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踩雷的朋友,我们发现有很多共性因素(上)——主观因素

从2018年开始,在资管理财市场上一直是雷声滚滚,多款产品发生延期违约,包括网贷产品、私募产品、资管产品、信托产品等等。

随着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要求的不断推进,再加上现在各项监管政策门槛的提升,最近网贷平台停业、暴雷事件还在频频繁的发生,在整个行业备案工作结束之前,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着一场凤凰涅槃般的考验。从2015年的e租宝案件开始,网贷平台便开始了雷声不断的节奏,唐小僧暴雷、投之家暴雷、草根投资暴雷、点牛科技”暴雷、团贷网暴雷、红岭创投暴雷、小牛在线暴雷、网信普惠暴雷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为止,出问题的网贷平台高达855家。

不完全统计近两年私募资管产品暴雷的有:阜兴集团的私募基金、金诚集团的私募基金、诺亚财富34亿应收账款私募基金产品暴雷产品,网信集团的私募基金产品、首建投资本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单一信托计划)、中金国瑞暴雷、 “中精国投”所有私募产品兑付逾期等等。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新光集团、康得新、中城建、东方金钰、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海航系”、“渤钢系”、天房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甚至是民企500强均因为资金缺乏而导致信托计划逾期或者是展期。中泰信托亦被曝“中泰·贵州凯里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出现逾期,涉及资金2.27亿元,曾经的中江信托多款产品发生延期,吉林信托的汇融16号、23号、38号都出现延期的情况。而政信类信托产品暴雷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区。自从《资管新规》颁布以来,信托产品也逐步打破刚兑的神话,过去那种闭眼随便买信托产品的时代不复存在。

研究踩雷的朋友,我们发现有很多共性因素(上)——主观因素

分析众多投资者踩雷理财产品的前因后果,我们发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今天我们来分析主观因素:

一:存在侥幸的心态,投资网贷平台

前些日子,与一位投资者交流短期理财的方式,她说道,她还有二十万左右的资金在进行网贷平台理财,分成几笔做3个月左右的产品,因为在这个平台上做了三年左右时间,一直都能正常兑付,所以觉得没问题。随后笔者建议她谨慎选择进行P2P理财,短期资金最好选择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理财产品。

2019年7月,陆金所计划退出P2P业务,相关人士称,陆金所由于无法备案而计划退出网贷平台业务,转而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对此,陆金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回应称,陆金服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事实上,国家监管部门曾多次强调网贷机构“有序退出”、“无风险退出”等相关要求。全国已有七省市下发退出指引,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深圳、云南、上海、辽宁、四川、山东(济南)、湖南在内的七省市对外公示了网贷机构清退名单,涉及网贷机构数量多达405家。其中包含了取缔类、失联类(僵尸类)、自愿退出类,深圳、上海两地清退数量占比过半。

网贷产品不会因为投资时间短便能规避风险,回头看网贷平台的雷基本没什么征兆,往往前一天还是正常的,后一天就发公告提现困难或者被立案,投资者往往在最后时刻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研究踩雷的朋友,我们发现有很多共性因素(上)——主观因素

二: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与踩雷的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当问到之前筛选产品的时候主要看中什么因素,大部分投资者把收益放在第一位,坦言,选产品的时候首先看收益高不高。甚至有些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的时候,只挑年化收益9%以上的信托,低于这个收益的产品看也不用看。但是在当下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会降低,所以收益越高意味着企业的资质越差,风险越高。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或者私募资管类产品的时候,请注意,首先要考虑产品的风险,再看收益。

三:单方面信任理财经理,投资者没有分析产品

因为单纯的信任而踩雷的比例非常高,很多踩雷的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是什么类型的产品,投资方向如何?资金还款来源如何?往往一问三不知,他们只会说,我信任某某理财经理,当时他说这个产品如何如何好,我便买了。今年7月份,一位踩雷网信资管私募产品的投资者说道,给她推荐产品的理财经理相互认识了十年,那位理财经理从建行跳槽出来到网信,告诉她这个产品怎么好,有担保,有抵押,没风险等等,她认为这位理财经理干了十几年的银行,对理财应该很懂,没想到推荐的产品结果暴雷。其实这位投资者买的是私募债产品,属于融资主体非常差,风控措施非常差的产品。当下许多理财经理从原单位跳槽出来到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公司、三方理财公司等,其实很多人对所选择的公司了解并不透彻,只是由于以前的关系而跳槽,而且很多理财经理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所以我们投资者一定要分析您所购买产品本身的风险,一定要看产品的合同!

信任是基础,自己心里有数才是王道!

在这类与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判断产品风险的方法,问四个问题,1:资金用途,2:还款来源,3:融资主体实力,4:风控措施。

研究踩雷的朋友,我们发现有很多共性因素(上)——主观因素

四:过多关注金融机构的实力,而不分析产品本身的风险

在很多踩雷的投资者眼中,只要是大的金融机构就不会出事。所以这些投资者与其说是在筛选产品,不如说是在筛选投资机构。在很多暴雷产品的推荐材料中,往往把公司的规模、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是否属于国企背书等内容进行重点宣传,再配以豪气冲天,高大上的豪华办公环境,让投资者认为所投资的产品没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投资者除了关注金融机构的实力外,更应该要关注产品本身的风险,一旦发生风险,金融机构(特别是代销方)基本不会把自己固有资产拿来兑付的。

例如,今年5月份爆出的招行与钱端14亿暴雷案中,许多投资者表明是由于看中招行的品牌及理财人员的推荐才下载钱端APP进行理财投资,实际上这是一个网贷产品,所以这个产品的本身风险是很大的。

再如,中江信托爆雷的许多政信类产品,虽然其中江为地方国企,但是产品暴雷后才发现这些信托产品本身的风险非常大,多款产品的融资主体非常差,当然最后产品管理方也没有垫付资金进行兑付。

请记住:我们投资者更应该注意产品本身的风险,如投资方向、资金用途、回款来源、风控措施等等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限于交流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