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李秀成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為何隨即慘叫四起?他用的是什麼戰術?

貓眼觀史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平民百姓對清朝腐朽封建統治和外國侵略者的反擊之戰。其自1851年金田起義開始,星火燎原,短短兩年時間就攻取現在的南京,並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

但是由於太平天國內部種種原因,最終還是敗在清軍手裡。而問題中所提及的戰爭場景就是發生在太平天國的生死決定之戰“天京保衛戰”之中,是一場獨具特色的“地道攻防戰”。


背景闡述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著名將領,自跟隨洪秀全起義後表現出突出的軍事能力和愛國情節,隨著戰功累加,被洪秀全封為“忠王”。後世人評價其為軍事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九弟,湘軍的重要將領之一。跟著曾國藩南征北戰,因擅長挖壕圍城(和挖地道差不多)被稱為“曾鐵通”,官至兩江總督和太子太保。

天平天國運動扇了清政府一記耳光,回過神來的統治者又是跟洋人妥協又是大力培養地方軍隊,再加上天平天國統治者的內部問題……最終被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等帶領的軍隊包了餃子。

1962年,曾國藩率軍東西下,拉開了這場持續兩年之久的天京保衛戰!李秀成與曾國荃之間的“地道攻防戰”也正式開始!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

1962年7月,天京城形勢更加嚴峻,西南方屏障被攻破,天京直接暴露在曾國藩的兵鋒之下。天王洪秀全連下多道詔書命令李秀成回援天京。

9月,李秀成在蘇州約聚眾王,統帥13王,20萬大軍回援天京。

10,天京外圍攻守戰拉開序幕,李秀成與天京城內守軍配合對湘軍發起猛攻,湘軍堅守陣地不出。

11月,李秀成率主力猛攻曾國荃駐守的雨花臺,又是大炮又是人海,連續五六次進攻都被曾國荃帶兵拼命打退。後來李秀成利用“地道戰術”,在雨花臺周圍開始挖地道,想從地下打開突破口。

曾國荃識破了李秀成的計謀,命令湘軍從雨花臺內開始向外挖地道,與太平軍地道相對。挖通後就向地道里放毒煙,灌髒水,並用木樁封鎖地道……太平軍地道戰術失敗。

雨花臺攻防戰持續一月之久,因久攻不下,李秀成撤軍迴天京。天平軍天京外圍解救戰宣告失敗。


曾國荃圍攻天京城

天京外圍戰役失敗後,李秀成被革職後外派襲擊湖北,企圖“圍魏救趙”,但是在湖北收到湘軍的有效抵抗,效果不大。

1863年6月,天京城外湘軍增至3萬人,並開始發動天京城攻城戰。救命稻草李秀成被天王急召返京抵抗湘軍,李秀成雖然覺得洪秀全犯了戰術錯誤,卻還是忠誠的率領軍隊返回。在返回途中受到湘軍埋伏和重創,帶回來的部隊只剩1萬多人。

1864年3月,湘軍完成對天京合圍,天京徹底成為孤城。開始曾國荃帶領的湘軍利用雲梯和攻城車想從地面上方攻破天京,在李秀成的指揮下太平軍打敗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進攻。

後來曾國荃開始發揮自己的特長,也就是李秀成曾經採用的“地道戰”,想將地道挖到城牆之下,再利用炸藥炸燬城牆。開始時李秀成確實沒有看出來,畢竟城池那麼高,又離的太遠。


可是有一天李秀成巡視城牆時,細心的他發現了城下地皮上的草地有了不同之處,春季正是小草返青之際,可是卻有一片長條狀的草地上面的草竟然出現發黃的樣子。

這是為什麼呢,李秀成想著想著,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在老家種地的時候,如果田地下面有大窟窿,地皮上面的莊稼就會因為缺水而發黃發乾……

李秀成再想到這曾國荃就會挖戰壕,瞬間就想到了曾國荃在玩地道戰。

於是李秀成已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命令士兵也在城內對著城外草葉發黃的方向開始對挖,挖通之後也是向裡面澆熱水,灌毒煙……這邊湘軍正揹著炸藥,舉著火把,揮動著鐵鏟……突然衝來一陣滾燙的熱水或是致命的毒煙,湘軍匆忙逃命之際火把點燃了炸藥,死傷不計其數!


最終天京城還是被湘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利用地道戰術攻破。縱使李秀成經驗豐富,計謀老到,帶領幾千老弱病殘,外無援助,內無供給,破城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其實李秀成早已知道天京保衛戰失敗的必然,也多次向天王洪秀全提出撤離建議,但都被否決。在明知是死的情況下,卻毅然趕往天京困守,直至獻出生命。在令人敬佩的同時,更多的確實悲嘆和痛惜!


