟精准扶贫“东源模式”助穷山沟华丽蝶变

△东源村全景。扶贫队来了之后,过去山坳坳里的穷山村唱响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凯歌。

一排脸庞黝黑的中年汉子在烈日下笑得露出白牙。他们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中烟)的扶贫工作队队员,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曹兴洪、李长军、瞿欣和陈东。其中,今年47岁的曹兴洪曾在湖南中烟下属的郴州、吴忠卷烟厂担任纪委书记职务,扶贫队进驻东源村,曹兴洪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副队长李长军,45岁,郴州卷烟厂政工类五级专家,2014年起,他先后在三个县四个村从事扶贫工作五年;队员瞿欣,43岁,为湖南中烟公司原料中心基地业务员;队员陈东,49岁,原郴州卷烟厂物资供应部专卖管理员。

湘南热土,省级贫困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一年多时间,湖南中烟精准扶贫“东源模式”助穷山沟华丽蝶变

△四位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队员。分别是曹兴洪、李长军、瞿欣和陈东

湖南中烟人告老去乡,带着党和政府的嘱托,带着中烟公司的殷殷期盼,来到了湖南最偏远贫困的山村——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

一年半时间过去了,他们和他们所奋斗的湘南热土,又有一番如何模样?

36个帮扶项目助力东源脱贫致富

东源村,地处郴州市宜章县关溪乡最边远的山区,是一个由三个村合并而组成的大村。25个自然村、639户2875人,其中贫困户162户704人,属湖南省级贫困村。

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前,东源村交通条件奇差、山体石膜化严重,不少村民仍旧居住在土坯房里,整个村子的环境卫生堪称恶劣,产业基础也十分薄弱。2017年,东源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仅有账目上的2万元。

面对东源村的状况,湖南中烟党组将结对帮扶东源村作为公司的“党组工程”“一把手工程”,以“和+共享”与“品牌英雄联盟”理念,举全公司之力,助东源村打响脱贫攻坚战役。

为早日掌握实情,工作队成员提前两个月入驻东源村。他们深入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广泛听取干群的意见和建议,先后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等参加的座谈会20多场。

科班出身、起步于生产一线,从湖南中烟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曹兴洪,和同伴们一起暗下决心:要在这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启产业扶贫富村试验。

面对村集体户头上不过2万元的家底,他们明白,光靠过去乡里分配到村帐的光伏发电收入,只能维持村集体经济的低位运转,要发展壮大必须挖掘村里的资源进行精细规划。

在全面掌握村情的基础上,工作队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加班加点撰写调研报告,编制工作规划。

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们编制出了《湖南中烟驻村帮扶工作队调研报告》《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2018年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2018—2020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规划》,同时,还协助编制了《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2018—2030十年战略发展规划暨东源村村庄整体发展规划》等方案与规划。

湘南热土,省级贫困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一年多时间,湖南中烟精准扶贫“东源模式”助穷山沟华丽蝶变

△扶贫队副队长李长军经过实地调研,绘制出东源目前的交通路网。

其中,三年帮扶规划涵盖了东源村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雨露计划、文化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等6大类、36个帮扶项目。2018以来,湖南中烟投入扶贫资金、员工个人捐款、整合撬动政府、社会和村民等资金投入5000多万元,全力推进了36个扶贫项目的实施。

曹兴洪一以概之:“就是摸准市场需求,用企业运营的规律,在东源寻找可供差异化运作的特色禀赋,通过‘联结、赋能、共享’,以品牌联盟的力量构建东源村的未来。”

输血”“造血”组合拳培植脱贫内生动力

自进驻东源村的那天起,工作队便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白+黑”“晴+雨”“5+2”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东源村的每一个角落。

这支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的帮扶队伍,从此个个成为项目联络员、推进者,先后为村里引入烟叶、紫米种植、香猪养殖,协调中联天地与华宝两个国内顶尖的龙头企业落户东源;

把脉茶叶种植,开启品牌塑造行动,湖南中烟设计团队亲自操刀设计、包装,变原料出售向品牌销售转变,莽仙沁绿茶喜获郴州“绿茶王”称号,红茶荣获金奖;

运用“互联网+”,构建美丽东源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电商平台,选送东源农副产品参加农博会,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200余万元,上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用榜样的力量影响人”,帮助村中能人成立5家合作社和2个扶贫车间,配合开展“春风行动”,设立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与合作社招用贫困户和村民,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

工作队还创造了宜章农村路网建设的一条记录:2条道路加宽,4条通组道路,3条路基建设,一个村在半年内实施9条路的建设,开全县先河;