歷史悄悄話


李秀成站在南京城牆上,面對城下久攻不下的湘軍,並無半點鬆懈與樂觀,特別是看到湘軍風平浪靜,似乎正處在久攻不下的無計可施、進退維谷、一籌莫展之時,心中即疑其有詐了。


特別是觀察到城外青草地顏色不均,且是近期有變化時,恍然大悟:原來曾國藩用他以前挖地道攻城的辦法,暗挖地道埋炸藥,神不知鬼不覺,挖到城牆根下,出其不易炸開城牆,輕而易舉攻陷太平軍固守了兩年的固若金湯的南京城。

想到這裡,李秀成得意的笑了。他當即下令士兵架起大鍋灶,燒起一鍋鍋滾燙的熱水,然後一鍋鍋將沸騰的熱水澆向城牆外的青草裡。

李秀成並不告訴士兵為何要這樣做,為的是怕走漏消息。當然,士兵也便矇在鼓裡而不知,糊里糊塗地聽將令。 地下正在挖地道的清兵倒是清醒,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但糊里糊塗的是,正挖著地道,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哪知突然迎頭澆下來滾湯的熱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能狼狽逃竄。

本來,一鍋開水又能燙得多厲害?又能有多少鍋開水用?但地道狹窄,人人驚慌,向後瘋狂逃竄,於是人擠人,人踏人,自相踩死的不少。更要命的是,地道里早已備好了炸藥,挖地道時又點著燭火,燭火一倒,碰到火藥,連串爆炸,這才是更大的災難。

想想吧,直接炸死的就不說了,地道一塌下來,有多少兵兒悶死在裡面?多了不說,一死幾千總是有的,但最讓二曾受不了的是,這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妙計,辛辛苦苦挖出來的地道,眼見就要成功了,卻功虧一匱,反成了自己士兵的墳場,你說他痛苦不痛苦。

不能不佩服李秀成是超級軍事人才。連曾國藩也不能不對他暗豎大拇指。但他心裡那個痛,那個急啊!因為皇帝催命似的催他快快打下南京城,再拖下去,恐怕要危及自身了。



本來就是被皇帝催命似的攻城聖旨急得想出這個地道攻城妙計的。他們集中精兵,全面開花挖地道,總計挖了三十三處,準備了數十萬的炸藥。因為耗資巨大,又沒有絕對保證,曾國藩擔心弟弟曾國荃執行不力,發生搖擺,還多次寫信安慰和勸誡其弟,一定要將地道挖到底。

這計劃真是精妙,看似萬無一失,只要快速挖過去,到了城牆底睛,埋上炸藥,一下就打開了城牆缺口,大軍隨即殺進,勝利唾手可得。哪裡想到會被李秀成識破? 不過壞事也能變成好事。曾國藩也非凡人,他反其道而行之,要繼續挖地道。

這時,依常情常理,打死也不會再挖地道了,而李秀成也相信這一點,誰會這麼快重蹈覆轍啊!以為經受這樣的大損失,清軍再也無力量挖地道。 不能不服曾國藩真是軍事上的大家。地道戰失敗了,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於是大張旗鼓在地面上修建起數十座炮臺,架設上百門大炮,看似要從地面上強攻,其實是在掩護挖掘地道。這一招還真靈,還真讓李秀成相信了,於是太平軍集中火力應付清軍的火炮陣地。

結局料想得到,這一次清軍成功了,他們把地道挖到城牆下,在太平軍守衛的城門炸開巨大口子,準備好的大軍一擁而進,南京城終被攻破,太平軍由此走向末路。


小小嬴政


清軍用地道戰攻城,太平軍用反地道戰護城。清軍眼看挖地道挖到城下,太平軍將領下令士兵用大量燒開的滾燙熱水,澆灌清軍挖到城下的地道戰入口,滾燙的熱水不斷地滾滾向前流向清軍挖地道的將士。清軍趕忙爭相逃命,互相踩踏,死殺無數。清軍逃走時的一個個火把,無意中有一個火把點燃挖地道戰攻城的大量炸藥,炸藥連環爆炸,也炸死挖地道的大量清軍。就這樣,太平軍將士取得了反地道戰的偉大勝利。不費一槍一彈一人,就大量殺傷清軍,讓清軍死傷無數。就這樣,太平軍將士得意忘形,不把清軍放在眼裡。這時,太平軍將士麻痺大意,放鬆了清軍繼續挖地道的警提。清軍調來數百門大炮,不斷地炮轟城內,以吸引太平軍將士注意力,以掩護清軍快速挖地道。太平軍將士在清軍大炮轟擊下,死傷慘重。太平軍將士做夢也想不到,清軍這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大炮掩護下,挖地道成功,深夜爆破成功,清朝大軍殺入,很多熟睡的太平軍將士都成了刀下鬼,李秀成被俀,拒絕投降,被清軍殘酷殺害。


中國美6220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晚期一名優秀的主要將領。早年,他曾跟隨教書匠洪秀全研讀四書五經。後來,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會,李秀成也就追隨自己的老師成了支持者之一。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義,李秀成順利成章成了最早參與起義的將領之一。1856年,天京之變,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被殺,翼王石達開被逼出走,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早已戰死,太平天國核心力量遭到重創。1858年,洪秀全重設五軍主將,李秀成獲封后軍主將,並在第二年受封忠王。此後,李秀成與前軍主將英王陳玉成配合,暫時重振了太平天國的士氣,數次擊敗清軍。

1862年,陳玉成自廬州突圍進攻河南時,為叛徒出賣,被清軍抓獲處死。西部和北部太平軍被重創,當年,曾國荃率湘軍開始包圍天京。

為了解天京之圍,1863年,李秀成率軍渡長江進攻安徽,由於天京外圍戰事吃緊,加上劉秀成的軍隊所帶軍糧不足,被迫退回江南。因為作戰倉促,此役太平軍損失慘重。而曾國荃率領下的湘軍,則趁機增兵數萬,徹底包圍了天京。

曾國荃素有曾鐵桶的稱號,在其兄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戰法的影響下,將天京圍了一個嚴嚴實實。當時,雖然已經有了火炮,可是湘軍缺乏架設重炮的有利位置,而且炮彈的威力有限,很難大規模的破壞異常堅固的天京城牆。所以,自1862年圍城,到1864年初,近兩年的時間,湘軍只是攻克了天京城外的一些據點。

1864年三月,左宗棠攻克太平軍佔領的杭州。五月份,淮軍李鴻章攻克了常州。受此影響,清朝廷也開始督促曾國藩、曾國荃全力進攻天京。當月月底,徹底斷糧的洪秀全也在天京城內去世,李秀成接受託孤重任,輔佐幼天王守衛天京。

曾氏的湘軍有個特點,善於圍城,卻不善於進攻,所以,曾國荃面對城高壁厚的天京城,也是一籌莫展。最後,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那挖地道,然後悄悄潛進城,或者挖到城牆之下用炸藥炸塌城牆。曾國荃倒是雷厲風行,說幹就幹。他立刻調集人馬,在天京四周,一共挖了三十三條通往城牆的地道。

說來,這曾國荃也是夠倒黴的,因為湘軍不是土撥鼠,挖洞經驗異常貧乏,所以,這三十三條地道,不是挖著挖著,洞突然坍塌,把挖洞的士兵給活埋,就是突然挖到了巨石之前,寸步難行。

好在,開挖的地道數量多麼,還是有些地道順利的挖到了城牆邊,甚至挖進了城牆之內。這時候,站在城牆之上守城觀察的李秀成樂了。在李秀成眼中,曾國荃挖的這些地道,簡直就是八仙桌上擺燈盞,明擺著的事。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湘軍的“土撥鼠”們,實在是有點偷工減料,地洞挖的不夠深,而且沒有做好加固,所以,部分地洞坍塌把人給埋了,那些沒有坍塌的呢,因為挖的比較淺,破壞了地面野草的草根,所以,地面的草順著地洞的方向,全部開始泛黃。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其中有數條泛黃的痕跡,有些泛黃的地方還有坍塌的痕跡,甚至是一塌就是一條地道的形狀,隨便一個人一看,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估計李秀成看到此等情景之時,內心除了感覺到好笑之外,也是崩潰的,這湘軍是要笨到何種程度,才會創造出如此的傑作。這簡直就是一邊挖,一邊給對方通風報信,把地道的走向,全給暴露了呀。

既然如此,李秀成當然不會客氣了。他讓人在城牆內外,也挖了深深的壕溝,特別是野草泛黃的方向,加強防守。甚至,直接在靠近城牆的地道上方開口。只要湘軍一露頭,立刻就將燒開的熱水澆下,同時,還命人在洞口旁放火,往地道里面灌煙。

根據《清稗類鈔》的記載,湘軍有一次,還是將地道悄悄挖進了城牆。可是,由於到了城內挖的太淺,太平軍的一個士兵,隨手將所持的紅纓槍槍頭向下,插入了土中,而槍頭直接在洞中露了出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此時地下的“土撥鼠”們的表情,一個個面面相覷,驚訝呀,是不是又被發現了?其中一個挖洞的湘軍一緊張,直接拽著槍頭把紅纓槍給拽進了地道。這……地面的太平軍士兵震驚了,我的太陽呀,我槍呢?我搶呢?怎麼自己跑了?然後,又是一頓熱湯毒煙伺候,“土撥鼠”們再次死傷慘重。

湘軍的“土撥鼠”們,在太平軍的熱湯毒煙進攻下,來來回回數次,死傷數千人。而天京城,還是牢牢的掌握在太平軍手中。當然,結局我們都知道了,太平軍沒能笑到最後。曾國荃最後還是使用打地道的方式,攻克了天京城。

曾國荃觀察了天京城外周圍的地形,選中了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城中的天堡城。他命人在天堡城的高地之上,架設了三排重炮,晝夜不停的對城轟擊。城牆的城垛都被轟沒了,無處藏身的太平軍士兵只能撤走。這些重炮,只要看到有露頭的太平軍,就開始轟擊,這就給了湘軍攻城的機會。