23套危房改造,69套房屋修缮,12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东源村大道小巷……

一个个工程完工,倾注了队员们的血汗,也见证了东源村的变迁。村民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一封东源村民写给湖南中烟情真意切、语言质朴的感谢信,在全市帮扶工作队的朋友圈中广为流传,郴州市委领导为此点赞:“变化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民心要一户一户去赢得,向奋斗在宜章最边远的湖南中烟工作队致敬”。

“品牌英雄联盟”抱团助力东源

2019年2月,湖南中烟启动了“品牌英雄联盟”扶贫理念,工作队在湖南中烟公司党组主要领导的协调下,引进拓维信息、步步高集团、上海烟机、浦发银行、中联天地、深圳中联创投、湖南宝信云建筑、华宝集团、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等企业,共同参与到东源村的扶贫工作中。其中,中联天地、深圳中联创投基金还分别成立宜章东之仙生态旅游公司,直接对接东源的扶贫产业。

扶贫队将“品牌英雄联盟”理念植入到扶贫工作中,他们整合社会力量,以规划设计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文教兴村为根本,以组织建设为保证,追求联结、赋能、共享,聚品牌合力,用实际行动探索深度扶贫领域的全新模式,努力实现在教育、产业等领域形成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扶贫模式,堪称“精准扶贫”工作新创举。

要脱贫致富,关键靠产业。为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发展,工作队按照“品牌英雄联盟”理念,引进品牌公司参与东源村的扶贫事业,同时,村支两委牵头,统筹全村的土地、人力资源,构建电商平台,大力培育“能人经济”,积极发展符合生态发展的生态种植与乡村旅游产业,“两茶一叶+互联网+旅游”的“2111”产业格局已经全面形成。

通过工作队的努力,东源村产业富村中的部分项目已经初见成效。东源村的茶叶,由过去的原料出售向品牌销售转变,工作队运用“互联网+”理念构建起美丽东源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电商平台,选送东源村的特色农副产品参加农博会,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收入已达200余万元,上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创造了东源村集体经济收入历史最高。

“湖南中烟真的是来东源做实事的。”范国春老人也对曹兴洪及队员们竖起了大拇指。现任村支书陈斌感触最深的就是,村集体收入从2017年的2万元飙升到2018年的21.864万元,工作队付出太多,却依然住在村小学简陋的宿舍、吃着简单的饭菜,割舍下年迈的父母和膝下幼子,为离家几百公里外的东源村继续奔走忙碌……

东源愿景:“人人文明、户村富裕、山川秀美”

东源村位于湖南省两个连片贫困区之一的罗霄山片区,曾是远近闻名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多少年来,石山为主、山多地少以及山体石膜化严重的现状,让这里的贫困发生率在2017年底还有6.28%。

随着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主导的三年帮扶规划中的六大版块36个项目的逐步推进,一年多时间,东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湘南热土,省级贫困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一年多时间,湖南中烟精准扶贫“东源模式”助穷山沟华丽蝶变

△航拍下的东源村。曾经的荒芜山村展现绿色活力,道路四通八达,劳作中的百姓其乐融融。

从脱贫成效来看,2014至2017年,东源村有109户520人脱贫,2018年又有45户157人达到脱贫标准。目前,仅剩8户24人未脱贫,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0.8%,远低于2%的标准。

2018年,东源村一举通过省市县三级最严格的验收检查,群众满意度100%,全村贫困发生率从6.28%降至0.8%,村集体收入从2017年的2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1.86万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得到了全面完善。其中,新修道路10条共10.2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危房改造23套,修缮加固69套,新修机耕道与水渠近3000米,新建生态烟叶烤房10座,进行了两个台区的农网升级改造,通电、通水率均达到100%;23个小微项目切实解决了群众非常迫切关注的问题。在工作队进驻的8个月时间里,东源村实现了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湘南热土,省级贫困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一年多时间,湖南中烟精准扶贫“东源模式”助穷山沟华丽蝶变

△湖南中烟的共享帮扶基地已是一片生机。

对于未来的发展,东源村“人人心里有本书、有幅图”。工作队进驻东源村后,确立了“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文教兴村、旅游名村”的发展思路,描绘了“人人文明、户村富裕、山川秀美”的发展愿景。与此同时,工作队努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在加强“一个班子”“三支队伍”建设的同时,利用村民夜校,组织专家不定期到村开展烤烟、种植、养殖等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能工巧匠和经济能人队伍,让东源人民世世代代都能依靠智慧和巧手,创造美丽乡村和美好生活。

潇湘晨报记者王欢 图/金林 郴州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