曾國荃又命士兵,在面對天堡城的城牆外堆積柴草,誘惑太平軍,佯裝要由此地攻城。實際上呢?曾國荃經過前面的教訓,也發現了太平軍發現地道的秘密了。他一邊命人割草,一邊往城牆前面堆草堆,阻擋李秀成觀察的視線。同時,又在附近找了一條之前廢棄的地洞,悄悄的挖到了天京城牆之下。

因為野草被割,加上草堆的掩護,而且還有天堡城重炮的轟擊,李秀成這次沒能及時作出防範。而曾國荃則輕輕鬆鬆的命人在城牆下的地道中埋設了三萬斤之多的炸藥。一聲巨響之後,天京城牆被炸開了二十餘丈的一個缺口,“擊人於一二里外,死者數百人”,守城的太平軍直接被炸死了數百人。湘軍趁機攻入了天京城,屠城搶劫數日。

天京之戰,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攻城戰。攻守雙方,在不斷的根據戰場情況,調整策略。當一方調整策略時,如果另外一方沒有及時跟上,進行相應的調整應對,就可能貽誤戰機,導致最終的失敗。

李秀成最終未能守住天京城,在逃離時,將坐騎給了幼天王洪天貴福,結果自己被抓,後被清廷處死。而天王洪秀全的遺體,被曾國荃找到後,交給了曾國藩。曾國藩將其剁碎火化,骨灰隨火藥一起裝入大炮,一聲炮響之後,也徹底灰飛煙滅了。而洪天貴福,也被清軍誘捕後殺害,太平天國起義最終以失敗謝幕。


奕天讀歷史


1864年7月19日,人稱“曾鐵桶”的曾國荃(曾國藩的四弟,家族排行老九)率湘軍攻打天京城。負責保衛天京城的忠王李秀成此刻哭笑不得,為什麼哭笑不得?因為曾國荃對天京城用地道戰攻城,而地道戰乃太平軍所創。李秀成看到曾國荃班門弄斧就哭笑不得,心想讓你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見鬼去吧。治病需要望聞問切,而李秀成反地道戰,只需要望聞就能切菜包餃子了。放心吧,根本就不用問。而李秀成最終的失敗,福垊認為卻印證了這樣一句話——驕兵必敗。

望——登樓觀草

曾國荃為什麼叫曾鐵桶?那是因為他學會了太平軍的地道戰(那時叫穴地攻城),他打仗往往將城池重兵圍困,然後開始挖地道,將城池圍得像鐵通一般。李秀成對曾國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戰術打仗很不爽,又很開心。李秀成首先派視力好的士兵,日夜密切關注城牆附近的草木情況。一旦發現草木出現枯黃或落葉的情況,立即命令士兵挖掘向草木枯黃的地方挖掘地道,準備予以痛擊。白天可以觀察草木,那麼晚上呢?

聞——埋甕聽聲

其實何止是晚上,從一開始忠王李秀成就命士兵在城內的牆下埋下甕罐。然後,命士兵不管白天黑夜將耳朵貼在甕罐上傾聽湘軍挖地道的聲音,由此來判斷湘軍挖地道大致方位以及進展情況。這種白加黑的日夜監視,真正做得了知己知彼。於是忠王李秀成也就能做到了先勝而後求戰的的準備。李秀成的下一步你猜是什麼?沒錯,挖地道!這是地道戰與地道戰的較量。

切——重創來敵

確定好了湘軍挖地道具體的方位後,李秀成也就組織工兵挖地道。當挖出城外時,李秀成在裡面掩埋放上炸藥包。而湘軍因為不知道李秀成有備,他們也就繼續挖地道,並派重兵跟隨。當湘軍挖的地道與太平軍挖的地道接通時,炸藥包應聲而響。湘軍就會有大批人被炸死在地道中,而後面的湘軍則會慌亂回撤,因為地道狹窄,必然會導致嚴重的踩踏傷亡。至於題主和其他答主說的在裡面澆灌熱湯、毒氣只是一些想象。因為熱湯和毒氣危害過小,還有毒氣也會影響到太平軍自己。李秀成這種守城方法,嚴重阻礙了曾國荃的奪城之夢。

忠王的失敗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親弟弟,故曾國荃部是湘軍中的精銳,其兵有三最:俸祿最高、武器最好、兵將最強。曾國荃部隊天京城志在必得。首先阻止了外部的太平軍救援(挖壕溝),其次他對天京城先困(挖壕溝)而後攻(挖地道),再次使用陰謀詭計。而李秀成卻糧草匱乏,可他對自己成功阻止曾國荃部攻城的勝利很高興。於是李秀成不免有些輕敵,而且曾國荃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他興師動眾地架設炮臺對準天京城,李秀成認為他要正面進攻,就放棄了聽甕和觀草木的戰術。誰曾想,曾國荃依然用地道戰對天京城進行進攻。最終班門弄斧變成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李秀成被俘,天京城陷落。


福垊


這是他老馬識途的經驗,也是敏銳的戰爭眼光


東王楊秀清被殺,翼王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軍事將領悉數凋落,後期最主要的軍事將領就是楊秀臣了。

當時曾國藩命自己的九弟,也就是曾國荃對戰太平軍的李秀成。打到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都城天京之時,陷入了尷尬的局面。

太平軍的都城非常堅固而且易守難攻,雖然兵圍城下,但想攻進去比登天還難。於是曾國荃就用湘軍早期清軍慣用的戰術--挖地道炸城牆。

然而李秀成卻通過看城下的草色異常就發現敵人的計謀並巧妙破解呢?他採用的又是怎樣的戰術?

曾國荃作為曾國藩的九弟,帶領的湘軍一直有著優於其他軍隊的待遇,可以說是皇牌御林軍了,這就意味著他有足夠的軍費為地道戰的炸藥做基礎。

換作別的部隊還真不敢輕易就用炸藥炸城牆,要知道花費軍費難以計算不說,達到的效果也不穩定。
▲曾國荃

但曾國荃想要攻進城,硬打的不行,也只能召集工兵順著地道挖到城下,再用炸藥炸個口子衝進去。

凡是有利必有弊,地道戰雖然可以悄悄的靠近敵人以求迅雷不及的發起突擊,但是工兵作戰環境艱難,地道內部狹窄,挖掘前進也很慢,有時候挖了好長時間卻發現前面是巨石只能認栽。

這樣穩而呆的打法還有一個缺陷,就是地道容易被發現,那時候炸藥威力遠不如現在,挖的深了城牆炸不動,淺了就會影響地面草木的生長。

所以下面掏空的草皮紛紛枯黃,被敵人發現端倪也是早晚的事。

而李秀成又是一位少有的軍事天才,曾國荃的地道戰怎能逃過他的眼睛。李秀成白天登上城牆眼望四周,就發現城下草色枯黃,跟周圍草色不符。


城牆如此之高,根本一眼望去沒有清軍的影子,天上又無法張開翅膀飛過來自然就能推理出湘軍的地道路線。

隨後便命戰士燒製熱湯,順著草色找到地道的入口,將熱湯一併灌入地道內。可憐的湘軍工兵也只能如甕中之鱉死於地道內,所以就有了開頭說的熱湯灌進,慘叫四起的說法了。

但太平天國的頑抗並不是長久之計,曾國荃畢竟是黃王牌軍,為了避免太平軍出城剿滅地道兵,就又申請軍費購置了火炮,擺出要強攻的陣勢。

這樣城牆上自然不敢站人了,如此一來,上有火炮轟城的掩護,下有充足的炸藥埋到城牆下,最終還是攻下了天京。

那麼有人要說了,區區熱水能讓地道工兵有多大傷亡?


其實地道內空間狹窄,還有炸藥和照明的燭火,一旦被發現,工兵亂作一團互相踩踏奔命,從而引發炸藥爆炸也是常有的事。

其實清軍攻破天京只是時間問題,但如果沒有李秀成恐怕太平軍早已全軍覆沒。所以李秀成的反地道戰不僅展現了自己非凡的軍事天賦,也對太平天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用如今比較流行的話說就是,你有你的地道戰,我有我的熱湯,不是很地道,但是很熱。


史之策


清朝統治者自私自利,為了自個兒過得好,到處強加稅收,壓的廣大農民喘不過氣來。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反清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發生了。此次運動頗受廣大農民支持,所以聲勢浩大,沒過多久就有了與清王朝分庭抗禮的實力。

太平天國運動的主力軍雖然是農民,但其中也不乏有許多優秀的將領,比如李秀成。李秀成何許人也?他是太平天國運動的一個優秀將領,此人機敏聰慧,特別善於運用戰術擊退別人。他出生於貧困家庭,因為吃不飽穿不暖,所以選擇了揭竿起義。最初的他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士兵,沒過多久,他就憑藉著不俗的戰績升為將軍,晉升速度挺快的。


清王朝看著太平天國運動聲勢越發地浩大,它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於是就派出了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去收復失地。曾國藩和他的弟弟帶著湘軍與李秀成部隊相遇了。可是沒想到天京這塊骨頭很難啃,自家軍隊久攻不下。長此以往必然不利於湘軍,既然用武力拿不下天京,那就只能爭取了。於是曾國藩的弟弟就想到了一種戰術,那就是用挖地道的方法。挖個深度適中的地道,在其中放下炸藥,定能把城門給炸燬。只要是挖地道,勢必會破壞地表植物的長勢。


李秀成此人打仗極會動腦和觀察周邊事物。在他領導軍隊與湘軍一戰中,他敏銳地發現了四周的花草樹木有些不同尋常。經過勘查,他發現有大量敵人埋伏在地下。如果不想個好的辦法,那天京可就危了。還好,李秀成這人腦袋瓜子夠好,他想好用熱水去對付他們。要知道滾燙的熱水澆在人的身體上,那酸爽可想而知,必定會讓敵人方寸大亂。只要敵人慌了,那就好對付多了。於是他令人在那些花草樹木異常的地方,灑了很多滾燙的熱水。不一會兒,便聽到四周響起慘烈的叫聲。有些士兵甚至被活活燙死,有些沒死的也已受了重傷,此舉讓湘軍元氣大傷。


1864年7月19日,天京最終還是未能守住。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李秀成的優秀,若是沒有他,天京城早就淪陷了。他用的那種戰術,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反地道戰術。他能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士兵,最後蛻變成太平天國忠王,憑藉的絕對是他自身的實力。他的閃光點不會因為太平天國的失敗而暗淡不亮,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個人的失利,而是因為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尚武菌


地道戰法在先秦就有。

《墨子.備穴第六二》裡提到防備地道的辦法是“城中起高樓,以謹候望適(敵)人”,指出觀察地道要站在高處,查看敵人,如果發現“築垣聚土非常者”(在高處看見有奇怪的土牆或土堆)或“彭(旁)有水濁非常者”(城外某處河塘的水出現奇怪的渾濁現象),附近就可能有地道。在這篇文章中墨子提出了偵測地道走向和方位的“甕聽法”(在地下埋一個空罈子聽回聲),和防備反擊地道的“豎井法”(在城內對準地道來路打豎井,防備城根被挖空)、“夯土法”(在探明地道入城走向後用夯土的辦法把深入城內的地道砸塌)和“灌煙法”(一旦地道挖穿就對準地道口灌煙),還提到如何防備敵人再利用廢棄洞口的各種方法。可以說,中國古代城防的地道守禦方法,在墨子的時代已經基本成熟。

宋代曾公亮《武經總要》提到地道防守之法,“甕聽,用七石甕覆於地道內,擇耳聰人坐聽於甕下,以防城中鑿地道迎我”,“若賊開地道迎我,則急以霹靂火球(具守城門)、毒藥煙球(具火攻門)燻灼之”,“其樺燭、鐵燈籠、木燈籠,皆用地道中點照”,“風扇車,二柱二桄,高闊約地道能容。上施轉軸,軸四面施方扇。凡地道中遇敵人,用扇扇石炭簸火球煙以害敵人”,是對墨子“備穴”戰術的詳細解讀。

大抵上火藥發明前的地道攻城戰術,一種是以地道挖壞城牆,趁虛而入,十六國時前秦攻打襄陽曾以此挖坍城牆一角,幸虧守將朱序之母預先發現痕跡,動員城中婦女在可能挖穿處新增了一道“夫人城”才暫時堵住;另一種是借地道讓突擊隊潛入城中開城或直接抓住守將,最典型的戰例是北宋貝州兵變,宋朝大臣文彥博用地道讓突擊隊潛入城中,活捉變兵首領王則等兵打開城門,導致兵變失敗。火藥大規模使用於戰爭後,地道的主要戰法變為“穴地轟城”,即挖地道到城根,用棺材等裝火藥埋到城根下,引爆並炸燬城牆而後衝入。

這個戰術在太平天國時期雙方都頻繁使用,太平軍自從在湖南招募大量礦工入營(在廣西就有貴縣銀礦工人入伍,但人數不多),設立了兩個軍的土營(工兵),此後屢屢用穴地轟城法功城,最早系壬子二年(1852年)三次用此法轟倒長沙城牆(但沒攻進去),第一次用此法破城,則是同年底攻破湖北省會武昌,攻破南京城時也是用此法炸開儀鳳門附近一段城垣,衝入城中殺死兩江總督陸建瀛,造成城中混亂,才趁虛而入的。太平軍早在1853年左右就“土營封總制者至三百多人”,提拔了很多土營將領,積累了豐富的地道戰術經驗,既然自己就是使用地道戰術的專家,當然不會只懂得如何攻,不懂得如何守,在李秀成之前,太平軍名將林啟榮守九江、葉芸來守安慶,就曾多次用類似的方法堵住了清軍的穴地轟城,堅守很長時間。

清軍也曾使用.觀察地道法。方宗誠《柏堂集續》中《記任隨成事》中說,癸好三年(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掃北軍圍困懷慶府(今河南沁陽),懷慶知府餘炳燾釋放城中囚犯助戰,其中有一名煤窯工人出身的囚犯任隨成能在高處查看地道,“每於昧爽(清晨天還沒全亮,天氣晴朗)時驗之,謂草上無露則下有地道,遠近曲折,一目瞭然“,並提出了”城內迎掘“(對挖地道)和在城外挖環城深壕兩種對策,最終令太平軍撤圍而去。.

坦白說,題主所謂“李秀成通過露水看出清方地道,並用開水潑灑”的記載不知所云,基本上是在腦補:李秀成供詞只說看出地道,並抽調先鋒(敢死隊)下城破壞,並未詳談怎樣看出,湘軍挖地道攻城是1864年夏季的事,南京的夏天很熱(我本人就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在太平門城上是看不到城下的露水的,李秀成應該是從土堆、築牆、渾水等其它途徑看出地道,此其一;任何“備穴法”都沒提用開水,因為地道並非一定要挖進城鑽出來才算成功,尤其清末穴地轟城,只要挖到城根埋了炸藥就大功告成,因此守方需要對挖或橫挖,在地下迎戰挖地道的敵兵,當時又沒有保溫瓶,如何準備足夠的開水?對付攻城地道兵的手段,主要是毒煙和潑灑火藥後引燃,太平軍守天京時普遍使用後一種方法,湘軍第一批敢死隊800人幾乎全部死於這一戰術下,對此曾國荃、趙烈文等目擊者都曾記錄,此其二。如果這類說法是從某些作品中看來,那麼這些作品的作者是在進行不合理的文學創作。


陶短房


在清朝末年爆發的太平天國起義,給清政府帶來巨大的打擊,這場起義最終被平定下去,可清朝為了要消滅他們,也是用盡很多的方法,太平天國得到民眾的支持,再加上清政府在南方的力量不夠強大,因此他們一開始打得非常順利,一度就與清廷南北對峙。可惜由於內亂,太平天國實力受到很大的影響,差點就提前被消滅,不過他們內部也出現一批新的人才,這些人的出現,幫助太平天國又延續了很多年。


在這些人才中,李秀成是最為出色的一個,他原本是軍中的一個年輕將領,可由於太平軍的內訌,軍隊內部的高級將領損失非常嚴重,於是就給李秀成這些人上位的機會,他們也確實有這個能力,抓住機會成為軍隊的新支柱。李秀成帶兵能力非常強,還非常有謀略,在戰場上多次打敗清軍,幫助太平軍不斷擴張著自己的力量,在領兵打仗的時候,李秀成也面對過不少的突發事件,不過他都靠著自己的才智逐一化解。

比如保衛南京的時候,李秀成就遇到一個強敵,此人是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他的部隊也是湘軍裡面的精銳,不過太平軍的南京和一般的城市不一樣,這裡城池高大堅固,很難打下來。


曾國荃圍困南京很長時間,都沒有辦法把這裡給拿下,於是他就想到用挖地道的方法,想要把南京的城牆打出一個口子,可他沒有想到,李秀成早就料到他的這個戰術,李秀成發明一種方法,利用青草的顏色來判斷湘軍的地道位置,通過這種方法,每次都精準找到地道的位置。

在作戰的時候,李秀成常常會觀望城牆下面的青草顏色,只要見到有青草枯萎,或者是黃綠相間的情況,就可以找到地道。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古代挖地道是一種常見的攻城手段,當時的大城市非常堅固,指望著正面進攻,成功的可能性沒有那麼大,只能是用其他的手段來攻城。通過挖掘地道,可以暗地裡潛入城中,這種方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不過,在當時湘軍挖地道的時候,主要是用炸藥來挖掘,為了不讓太平軍發現,他們挖得地道非常深。

因此在發掘的過程中,草根就容易受到損傷,在湘軍的地道上方,青草都會漸漸枯萎,李秀成就是根據這個特點,來尋找湘軍的地道方法。在他的指揮下,湘軍的地道戰術沒有成功,他在找到地道之後,就會讓人往裡面灌熱湯或者是毒藥,地道的空間狹小,而且前後就只有一條路徑,很多湘軍的戰士進入地道受到這種攻擊後,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出抵抗,都會死在地道中,李秀成的這種反制手段,給湘軍帶來巨大的傷亡。


此外,他也會讓自己手下的人直接就到地道中和對方戰鬥,也會使用一些炸藥把這些地道給炸燬。古代對付挖地道進攻的戰術非常有限,李秀成所採用的,也是一些常規的防守方法。挖地道這種打法,必須要在對方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可既然李秀成通過判斷青草的顏色來探查地道位置,主動權就不在湘軍的手裡。


他有著優勢,利用地道的一些特性來反擊湘軍,自然就能收穫到非常好的效果。不過地道攻擊不是常規的進攻手段,畢竟適合進行地道戰的地方有限,湘軍內部大家也不傻,當看到這種打法沒有效果,等於就是進去送死,誰都不會主動再出來這麼打,曾國荃也只能是換別的打法。在南京保衛戰的時候,李秀成也展現了自己非凡的才智,正是他的這種靈活多變的打法,才保證南京這麼長時間都沒有被打下。


貓眼觀史


曾國荃有“曾鐵桶”的綽號,攻城好用挖壕築壘的戰略,以求長圍久困,最終破城。

這種只用呆兵,只打呆仗的戰法,決定了曾國荃只是湘軍中的悍將,而稱不上名將。

關於一生引以為傲的戰功,左宗棠曾問曾國荃:老九一生得力何處?曾國荃答:揮金如土,殺人如麻。

曾國荃是耿直之人,這話的確道出了他打勝仗的秘訣。湘軍征戰十年,一直被“餉拙”困擾,士兵因此譁變的惡性事件各軍皆有,唯獨曾國荃所部不曾發生過此類事變。特別是咸豐八年,曾國藩重出江湖後,曾國荃所部待遇一直優於他軍,即便彭玉麟、鮑超等人屢屢抱怨,曾國藩還是對自己這個九弟額外偏心。

因為不缺餉,曾國荃打仗向來不吝嗇子彈炸藥,每攻一城,他的吉字營彈藥消耗都極大,這種揮金如土的瘋狂呆仗,整個湘軍只有他打得起。到攻城階段,也只有他敢肆無忌憚地屠城、搶劫,這種殺人如麻的犒賞方式,整個湘軍也只有他玩得起。

但和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比,曾國荃統帥的湘軍還是有明顯缺陷的,那就是沒有大型炸炮。李鴻章有常勝軍,左宗棠有常捷軍,這兩支部隊在攻城時,均有火力兇猛的大型炸炮打頭陣、唱主角。

湘軍攻城部隊之所以沒有大型炸炮,跟曾國藩的固執觀念有很大關係。曾國荃曾要求曾國藩為其採購大型炸炮,但曾國藩卻認為人的意志、精神,攻城辦法、決心,比什麼炸炮都重要。

因為沒有能直接轟塌太平軍城牆的大型炸炮,曾國荃圍攻大城池,向來費時長久。曾國荃的吉字營最終拿下九江、安慶,耗時都在一年以上。而李鴻章拿下蘇州,只用了三個月。左宗棠拿下杭州,也不過半年。

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遠非九江、安慶可比,所以,曾國荃想拿下天京城,絕非易事。

圍困天京,進而圍出攻城的缺口,曾國荃並沒有好策略,只有朝天京城牆下挖地道,然後填充海量炸藥,炸開缺口這一個呆笨辦法。

這個辦法具體呆笨在哪裡呢?

首先一條,這麼幹,需要的炸藥量太大,大到曾國藩都覺得難以為繼。

再一條,挖地道的過程中,艱險萬狀,往往是損兵折將,浪費大量炸藥,徒勞無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是因為守城的李秀成找到了一個發現地道的簡單辦法,也就是這個問題提到的,分辨城牆下草色異常。

曾國荃挖地道是用來填充炸藥轟城的,挖得太深,爆破效果必然不好,所以不能深挖;挖得太淺,不免會損傷草根,草枯則漸作黃色,必異於周圍草色。

對付曾國荃的地道戰,李秀成只要登高一望,草色黃綠相間,清晰可辨,於是地道所在,瞭然於心。

地道這麼被發現後,李秀成接下來又是怎麼幹呢?

簡單,找到地道所在,掘個口子,要麼薰以毒煙,要麼灌以沸湯。

這麼一薰一灌,湘軍一次報銷在地道里的將士往往就有百號人。

除了薰毒煙,灌沸湯,李秀成有時候也令太平軍直接下地道和湘軍血拼,引爆已填裝進地道的炸藥。這麼幹,湘軍的損失往往更大。

此外,還有湘軍自認倒黴的時候,費了半天勁,結果發現前面是巨型山石,挖出的原來是個很長的死地道。

因為呆笨,曾國荃的吉字營一直挖,挖了大半年,炸藥費去十數萬,工兵死了一兩千,天京城還是完好無損。

但即便如此,憑藉不達目的誓不休的倔強,曾國荃最終還是攻破了天京城。

他又是怎麼辦到的呢?

還是那句話,不惜彈藥,揮金如土。

湘軍的炮雖然轟不塌天京城牆,但傷人、干擾還是沒問題的。於是曾國荃玩起了“明轟城牆,暗挖地道”的把戲,湘軍破炮日夜不息的轟擊,因為城頭無法立足,李秀成辨草色,猜地道的好戲就沒法唱了。

這還不夠。

這邊玩命炮擊,那邊曾國荃又命步兵各持柴草一束,擲之城下,高與城齊,擺出隨時都可能玩命攻城的架勢。

在炮擊、草攻的掩護下,曾國荃最終選了一條數月前所開,太平軍發現後廢棄的地道,又連續挖了十五天,終於挖到城根。

歷史有時候很是驚心動魄。

裝填炸藥完畢後,曾國荃和攻城主將李臣典正在洞口籌商攻城事宜,李秀成率百名敢死隊突然由太平門奔出城來,同時,幾百名穿著湘軍軍服的突擊隊員也從朝陽門東角衝出城來。

遺憾的是,這兩夥人手持火蛋到處扔,硬是沒能發現已掘到城根的地道口。

如果這兩夥人發現了地道口,一打火蛋扔過去,埋在地下的幾萬斤炸藥被點燃,曾國荃和李秀成這對冤家對頭必然會一起斃命於此。

如此一來,兩軍都將陷入群龍無首,天京城下大混戰的結果會怎樣,還真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